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錫純近代名醫)
代表方劑︰參赭鎮氣湯
組成︰潞黨參4錢、生赭石6錢、生芡實5錢、生山藥5錢、萸肉6錢、生龍骨6錢、生牡蠣6錢、生杭芍4錢、炒甦子2錢。
解析︰
核心配伍︰黨參大補元氣,赭石重鎮降逆,二者一升一降,調和氣機。黨參皂 增強心肌收縮力,赭石中的鐵離子調節自主神經,共同改善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難。
創新應用︰用于虛喘危證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體現“補氣降逆,標本兼顧”的思路。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強調,黨參“性平不燥,善補氣又善滋陰”,與赭石協同可防止氣脫。
現代研究︰方中山萸肉、龍骨、牡蠣含大量微量元素,可調節電解質平衡,增強心肌耐缺氧能力,與黨參協同改善心功能。
代表方劑︰健運湯
組成︰生黃 、黨參、當歸、麥冬、知母、莪術、三稜、乳香、沒藥。
解析︰
病機突破︰針對氣虛血瘀型痹證,黨參配黃 補氣,莪術、三稜破血逐瘀,乳香、沒藥通絡止痛,全方“補氣活血,攻補兼施”。
特色配伍︰麥冬、知母滋陰潤燥,防止補氣藥溫燥傷陰,體現“氣行則血行,血活則痹通”的治療原則。
現代應用︰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風後遺癥等,研究表明其多糖成分可促進神經修復,改善微循環。
二、葉天士清代溫病學派代表)
代表方劑︰沙參麥冬湯黨參易人參)
組成︰黨參、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等。
解析︰
溫病善後︰溫熱病後期氣陰兩傷,黨參替代人參,取其“甘平補中,不燥不膩”之性,與沙參、麥冬協同潤肺養胃,適合虛熱不盛的輕證。
配伍智慧︰桑葉輕宣肺氣,玉竹滋陰生津,全方“清養肺胃,生津潤燥”,葉天士強調“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體現溫病後期“養陰不戀邪”的特點。
現代拓展︰用于干燥綜合征、放射性肺炎,黨參多糖可調節免疫,緩解干咳、口干等癥狀。
三、吳鞠通清代溫病學家)
代表方劑︰新加黃龍湯
組成︰黨參、生地、麥冬、大黃、芒硝等。
解析︰
攻補兼施︰治療熱結胃腸兼氣陰兩虛證如腸梗阻術後),黨參補氣扶正,防止瀉下傷正;大黃、芒硝瀉熱通便,體現“急下存陰”與“益氣養陰”的結合。
現代化裁︰臨床常用于老老年氣陰兩虛型便秘,以黃 易人參,加桃仁、火麻仁增強潤腸之力,避免芒硝峻下傷正。
機制研究︰黨參多糖促進腸道蠕動,麥冬多糖保護腸黏膜,兩者協同改善便秘,且無明顯副作用。
四、國醫大師李輔仁現代)
代表方劑︰益心湯
組成︰黨參20g、丹參20g、麥冬15g、五味子10g、龍眼肉10g等。
解析︰
病機定位︰針對氣虛血瘀型心髒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黨參配黃 補氣,丹參活血通絡,龍眼肉養血安神,全方“益氣活血,養心復脈”。
特色配伍︰瓜蔞、薤白通陽散結,葛根擴張冠脈,體現“通補兼施”的現代心血管病治療思路。
臨床驗證︰研究顯示,益心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電圖stt改變,總有效率達92。
代表方劑︰通腸湯
組成︰黨參15g、肉蓯蓉30g、全瓜蔞3050g、玄參30g等。
解析︰
潤燥通便︰針對老年氣陰兩虛型便秘,黨參補氣健脾,肉蓯蓉、全瓜蔞潤腸通便,玄參滋陰增液,體現“補氣不助火,滋陰不礙脾”的特點。
現代應用︰用于糖尿病便秘、術後腸麻痹,方中肉蓯蓉含苯乙醇 類成分,可促進腸道分泌,增強排便動力。
五、經典方劑解析
1. 四君子湯
組成︰黨參、白術、茯苓、甘草。
解析︰健脾益氣基礎方,黨參為君藥,其多糖成分可調節胃腸功能,增強免疫力,廣泛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脾虛證。現代研究證實,四君子湯可升高血清胃動素,促進胃腸蠕動。
2. 歸脾湯
組成︰黨參、黃 、當歸、龍眼肉等。
解析︰氣血雙補名方,黨參配黃 補氣,當歸、龍眼肉養血,用于心脾兩虛之失眠、心悸。現代臨床常用于神經衰弱、貧血,其機制與調節5羥色胺水平、改善腦供血有關。
3. 生脈飲黨參方)
組成︰黨參、麥冬、五味子。
解析︰益氣養陰,用于氣陰兩虛之自汗、口渴。黨參替代人參,藥性平和,適合慢性疾病調理。研究表明,其可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微循環,年銷售額超10億元。
總結
黨參在名家方劑中的應用體現了三大特色︰
1. 補氣而不燥︰如張錫純以黨參配赭石治療虛喘,葉天士用于溫病善後,均取其平和之性。
2. 配伍靈活︰可與活血藥丹參)、滋陰藥麥冬)、重鎮藥赭石)協同,拓展治療範圍。
3. 古今融合︰現代臨床將黨參用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其多糖、皂 等成分的多靶點作用為傳統經驗提供了科學支撐。
這些方劑不僅展現了黨參的核心藥用價值,也為現代臨床提供了寶貴的配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