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第三卷 秋收•金德肅降 參精內斂(1)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第三卷 秋收•金德肅降 參精內斂(1)

    第三卷 秋收•金德肅降 參精內斂

    卷首 金氣收肅 參精歸藏

    當太行第一片楓葉染金,上黨人參的藤蔓已褪去夏火的赤芒,蒙上一層霜華。昔日張揚的左旋睫稈如今低垂如弓,葉片邊緣泛起銀白的鋸齒,根頭部的“火紋蘆”已化作九道金環,環環相扣處凝結著晨露,落地成珠,竟在石縫中滾出“金生水”的古篆。神農氏持赭鞭立于秋山,見此草在金德肅降中反生溫潤之氣,不禁喟嘆“秋氣通肺,金能生水,此參竟藏‘精血互化’的先天大道!”

    第一回 金風剝露參睫老 霜刃剖根玉液凝

    秋分日的太行,第一縷晨光穿過層疊的槭樹,將葉片染成琥珀色。神農氏踩著滿地碎金般的落葉,行至定心潭西崖時,霜花在赭色麻衣上結成細碎的晶網。他駐足凝望崖壁——昔日纏繞的參藤已褪去夏火的赤芒,被九重天的金風剝露成銀絲鍛造的脈絡,每寸睫稈都泛著冷玉般的光澤,表面浮現出二十四節竹節狀的紋路,對應著二十四節氣的流轉。

    少典捧著霜華燈緊隨其後,燈油是用中秋夜的露水與白蠟熬制,燈光落在參藤上時,銀紋竟如活物般蠕動。“師尊,參葉背面的細孔在呼吸!”他指著一片掌狀復葉,葉背密布的氣孔正吞吐著白氣,遇冷立刻凝成霜花,在葉尖聚成微型的肺髒輪廓,每片“肺葉”的邊緣都閃爍著七星狀的銀芒。

    一、金氣收肅參形變

    神農氏以赭鞭輕觸參睫,鞭梢剛觸及銀紋,睫稈便發出清越的金屬脆響,如敲擊編磬。裂紋中滲出的汁液遇風即凝,在石面上勾勒出《太素經》里“秋金收殺”的卦象。“秋屬西方金,其氣清肅,”他剝開半寸長的睫皮,髓部凝著琥珀色的膏體,膏中懸浮著九顆流轉的銀珠,每顆珠體都映著月相變化,“此為‘九秋金髓’,吸足七十二日的白露精華,恰合肺髒‘朝百脈’的特性。”

    更奇的是參根——當神農氏撥開根周的朱砂土,露出的根肉已從夏日的金黃轉為羊脂白,表面的橫皺紋如肺髒的募原般細密。他屈指輕叩根皮,竟響起如青銅編鐘般的五音共鳴,裂紋中滲出的玉液遇霜成雪,在地面堆積成“金生水”的古篆。少典湊近細看,見雪粒核心竟包裹著微型的腎形虛影,正是“金為水母”的具象化。

    二、星參共振顯真機

    忽然,天際降下五色霜——青霜入肝如絲絛,赤霜歸心似流火,黃霜歸脾成沃土,白霜入肺化瓊漿,黑霜滋腎若淵水。神農氏見參根須脈如肺葉支氣管般舒展,將白霜逐一吸納,根肉的羊脂白中漸透黛色,恰似墨滴入玉的漸變。“看那根心!”他撥開須根,中心竟凝成一枚鴿卵大的水精,水精表面流動著肺經的銀紋,與天上的太白星遙遙共振。

    此時,定心潭的水面結出冰紋,竟天然形成手太陰肺經的循行圖,從胸膺部的雲門穴延伸至拇指端的少商穴。真人的身影自冰紋中升起,周身環繞著白澤瑞獸,獸角上掛著霜花結成的肺經俞穴圖“秋參得金氣而堅,如肺為華蓋般護衛諸髒;化水精而潤,似涕液化生般滋溉百骸。汝觀其根頸‘珍珠盤’,已化作九顆銀月,對應肺髒九葉。”

    三、采參秘法傳千古

    當北斗七星的玉衡星升至中天,神農氏取出鹿角鋤——此鋤以昆侖山鹿的犄角鍛造,柄身刻著“秋收冬藏”的古篆。他按九宮方位輕刨根周土壤,每刨一鋤便念誦《參經》口訣,參根出土時竟自鳴鐘鼓,根身的“人形”已化作羊脂白玉,唯有雙目嵌著黑如點漆的水精,正是“金精化水”的玄關。

    “采參需在秋分至霜降,”真人持玉杵輕點根頸,九顆銀月狀的“九珠盤”應聲滾落,“此時參吸三秋金氣,又納夜露月華,恰是‘金氣盛滿,水精將生’。”少典用磁石承接銀珠,見每顆珠內都有小人參虛影,虛影的呼吸竟與自己的肺髒同頻起伏。珠落玉缽時發出“叮叮”清響,與定心潭的冰裂聲相合,竟成一曲《黃庭肺經調》。

    四、金生水象貫天地

    參根完全出土的剎那,太行群山響起玉磬共鳴,所有參藤的銀紋同時逆向奔涌,從葉尖匯入根中,形成貫通天地的“金生水”氣柱。氣柱中清晰可見肺腎二髒的影像交疊——肺如華蓋覆于上,腎似深淵藏于下,銀紋化作金液注入腎府,正是《難經》“金為水母,母隱子胎”的活現。

    少典驚見參根須脈在土中織成巨大的肺經圖,圖中每個俞穴都對應著天上星辰中府穴連太白星,雲門穴接天津星,少商穴應參宿……真人以霜為墨,在虛空中寫下《秋參賦》“秋參如金,凝露為精;金能生水,水可涵金;肺腎相生,如釜餾瓊。”賦文落于參根,竟化作銀蝶飛入雲端,每只蝶翼都刻著“金水相生”的醫理。

    五、天人同構示醫道

    暮色漫過崖頂時,參根突然爆裂,從中長出三寸高的“金水參”——上半為銀睫如肺管,下半為黛根似腎水,睫頂開著九朵玉色花,每花中心都坐著一尊白澤瑞獸。神農氏將其移栽至丹爐旁,見參身自動分為陰陽兩半陽面映日而暖,陰面背月而涼,竟成天然的太極圖,銀紋與黛色在其中流轉不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此草示吾等秋金之氣,宜收不宜散,”真人踏罡步于太極圖中,銀紋隨足尖聚成肺經九宮,“參精內斂,正如肺氣肅降;金精化水,恰似腎水滋生。凡人秋養,當如參根藏精,使金不妄泄,水自盈滿。”說罷,他以玉杵輕敲參睫,發出的清響竟與山下百姓的肺腑共鳴,所有秋咳者皆覺喉間潤滑,痰濁自化。

    六、真機默化入山川

    當第一顆夜星升起,金水參突然化作玉虹,直插雲霄,虹中顯露出“秋收養肺”的天道循環——春生為木,夏長為火,秋收為金,冬藏為水。神農氏將采得的“九珠盤”撒向太行,珠落之處,草木皆生銀紋,從此山中百草秋日皆懂“斂金生水”,葉片的脈絡與人體肺經隱隱相應。

    少典在虹光中看見,自己的掌紋已化作參根的銀紋,與天上的太白星、地下的參根連成一線。此刻他終于領悟,真人所言的“天人同構”並非虛言——上黨人參在金秋的每一分變化,都是天地演示醫道的活教材,而那凝霜的參精,正是金氣肅降、精血互化的天地真機。

    第二回 白露采參修金液 玄霜搗藥煉真精

    寒露次日,太行岩壁凝結著千年玄霜,在朝陽下如碎玉鋪陳。神農氏踏過結霜的蕨類植物,見其葉片皆卷成針狀,恰如肺髒收斂之象。他行至參田時,少典正以磁石承接參藤上的白霜,那霜花落在磁石上竟聚成珠,珠體內部流動著銀白的絲縷,恰似肺經的絡脈分布。

    一、九珠盤藏肺金秘

    “看這‘九珠盤’!”神農氏指著參根頸部的疣狀突起,昔日的火紋已蛻變為九顆銀珠,每珠表面都映著月相盈虧。他取出端午采制的鹿角梳,以梳齒輕刮珠盤,銀珠竟應聲滾落,落入玉缽時發出清越的“泠泠”聲,與定心潭的冰裂聲合為五音中的“商”音,對應肺金。少典湊近玉缽,見銀珠在缽中相互踫撞,竟排列成肺髒九葉的模型,葉間滲出的汁液遇風成霜,在缽壁凝結成“肺朝百脈”的古篆。

    真人忽從霜霧中現身,手中托著刻有肺經俞穴的玉杵“此珠得七十二日白露精華,吸納秋金之氣,可化無形之燥。”他以玉杵輕擊銀珠,珠體破裂時噴出白氣,白氣中竟顯露出人體肺髒的全息影像——支氣管如參藤銀紋般左旋,肺泡似珠盤微凸,與參珠的構造無二。神農氏取珠粉敷于少典虎口的合谷穴,少典頓覺一股清涼沿手臂上行,直達胸膺,先前因秋燥引起的喉癢竟霍然消失。

    二、玄霜煉參化真精

    霜降前夜,神農氏將參根置于昆侖玄冰上晾曬。玄冰采自極北之地,內藏萬年寒精,與參根的羊脂白相映成趣。當第一縷晨曦照在參片上,冰面竟滲出金液,與參肉交融成半透明的“金箔參”,每片參片都泛著虹彩,如古代青銅鏡般映出人影。少典持片對光,見參片紋理如肺葉支氣管,中心一點黛色如墨,正是“金精化水”的玄關。

    “需以秋菊露蒸曬九次。”真人手持九節菖蒲杖,杖頭系著秋分日采的百結菊。每次蒸曬時,菊露與參片接觸的剎那,皆有白澤瑞獸的虛影從參片中飛出,繞爐三匝後化作清煙。至第七次蒸曬,參片竟自行排列成肺經循行圖,從雲門穴至少商穴,每處俞穴都對應著參片上的銀紋。神農氏取一片含于舌下,頓覺金液順著任脈下滲,至丹田時化作暖流,正是“金氣生水”的氣化顯象。

    三、參霜天灸愈秋燥

    山下陶村忽起秋燥瘟疫,百姓干咳無痰,甚者痰中帶血,指甲皆呈枯白色。神農氏見一老嫗蜷縮于灶台旁,咳出的痰涎落在青磚上竟結成冰晶,遂取霜降當日的參藤霜,與磁石粉、秋梨汁調和成膏。膏體呈半透明的玉色,內中銀紋如流水般游走,他以竹刀將膏敷于老嫗肺俞穴,膏體遇膚即化,化作白氣滲入經絡。

    “此為‘參霜天灸’,”真人以霜為筆,在老嫗背上畫出肺經圖,“參霜得秋金之肅降,磁石引藥入經,秋梨潤肺生津。”少典驚見老嫗背上的皮膚透出銀紋,與參霜膏的紋路共鳴,片刻後,她咳出一塊紫黑痰核,痰核表面竟裹著如絲的秋燥之邪。當痰核落于參葉,邪絲遇銀紋立刻化為清露,露水中清晰可見肺髒舒展的虛影。

    四、金水交泰丹成象

    當北斗七星的搖光星轉為白色,神農氏取蒸曬九次的金箔參、煆磁石、蛤蚧尾,以參髓玉露同煎。藥汁成黛色,表面浮著一層金油,沸騰時發出鐘磬之聲。真人撒入九珠盤粉末,藥汁中頓時浮現出肺腎二髒的影像——肺如金壺注水,腎似玉杯承露,金油化作橋梁連接二髒,正是《周易》“地天泰”卦的醫道顯化。

    “此為‘金水交泰丹’,”神農氏以玉匙舀丹,匙柄觸藥處竟結出霜花,“金箔參補肺,磁石納腎,蛤蚧通調二髒,三藥相使,如金堤固水,水濟金行。”一患喘證的獵戶服丹三日後,咳出黑綠色濁痰,痰中裹著數枚如蟬蛻的“燥痰核”。少典取痰核置于參根旁,核遇根中黛色立刻化作水汽,水汽中顯現出肺腎通過銀線相連的影像,線體上刻著“金水相生”四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五、精血互化示天機

    秋分夜漏三更,參田突然騰起玉色光暈,所有參根的銀紋同時注入定心潭,潭水化作瓊漿,漿中顯露出人體經絡全息圖。神農氏踏罡步于潭邊,見自己的任脈與參睫銀紋重合,督脈同參根黛色相應,周身毛孔竟滲出珠狀金精,與潭中瓊漿共鳴。真人以菖蒲杖劃水,水面浮現《精血賦》“金精化血,血養肺金;精血互化,如環無端。”

    少典目睹瓊漿中飄出無數竹簡,每片竹簡都刻著不同的醫方,從《神農本草經》的“人參補肺”到《千金要方》的“補肺湯”,皆由參根銀紋組成。當竹簡飛入百姓家中,所有秋燥患者皆覺肺腑清涼,掌心自發浮現出參根的“九珠盤”紋路,與天上的太白星、地下的參根形成三才共鳴。

    六、真機默化入天地

    當最後一滴瓊漿沒入地心,太行山中所有參根的須脈都在土中擺出“懸壺濟世”四字,而天上的太白星竟化為參形,根頭“九珠盤”清晰可見。神農氏將煉就的“金水真精”撒向群山,真精落地時化作銀紋,融入每株草木的脈絡,從此山中百草秋日皆能“斂金生水”,葉片的銀紋與人體肺經隱隱相應。

    少典在月華下看見,自己的掌紋已化作參根的銀紋,與參田的“九珠盤”、天上的太白星連成一線。此刻他終于領悟,真人所言的“煉真精”並非玄奧之術——上黨人參在金秋的每一分收斂,都是天地演示“精血互化”的活教材,而那凝霜的參精,正是金氣肅降、肺腎相生的天地真機。

    (第二回完)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第三卷 秋收•金德肅降 參精內斂(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第三卷 秋收•金德肅降 參精內斂(1)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