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第二回 雨水化濁︰鬼箭羽滌穢行水1)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第二回 雨水化濁︰鬼箭羽滌穢行水1)

    一、凍雨凝脂︰羽翅垂珠濕困脾

    雨水節氣前五日,太行西麓的雲層如浸了墨的棉絮,將天地壓得低矮。那凍雨並非尋常雨絲,而是萬千細如牛毛的冰針,落地時發出"沙沙"的輕響,卻在觸及鬼箭羽三稜羽翅的剎那,化作晶瑩的珠粒。三更梆子響過,玄丘墟的千年鬼箭羽突然發出玉罄相擊般的"簌簌"聲,萬千羽珠同時墜落,在月光下宛如鮫人流淚,落地時竟不碎裂,而是匯成一片微光粼粼的水窪。水窪中浮起無數寸許長的魚形光影,銀鱗閃爍,正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記"獺祭魚"的異象,只是這些魚影由雨珠凝成,游動時還帶著羽翅特有的青芒。

    山腳下的楊家莊被濕霧裹成朦朧的水墨畫,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都掛著冰稜,卻透著一股粘膩的潮氣。壯年農夫李三斜倚在土炕上,兩條腿腫得如灌了鉛的麻袋,青黑色的褲管被皮膚撐得發亮,指腹按下去便是一個深坑,半晌才緩緩回彈。他妻子端來的草藥湯碗沿凝結著淡青色的水珠,與鬼箭羽的羽珠別無二致,而李三咳出的痰涎落在陶盂中,竟如融化的瓊脂般粘稠,筷子一挑能拉出半尺長的絲,落地時竟粘住了灶間飄落的草屑。"我這腿里像糊了陳年泥漿,"他喘著氣,喉間發出水鳴聲,"走一步就像拖著磨盤,連喘氣都覺得胸口發悶。"

    阿衡踩著凍雨踏入李三家時,木屐底沾著的濕泥在地面留下青黑色的腳印。屋內彌漫著霉味與陳藥混合的氣息,牆角的草堆上竟生出幾簇淡紫色的霉斑,在油燈下泛著詭異的光澤。他蹲下身輕觸李三的足三里穴,指腹傳來如同按在浸水腫木上的觸感,皮下組織松軟卻冰涼,帶著濕濁特有的粘膩感。"脾主運化水濕,今濕邪困脾,如稻田被淹,脾失健運則水濕泛溢。"阿衡取出磁石針,在李三小腿的陰陵泉穴附近輕刺,針孔中滲出的並非血液,而是淡黃色的粘稠液體,落地時凝成半透明的膠塊,用竹片一刮,竟能在陶板上劃出油亮的痕跡。"看這水液——粘膩如脂,色黃屬脾,正是濕濁內阻、脾氣不升的明證。"

    此時窗外的凍雨突然轉密,鬼箭羽樹方向傳來"啪啪"的輕響,似有萬千豆莢同時爆裂。阿衡掀簾望去,只見鬼箭羽的羽翅上正滲出琥珀色的汁液,與冰雨交融後形成蜿蜒的水流,水流在山坡上竟化作無數魚形,擺尾游動時拖曳著青金色的光帶,所過之處,覆著濕苔的岩石竟透出金屬般的光澤,宛如被神水洗滌。他突然想起昨日觀星時,見鬼箭羽樹頂的羽翅上凝結著魚形露珠,每片羽翅上的露珠數恰合河圖"天一生水"之數,如今看來,正是天地借草木示現雨水節氣的氣化之理。

    二、濁瘀阻絡︰膠痰壅肺脈如繩

    雨水節氣當日,鉛灰色的雲層壓在楊家莊祠堂的飛檐上,祠堂前的積水潭里浮著無數青白色的痰盂,竟都是村民們咳出的病痰。村東頭的王婆婆蜷縮在祠堂柱下,每聲咳嗽都像破鑼敲擊,咳出的痰盂已堆成小丘,那痰呈青白色,表面泛著油光,宛如臘月里剛熬化的瓊脂,用竹筷一挑便拉出半尺長的絲縷,絲縷斷裂時還能看見裹在其中的血絲,細如蛛網,在天光下透著詭異的暗紅。她的嘴唇紫得發黑,鼻翼隨著呼吸劇烈扇動,每吸一口氣都帶著水鳴聲,仿佛肺里灌滿了泥漿。

    阿衡撥開圍觀的村民,三指輕搭王婆婆的寸口脈,只覺指下脈搏如被濕麻繩纏繞,跳動時滯澀而有力,每一次搏動都像要掙脫水繩的束縛。"此脈滑數如珠走盤,卻又重按如繩縛,正是濕痰阻肺、瘀血內結之象。"他取出隨身攜帶的水牛角刮痧板,在王婆婆的肺俞穴輕刮,皮膚立刻泛起青紫色的痧痕,痧點之間竟滲出細小的水珠,水珠落地時凝成半透明的膠粒。"濕邪困脾則聚濕生痰,痰濁內阻則血行不暢,痰瘀互結阻塞肺絡,故見咳喘帶血、脈象如繩。"

    王婆婆的孫子突然拽住阿衡的衣袖,小手指向祠堂外的雨幕︰"先生快看!鬼箭羽樹在滴"魚油"!"眾人循聲望去,只見玄丘墟方向的鬼箭羽樹羽翅上,正源源不斷滴落琥珀色的液珠,液珠落地時化作寸許長的小魚,魚身泛著青金色光澤,在積水中擺尾游動三圈,便化作青煙消散,空氣中留下淡淡的魚腥味與藥香。阿衡心中一動,從紫檀藥匣中取出一枚鴿卵大小的"羽魚珀"——此珀乃去年雨水節氣鬼箭羽樹脂與山澗靈魚化石凝結而成,內藏一條栩栩如生的魚形紋路,琥珀表面還留著羽翅的壓痕,觸手溫潤如春水。

    "濕濁之邪,如油入面,非猛藥不能化;瘀血內阻,如河冰堵塞,非銳器不能通。"阿衡將羽魚珀置于王婆婆的羶中穴,琥珀遇體溫透出微光,魚形紋路竟在皮膚下輕輕游動。他另取鬼箭羽睫切片置于陶壺,那切片在濕氣中泛著青黑色油光,邊緣銳利如刀,投入滾水時發出"滋啦"輕響,與羽魚珀同煎時,壺中升起淡青色煙霧,煙霧中隱約可見無數魚形圖案上下游動,時而聚成三稜羽翅之形,時而散作痰瘀化解之象。"鬼箭羽破血如利劍,專斬肺絡瘀阻;羽魚珀化濕似甘雨,善滌脾經濁膩。二者相須為用,如龍虎交匯,既能破瘀通絡,又能化濕生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話間,王婆婆突然劇烈咳嗽,身體前傾吐出一大塊青白色痰瘀。那痰塊落地時裂成數瓣,露出里面纏繞的血絲,竟呈鬼箭羽羽翅的三稜形狀,血絲間還嵌著幾粒細小的水晶,在雨光下閃爍如星。阿衡用竹片撥弄痰塊,見水晶顆粒遇藥氣漸漸融化,化作淡青色的液滴滲入地面,"此乃濕痰與瘀血凝結成的"濁瘀晶",得藥力而化。"他示意王婆婆的孫子端來溫粥,粥面上竟浮起一層淡青色的油珠,正是鬼箭羽與羽魚珀的藥氣所化,隨熱氣蒸騰時,化作無數小魚形狀升入空中,與鬼箭羽樹滴落的羽魚遙相呼應。

    三、羽紋化濕︰苦寒泄濁通三焦

    阿衡將鬼箭羽睫橫置于青銅燈盞前,那截面的青黑色木質中,三條赤金色筋絡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化作水波紋狀,宛如三條靈蛇在墨玉中游走。"你看這羽睫分三稜,恰合三焦辨證之理——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他用銀針輕劃筋絡,琥珀色的汁液滲出三滴,在白瓷碟中聚成水珠,竟在燭火下映出淡青色的三焦經循行圖︰從無名指關沖穴起始,沿手臂少陽經上行,過羶中而散于胸中,下絡膀胱,達目外眥,每寸經絡都泛著水波紋般的光澤。

    "鬼箭羽色青入肝,味苦能泄,性寒清熱,此三性恰合疏肝、泄濁、清熱之需。"阿衡取來羽睫切片投入青瓷水盂,清水瞬間轉為淡青色,水面浮起的油珠竟排列成三焦腑的形態——上焦如霧的油珠聚于盂口,中焦如漚的油珠在盂中旋轉,下焦如瀆的油珠沉于盂底。"此藥苦寒而具流通之性,如春雨落于凍土,既泄濁陰又生清陽。"他輕嗅水盂,初聞是凜冽的草木香,繼而透出一絲甘甜,最後竟泛起泥土的腥潤,"與羽魚珀配伍,一破一潤,如干將配莫邪,破瘀而不傷新,化濕而不礙脾。"

    煎藥時,羽魚珀在陶壺中逐漸變得通透如冰,內藏的魚形紋路竟擺動尾鰭游弋起來,魚嘴開合間吐出細小的氣泡,與鬼箭羽切片滲出的青金色絲縷纏繞成太極圖。阿衡手持新折的柳木勺攪拌,勺柄接觸藥汁處凝結的水珠並非墜落,而是化作青霧升騰,在梁間聚成三焦經的全息影像——上焦心肺如雲霧繚繞,中焦脾胃似沃土涵水,下焦肝腎若江河歸海。"看這藥氣——青為木,疏肝而調氣機;赤為火,暖脾而助運化;透明為水,利濕而通三焦。"他指著壺中翻滾的藥汁,只見青金色的藥沫在沸湯中聚成無數小魚,逆著水流游動,正是"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的生動演繹。

    王婆婆服下半盞藥汁,突然劇烈咳嗽,震得陶碗中的藥汁泛起漣漪。她咳出的青白色痰瘀落在錦帕上,竟裂成數瓣,露出里面包裹的血絲——那血絲並非雜亂無章,而是織成細密的魚網狀,網眼間嵌著米粒大小的水晶顆粒,在燭光下閃爍如星。阿衡用竹片輕撥水晶,顆粒遇藥氣竟化作淡青色的液滴,順著帕子紋理滲入,留下淡淡的羽紋痕跡。"此乃濕濁與瘀血凝結的"痰瘀晶",得藥氣而化。"他示意孫兒端來溫粥,粥面上浮著的淡青色油珠正緩緩旋轉,每顆油珠都映出鬼箭羽的三稜倒影,隨著熱氣蒸騰,油珠化作青煙升入空中,在梁間聚成三焦六腑的虛影。

    此時玄丘墟的鬼箭羽樹傳來清越的鳴響,萬千羽翅上的水波紋狀筋絡同時發亮,與王婆婆體內的三焦經形成共振。阿衡望向窗外,見鬼箭羽樹的羽翅在雨中泛著水澤般的光澤,羽紋間滲出的琥珀色汁液正順著山勢流入溪流,溪流中隱約可見無數魚形光影上下游動,恰似人體三焦水道被藥物疏通後的氣化之象。而王婆婆的呼吸已漸漸平穩,喉間的水鳴聲消失,腕間的寸口脈不再如繩束縛,轉而呈現出如春水暢流般的和緩滑利,正是三焦通利、濕濁得化的明證。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第二回 雨水化濁︰鬼箭羽滌穢行水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第二回 雨水化濁︰鬼箭羽滌穢行水1)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