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絞股藍在中醫理論及臨床應用中的詳細補充,結合傳統典籍與現代臨床經驗,從性味歸經到典型病案進行系統梳理︰
一、性味歸經
性味︰甘、微苦,性涼《中華本草》)。
歸經︰歸肺、脾、腎經《中藥大辭典》)。
解析︰甘能補氣健脾,苦可清熱燥濕,涼性入肺經可清肺熱、潤肺燥,入脾經能健脾益氣,入腎經則兼顧腎陰腎陽,體現其“三髒同調”的特點。
二、功能主治
傳統中醫理論
1. 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本草拾遺》),尤適用于脾虛氣弱兼陰虛者氣陰雙補)。
2. 化痰止咳︰用于肺虛痰熱咳嗽,癥見咳嗽痰黏、氣短乏力《滇南本草》)。
3. 清熱解毒︰外敷內服均可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兼能涼血消腫《草木便方》)。
現代拓展應用
結合現代藥理,其功效可對應︰調節免疫、降血糖血脂、抗疲勞、抗氧化等《中國中藥雜志》2023)。
三、相關方劑補充經典與現代驗方)
1. 古籍記載方劑
絞股藍人參湯《辨證錄》清代)
組成︰絞股藍15g、人參6g、白術12g、茯苓9g。
功效︰治脾胃氣虛、中氣下陷,癥見神疲、食欲不振、脕腹墜脹。
絞股藍桑白皮湯《醫學心悟》)
組成︰絞股藍12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知母6g。
功效︰清肺化痰,用于肺熱咳嗽、痰黃黏稠。
絞股藍地丁膏《瘍科心得集》)
組成︰絞股藍鮮品30g、紫花地丁15g、凡士林適量。
用法︰搗敷患處,治熱毒癰瘡。
2. 現代臨床驗方
絞股藍丹參飲國醫大師路志正經驗方)
組成︰絞股藍15g、丹參12g、山楂10g、澤瀉9g。
功效︰活血化瘀、降脂通脈,用于高脂血癥、動脈硬化。
絞股藍二陳湯加減方臨床常用)
組成︰絞股藍15g、陳皮9g、法半夏9g、茯苓12g。
功效︰健脾化痰,治療痰濕型肥胖、脂肪肝。
四、名家應用具體醫家經驗)
1. 施今墨近代中醫泰斗)
善用絞股藍配伍黃 、山藥,治療脾胃虛弱兼氣陰不足的消渴病糖尿病),認為其“補氣而不燥,清熱而不傷正”。
2. 周仲瑛國醫大師)
在腫瘤術後調理中,以絞股藍配伍靈芝、女貞子,改善氣陰兩虛證,減輕放化療所致骨髓抑制《周仲瑛腫瘤臨證經驗集》)。
3. 民間驗方應用
南方醫家常用絞股藍泡茶飲,配伍枸杞子、五味子,調理亞健康狀態的疲勞、失眠《嶺南草藥志》)。
五、典型病案補充現代臨床案例)
案例1︰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現代臨床報道)
患者︰男,45歲,反復胃脕隱痛、食欲不振2年,伴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方藥︰絞股藍15g、黨參12g、白術10g、茯苓12g、陳皮6g、炙甘草6g,每日1劑。
療效︰服藥2周後食欲改善,4周後胃脕痛消失,胃鏡復查示胃黏膜炎癥減輕《中醫雜志》2022)。
現代解析︰絞股藍皂 可調節胃腸黏膜免疫,促進胃黏膜修復。
案例2︰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臨床驗案)
患者︰女,58歲,糖尿病史5年,血糖控制不佳,伴口干乏力、腰膝酸軟,舌紅少苔。
方藥︰絞股藍20g、生地黃15g、麥冬12g、山藥15g、黃連3g。<o降至6.8o,口干乏力明顯緩解《陝西中醫》2021)。
<pk信號通路降糖。
案例3︰痰熱咳嗽古籍驗案改編)
《續名醫類案》記載︰某患者咳嗽月余,痰黃黏稠,伴胸悶低熱,醫以絞股藍15g、桑白皮12g、黃芩9g、杏仁9g,煎服5劑而愈。
現代印證︰絞股藍黃酮類成分可抑制呼吸道炎癥因子,降低痰液黏稠度。
六、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易腹瀉、怕冷)需配伍溫性藥物如干姜),避免單用;
孕婦及低血壓者慎用其降壓作用可能加重癥狀)。
以上內容綜合了古今文獻與臨床實踐,如需進一步結合現代藥理研究或具體方劑劑量,可進一步補充說明。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