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龍宮仙草記︰珠珠與石斛的水鄉奇緣》(上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龍宮仙草記︰珠珠與石斛的水鄉奇緣》(上卷)

    楔子

    東海龍宮的水晶宮里,萬年不滅的夜明珠把珊瑚叢照得像燃燒的火焰。龍王的小女兒珠珠,正趴在巨大的硨磲貝殼上,听老龜丞相講人間的故事。老龜的背甲上刻滿了年輪,每一道紋路里都藏著一個傳說“人間有青山,山上有奇石,石縫里長著會治病的草;人間有綠水,水里有漁船,漁船上的人會唱比龍宮笙簫還好听的歌……”

    珠珠的尾巴尖在水里輕輕拍打著,鱗片濺起的水珠在夜明珠下閃著七彩光。她長著一雙好奇的大眼楮,睫毛上總掛著晶瑩的水珠——那是她听故事時,感動或向往的淚。“老龜爺爺,人間真的有比龍宮還美的地方嗎?”她的聲音像剛融化的泉水,帶著清甜。

    老龜把脖子縮了縮,慢悠悠地說“人間有太陽,能把草曬得暖洋洋;人間有月亮,能把水照得亮晶晶。只是……人間的路不好走,我們龍族上岸,會失去法力,還會遇到危險。”

    珠珠沒听進“危險”兩個字,她滿腦子都是“太陽”“月亮”“會唱歌的草”。當天夜里,她趁龍宮的守衛換班,悄悄溜出了水晶宮。她把尾巴變成了兩條雪白的腿,穿上用海藻織成的綠裙子,手里攥著一顆能避水的夜明珠,朝著老龜說的“有青山綠水的南方”游去。

    第一回 龍女貪玩離龍宮,迷途深山遇暴雨

    珠珠在水里游了三天三夜,終于看到了岸邊的蘆葦蕩。她踩著細軟的沙灘上岸,赤腳踩在青草上,癢得咯咯直笑——原來土地是這樣的感覺,比水晶宮的玉階溫暖多了。

    南方的山林像被綠顏料染過,榕樹的氣根垂下來,像水晶宮的簾幕;野花在路邊開得熱熱鬧鬧,比珊瑚叢更鮮艷;最讓她驚奇的是太陽,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把海藻裙曬得香香的,連皮膚都像鍍了一層金光。

    她追著一只藍翅膀的蝴蝶跑,越跑越深,直到蝴蝶飛進一片密不透風的竹林,再也看不見。珠珠這才發現,周圍的樹長得越來越高,陽光被擋在頭頂,只能漏下星星點點的光斑。她迷路了。

    更糟的是,天邊突然滾來烏雲,雷聲像龍宮的戰鼓,“轟隆隆”地響。豆大的雨點砸下來,打在樹葉上“ 啪”響,很快就匯成了水流,順著山坡往下淌。珠珠沒帶傘,海藻裙被雨水打濕,緊緊貼在身上,冷得她牙齒打顫。她想變回魚尾游回水里,可這里離江河太遠,法力在陸地上弱得像風中的燭火。

    “嗚嗚……老龜爺爺說得對,人間真危險……”珠珠抱著一棵老松樹發抖,雨水順著她的頭發往下流,像斷了線的珍珠。她的腳被尖銳的石頭劃破了,滲出血珠,混著雨水滴在地上。雷聲越來越響,她嚇得閉上眼,順著樹干滑坐在地上,意識漸漸模糊——在失去知覺前,她好像聞到了一股清甘的香氣,像水晶宮里的玉露,混在濕冷的雨霧里,飄進了她的鼻子。

    第二回 石縫初逢救命草,甘汁溫潤醒龍女

    不知過了多久,珠珠在一陣涼意中醒來。雨停了,天邊露出一道彩虹,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在她臉上,暖洋洋的。她動了動手指,發現自己靠在一塊巨大的青石上,石頭被雨水洗得干干淨淨,泛著濕潤的光。

    “好渴啊……”她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喉嚨像被沙子磨過。就在這時,那股清甘的香氣又飄來了,比剛才更濃,好像就在身邊。珠珠掙扎著抬起頭,看見青石的縫隙里,長著一簇奇怪的草

    睫是淡綠色的,一節一節像縮小的玉竹,每節上都長著一片橢圓形的葉子,葉尖還掛著一滴晶瑩的雨珠;最神奇的是,草睫上裹著一層黏黏的汁液,像水晶宮里的蜂蜜,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香氣就是從這草里來的,清清涼涼,又帶著一絲甜意,聞著就讓人心里舒服。

    珠珠的手指輕輕踫了踫草睫,汁液沾在指尖,她下意識地放進嘴里——哇,是甜的!帶著草木的清香,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潤,順著喉嚨滑下去,剛才的干渴一下子就消了。她膽子大了些,小心地掐下一節草睫,放進嘴里慢慢嚼。

    這草嚼起來脆脆的,汁液越來越多,像在喝帶著香氣的清泉。更奇妙的是,一股暖流從肚子里慢慢散開,流到四肢百骸,剛才淋雨的寒冷、腳底的疼痛,都像被這股暖流融化了。她感覺自己又有了力氣,甚至能站起來了。

    “謝謝你,小草。”珠珠對著石縫里的草笑了,她的大眼楮里又掛上了水珠,這次是感激的淚。她仔細打量著這株草它的根須像銀線一樣,緊緊扒著石縫,哪怕被雨水沖刷,也沒松動分毫;葉子雖然被打濕了,卻依舊翠綠,像在說“這點風雨不算什麼”。

    “你長在石頭上,就叫你‘石上草’吧。”珠珠蹲在石縫邊,輕輕撫摸著草葉,“等我找到回家的路,一定回來謝你。”她從頭上拔下一根用珍珠串成的發繩,小心地系在草睫上,“這是我的信物,你要好好長大哦。”

    第三回 龍王尋女動雷霆,仙草初顯不凡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東海龍宮早已亂成一團。龍王發現珠珠不見了,氣得龍須都豎了起來,把守衛們罵得頭都不敢抬。他派了巡海夜叉、蝦兵蟹將,在東海里找了個遍,連珠珠最喜歡的珊瑚礁都翻了底朝天,也沒見蹤影。

    老龜丞相揣著龜甲佔卜,龜甲上的紋路指向南方的深山。“陛下,小公主可能上岸了。”老龜的聲音帶著顫音,“人間多險,恐有不測啊。”

    龍王一听,再也坐不住。他化身為一個穿著青袍的老者,帶著法力最強的龜丞相,騰雲駕霧往南方趕。越靠近深山,龍王越能感覺到珠珠的氣息,只是那氣息很微弱,像風中的殘燭。

    “珠珠!珠珠!”龍王的聲音在山谷里回蕩,震得樹葉嘩嘩作響。當他在青石旁找到珠珠時,只見女兒臉色蒼白,腳上還流著血,卻對著石縫里的草笑。龍王又氣又心疼,沖過去把珠珠摟在懷里“你這丫頭,嚇死父王了!”

    珠珠見到龍王,委屈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父王,我迷路了,還下雨了,是這株‘石上草’救了我,它的汁是甜的,喝了就不冷了,也有力氣了。”

    龍王這才注意到石縫里的草。他活了一萬年,見過龍宮的奇花異草,也見過人間的名貴藥材,卻從沒見過這樣的草附石而生,根須堅韌,汁液甘潤,還帶著一股淡淡的靈氣。他掐下一節草睫,放在鼻尖聞了聞,又嘗了嘗汁液——果然如珠珠所說,溫潤甘甜,還帶著一股能滋養元氣的力量。

    “這草不一般。”龍王的眼神變得鄭重,他看見草睫上系著的珍珠發繩,那是他送給珠珠的生日禮物,“它救了我的女兒,是龍族的恩人。”

    就在這時,一群被雷聲驚散的野狼,聞到了生人的氣息,從樹林里鑽了出來,綠油油的眼楮盯著珠珠和龍王。龍王剛要發怒,想用法力嚇退狼群,卻見珠珠身邊的“石上草”突然輕輕晃動起來,葉片上的水珠“啪嗒”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奇怪的是,狼群听到這聲音,竟往後退了幾步,喉嚨里發出嗚咽聲,像是害怕什麼。龍王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這草不僅能滋養人,還帶著一股讓野獸敬畏的靈氣。他對老龜說“你看,這草看似柔弱,卻有守護之力,不簡單啊。”

    第四回 甘露澆灌報恩情,石上草得名石斛

    龍王帶著珠珠,在石縫邊坐了下來。珠珠把自己如何迷路、如何淋雨、如何被“石上草”救了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王。龍王听著,既心疼女兒,又感激這株草,他摸著珠珠的頭說“以後不許再貪玩上岸了,要不是這株草,後果不堪設想。”

    “父王,我們要好好謝謝它。”珠珠拉著龍王的袖子,指著石上草,“它長在石縫里,沒有泥土,只有雨水,肯定很辛苦。”

    龍王點點頭,他抬起頭,對著天空吹了口氣。只見南方的天空突然飄來一朵小小的烏雲,烏雲里落下幾滴晶瑩的水珠,不是雨水,而是帶著金光的液體,輕輕落在石上草的根須上、葉片上。

    “這是龍宮的甘露,”龍王對珠珠說,“是用東海的珍珠粉、珊瑚露、千年海藻汁熬成的,能讓草木長得更旺盛,還能增加靈性。”

    甘露落在石上草上,奇跡發生了原本只有半尺高的草,竟“噌”地長了一節;淡綠色的睫變成了翠綠色,上面的汁液更濃了,像裹了一層琥珀;葉片邊緣冒出了小小的鋸齒,更顯精神;連根須都往外伸了伸,在石縫里扎得更牢了。

    “哇!它長大了!”珠珠拍手笑起來,她看見草睫上開出了一朵小小的白花,花瓣像玉片,花蕊里還凝著一滴甘露,在陽光下閃著光。

    老龜丞相湊近看了看,捋著胡須說“陛下,這草附石而生,得‘石’之堅韌;又蒙您賜甘露,得‘水’之滋養,品性非凡。不如給它起個正式的名字吧?”

    龍王望著石縫里的草,又看了看身邊的珠珠,說“它長在石頭上,就取一個‘石’字;朕的龍宮有‘斛’(古代一種容器),專門盛放甘露,它得了龍宮甘露的滋養,就像盛在斛里的珍寶。就叫‘石斛’吧。”

    “石斛……”珠珠念著這個名字,覺得比“石上草”好听多了,“以後我就叫你石斛啦。”

    龍王又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小的玉瓶,倒出一些金色的粉末,撒在石縫里“這是龍宮的‘養根土’,能讓你的根長得更壯。記住,你救了龍女,以後就是‘龍宮仙草’,要好好生長,用你的甘潤,多救些像珠珠一樣遇到困難的人。”

    說完,龍王抱起珠珠,對老龜說“我們該回家了。”珠珠回頭望著石縫里的石斛,它的白花在風中輕輕搖,像在跟她告別。她在父王懷里喊“石斛,我會想你的!”

    一陣風吹過,石斛的葉片沙沙作響,像是在回答“我也會想你呀。”

    第五回 漁翁采藥遇仙緣,石斛美名初傳開

    三天後,一個叫阿福的老漁翁,上山采草藥。他的孫子得了“消渴病”,總是口渴,喝多少水都沒用,日漸消瘦。阿福听說深山里有種草能治“燥火病”,便背著藥簍,沿著山路往里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走到那片青石旁,阿福累得坐在石頭上喘氣。忽然,他聞到一股清甘的香氣,抬頭一看,石縫里長著一株奇特的草睫節分明,像玉竹;葉片翠綠,掛著露珠;最上面還開著一朵小白花,花瓣上竟有淡淡的金光。

    “這是什麼草?以前沒見過啊。”阿福湊近了看,發現草睫上系著一根珍珠發繩,雖然沾了泥土,卻依舊閃亮。他想起村里老人說的“仙草有靈,會有信物”,心里一動,小心地掐下一節草睫。

    剛掐斷,就有黏黏的汁液流出來,阿福放在嘴里一嘗——甜的!帶著草木的清香,還有一股潤潤的感覺。他想起孫子干渴的樣子,趕緊用竹片小心地挖了幾株,連土帶根放進藥簍,又把那根珍珠發繩解下來,揣進懷里,對著石縫拜了拜“多謝仙草,救我孫兒。”

    回到村里,阿福按照老法子,把石斛睫洗淨,和麥冬一起煮水,給孫子喂下去。第一天,孫子說“嘴里不那麼干了”;第二天,能吃下半碗粥了;第三天,竟能跑出門玩了。

    “真的管用!這草是仙草啊!”阿福又驚又喜,把剩下的石斛小心地種在自家院子的石槽里,用山泉水澆灌。他把珍珠發繩拿給村里的老秀才看,老秀才見這珍珠圓潤光亮,絕非凡間之物,說“這草怕是跟神仙有關,你看它長在石上,就叫‘石斛’,我在古書上見過類似的記載。”

    阿福把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村民“那草在石縫里,有珍珠發繩系著,吃起來甜甜的,能治消渴病,肯定是神仙種下的。”村民們紛紛來看阿福種在石槽里的石斛,只見它長得翠綠挺拔,白花雖謝了,卻抽出了新的睫節。

    有戶人家的孩子發燒,阿福掐了一節石斛,讓他們煮水喝,果然退了燒。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傳到了鄰村。藥販們听說了,紛紛進山尋找,按照阿福說的“石縫里、有香氣、睫節像玉竹”,果然找到了更多的石斛。

    他們學著阿福的樣子,用石斛治病,發現它不僅能治消渴,還能治咳嗽、潤皮膚、補元氣。有人說“這草是龍女變的,專門來救苦人的。”有人說“我看見它的根須上有金光,肯定是龍宮來的仙草。”

    阿福把那根珍珠發繩,用紅布包好,放在家里的神龕上,每天都拜拜“多謝龍宮仙草,救了我孫子,也救了我們村里人。”他還在石槽邊立了塊小木牌,上面寫著“龍宮仙草——石斛在此,取之有度,知恩圖報。”

    從此,“龍宮仙草石斛”的名字,開始在南方的水鄉傳開。漁民們出遠海時,會帶上幾片干石斛,泡水喝,說能“解海上燥氣,保平安”;姑娘們會把石斛花插在頭發上,說“能像龍女一樣漂亮”;媽媽們則會用石斛煮水給孩子喝,盼著“健健康康,不生病”。

    而那株被珠珠系上珍珠發繩的石斛,在龍宮甘露的滋養下,長得越來越旺盛,它的根須順著石縫蔓延,長出了一片又一片新的石斛。每到花開時節,白色的小花綴滿石崖,遠遠望去,像一群小小的龍女,在風中微笑。

    (上卷終,下卷待續)

    注上卷通過龍女珠珠貪玩上岸、遇險被石斛所救、龍王感恩賜甘露與名號、漁翁阿福采藥治病等情節,構建“龍宮仙草”石斛的起源傳說。融入東海龍宮、南方水鄉、民間疾苦等元素,突出石斛“附石而生”“汁液甘潤”“能治燥火”的特性,以及“龍宮仙草”的神聖性。細節上強調珍珠發繩、龍宮甘露、養根土等“仙緣”信物,為下卷“石斛走進更多生活場景、成為文化符號”鋪墊,體現“自然饋贈與神話想象”的融合,以及“感恩、守護、滋養”的核心主題。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龍宮仙草記︰珠珠與石斛的水鄉奇緣》(上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龍宮仙草記︰珠珠與石斛的水鄉奇緣》(上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