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對于新引進的勘探設備要緊急組織相關人員對其進行培訓。”
“一旦他們掌握這些新型勘測設備,就要加緊在朝鮮半島地區和東三省地區尋找礦產資源。”
“尤其是有色金屬類,以及高品質鐵礦和煤炭資源。”
“企劃院的工作在座的各位都必須全力配合,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資源給資源。”
“我的目的也非常簡單,最新式的戰機、步槍、火炮、戰車這些是必須要用的。”
“還有一個就是,針對宋明遠所部的戰斗機以及轟炸機威脅,內閣方面可以通過外務省向各國購買一些比較先進的高射炮、高射機槍以及反坦克炮。”
“數量可以不是很多,但是一定要讓企劃院有足夠的研究時間,我不管你們是仿造也好,還是重新制造也罷……”
“明年4月份之前的時間,必須給我制造出來,這既是一個考驗,同樣也是一個機遇。”
“如果能在這個時間之前將所需的武器裝備全部制造完畢,我在這里作出保證,賞賜幾個子爵或者男爵也是未嘗不可的事情。”
裕仁的承諾如同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了一塊巨石,瞬間在偏殿內激起巨大的波瀾。
“哈依!!”
幾乎是在裕仁話音落下的瞬間,以寺內壽一和米內光政為首的四人幾乎同時猛地低頭進行回應,聲音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響亮和急促。
甚至連老成持重的近衛文墨的眼中都閃過一絲熱切。
子爵!男爵!
這對于他們這些已經是帝國頂尖的官僚和軍人而言,意味著的不僅僅是金錢和榮譽,更是家族的世代榮耀和進入華族最高階層的通行證。
天皇裕仁直接以爵位作為獎賞,這絕對是之前沒有見過的事情,足以說明他對這件事情的上心程度。
並且,在這幾人心里都明白,裕仁所說的話語,一旦出口,那就是必然會兌現的存在。
因此,霎那間。
什麼資源調配的困難、什麼技術突破的難題、什麼國際壓力的風險,似乎都在“爵位”這塊巨大的大餅面前變得不再那麼令人畏懼。
利益的鎖鏈將所有人的心緊緊捆綁在裕仁的戰車上。
“還有一個事情,也是剛才我想起來的事情,對于我們花費重金打造的華北治安軍叛逃事件,也算是給我們提了一個醒。”
“支那人雖然不可靠,但也不算是完全不可靠。”
“所以,我的建議是這一次擴兵計劃中,可以繼續征集支那人加入我們的部隊當中。”
“這里面尤其是綏遠地區的德王,以及東三省地區的溥儀,至于華北地區的支那人已經不可靠。”
“上述兩地組建起來的支那部隊可以給華北方面軍調集幾個師進行使用。”
沒想到這句話如同擊中某個人的心髒一般,其立即站出來進行反駁。
“天皇陛下,我認為支那人不能繼續重用,這群養不熟的白眼狼,之前拿著我們發的糧食以及薪水,反過來就調轉槍口攻擊我們。”
“支那人,永遠靠不住!”
面對米內光政的話語,寺內壽一似乎是早有預料。
因此,在他將自己的言論闡述完畢的時候,寺內壽一也是直截了當的起身回答。
“米內君說的很有道理,的確,不可否認,我們在上一次的戰斗中,有大量的華北治安軍在戰場起義,我承認這是我們的失敗。”
“但是,我認為凡事不能夠一棒子打死。”
寺內壽一聲音沉穩,目光瞥了一眼米內光政,最後轉向天皇裕仁。
“華北治安軍的叛亂,固然是可恨的事情,但也暴露了我們此前策略的疏漏——”
“過于注重數量而忽視了控制與同化。”
“綏遠的德王,滿洲國的溥儀,他們與帝國的利益捆綁遠非華北那些見風使舵的軍閥可比。”
“德王渴望恢復他的蒙古故土,溥儀則是要依仗帝國方能維系其皇室尊嚴,他們的軍隊,其忠誠的核心是對他們個人乃至其政權的效忠,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帝國支持的基礎之上。”
寺內壽一的話語略微停頓,讓話語中的一些邏輯被充分理解。
“況且,接下來帝國的聖戰規模必將是空前龐大。”
“僅依靠帝國寶貴的皇軍士兵去填充廣袤的支那乃至更遙遠的戰場,不僅是巨大的消耗,更是戰略上的不明智選擇。”
“使用當地人組成的部隊,可以有效地負責後方警備、交通線警備、掃蕩零星的抵抗等次要任務。”
“從而將帝國最精銳的師團解放出來,用于最關鍵的戰略方向進行決定性打擊。”
“這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也是一道必要的戰略選擇題。”
“所以,我反倒是認為,支那人是我們掌握支那、維護支那統治,獲取支那大量戰略資源的最好幫手。”
“以華制華,這個政策是沒有問題的,我認為我們應該大量進行推廣施行。”
“寺內君說得倒是輕巧!”
米內光政毫不退讓,此刻的他情緒略顯激動。
“以華制華?這個策略從大日本帝國踏上支那土地的那一刻就在施行,可結果也是顯而易見。”
“除了某些帝國控制較為緊密的區域還過得去,其余地區的支那人早已暗中投向抵抗組織。”
對于米內光政的質疑聲,寺內壽一明顯是早有預料。
“米內君,那你告訴天皇陛下還有諸位同僚,有什麼辦法或者策略比眼下的以華制華策略更好。”
“只要你能說出來,我不介意建議天皇陛下按照此方略進行施行。”
米內光政根本就沒有往這個方面想,所以腦子里一時根本沒有可以應付的對策,只能微微張嘴,卻怎麼也說不出來話。
“既然沒有,還請米內君認真听著即可,免得打斷我的匯報思路。”
“哼!”米內光政像一只泄了氣的皮球,只能氣鼓鼓的坐下。
“按照目前不管是帝國內的情況來看,還是支那的形勢來看,以華制華都是最好的方略,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