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黑豬苓恩》下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黑豬苓恩》下卷

    《黑豬苓恩》

    下卷

    六、精怪現形 內丹秘辛

    王老實的藥圃里,那年的豬苓長得格外瘋。紫褐色的菌核從腐葉下鑽出來,一個個圓滾滾的,像黑娃留下的那顆珠子。他按夢里黑娃的囑托,只采成熟的,留下的幼苓用腐葉蓋好,澆上山泉水——他漸漸相信,這不是普通的藥材,是有靈性的。

    入夏後,南鄭縣來了個雲游道士,自稱能"辨妖識怪"。他路過王老實的茅棚,盯著晾曬的豬苓直皺眉"老漢,你這藥材沾了妖氣,怕是不祥啊。"

    王老實心里一緊,嘴上卻硬"這是山里的正經藥材,能治病救人,哪來的妖氣?"

    道士冷笑一聲,從袖里摸出張黃符"你若不信,把這符貼在藥上,若冒黑煙,便是妖物所化。"

    王老實不肯,道士卻非要試,兩人爭執起來。正拉扯間,茅棚外突然刮起陣黑風,風里裹著股熟悉的"哼哼"聲——是黑娃!它比上次見時又大了圈,額頭上的紅毛更艷,像團跳動的火苗,直勾勾盯著道士,喉嚨里發出威脅的低吼。

    道士嚇得後退三步,黃符掉在地上"黑豬精!原來是你!"

    黑娃沒理他,用鼻子蹭了蹭王老實的手,又叼起地上的豬苓,往山里跑。王老實恍然大悟,拔腿就追"黑娃!等等!"

    追進天台山深處,黑娃在片開闊的竹林停下。月光透過竹葉灑下來,照在它身上,竟慢慢化成個穿黑布短褂的少年,眉眼間帶著股憨氣,正是王老實夢里的模樣。"爺,"少年撲通跪下,"孫兒不孝,瞞了您這麼久。"

    王老實扶住他,手還在抖"你真的是豬精?"

    少年點頭,說起了身世——他本是天台山修煉千年的豬精,去年臘月遭天雷劫,打回原形,多虧王老實救了他。那些豬苓,是他散落在外的內丹精氣所化,"爺挖的不是藥,是孫兒的修行啊。"

    "那你額頭上的紅毛"

    "是天劫留下的印記,"少年摸了摸額頭,"得等精氣補全,才能徹底化形。"他從懷里掏出顆發光的珠子,正是王老實貼身帶的那顆,"這是孫兒的本命丹,能護您百病不侵。"

    王老實把珠子推回去"爺不要你的丹,只要你好好的。"

    少年眼圈紅了,把珠子硬塞給他"這丹與爺有緣,您留著,就當孫兒在您身邊。"他指著竹林後的石縫,"那里有窩老豬苓,是孫兒的根基,您若需要,可去采,但切記,只能取三成。"

    回到茅棚,道士早已不見,只留下張字條"人妖殊途,好自為之。"王老實把字條燒了,心里卻亮堂得很——管他是人是妖,黑娃待他的好,比許多人都真。

    七、丹救危厄 善報循環

    那年冬天,王老實染了風寒,咳得直不起腰,連水都喝不下。村里的郎中來看過,搖頭說"年紀大了,怕是熬不過去"。他躺在炕上,摸出懷里的珠子,珠子溫溫的,像黑娃的體溫。

    迷糊中,他感覺珠子在發燙,順著心口往四肢流,暖得像火塘。咳著咳著,竟咳出塊黑痰,胸口頓時松快了。第二天,他竟能坐起來,喝了半碗黑娃送來的豬苓湯(不知何時放在灶上的),精神好了大半。

    "這珠子真能救命!"王老實把珠子用紅繩串了,掛在脖子上,像戴了塊護身符。

    開春後,鄰村鬧"大頭瘟"(水腫的一種),病人腦袋腫得像笆斗,眼楮都睜不開。王老實想起黑娃的話,去竹林石縫挖了豬苓,配著白術、茯苓熬湯,分文不取送給病人。

    有個財主家的小兒子也得了這病,願出十兩銀子買他的豬苓。王老實只給了半簍"這藥是救命的,不是換錢的,夠孩子喝就行。"

    財主不依,帶人來搶。剛到茅棚外,就見頭黑豬從山里沖出來,用身子擋住門,正是黑娃所化。它一聲咆哮,震得人耳朵疼,財主的手下嚇得屁滾尿流,連滾帶爬地跑了。

    "黑娃,你咋來了?"王老實摸著它的背。

    黑娃用鼻子拱了拱他的手,又指了指藥簍,像是在說"這些藥夠了"。那天晚上,石縫里的豬苓竟又冒出些新的,像是特意長出來的。

    王老實漸漸明白,黑娃的報恩,不是簡單的送藥,是教他"取之有度,用之有仁"。他把豬苓的種分給村里的窮藥農,教他們"三挖七留"的規矩,天台山的豬苓越來越多,成了遠近聞名的"救命藥"。

    八、道士悔悟 苓香傳善

    那個雲游道士沒走,在山腳下的破廟住了下來。他看著王老實的豬苓救了那麼多人,心里漸漸不是滋味。有天,他見王老實冒雨給鄰村送藥,摔在泥里還護著藥簍,終于忍不住上前幫忙。

    "老漢,是貧道錯了,"道士嘆了口氣,"精怪也有善惡,你這善舉,比貧道的符咒靈驗多了。"

    王老實笑了"不管是人是妖,心善就好。"他邀道士去茅棚喝豬苓湯,道士發現,湯里除了豬苓,還有黑娃偷偷送來的山藥(帶著獠牙印),頓時紅了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道士留在了村里,幫王老實辨識藥材,還教他用豬苓配藥的法子"豬苓利水,配桂枝溫陽,治寒濕水腫;配滑石清熱,治濕熱淋證"這些方子,後來都被王老實記在《漢中藥譜》的空白頁上,旁邊畫著黑豬拱苓的圖案。

    有年山洪暴發,沖毀了山路,村里斷了糧。王老實正發愁,黑娃帶著幾頭野豬來了,拱開被淹的地窖,露出藏在里面的紅薯和玉米——是它早有預料,幫村民存的。

    "這哪是精怪,是山神啊!"村民們對著天台山磕頭,從此再沒人提"妖"字,都叫黑娃"黑仙"。

    王老實的茅棚漸漸成了"藥堂",來求藥的人絡繹不絕。他總在門口擺個石桌,放著免費的豬苓湯,桌旁刻著行字"黑仙賜藥,善者自取。"

    九、丹成歸位 恩緣永續

    王老實的頭發全白時,黑娃徹底化形成人,成了個濃眉大眼的青年。他告訴王老實,自己要去終南山修行,"等修成正果,就來接爺去享清福。"

    王老實擺手"爺在這兒住慣了,看著豬苓長,听著娃們笑,就夠了。"他把那本《漢中藥譜》交給黑娃,"把這個帶走,讓更多人知道豬苓能救命,知道行善有好報。"

    黑娃走的那天,天台山的豬苓全開了花,淡紫色的,像撒了滿天星。村民們來送行,看著青年踏雲而去,懷里抱著那本藥譜,額頭上的紅毛閃了閃,像在告別。

    王老實活到九十歲,無病而終。臨終前,他躺在藤椅上,看著窗外的豬苓苗,像看見黑娃小時候的樣子。村里人說,他走時,有只黑豬趴在茅棚頂,對著月亮"哼哼"了一夜,天亮時就不見了。

    後來,天台山的豬苓成了貢品,但村民們從沒忘了規矩,總留三成給"黑仙"。有人說,月圓之夜還能看見個黑衫青年,在竹林里采藥,遇著窮苦人,就丟下幾顆豬苓,轉眼不見了。

    南鄭縣的藥鋪里,至今掛著幅畫雪夜藥農救黑豬,春山豬苓報恩來。畫的落款是"黑娃敬繪",旁邊題著行小字"善如草木,種之得生。"

    結語

    黑豬精的報恩,從來不是簡單的"你救我一命,我還你一藥"。它像顆種子,落在王老實的仁心里,長出"取之有度"的規矩,開出"用之有善"的花。那些黑褐色的豬苓,不只是藥材,是人與精怪的契約,是善念循環的見證。

    王老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善良不分對象,哪怕是異類,也能結出善果;報恩不止于回報,更在于將善意傳遞。天台山的雲霧里,至今飄著豬苓的甘香,那是黑娃的修行,也是王老實的善良,在時光里慢慢發酵,成了最動人的民間倫理——善有善報,不止于今生,更在于流傳。

    贊詩

    雪夜茅棚救黥面,

    春山豬苓報深恩。

    精怪亦知仁心重,

    丹化良藥濟寒貧。

    一挖一留存善念,

    半湯半藥暖鄉鄰。

    天台月照千年苓,

    猶記當年救命人。

    尾章

    民國《南鄭縣志•異聞》載"天台山有黑豬精,千年修行,遇劫為農叟所救。叟姓王,性善,精以豬苓報之,其苓黑褐如漆,利水有神效。叟歿後,精每于月夜現形,護苓佑民,里人呼為"黑仙",立祠祀之。"

    如今,天台山的"黑仙祠"還在,香火不斷。祠前的石桌上,總擺著新鮮的紅薯和豬苓,是村民們的供品。有孩童問"黑仙真的會來嗎?"老人會指著遠處的竹林"你看那豬苓長得多好,就是黑仙在笑呢。"

    風過竹林,沙沙作響,像黑娃的"哼哼",又像王老實的笑聲,在說善良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黑豬苓恩》下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黑豬苓恩》下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