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李三攜賢研培育 共生秘辛顯山靈
過了半個月,李三又回來了,這次他身後跟著個戴眼鏡的男人,手里拿著個放大鏡,還背著個標本夾,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岩老爹,這位是陳教授,是大學研究中草藥的專家,專門來幫咱們研究補骨脂的人工培育!”李三興奮地介紹,“我跟陳教授說了仙藥坪的情況,他說補骨脂的共生關系很重要,想來實地看看!”
陳教授握著岩老爹的手,語氣很恭敬“岩老爹,久仰您的大名。我研究補骨脂多年,一直好奇為什麼哀牢山的補骨脂藥效特別好,今天終于能來實地考察,還請您多指教。”
岩老爹很高興,帶著他們往仙藥坪走,阿明也跟在後面,手里拿著個小本子,準備記筆記。走到仙藥坪的坡上,陳教授就蹲了下來,用放大鏡仔細看補骨脂的根,又看了看旁邊的箭竹和短柄烏頭,還從包里拿出個儀器,測了測土壤的濕度和酸堿度。
“太神奇了!”陳教授驚嘆道,“這補骨脂的根和箭竹的根是連在一起的,箭竹的根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分,傳給補骨脂;而短柄烏頭能分泌一種物質,抑制雜草生長,保護補骨脂。這種共生關系,在別的地方根本見不到,這就是哀牢山補骨脂藥效好的關鍵!”
岩老爹點了點頭“你說的這些,我太爺爺早就知道了。他說,補骨脂是‘山靈的孩子’,箭竹是‘大哥’,短柄烏頭是‘二哥’,三個要在一起,才能長得好。要是把它們分開種,補骨脂就長不好,藥效也差。”
陳教授把這些都記在本子上,又問“岩老爹,您知道補骨脂的種子要怎麼處理才能發芽率高嗎?我們在實驗室里試了很多方法,發芽率都不到三成。”岩老爹笑了,從竹筐里拿出些補骨脂種子,放在手心“這種子得先在山泉水里泡三天,再用霜後的箭竹葉裹著,埋在腐葉土里,等到來年春天,就能發芽了。要是用普通的水和土,發芽率肯定低。”
“原來如此!”陳教授恍然大悟,“這就是口傳的智慧啊!文獻里只記載了補骨脂的藥用價值,沒提種子處理的方法,要是沒有您,我們就算研究十年也未必能發現。”
正說著,村里的岩大伯拄著拐杖走上來,臉色不好“岩老爹,我這風濕又犯了,腿疼得走不了路,您給我看看吧。”岩老爹趕緊讓岩大伯坐下,摸了摸他的腿,膝蓋處又紅又腫。“你這是風寒濕痹,得用補骨脂配桂枝、獨活,祛風除濕,溫經通絡。”岩老爹說。
他從藥筐里拿出補骨脂、桂枝、獨活,還有些生姜和紅棗“補骨脂溫腎祛寒,桂枝溫經通絡,獨活祛風除濕,這三味是君藥;生姜和紅棗能調和藥性,保護脾胃,是佐使藥。你回去後,把這些藥加水煮,煮好後先燻腿,再喝藥,每天一次,堅持半個月,就能好很多。”
岩大伯接過藥,感激地說“老爹,還是您的方子管用。去年我在鎮上買的藥,吃了半個月都沒效果,還是咱們仙藥坪的補骨脂好。”陳教授听了,更堅定了研究原生補骨脂的決心“岩老爹,我們一定要把這種共生關系和種子處理方法研究透,人工培育出和野生一樣的補骨脂,既能保護野生資源,又能滿足藥用需求。”
當天晚上,他們在岩老爹的竹樓里商量培育計劃,陳教授負責技術和設備,李三負責聯系資金和人員,岩老爹和村民們負責種子和土地,還約定明年春天就開始試種。正說著,窗外忽然起了霧,霧里隱約有個穿青布衫的人影,站在仙藥坪的方向,像是在看著他們。
阿明指著窗外“爺爺,你看!是藥仙!”岩老爹和陳教授、李三都往窗外看,人影慢慢變得清晰,手里還拿著株補骨脂,對著他們點了點頭,然後就化在霧里了。陳教授瞪大了眼楮“這……這是真的藥仙嗎?太不可思議了!”
岩老爹笑了“藥仙是山靈的化身,它看見我們在保護補骨脂,在做善事,就會出來看看。只要我們一直守著規矩,敬著山,藥仙就會一直護著我們。”李三也很激動“我以前不信這些,現在我信了。補骨脂不是普通的藥,它是有靈性的,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
第八回 薪火相傳守藥魂 山澤永續譜新篇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仙藥坪的補骨脂幼苗長得很茂盛,是陳教授和村民們一起種的,用的是岩老爹教的方法——種子泡過山泉水,用箭竹葉裹著,埋在腐葉土里,還種上了箭竹和短柄烏頭,形成了共生關系。阿明每天都來仙藥坪,給幼苗澆水、清理雜草,小本子上記滿了幼苗的生長情況,比如“3月15日,幼苗長到3厘米,葉子變綠”“3月101novel.com日,箭竹的根和補骨脂的根連在一起了”。
開發商張海濤也來了,看到長勢喜人的補骨脂幼苗,還有陳教授的研究報告,終于同意和村里合作,不搞大規模開采,而是成立了“哀牢山補骨脂保護基地”,專門培育原生補骨脂,還建了個小型的加工廠,按照岩老爹的方法炮制補骨脂,比如鹽炙、酒浸,保證藥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夏天的時候,補骨脂開花了,淡紫色的小花,像小星星一樣,點綴在綠葉間,風一吹,滿山坡都是辛香的味道。村里的人都來仙藥坪看,臉上都帶著笑,岩老爹看著這些花,想起了太爺爺和父親,他們當年也是這樣守著補骨脂,現在,終于把這份守護傳了下去。
秋分的時候,補骨脂成熟了,村民們按照規矩,用竹刀割下果穗,只采三成,留七成讓種子自然落下,來年再長。李三也來了,他現在成了保護基地的經理,負責聯系藥店和醫院,把炮制好的補骨脂賣出去,還把岩老爹的配伍方法編成了小冊子,發給醫生和患者,讓更多人知道怎麼正確使用補骨脂。
有一天,城里來了個病人,是個年輕人,得了白癜,在很多醫院都沒治好,听說哀牢山的補骨脂有效,就專門來求藥。岩老爹給她診了脈,發現她是氣血虧虛,不是單純的陰虛生風,就用補骨脂配當歸、黃 、白芍,補血活血,祛風除濕。
“你這病得慢慢治,”岩老爹把藥遞給她,“這補骨脂是仙藥坪的,藥效好,你回去後,按方子煮水喝,再用酒浸的補骨脂涂在白斑上,每天曬一刻鐘太陽,堅持三個月,就能看到效果。記住,別吃辛辣的,保持心情好,氣血通暢了,病才好得快。”
年輕人接過藥,感動得哭了“謝謝您,岩老爹!我要是早點來,就不用遭那麼多罪了。”岩老爹笑了“不用謝,這藥是山給的,我們只是守著它,把它給需要的人。”
冬天的時候,陳教授的研究成果出來了,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哀牢山補骨脂的共生關系和種子處理方法,引起了很多專家的關注,還有很多大學的學生來仙藥坪實習,學習補骨脂的保護和炮制技術。阿明也成了小老師,給學生們講補骨脂的故事,教他們怎麼認藥、采藥,小本子上記滿了學生們的問題和筆記。
除夕那天,村里辦了個熱鬧的晚會,大家圍在香樟樹下,吃著年夜飯,喝著米酒,說著補骨脂的故事。岩老爹站在中間,手里拿著《滇南本草》手抄本,對大家說“補骨脂是我們的根,是山的恩賜,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現在,我們把它保護好了,傳承下去了,以後,不管過多少年,仙藥坪的補骨脂都會一直長,山里人的病也能一直治。”
阿明接過岩老爹手里的手抄本,鄭重地說“爺爺,您放心,我一定會把補骨脂守好,把藥理傳好,做第四代守藥人!”李三也站起來“我會把補骨脂推廣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受益,也讓更多人知道要保護中草藥,保護我們的大山!”
晚會開到半夜,大家都喝醉了,唱著山歌,跳著舞。窗外的雪下了起來,落在香樟樹上,落在仙藥坪的補骨脂上,像給大山蓋了層白被子。霧里,又出現了穿青布衫的人影,手里拿著株補骨脂,對著村里的方向,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慢慢消失在雪霧里。
結語
哀牢山的補骨脂,是自然的饋贈,也是人文的傳承。從岩老爹的太爺爺到岩老爹,再到阿明和李三,一代代守藥人,用口傳的知識、文獻的記載,用敬畏的心、慈悲的情,守護著這株“山靈的孩子”。他們知道,補骨脂不是商品,是救人的藥;山林不是資源,是生存的根。
中醫的智慧,從來不是死記硬背的文獻,而是源于生活的實踐,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結晶。補骨脂的配伍、種子的處理、共生的關系,這些口傳的知識,比文獻更細膩、更實用,是老祖宗用一輩子的經驗換來的,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見證。
如今,仙藥坪的補骨脂長得越來越茂盛,保護基地越來越大,更多的人知道了哀牢山的補骨脂,知道了守藥人的故事。這份守護,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只會像仙藥坪的霧、哀牢山的風,一代代傳下去,譜寫出山澤永續、藥魂永存的新篇。
贊詩
滇南哀牢藏仙藥,骨脂辛溫護民康。
箭竹為鄰烏頭伴,山靈庇佑歲月長。
口傳秘辛超文獻,實踐真知譜華章。
三代守得藥魂在,薪火相傳永流芳。
尾章
十年後,阿明成了遠近聞名的守藥人,他不僅守著仙藥坪的補骨脂,還在山里種了更多的中草藥,比如三七、天麻、當歸,還辦了個培訓班,教年輕人認藥、采藥、炮制藥,把口傳的知識和文獻的記載結合起來,培養了很多新的守藥人。
李三成了中藥行業的專家,他把哀牢山的補骨脂推廣到了全國,還出口到了國外,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中國的中草藥文化,也讓更多的人關注中草藥的保護。他還經常回哀牢山,幫阿明打理保護基地,給培訓班的學生講課。
陳教授也經常來,他的研究還在繼續,不僅研究補骨脂,還研究山里的其他中草藥,希望能發現更多的共生關系和口傳知識,為中草藥的保護和發展做更多的貢獻。
仙藥坪的補骨脂,每年都長得很茂盛,淡紫色的小花在夏天開放,辛香的果實在秋天成熟,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學者,他們來這里看補骨脂,听守藥人的故事,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每年的秋分,阿明都會帶著年輕人去仙藥坪采藥,用竹刀割下果穗,念著“藥仙護,山澤養”的口訣,就像當年的岩老爹、太爺爺一樣。霧里,穿青布衫的人影還會出現,看著他們,像是在說“好孩子們,你們做得好,守好藥,就是守好人,守好山。”
哀牢山的風,還在吹著,帶著補骨脂的辛香,帶著守藥人的故事,在山里回蕩,一年又一年,永續不絕。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