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長白仙草傳︰花貓仙子與九葉靈株(上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長白仙草傳︰花貓仙子與九葉靈株(上卷)

    楔子 長白春醒蘊靈機

    長白山的春,總來得慢些。正月里的雪還沒化透,掛在岳樺的枝椏上,像一串串凍住的月光,直到三月初,第一縷南風掠過天池,雪才開始簌簌往下落——不是寒冬的暴雪,是輕軟的雪粒,落在掌心就化了,帶著一絲溫涼,像天地在悄悄吐納氣息,催著凍土下的草木醒過來。

    臨江一帶的山坳里,溪流先活了。冰碴子順著水流撞在青石上,叮叮當當的,像誰在敲著玉磬。溪邊的蕨類剛冒出拳卷的嫩芽,紫褐色的,裹著細密的絨毛,遠處的映山紅還沒開,只鼓著小小的花苞,藏在松影里。當地的藥農說,這長白山是“龍興之地”,每寸土都浸著天地靈氣,草木受日月精華滋養,常有奇株藏在深谷里,只是尋常人難尋罷了。

    有個老藥農曾指著向陽的坡地說“你看那片山,春生的時候,陽氣往土里鑽,草芽長得比別處快;夏長的時候,雨水足,枝葉能鋪到半人高;秋收的時候,根子里攢著勁,能抗住早霜;冬藏的時候,雪蓋著,也凍不壞根——這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道理,草木跟著天地走,人也得跟著草木走,不然怎麼能尋著好藥呢?”這話里藏著的,正是中醫“天人合一”的根脈——人在天地間,草木也在天地間,病了要找藥,就得懂這天地草木的性子。

    這年的春,似乎比往年更特別些。天池邊的雲霧總聚著不散,像有什麼東西在孕育;山坳里的風,除了松針的清苦,還多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甜香,不是野花的香,是帶著暖意的草木香,像剛曬過太陽的棉絮,輕輕飄在空氣里。藥農們都說,這是“靈氣動了”,說不定要有仙草現世了。他們不知道,這股香氣,來自千里之外的天庭,來自一個叫“花貓仙子”的仙人,和她懷里揣著的、能解人間疾苦的仙藥籽。

    第一卷 天庭百草園盜仙株

    天庭的百草園,是三界草木的靈根所在。這里沒有四季的更替,卻按著五行之氣分了五方東方的青芝圃,霧氣是淡青色的,長著能清肝明目的靈芝,葉子上的露珠滴下來,落在玉盤里,就是能安神的“青露”;南方的丹火園,地面泛著淡淡的紅光,種著能補心陽的丹砂草,花瓣在陽光下會發光,像細碎的火焰;西方的白金坡,鋪著一層白石英砂,長著潤肺止咳的白薇,根須雪白,嚼著有清甜的滋味;北方的玄水澗,常年流著清冽的泉水,種著滋補腎陰的玄參,睫稈是深紫色的,像浸了墨;中央的黃土壇,堆著肥厚的黃土,長著健脾養胃的白術,葉片寬大,能擋住陽光。

    花貓仙子就住在百草園的西側,掌管著西方和北方的草木。她原是昆侖山的一只靈貓,因通人性、懂草木,被玉帝點化成仙,賜名“花瑤”,讓她照看百草園里的“陽生之草”——那些性溫、能補陽氣的草木,其中最特別的,是一株長在丹火園邊緣的“九葉仙株”。這仙株三枝叢生,每枝上長著九片葉子,葉緣有淺淺的鋸齒,葉片背面泛著淡綠的絨毛,斷面會滲出乳白色的汁液,聞起來有股苦中回甘的氣息。玉帝說,這仙株屬火,對應人間的“腎”,能補陽氣、祛寒濕,是三界少有的溫腎良藥,只是陽氣太盛,若落凡間,需得找個陽氣足的地方扎根,不然會傷了草木的靈韻。

    花瑤每日都會去看這九葉仙株。她知道,這仙株的靈氣跟著天庭的“六氣”走——當少陽相火之氣盛的時候,葉片會更綠,汁液更足;當太陽寒水之氣盛的時候,葉片會微微卷曲,像在積蓄力量。她還發現,每到人間的“春分”,仙株的陽氣最盛,這時候采下的葉子,藥效最好,這正是“春生”之時,草木陽氣生發,與天地之氣相應,符合自然道法。

    這日,花瑤奉玉帝之命,去凡間查看草木長勢。她駕著雲,先到了南方,見那里草木繁盛,百姓安康;又到了中原,也還算太平,可當她飛到長白山一帶時,心卻揪緊了——臨江的山村里,好多百姓拄著拐杖,有的膝蓋腫得像饅頭,有的腰彎得直不起來,見了她化身的村姑,都嘆著氣說“這鬼天氣,一到陰雨天,骨頭縫里就疼,吃了多少草藥都沒用,再這樣下去,連地里的活都干不了了。”

    花瑤跟著一個叫馬林的青年去了他家。馬林的爹躺在床上,蓋著厚厚的被子,還在發抖,說“腿像泡在冰水里,連腳趾頭都麻了。”花瑤摸了摸老人的膝蓋,冰涼冰涼的,按下去還有個淺坑——這是“寒濕痹阻,腎陽虧虛”啊!腎主骨,腎陽不足,不能溫煦筋骨,寒濕就鑽了空子,堵在關節里,普通的草藥性涼,哪里能驅得走這寒?

    回到天庭,花瑤看著丹火園里的九葉仙株,心里有了個主意把仙株的種子帶到長白山,讓它在凡間扎根,治好百姓的病。可她知道,天庭的仙藥不能私自帶下凡,一旦被發現,會受天罰。可一想到百姓痛苦的模樣,她還是咬了咬牙——趁春分時節,仙株剛結了籽,陽氣最足,她偷偷摘了一把種子,藏在袖口里,又拿了幾片曬干的葉子,揣在懷里,趁著夜色,駕著雲往長白山飛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飛的時候,她懷里的仙葉散發出淡淡的香氣,引來了幾只天庭的靈鳥。花瑤輕聲說“我不是要偷藥,是要救人間的百姓,等他們好了,我就回來領罰。”靈鳥似乎懂了,圍著她飛了幾圈,便朝遠方飛去,沒去告密。花瑤看著下方越來越近的長白山,心里默念“九葉仙株啊,你若有靈,就跟著我去凡間,為百姓祛寒止痛吧。”

    第二卷 臨江初遇解痹痛

    長白山的雲霧,比天庭的雲更軟,也更濕。花瑤降落在臨江的山坳里時,衣服都被霧打濕了,貼在身上,涼絲絲的。她剛站穩,就听到一陣腳步聲,轉頭一看,是個穿著粗布短打的青年,背著一個藥簍,手里拿著一把小鋤頭,正是她之前在村里見過的馬林。

    馬林也看到了她,愣了一下——這姑娘穿著素色的裙子,頭發上還沾著草葉,不像村里的人,倒像從山里走出來的仙子。他放下鋤頭,拱了拱手“姑娘是外地來的吧?這山里霧大,容易迷路,你要去哪里?”

    花瑤笑了笑,指著他的藥簍“我看你背著草藥,是要去給鄉親們治病嗎?”馬林嘆了口氣,把藥簍里的草藥倒出來,有獨活、羌活、當歸,都是些治風濕的藥“是啊,村里好多人得了‘痹病’,我爹也這樣,可這些藥喝了只能頂一陣,過幾天又疼了。姑娘,你是不是懂草藥?”

    花瑤點點頭,從懷里掏出一片九葉仙株的干葉“我這里有一味藥,或許能治他們的病。你知道村里誰的病最重嗎?我們先試試。”馬林眼楮一亮,拉著她就往村里走“李老栓!他的腿腫了快半年了,連炕都下不來,你要是能治好他,就是我們村的恩人!”

    李老栓的家在村東頭,一間低矮的土房,院子里堆著曬干的柴火。馬林推開門,喊了一聲“李伯,我帶了個懂草藥的姑娘來給你看病!”屋里傳來一陣咳嗽聲,一個老人拄著拐杖,慢慢走了出來,他的左腿腫得比右腿粗一圈,褲腿都撐得鼓鼓的,臉色蠟黃,嘴唇發紫,一看就是陽氣不足的模樣。

    花瑤讓李老栓坐下,伸出手,輕輕按了按他的膝蓋,問“大爺,疼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膝蓋發涼?下雨下雪天會更重?”李老栓點點頭,聲音沙啞“是啊,夜里能疼醒,蓋兩床被子都覺得腿涼。”花瑤又看了看他的舌頭,舌淡苔白,摸了摸他的脈,脈沉遲無力——這正是“腎陽虧虛,寒濕痹阻”的證型,九葉仙株正好對癥。

    她對馬林說“你去燒點水,我這藥要煎湯喝。再找幾片生姜,拍碎了一起放進去。”馬林趕緊去忙活,花瑤把九葉仙株的干葉掰成小塊,放在陶鍋里。生姜性溫,能溫中止嘔,還能引藥入腎經,這是“七情配伍”里的“相使”——生姜能增強九葉仙株溫陽祛寒的功效,讓藥勁更好地往筋骨里走。

    藥煎好後,顏色是深褐色的,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藥香。李老栓端著藥碗,猶豫了一下——他喝了太多草藥,怕又沒用。花瑤說“大爺,你先喝半碗,要是覺得身上暖了,再喝剩下的。”李老栓點點頭,喝了半碗,沒過多久,就說“哎,身上真暖和了,膝蓋也不那麼疼了!”

    連著喝了三劑藥,李老栓的膝蓋腫消了不少,能拄著拐杖到院子里曬太陽了;喝到第七劑,他居然能不用拐杖,慢慢走路了。村里的人听說了,都來李老栓家,圍著花瑤,問她這是什麼神藥。花瑤指著窗外的山“這藥叫‘九葉仙’,性溫,味苦甘,能補腎髒的陽氣,祛骨頭里的寒濕,以後我們在山里種上,大家就再也不用怕痹病了。”

    馬林看著花瑤,心里又敬佩又好奇“姑娘,你怎麼懂這麼多?這藥的性子、用法,你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花瑤笑了笑“我從小就跟著師傅學草藥,師傅說,每種草藥都有自己的性子,要順著它的性子用,才能治好病。這九葉仙喜陽,以後我們要種在向陽的坡上,才能長得好。”馬林點點頭,把這話記在了心里——他知道,這是花瑤在教他,也是在把這藥的用法,一點點傳給村里的人。

    第三卷 山鄉授藝識靈草

    自從治好李老栓的痹病後,花瑤就留在了臨江村。馬林把她安排在自己家隔壁的空房里,房後有個小院子,正好用來試種九葉仙株的種子。

    春分剛過,土壤里的陽氣正好,花瑤把帶來的種子撒在院子里的向陽處,又蓋了一層薄土,澆了點山泉水。她說“這九葉仙跟著‘春生’的節氣走,現在種下去,很快就能發芽。等夏天的時候,枝葉會長得很壯,那時候采枝;秋天的時候,根長得結實,能采根;冬天的時候,就把種子收起來,明年再種。”這正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道法——草木的生長跟著季節走,采藥的時間也得跟著季節來,這樣才能保留草藥最足的靈氣。

    沒過多久,院子里就冒出了嫩綠的芽尖,三枝一組,像小小的綠傘。花瑤帶著村里的人去山里找合適的地塊,她指著一片向陽的緩坡說“這里陽光足,土壤松,排水也好,九葉仙種在這里,能長得壯。”她還教大家怎麼識別九葉仙“葉子是三枝九片,葉緣有鋸齒,背面有絨毛,斷了會流白汁,聞起來有股苦中回甘的味。要是看到葉子沒有鋸齒,或者流黃汁的,就不是九葉仙,不能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村里的張嬸,結婚三年都沒懷上孩子,平時總覺得身上冷,手腳冰涼,馬林給她用了當歸、熟地,也沒見好。她來找花瑤,紅著臉說“姑娘,你能不能也給我看看?我想有個孩子。”花瑤給張嬸診了脈,脈沉細無力,舌頭淡白——這是“宮寒不孕”,也是腎陽不足的緣故。腎主生殖,腎陽不足,子宮就像沒有陽光的地方,種子沒法扎根。

    花瑤說“張嬸,你別著急,我給你開個方子,你按方子喝,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她讓馬林去山里采新鮮的九葉仙葉,再配上枸杞子。枸杞子性平,味甘,能滋補肝腎之陰,和九葉仙一起用,是“陰中求陽”——腎陽需要腎陰來滋養,就像火需要柴來燒,只有陰足了,陽才能更穩,這樣既不會上火,又能更好地溫煦子宮。

    張嬸按方子喝了一個月,身上就不那麼冷了;喝到第三個月,她沒來月事,找花瑤一看,果然是懷上了。張嬸高興得哭了,拉著花瑤的手說“姑娘,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村里的婦人听說了,都來找花瑤,花瑤就教她們用九葉仙配不同的草藥,治不同的病——比如月經不調的,配當歸;白帶多的,配白術。

    村里還有個五歲的孩子,叫小石頭,每天夜里都尿床,換了好幾塊尿布都不夠。小石頭的娘來找花瑤,說“姑娘,孩子這樣,以後長大了可怎麼辦啊?”花瑤看了看小石頭,孩子臉色發白,精神不好,摸了摸他的脈,脈細弱——這是“腎陽不足,膀胱失約”,孩子的腎陽還沒長好,不能管住膀胱里的水,所以才會尿床。

    花瑤給小石頭開了方子九葉仙三錢,益智仁三錢,煮水喝。益智仁性溫,味辛,能溫腎固澀,讓膀胱的“門”關緊些,不漏水。這兩種藥一起用,九葉仙補陽,益智仁固澀,正好對癥。小石頭喝了半個月,尿床的次數就少了;喝到一個月,再也不尿床了。小石頭的娘特意做了個布老虎,送給花瑤,說“姑娘,這布老虎給你,謝謝你治好我家石頭。”

    花瑤還教村里的人做九葉仙的藥膳。比如用九葉仙炖羊肉,羊肉性溫,能補氣血,和九葉仙一起炖,既能溫補腎陽,又能補氣血,適合冬天吃;還有九葉仙煮雞蛋,雞蛋能補氣血,做法簡單,老人孩子都能吃。她還說“這九葉仙雖然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要是有人經常上火,口干舌燥,大便干,就不能用,不然會火上澆油。”村里的人都記在心里,誰要是不舒服,就先找花瑤問問,再用藥。

    馬林每天都跟著花瑤,一起采藥,一起教鄉親們用藥。他把花瑤說的話,都記在樹皮上——比如九葉仙的性味歸經、配伍方法、禁忌,還有一個個治病的案例。他說“姑娘,我把這些記下來,以後傳給我的孩子,再傳給村里的後人,這樣大家就不會忘了怎麼用這藥了。”花瑤點點頭,心里很欣慰——她知道,這就是“口傳知識”的傳承,不用寫在紙上,卻能一代代傳下去,比文獻記載更鮮活,也更貼近百姓的生活。

    有一次,馬林問花瑤“姑娘,你說每種草藥都有性子,那九葉仙的性子,是不是和天上的氣有關?比如有時候它長得快,有時候長得慢。”花瑤說“是啊,這就是‘五運六氣’的道理。要是這年雨水多,濕氣重,九葉仙就會長得慢,因為它喜陽怕濕;要是這年陽光足,天氣暖和,它就會長得壯,藥效也更好。我們種草藥,要看著天的臉色,跟著氣走,才能種出好藥。”馬林听了,恍然大悟——他以前只知道采藥,不知道還要懂天的道理,現在才明白,這就是“天人合一”,人、草藥、天地,都是連在一起的。

    第四卷 天兵尋蹤起風波

    日子一天天過去,臨江村的九葉仙株長得越來越多。從村里的小院子,到山里的向陽坡,到處都能看到三枝九葉的身影。鄉親們用九葉仙治好了不少病王大叔的腰痛,喝了幾劑就好了;趙小妹的手腳冰涼,用九葉仙煮水泡腳,沒多久就暖和了;連鄰村的人都來求藥,花瑤和馬林就教他們種,教他們用,九葉仙的名聲,漸漸傳遍了長白山一帶。

    可花瑤心里,總有些不安。她知道,天庭不會一直找不到她,天兵遲早會來。她開始更用心地教馬林和鄉親們——教他們怎麼留種子,怎麼分辨九葉仙和其他相似的草,怎麼根據不同的病配藥。她還把自己知道的中醫道理,一點點講給馬林听“腎是人的‘先天之本’,就像種子的根,根壯了,人就不容易生病;九葉仙補的就是腎的陽氣,陽氣足了,人就像有了太陽,渾身都暖和。”馬林把這些話都記在樹皮上,他想,就算以後花瑤不在了,他也要把這些道理傳下去。

    這年的夏天,比往年冷些。入夏後,下了好幾場雨,山里的濕氣很重,鄉親們的痹病又有復發的跡象。花瑤說“這是‘五運六氣’里的‘水運不及’,今年的寒邪比往年盛,九葉仙的陽氣正好能抵得住。我們多采些葉子,曬干了存起來,冬天的時候用。”大家趕緊去采藥,曬了好幾麻袋,存放在馬林家的倉庫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就在這時,天上突然烏雲密布,刮起了大風。風里帶著一股殺氣,和平時山里的風完全不一樣。花瑤心里一緊——天兵來了。她趕緊讓馬林把鄉親們叫到屋里,自己站在院子里,等著天兵。

    沒過多久,幾道金光從烏雲里射下來,落在院子里,變成了幾個穿著金甲的天兵。為首的天兵拿著長槍,指著花瑤“花瑤仙子,你私盜天庭仙藥,私自下凡,玉帝命我們帶你回去領罰!”

    花瑤挺直身子,說“我偷仙藥,是為了救人間的百姓。他們受寒濕之苦,九葉仙能救他們。我要是跟你們回去,誰來教他們種藥、用藥?這藥還沒在凡間扎下根,你們不能帶我走!”

    天兵說“玉帝的命令,豈容你違抗?再不走,我們就不客氣了!”說著,就舉起長槍,朝花瑤刺來。花瑤趕緊用仙力護住自己,同時揮手護住院子里的九葉仙株——她不能讓天兵傷到這些藥,這是鄉親們的希望。

    馬林和鄉親們听到外面的動靜,都沖了出來。馬林拿著鋤頭,擋在花瑤前面“你們不能帶走她!她是我們的恩人,是她給我們帶來了九葉仙,治好了我們的病!”鄉親們也都拿著農具,圍著天兵,大聲說“不能帶走她!”

    天兵看著圍著他們的鄉親,皺了皺眉頭。為首的天兵說“你們這些凡人,竟敢阻攔天兵?快讓開!”可鄉親們誰也不讓,有的還把曬干的九葉仙葉撒向天兵,說“這是仙子帶來的仙藥,你們要是傷了仙子,我們就跟你們拼了!”

    花瑤看著鄉親們,心里又感動又難過。她知道,天兵的法力比她強,鄉親們根本攔不住。她對天兵說“我跟你們回去,但你們要答應我,不能傷害鄉親們,也不能毀了山里的九葉仙株。”為首的天兵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好,我們答應你。”

    花瑤轉頭對馬林說“馬林,山里的九葉仙,要種在向陽的地方,春采葉,夏采枝,秋采根,冬藏種。記住,用藥要辨證,陽虛的人能用,陰虛上火的人不能用。還有,要是有人得了消渴病,陽虛的那種,能用九葉仙配天花粉,陽中求陰……”她還想說更多,天兵卻拉著她,往天上飛去。

    馬林和鄉親們看著花瑤被帶走,都哭了起來。馬林拿著花瑤之前教他記錄草藥用法的樹皮,心里暗暗發誓“花瑤姑娘,你放心,我一定會把九葉仙種好,把你的話記好,把這藥的用法傳給更多人,不讓你白白犧牲。”

    天上的烏雲漸漸散了,山里又恢復了平靜,可每個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只有院子里的九葉仙株,在風里輕輕搖晃,葉片上的水珠,像眼淚,也像希望——它們知道,花瑤仙子用自己的自由,換來了它們在凡間扎根的機會,也換來了鄉親們擺脫疾苦的希望。而這希望,會像長白山的草木一樣,在春生夏長中,慢慢發芽,慢慢壯大。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長白仙草傳︰花貓仙子與九葉靈株(上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長白仙草傳︰花貓仙子與九葉靈株(上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