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骨脂記深山守藥傳
楔子
哀牢山的晨霧總帶著三分藥性,是松針的清苦、野蘭的幽甜,還有補骨脂那股子辛暖的香,混在一起,像被山魂揉碎了的藥囊,慢悠悠漫過青石板路,漫過岩老爹竹樓前那棵三百年的香樟樹。樹影里斜倚著只竹編藥筐,筐沿沾著昨夜的露,亮晶晶的,映著筐底幾粒紫褐色的果實——那是去年秋分采的補骨脂,皮上還留著霜打的細紋,捏在手里硬實,湊近聞,像山火烤過的松子,又像老茶里沉底的姜片,溫溫的,能滲進骨頭縫里。
山民們都知道,這補骨脂金貴不在少,在“挑地”。別處的補骨脂長在田埂邊,枝葉稀松,果實空癟,煮水喝只夠驅個淺寒;唯有山深處“仙藥坪”的補骨脂,長在海拔兩千三的向陽坡,腳下是腐葉積了半尺的黑土,旁邊必伴著一叢箭竹、幾株短柄烏頭——風過的時候,補骨脂的枝葉會跟著箭竹晃,像在跟山靈遞話。更奇的是那規矩采時得用竹刀割果穗,踫不得根系,還得念“藥仙護,山澤養”的口訣;若是貪心挖了根,或是雷雨前摘,保準遭雷擊。三十年前,有個外來采藥人背著鋼鏟闖進去,剛挖半株,天上就劈下道白光,鏟柄燒得焦黑,人嚇傻了,從此再沒人敢亂踫。
岩老爹是守這補骨脂的第三代。他的竹筐里總放兩物一是祖父傳的《滇南本草》手抄本,紙頁黃得像琥珀,炭筆注著“補骨脂,秋分采,鹽炙治遺尿,酒浸治白癜”;二是塊仙藥坪的青石,能辨藥真假——真補骨脂放石上,會沾層細霜,假的就沒有。每天清晨,他都對著東方作揖,再背筐往深山走,哪塊石頭下有泉水,哪叢灌木後是近路,哪片坡的補骨脂今年旺,他都記在心里,像記著自家孩子的生日。
這年秋分剛過,山霧比往年稠,仙藥坪的補骨脂卻稀了些。岩老爹蹲在坡上,手指拂過株補骨脂的葉尖——有點黃,是去年雪少、今年雨多鬧的,這藥跟人一樣,受不得天候亂。正嘆著,山下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伴著竹笛聲,是村里的阿果,褲腳沾泥,慌慌張張跑上來“岩老爹!我阿爸的白癜又犯了,脖子上都有了,癢得整夜睡不著!”
岩老爹起身,把竹刀別在腰上,摸了摸阿果的頭“別急,跟我來。”兩人往仙藥坪深處走,霧里的陽光像碎金,灑在補骨脂的果實上,紫褐色泛著光。“你阿爸的病,是氣血不和,肌膚失養,得用這仙藥坪的補骨脂才行。”他蹲下來,竹刀輕輕割下串果實,“別處的補骨脂辛溫不夠,治不了頑固白癜;只有這里的,受了山氣滋養,溫能通脈,辛能祛風,才能把氣血引到肌膚上,讓白斑慢慢退。”
阿果小聲問“真有藥仙守著嗎?”岩老爹抬頭看霧蒙蒙的山頂,那里隱約有片雲,像個彎腰的人影“你祖父年輕時見過——也是秋分,他采藥時,看見仙藥坪站著個穿青布衫的人,手里捏著株補骨脂,說‘守藥就是守人’,說完就化在霧里了。後來你祖父立規矩,每年只采三成,留七成讓它自落,來年才長新苗。”
話音剛落,遠處傳來悶雷,像山在咳嗽。岩老爹臉色一沉,拉著阿果就走“快回!雷雨前不能待,藥仙不喜歡。”兩人剛下山坡,豆大的雨點就砸下來,霧散了些,仙藥坪方向閃過道微光,阿果揉了揉眼,再看時,只剩雨幕了。
第一回 竹樓辨證療白癜 酒浸藥香透山扉
岩老爹的竹樓在山坳里,背靠岩壁,前臨溪流,樓外種著幾株三七和薄荷,風一吹,薄荷的涼香就飄進屋里。阿果的阿爸岩柱正坐在竹椅上,脖子蓋著塊青布,听見腳步聲,急忙掀開——白斑比上次更顯,邊緣發紅,皮膚干得掉皮屑,他抓了抓,眉頭皺成疙瘩“老爹,這幾天癢得厲害,抓得出血,涂上次的藥膏也不管用。”
岩老爹讓岩柱坐直,三根手指搭在他腕上,指腹貼著寸關尺,眼楮微閉。竹樓里靜得很,只有溪流聲和窗外的雨聲,薄荷涼香混著藥味,讓人心里安穩。片刻後,他收回手,又翻岩柱的眼皮,摸了摸脈門“你這是陰虛生風,上次的藥是溫燥的,你又喝了米酒、吃了臘肉,燥上加燥,癢才更重。”
岩柱愣了“我以為米酒能驅寒助藥效……”“錯了。”岩老爹從竹筐里拿出剛采的補骨脂,放在竹篩里,“補骨脂本身辛溫,能溫腎助陽、祛風除濕,可你體質偏陰虛,吃多了溫燥的,就像干柴澆油,反加重癢。這次得改方子,既要用它的祛風之力,又要滋陰潤燥,不能再燥著。”
阿果蹲在旁邊,看岩老爹從藥櫃取藥材先是把麥冬,顆粒飽滿帶白霜;再取些玉竹,切片薄如紙,泛著淡黃色;最後才把補骨脂拿出來,放進陶碗。“老爹,這些藥怎麼配啊?”阿果好奇。岩老爹用木杵搗著補骨脂,說“補骨脂是君藥,主治白癜;麥冬、玉竹是臣藥,滋陰潤燥,中和溫燥;再加當歸補血活血,讓氣血運到肌膚,這是佐藥;最後用少量甘草調和,是使藥。君臣佐使配好,藥才起效,還不傷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搗好的補骨脂碎末,混著麥冬、玉竹、當歸,放進砂鍋,加山泉水沒過藥材。岩老爹把砂鍋放炭火上,用扇子輕扇,火不大,慢慢熬著。“熬這藥得耐心,”他說,“先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熬半個時辰,讓藥味融進湯里。等會兒還要做外用藥膏,用補骨脂泡酒,泡七天,涂在白斑上,每天兩次,涂後曬曬太陽,讓藥氣透進皮膚,促黑色素長。”
阿果看著砂鍋里的藥汁慢慢變稠,顏色從淺黃轉深褐,藥香飄出來,辛中帶甜,不似上次沖。岩柱坐在旁,聞著藥香,覺得癢輕了些“老爹,這補骨脂治白癜,是祖輩傳的吧?”岩老爹點了點頭,掏出《滇南本草》手抄本,翻到夾枯葉的一頁“你看,上面寫‘補骨脂治腰膝酸痛、遺尿、白癜風’,可沒寫怎麼配藥,也沒說體質不同要改方子——這些都是祖輩在實踐里摸出來的。比如你這樣的陰虛體質,照書單用補骨脂肯定不行,得加滋陰藥,這就是‘實踐先于文獻’啊。”
半個時辰後,藥熬好了。岩老爹用紗布濾出藥汁,倒進粗瓷碗,濃稠的藥汁冒著熱氣。“溫著喝,”他把碗遞給岩柱,“喝完別吃生冷,別吹風。”岩柱喝了一口,不苦反甜,滑進喉嚨暖暖的,不燥。沒多久,他摸了摸脖子,癢真的輕了,忍不住笑“老爹,這藥真管用!”
岩老爹又拿個陶罐,把剩下的補骨脂碎末裝進去,倒上自家釀的米酒,酒液沒過藥材,封上蓋子。“這罐藥酒你拿回去,七天後開封,每天涂兩次,涂後曬一刻鐘太陽——只能一刻鐘,曬多了傷皮膚。”他叮囑,“這幾天別吃辛辣,多喝山泉水,讓身子潤著。”
岩柱拿著藥酒和湯藥,阿果跟在後面,走出竹樓時,雨停了,天邊掛著彩虹,映著綠樹格外好看。岩老爹站在樓前,看他們的背影,又抬頭望仙藥坪——霧散了,陽光灑在坡上,補骨脂枝葉在風里晃,像在打招呼。他摸了摸腰上的竹刀,心里想這藥是山給的,藥仙護的,得好好守著,不能斷根。
第二回 外客貪利闖山徑 史志口傳辨藥真
過了三天,岩老爹正在竹樓前曬補骨脂——剛采的果實要曬透去水分,才能存住。他把補骨脂攤在竹席上,陽光正好,曬得果實暖暖的,辛香更濃。忽然,山下傳來陌生的腳步聲,還有說話聲,不是村里口音。
岩老爹直起身,往山下看,見兩個背著大背包的人往上走一個穿藍外套,戴墨鏡,手里拿個本子;另一個穿黑夾克,扛著鋼鏟,走得急匆匆。“老鄉!”藍外套的人揮揮手,“請問這山上是不是有補骨脂?我們來采藥,收藥老板說這里的藥效好,給價高!”
岩老爹皺了眉,沒應聲,繼續翻曬補骨脂。兩人走到近前,藍外套遞來根煙“老鄉,別客氣,我叫李三,這是我伙計王二。我們听說你們這的補骨脂能治好多病,想多采點,你帶我們去,給你錢!”
岩老爹把煙推回去,語氣沉了“這山上的補骨脂不能亂采,尤其是仙藥坪的,有規矩。”“規矩?”王二撇撇嘴,把鋼鏟往地上一戳,“不就是些草嗎?采了能賣錢,管那麼多干啥?我們采過這麼多地方,從沒听說采藥要講規矩!”
李三拉了拉王二,又對岩老爹笑“老鄉,我們知道要留種,不采絕。我們只采果實,不挖根,行不?你帶我們去,每斤給你加五塊錢!”岩老爹搖了搖頭,從屋里拿出《滇南本草》手抄本,翻開給他們看“你們看,上面寫‘補骨脂生于高山向陽處,秋分後采實,勿傷其根,次年方復萌’,這是幾百年前的規矩,不是我定的。而且仙藥坪的補骨脂,得等秋分後霜打過,藥效才足,現在剛過秋分,有些還沒熟,采了沒用。”
李三湊過去看,本子上的字是手寫的,有些模糊,他撇撇嘴“這都是老古董了,現在誰還信?我們老板說,只要是哀牢山的補骨脂,不管啥時候采的,都能賣好價錢。再說,仙藥坪在哪?我們自己找也行!”
岩老爹臉色沉了“仙藥坪的路難走,雷雨又多,你們不認識路,進去容易出事。三十年前,有個采藥人跟你們一樣,拿鋼鏟去挖根,結果遭雷擊,差點沒命。”“雷擊?”王二笑了,“老鄉,你別嚇唬我們,我們是唯物主義者,不信鬼神!不就是雷嗎?我們帶傘了!”
正說著,村里的老支書背著藥筐走過來,見李三和王二,愣了“你們是干啥的?怎麼到這來了?”岩老爹把情況說清,老支書也皺起眉“同志,不是不讓你們采藥,是這補骨脂真不能亂采。我們村有本《哀牢山風物志》,清朝光緒年的,上面寫‘仙藥坪產補骨脂,為山靈所護,妄采者遭天譴’,這不是傳說,是真記載。而且這幾年補骨脂越來越少,去年統計,仙藥坪的只比前年少三成,再亂采,過幾年就沒了!”
李三不耐煩了“行了行了,你們就是想壟斷!不就是點藥嗎?我們自己找!”說完,拉著王二往深山走。老支書想攔,岩老爹拉住他“別攔了,仙藥坪的路,他們找不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果然,不到一個時辰,深山里傳來王二的喊叫聲“李哥!這路怎麼這麼難走?全是石頭和刺!”接著是李三的聲音“別喊了,趕緊找!找不到,老板要扣錢的!”又過半個時辰,兩人灰頭土臉地回來,衣服掛破了,臉上有劃痕,王二的鞋還丟了一只。
“老鄉,我們錯了,”李三喘著氣,“這山里根本找不到路,連補骨脂的影子都沒見著。你就帶我們去看看吧,我們就采一點!”岩老爹看著他們狼狽的樣子,嘆了口氣“不是我不讓你們看,是仙藥坪的補骨脂,得講緣分。而且你們采去了,知道怎麼用嗎?補骨脂雖好,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陰虛火旺的人不能用,有實熱的人不能用,孕婦也不能用,用錯了會出人命。”
說著,村里的阿婆背著竹筐走過來,臉色蒼白,捂著腰“岩老爹,我這腰又疼了,晚上睡不著,你給我看看。”岩老爹趕緊讓阿婆坐下,搭著她的脈“你這是腎虛腰痛,上次的藥吃完了?”阿婆點頭“吃完了,好了幾天,這幾天又疼。”岩老爹從藥櫃拿補骨脂,還有杜仲、續斷,放在竹碗里“這次給你加些鹽炙補骨脂,溫腎效果更好。你看,補骨脂鹽炙後,性更溫,能入腎經,跟杜仲、續斷配著,能強筋骨、治腰痛。要是像他們那樣,不懂配伍,單用補骨脂,不僅治不好病,還會傷腎。”
李三和王二看著岩老爹配藥,听他講藥理,臉上露出慚愧。李三撓撓頭“老鄉,我們錯了,不該不懂規矩就亂采藥。我們還是回去吧,以後不這麼莽撞了。”岩老爹從竹席上抓了把曬好的補骨脂,遞給李三“這把你們拿回去,不是讓你們賣錢,是讓你們看看,好藥要守規矩采,要懂藥理用。以後想采藥,先學醫理,問清當地規矩,別再亂來了。”
李三接過補骨脂,緊緊攥在手里,對著岩老爹鞠了一躬“謝謝老鄉,我們記住了。”說完,拉著王二往山下走。老支書看著他們的背影,對岩老爹說“還是你有辦法,不然他們說不定還要亂闖。”岩老爹搖了搖頭,望仙藥坪的方向“這藥是山的,是人的,得守著規矩,才能傳下去。”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