大謀謀天下

第10章 太公兵法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民思想 本章︰第10章 太公兵法一)

    話說回來,自從張良在圯下受書之後,他就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對知識的追求變得更加狂熱。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家里,整日閉門讀書。那座古老的庭院里,常常傳出他朗朗的讀書聲,就像是一首悠揚的樂章,在空氣中回蕩。

    張良讀書十分專注,他的眼神中透著對知識的渴望。他沉浸在書的世界里,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書桌上攤開放著黃石老人送給他那竹簡,時不時拿起來,仔細研讀上面的文字,沉浸在那些深奧的兵法謀略之中。

    項伯呢,他在無事的時候就喜歡練練劍。他手持寶劍,在庭院里或者空曠的地方,盡情地揮舞著。寶劍在他的手中發出清脆的聲響,如同靈動的音符在空氣中跳躍。他的劍法嫻熟而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滿了力量和韻律。

    有時候,項伯也會興起,想去看看張良。當他來到張良的家時,卻老是看到張良在那安靜的房間里讀書。張良的眼神緊緊地盯著書簡,表情專注而認真,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項伯站在門口,看著張良的樣子,心里雖然想和他打個招呼,聊聊天,但是又覺得張良正在專心讀書,自己這個時候去打擾實在是有些不妥。

    不過,項伯心中對于張良看的什麼書還是非常好奇的。畢竟張良如此用功,那些書肯定是有著非凡之處。終于有一天,項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他走進了張良讀書的房間,輕聲問道︰“賢弟啊,你看的什麼書呀,竟然如此用功?”

    張良听到項伯的詢問,也沒有瞞著他,抬起頭來,微笑著說道︰“項伯兄,我正在看的是《太公兵法》。這書中的兵法謀略十分精妙,每一個章節都充滿了智慧,讓人讀來受益匪淺。”

    項伯一听,心中雖然也很重視兵法,但他那性子和他的堂佷項羽很相近。他們都是那種充滿熱血和激情的人,只喜好練武,在武藝的世界里尋求快感。對于讀書這種事情,他們根本就沒有太多的興趣。項伯听了張良的話,也只能悻悻地說道︰“若是項梁在此,倒可與賢弟暢談兵書!賢弟你如此醉心于兵法,定是有非凡的見解。愚兄我就駑鈍了,對我來說,那些兵書就像是天書一樣,根本看不進去喲!”

    他的堂兄項梁,那可是一個在兵法方面有著極高造詣之人。項梁打小就受項燕的傳授,項燕作為楚國的大將軍,在兵法上的造詣可謂是登峰造極。項梁在項燕的影響下,讀了不少兵書。雖然當時項梁還比較小,而項燕平時也十分忙碌,沒有太多時間專門教導項梁,但是項梁憑借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依然在兵法的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所以,在兵法方面,項梁和張良就像是天上的繁星和地上的微光,二者判若雲泥!

    項燕戰死沙場之後,他的孫子項羽便被交到了項梁的手中,由項梁統率並且教導。項梁深知項羽身負家族希望,也期望他能夠繼承項家的榮耀,在亂世之中建立起一番偉大的功業。

    有一天,項梁把項羽叫到跟前,十分認真地問他︰“羽兒啊,你長大了想要學習什麼樣的術法呢?”項羽那稚嫩卻又充滿堅定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情,毫不猶豫地答道︰“我要學萬人敵!”

    項梁一听,心中暗喜,他覺得項羽胸懷大志,有著非凡的抱負。在他看來,“萬人敵”這種境界是兵家最為高深的學問了。于是,項梁便打算教項羽讀兵書,他覺得通過兵書的學習,項羽能夠掌握排兵布陣的技巧,學會運用戰略戰術,從而真正成為那個能夠以一敵萬的大將軍。

    可是,讓項梁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項羽根本就讀不進兵書。每次項梁把兵書放在項羽的面前,項羽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感覺頭暈目眩,仿佛那些文字都變成了一個個難以捉摸的怪物。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兵書之上,反而只對舞動長戈感興趣。他喜歡手持長戈,在空曠的地方盡情地揮舞,感受著長戈在他手中劃破空氣的那種暢快感覺。

    項梁看到項羽這個樣子,心中不禁有些無奈和失望。他皺著眉頭,斥責項羽道︰“羽兒啊,你這樣怎麼能繼承我們項家的祖業呢?你難道不知道,在這亂世之中,若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將軍,沒有深厚的兵法謀略是絕對不行的。你如此不重視兵法的學習,又如何能夠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呢?”

    項羽卻仰起頭,眼神中透著無比的自信,毫不猶豫地答道︰“叔父,你不必擔憂。只要我一戈在手,我便覺得天下沒有人敢與我為敵!在我看來,即使有數十萬的敵軍,在我的眼中也不過就像草芥一樣渺小而已!”

    項羽的這番話,讓項梁听了之後,只能是苦笑不已。他知道項羽有著十足的勇氣和自信,這是項羽的優點,但是缺乏兵法知識卻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巨大缺陷。

    不過,話說回來,項羽自小就顯露出極高的練武天賦。他的身體仿佛是為了習武而生,有著超乎常人的力量。在他十一二歲的時候,雖然還是個小小的孩子,但是力量卻已經大得驚人。即使是像項梁這樣成年並且武藝高強的人,也很少能夠打得過他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見項羽確實不是學習兵法的那種材料,項梁雖然心中有些遺憾,但也只能作罷了。畢竟項羽有著獨特的地方,他在武藝上的天賦也是不可忽視的。

    而項伯呢,他一直以來都很佩服項梁。主要是因為項梁對兵法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這一點在項伯看來是非常了不起的。在項家,項燕對兵法的精通是有目共睹的,而項梁能夠深受項燕的器重,這就足以證明項梁的能力。

    所以,當他看到張良不僅能夠看懂兵書,而且對兵書中的謀略有著自己的見解的時候,他就更加欽佩起張良來。在他心中,張良就像是一個有著神秘智慧的智者,能夠在那個充滿戰亂和不確定性的世界里,通過兵書中的知識洞察先機,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能力。

    話說這《太公兵法》,那可當真是天下間的一部奇書啊。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之中,它曾經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為無數的軍事家、謀略家所推崇。然而,隨著歲月的流轉,朝代的更迭,這部奇書卻漸漸失傳于世,就像一顆璀璨的星辰從天空墜落,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誰能想到呢,在那玄之又玄的玄門之中,竟然保存著這部已經失傳已久的《太公兵法》。這玄門,本就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其中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和絕世的學問。而這部《太公兵法》能夠在玄門留存下來,就像是一個被歲月塵封的寶藏,等待著有緣人去開啟。

    而那位傳授《太公兵法》給張良的黃石老人,無疑也是奇人異士。他就像是從古老的神話中走來的人物,充滿了神秘的氣息。他對張良所說的預言,就像是一道道神秘的目光穿透重重迷霧,皆被應驗了。那些預言仿佛有著一種神秘的力量,準確地指引著事情發展的方向。

    司馬遷,這位偉大的史學家,在他所著的《史記》的《留侯世家》結尾之時,也特意發表了這樣的評論︰“太史公曰︰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矣!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

    司馬遷作為一位嚴謹的史學家,一貫秉持著科學的態度,他認為學者們大多不相信鬼神之說,因為這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以用理性去解釋的。然而,當他說到留侯張良所見的老父贈書這件事的時候,也不得不感嘆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你看啊,劉邦在建立漢朝的道路上,多次陷入困境之中。比如說在鴻門宴上,劉邦面臨著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巨大危險;還有在彭城之戰中,劉邦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狼狽不堪。但是每一次,都是張良憑借著他從黃石老人那里得到的《太公兵法》中的謀略,出其不意地想出計謀來幫助劉邦脫困。這種情況發生了一次又一次,難道這僅僅是一種巧合嗎?難道不能說這是上天有意派張良來幫助劉邦成就帝業嗎?這其中仿佛有著一種超越常理的力量在發揮著作用,讓司馬遷這樣嚴謹的人都覺得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據說啊,《太公兵法》乃是姜子牙所著的一部兵家經典之作。這姜子牙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晚年才遇到周文王這樣求賢若渴的明主。

    當周文王訪賢歸來,姜子牙在溪邊垂釣等待多時後,終于見到了這位能夠賞識自己才能的君主。周文王深知姜子牙的才能非凡,于是便問及了一系列關乎定國安邦以及用兵打仗之類的大事。姜子牙呢,將自己多年的所學、豐富的軍事經驗和治國方略,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詳細地告知了周文王。而這些問答的內容,最終被整理記錄下來,便形成了這部《太公兵法》。

    這部書的成書年代實在是太過久遠了。想當年,周室昌盛之時,各種典章制度、文化知識都集中于王室之中。姜子牙作為周王室的史官,能夠在那一時期接觸到各種各樣珍貴的史料和軍事知識,並且將這些知識經過自己的整理和總結,創作出這樣一部偉大的兵書。也許只有像老子那樣的周王室史官,憑借著自己能夠深入接觸王室內部資料的機會,才有條件和能力接觸到那些能夠創作《太公兵法》的各種知識素材。

    然而,時光流轉,春秋之後,周王室漸漸衰微。這一過程就像是一艘曾經輝煌的大船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破損、沉沒。周幽王在位時,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最後竟然被犬戎所殺。隨著都城鎬京被狄人一把大火燒毀,整個周王室的尊嚴和威望徹底崩塌。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史料必然也遭到了散佚。那些曾經存放于王室典庫中的珍貴書籍,在戰火紛飛和政權更迭中被燒毀、搶奪或者遺失,這是多麼令人惋惜的事情啊。

    但有意思的是,以老子為宗的道家玄門卻反而保存有這些奇書,這也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道家玄門向來重視對各種知識和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他們追求一種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于各種經典典籍都有著敬畏之心。而且道家玄門自身也有著獨特的文化傳承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中,對于兵家著作這樣蘊含著深刻智慧的書籍自然也會受到特別的關注。那些玄門中的智者們深知這些書籍的價值,所以才會小心翼翼地將《太公兵法》這樣的奇書保存下來,使之不至于完全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說到《太公兵法》,它還有著其他的名字,又被稱為《太公六韜》或者《六韜》。這部書的內容結構十分獨特,它分別以文、武、龍、虎、豹、犬為標題各成一篇,合並在一起共有六卷,所以才被命名為“六韜”。

    整部《太公兵法》共包含六十一篇內容,字數將近二萬字。這一部著作堪稱是一部集遠古軍事思想之大成的經典之作。它的內容猶如浩瀚的海洋一般博大精深。從國家治理的根本理念到具體戰爭中的各種戰術運用,從如何選拔和訓練士兵,到如何利用地形和氣象條件作戰,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書中的思想更是精邃富贍,它蘊含著眾多思想家們對于戰爭、政治、人性等多方面的深刻洞察。

    喜歡大謀謀天下請大家收藏︰()大謀謀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謀謀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大謀謀天下第10章 太公兵法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謀謀天下第10章 太公兵法一)並對大謀謀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