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本草心圖》上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本草心圖》上卷

    《本草心圖》

    楔子

    中醫院的藥房,總飄著一股混合著草木與時光的氣息。澤瀉的清苦,天花粉的微甘,在藥斗間纏繞、沉澱,最終釀成一種獨特的味道——那是醫者與草木對話的密碼,是病痛與希望交織的印記。

    在北京某醫院的護士站,夜班的燈光常亮到天明。護士們戴著口罩,腳步輕得像羽毛,手里的治療盤里,除了針管、藥液,偶爾也會躺著幾片剛從藥房取來的澤瀉葉、幾塊切好的天花粉。她們熟悉這些草木的脾性澤瀉能利水消腫,像溫柔的手,輕輕推開體內的淤堵;天花粉能清熱生津,似清晨的露,悄悄滋潤干涸的髒腑。

    沒人想到,這些日日相見的藥材,有一天會掙脫藥罐與藥臼的束縛,以另一種姿態綻放。當護士們用刻刀在澤瀉葉上勾勒弧度,將天花粉削成細碎的星點,最終拼出那顆跳動的“心”時,草木的療愈之力,便從身體的救贖,延伸到了心靈的慰藉——這不僅是一幅貼畫,更是無數個日夜,白衣執甲者對生命最虔誠的告白。

    上卷•草木凝情繪初心

    第一回 藥房拾趣 葉瓣藏意

    護士長林嵐的白大褂口袋里,總裝著個小小的筆記本。封面上,她用鋼筆描了片澤瀉葉,邊緣的鋸齒像細碎的波浪。“你看這葉子,天生帶著股韌勁。”她常對年輕護士說,指尖捏著剛從藥房清出來的澤瀉枯葉,“病人水腫難受時,它能一點點把濁水引出去,多像咱們守在床邊,慢慢幫他們減輕痛苦。”

    醫院的中藥房,是護士們休息時最愛去的地方。藥劑師會給她們講各種藥材的故事天花粉其實是栝樓的根,切開後斷面雪白,像藏著一捧雪,“消渴的病人喝了它煮的水,嘴里就不那麼干了,像給心里照進點光。”年輕護士小孟听得入迷,偷偷撿了塊被切下來的天花粉邊角料,放在護士站的窗台上,陽光照在上面,竟泛著珍珠似的光澤。

    那年冬天,科室里收了個患腎病綜合征的小男孩,全身水腫得厲害,躺在床上連翻身都困難。小孟給他輸液時,他總睜著大眼楮問“護士姐姐,我什麼時候能像以前一樣跑啊?”小孟心里發酸,回護士站時,正好看到林嵐在整理藥房送來的澤瀉葉,葉片翠綠,脈絡清晰,像一張張開的小手。

    “你說,咱們能不能做點什麼,讓病人看著高興點?”小孟忽然問。林嵐望著牆上“用心服務”的標語,又看了看窗台上的天花粉,眼楮亮了“或許……咱們可以用這些藥材,做點不一樣的東西。”她拿起一片澤瀉葉,對著光線看,葉片的紋路在燈光下像幅抽象的畫,“你看這形狀,像不像一顆心的一部分?”

    當晚的夜班,護士站的燈光下,多了幾片澤瀉葉和幾塊天花粉。林嵐用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著葉片,小孟則試著用小刀在天花粉上刻花紋。“澤瀉能‘化解’病痛,天花粉能‘帶來’希望,”林嵐輕聲說,“要是能把它們合在一起,是不是就像咱們對病人的心意?”窗外的月光照進來,落在草木與白衣上,溫柔得像一層薄紗。

    第二回 巧思初萌 心形漸顯

    科室的護士會上,林嵐把用澤瀉葉和天花粉做貼畫的想法說了出來,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我奶奶以前就用玉米葉編過籃子,這個我會!”護士小張自告奮勇,她的手最巧,平時給病人扎針都又快又準。“我畫畫還行,可以先畫個草圖!”護士小李拿出隨身攜帶的速寫本,上面已經畫了好幾個心形圖案。

    她們的“創作基地”就設在護士站的儲藏室。每天下班後,大家就湊在一起,圍著一張舊桌子忙活。藥房的藥劑師听說了,特意送來一批品相好的澤瀉葉——都是剛采摘晾干的,葉片完整,顏色翠綠;還有幾塊質地細膩的天花粉,“這是栝樓的根,埋在土里能長好幾米深,韌性足,好雕刻。”

    小李畫的草圖改了又改。最初是個簡單的心形,大家覺得太普通;後來她試著在心里加了些紋路,像血管,又像藥材的脈絡,“你看這里,用澤瀉葉的鋸齒邊做心的輪廓,里面用天花粉刻成小星星,代表希望。”林嵐拿著草圖,對著一片澤瀉葉比劃“得選葉片大一點的,邊緣要自然彎曲,這樣拼出來才像真的心跳。”

    第一個難題是澤瀉葉的處理。新鮮的葉片太嫩,容易爛;太干的又脆,一踫就碎。護士們試著用溫水把干葉泡軟,再小心翼翼地壓平,發現這樣既能保持形狀,又有韌性。小張還發現,澤瀉葉背面的紋路更清晰,拼起來像無數條細細的河流,“這多像咱們護理病人,一點一滴地疏導痛苦。”

    小孟則在天花粉上動起了腦筋。她發現用刻刀在上面刻出細小的圓點,燈光照過來會像星星一樣閃。有次給那個腎病綜合征的小男孩換藥,她把刻了星點的小塊天花粉放在他床頭,“你看,這是‘希望之星’,等你好起來,就能去天上摘星星了。”小男孩咯咯地笑了,那是他住院以來第一個笑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儲藏室的角落里,漸漸堆起了剪好的澤瀉葉片和刻好的天花粉碎片。夕陽透過窗戶照進來,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長,空氣中除了消毒水的味道,還混進了澤瀉的清苦和天花粉的微甘——那是屬于她們的,獨特的“創作香”。

    第三回 匠心雕琢 情意漸濃

    春節前夕,醫院里的年味越來越濃,護士們的貼畫也漸漸有了雛形。林嵐帶著大家,把剪好的澤瀉葉一片一片拼在心形的框架上,葉片的邊緣相互咬合,像無數雙手緊緊握在一起。“這片要再往左一點,”她指揮著小張,“你看,這樣弧度才自然,像心跳的起伏。”

    最難的是處理天花粉。它質地堅硬,又容易碎裂,稍不注意就會刻壞。護士小王的手在一次搶救病人時被玻璃劃傷過,不太靈活,可她偏要負責最精細的部分——在天花粉上刻“用心服務”四個字。“病人總說咱們的服務暖人心,這幾個字必須刻好。”她戴著放大鏡,手指微微顫抖,刻壞了三塊才成功。

    有天夜里,搶救室收了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病人,高熱、煩躁,嘴里不停喊著“渴”。林嵐帶著護士們忙到凌晨,等病人情況穩定下來,回到儲藏室時,發現小王還在燈下刻天花粉。“你看,這個‘心’字的臥鉤,像不像咱們給病人喂水時的勺子?”小王舉起刻好的字,眼里布滿血絲,卻閃著光。

    貼畫的背景,她們想用中藥渣做底色。每天從藥房收集來的藥渣,曬干後帶著深淺不一的褐色,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畫。護士們把藥渣一點點粘在底板上,有黃 的切片,有當歸的碎末,還有丹參的紅紫色小塊。“這些都是治病的藥,混在一起,就像咱們科室里的各種病人,雖然病不同,但咱們的心意是一樣的。”林嵐說。

    那個腎病綜合征的小男孩,已經能下床走路了。他常溜達到儲藏室門口,看護士們忙活。“姐姐,你們在做什麼呀?”“我們在做一顆‘藥心’,”小孟笑著說,“等做好了,就掛在病房走廊里,讓大家都能看到希望。”小男孩似懂非懂,卻從家里帶來了自己折的紙星星,非要粘在貼畫的角落里,“這樣就更亮了!”

    除夕那天,貼畫的最後一片澤瀉葉被粘了上去。心形的輪廓飽滿而生動,澤瀉葉的翠綠像生命的底色,天花粉的雪白像散落的星光,中藥渣的褐色則沉澱出歲月的厚重。護士們看著成品,忽然都紅了眼眶——這哪里是貼畫,分明是她們無數個日夜的堅守與溫柔。

    第四回 初展風華 醫心共鳴

    大年初一,《用心服務》貼畫被掛在了住院部的走廊盡頭。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上面,澤瀉葉的紋路清晰可見,天花粉的星點閃著微光,路過的病人和家屬都忍不住停下腳步。

    “這是用中藥做的?真好看!”一個患高血壓的老奶奶,拄著拐杖湊近了看,“我認得這個葉子,我水腫的時候,醫生就給我開澤瀉,喝了真管用。”她的女兒掏出手機拍照“媽,這上面還有‘用心服務’四個字呢,難怪護士們對您那麼好。”

    那個腎病綜合征的小男孩,拉著媽媽的手站在貼畫前,指著自己粘的紙星星“媽媽你看,那是我放的!護士姐姐說,這是‘希望之心’。”他的水腫已經完全消退,臉色紅潤,眼楮里的光比紙星星還亮。

    醫生們也被這幅貼畫打動了。內科主任看著貼畫,對林嵐說“你們這是把咱們中醫的‘治未病’和護理的‘人文關懷’融在一起了啊。澤瀉化解病痛,是‘治已病’;天花粉注入希望,是‘治未病’,用心服務,就是最好的‘藥’。”

    貼畫的消息很快傳遍了醫院。宣傳科的干事來拍了照片,說要參加市里的中醫藥文化活動。護士們起初沒在意,她們做這個,本就不是為了獲獎。可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來打听這幅貼畫的故事,有其他科室的護士,有醫學院的學生,還有來參觀的外國友人。

    “你們用草木做圖騰,比任何雕塑都有力量。”一位研究醫學倫理的教授說,“澤瀉和天花粉,本是治病的藥,可在你們手里,變成了溝通心靈的橋。這才是醫學最美的樣子。”

    林嵐把大家召集起來,看著牆上的貼畫“不管能不能獲獎,咱們做的這件事,已經有了意義。”她指著心形中間的那片澤瀉葉,“你看它,多像咱們每個人的崗位,平凡,卻不可或缺。”陽光照在護士們的白大褂上,也照在貼畫的“心”上,溫暖得像一場永不落幕的春天。

    (上卷終)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本草心圖》上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本草心圖》上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