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濕熱互結胃腸亂 黃龍導滯水火調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濕熱互結胃腸亂 黃龍導滯水火調

    第八回 小滿•

    【小滿•物至于此小得盈滿】

    一、溽暑燻蒸︰谷中濕熱困

    立夏後十五日,斗柄指甲位,小滿至。百草谷的空氣如凝滯的蜜漿,連風都帶著粘膩的溫熱。太極潭水泛起黃綠色泡沫,水面漂浮的萍草竟生出毒刺,潭底的太古藥卵被一層渾濁的"濕熱膜"包裹,卵上的"小滿鎖鏈"滲出暗綠色黏液,狀如腐壞的膽汁。

    掌濕仙童茵陳子趟著及踝深的濕熱霧氣跑來,他腰間的"足太陰脾經"香囊已膨脹如球,繡著"利濕退黃"的錦緞上爬滿霉斑︰"春使大人!東邊藥田的扁豆苗根腐葉爛,西邊的芡實塘生滿水綿,用"濕度秤"測空氣,竟比常年高兩成!"

    川大黃站在腐爛的扁豆田邊,只見植株睫稈上布滿白色菌絲,輕輕一踫便斷為兩截,斷口處流出淡黃色汁液,散發著酸腐與腥熱混雜的氣味。他蹲下身,用銀針挑起菌絲,菌絲遇陽光竟化作細小的"濕"字與"熱"字,正是"濕熱毒邪"的具象化。

    "《金匱要略》雲"小滿者,濕熱相搏也"。"他取出"濕熱診斷尺"——尺身刻有"濕盛則濡泄,熱盛則腫瘍"的字樣,"今歲厥陰司天,風氣助火,致濕熱毒邪壅滯中焦。看這扁豆..."他用尺身輕觸植株根部,尺上"脾"字區域頓時泛起紅光,"脾主運化水濕,濕熱困脾則清濁不分,必生泄瀉。"

    二、芡實中毒︰濕熱痢疾證

    話音未落,芡實精靈小實被兩名藥童抬來,他周身皮膚長出粟米狀紅疹,腹部膨隆如鼓,痢疾下重,每次排便都伴隨劇烈腹痛,排出的黏液便中夾雜血絲,氣味惡臭難聞。

    川大黃按住他寸口脈,只覺脈來滑數如滾珠,右關脈尤甚——此乃"濕熱蘊結大腸"之候。再看他舌象,舌苔黃膩如腐乳,舌邊有齒痕,正是"脾虛濕盛,濕熱下注"。"小滿節氣,濕熱當令。"他取出"葛根芩連湯"藥末,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四味藥在掌心自動分層,"葛根解肌退熱脾),黃芩清肺熱肺),黃連清腸熱大腸),炙甘草和中脾),再用酒制大黃少許,通腑導滯,是為"通因通用"。"

    藥末化作四道流光鑽入小實口中,葛根的辛涼率先抵達脾胃,如清風驅散暑氣;黃芩的苦寒直入肺經,降下上焦之熱;黃連的苦燥深入大腸,燥化濕邪;炙甘草的甘溫調和中焦,防止苦寒傷脾。川大黃同時以指尖點按小實"天樞穴上巨虛穴",促進大腸傳導。

    片刻後,小實腹中傳來"隆隆"腸鳴,排出大量黑褐色穢物,其中竟有無數形如"痢"字的寄生蟲。他擦去額頭冷汗,紅疹逐漸消退,腹痛減輕︰"春使大人,為何便後反而覺得輕快?"

    川大黃解釋道︰"濕熱毒邪壅滯腸道,如河堤決口,需"通其決口,導其下流"。方才用大黃通腑,使濕熱從魄門而出,此乃"痢初忌澀,宜通利"之理。"

    三、濕熱君至︰三焦壅塞象

    就在此時,太極潭的黃綠色泡沫突然匯聚成巨怪。它身軀如發酵的面團,表面布滿膿皰狀凸起,每顆膿皰都滲出不同顏色的液體,頭頂戴著用敗醬草編織的"濁陰冠"——正是玄冥使者座下"濕熱君"。

    "木運當令?我看是濕熱稱王!"濕熱君揮動布滿黏液的手臂,甩出無數"濕熱彈",每顆彈丸炸開後形成不同的病理區域︰青色為濕重于熱脾),紅色為熱重于濕胃),黃色為濕熱並重大腸),"今歲風火生濕,我便借這"三焦壅塞",讓你嘗嘗"上吐下瀉"之苦!"

    川大黃頓感上焦心肺)悶熱欲嘔,中焦脾胃)痞滿脹痛,下焦大腸)里急後重,正是"濕熱痢疾"的典型表現。他急運"芍藥湯"之意,以白芍養血和營肝),木香行氣導滯脾),檳榔消積下氣胃),再用大黃攻積瀉熱大腸),四藥合用如"通調三焦"。

    但見藥田中的川大黃植株自動分枝,分別對應三焦︰上部枝葉化作白芍虛影柔肝),中部睫稈化作木香虛影理氣),下部根系化作檳榔虛影消積)。三股藥氣匯聚成"導滯箭",箭身刻著"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條文。

    濕熱君見勢,揮動手臂招來"五濕邪"︰寒濕脾)、暑濕胃)、風濕大腸)、痰濕三焦)、水濕膀胱)。五團不同質地的濕氣騰空而起,竟組成"濕困三焦陣",將導滯箭壓制得寸步難行。

    四、黃龍清腸︰苦寒直折法

    濕熱君趁勢逼近,手臂上的膿皰爆裂,流出的毒液在地面匯成"腐穢河",河中漂浮著無數寫有"滯瘀毒"的咒符。川大黃頓感大腸部位如被滾燙的泥漿灌注,里急後重感愈發強烈,他想起《景岳全書》中"凡治痢疾,最當察虛實,辨寒熱"之語,急施"白頭翁湯"絕技,以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四藥化作"苦寒四將"。

    白頭翁如白袍將軍,直入血分大腸)清濕熱、涼血毒;黃柏如黑衣力士,瀉下焦腎)濕熱;黃連如黃甲先鋒,燥中焦脾)濕邪;秦皮如青衫謀士,收澀大腸肝)。四將合圍,竟在腐穢河中開闢出"清腸通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川大黃趁機施展"大承氣湯"精髓,以掌心雷敲擊自己"大腸俞穴",發出"咚"的土音,竟從穴位中飛出一條金色的"陽明腑氣龍",龍身刻著"大腸者,傳導之官"的字樣。

    腑氣龍沖入濕困三焦陣,龍尾擺動間掃出"通化清"三字颶風。五濕邪遇白頭翁的苦寒化作清氣,遇黃柏的沉降化作濁水,遇黃連的苦燥化作塵埃,遇秦皮的收澀化作藤蔓。濕熱君的身軀在颶風中斷裂,露出底下蠕動的"濕蟲"——原是他以三焦濁氣豢養的寄生蟲群。

    五、調和脾胃︰消補兼施法

    危機解除後,川大黃開始重整谷中脾胃氣機。他命茵陳子用"小滿茶"清洗藥田——此茶以荷葉、佩蘭、厚樸花泡制,茶色碧綠如翡翠,具"芳香化濕、理氣和中"之性,能化解殘留的濕熱毒邪。茶水流過之處,腐爛的扁豆苗重新抽出新藤,水綿覆蓋的芡實塘露出清澈水面。

    "為何不用您的"黃龍丹"?"小實捧著重新飽滿的芡實,好奇地問。

    川大黃笑著搖頭︰"黃龍丹主攻"峻下熱結",今病在"濕熱痢疾",需"消補兼施"。你看這小滿茶..."他指著茶水中懸浮的氣泡,氣泡竟排列成"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的字樣,"荷葉升清陽),佩蘭化濁陰),厚樸花理氣中),此乃"調和脾胃陰陽"的玄機。"

    隨後,他來到太極潭底,見"小滿鎖鏈"上的"濕蟲"已被腑氣龍焚盡,但鎖鏈本身被腐蝕得千瘡百孔,如鏤空的蜂巢。川大黃取出"四季土氣瓶",將立夏時采集的"巳火土"與新制的"小滿土"混合白術、茯苓、黃連的藥土)混合,敷在孔洞處。

    奇跡般地,鎖鏈發出溫潤的黃光,孔洞中竟長出"健脾草"——葉片如白術般肥厚,根系如茯苓般瓷實,將傷痕完全填補。川大黃撫摸著鎖鏈上新生的"脾胃紋",心中略松,卻見紋路上隱約浮現出"白露"二字——那是下一個可能被侵蝕的節氣符號。

    六、順時養生︰小滿食療方

    暮色降臨時,百草谷響起"清暑歌"。川大黃坐在黃芽坪上,看著藥田中的川大黃植株,每株根部都環繞著一圈"利濕石"——那是用滑石、生甘草制成的藥石,具"清暑利濕"之效。他取出"節氣羅盤",見"小滿"指針上纏繞著綠色的"濕火"絲帶,正是脾胃之氣調和的征兆。

    "接下來是芒種..."他喃喃自語,羅盤中心的太古藥卵虛影輕輕震動,卵上的"小滿鎖鏈"發出潺潺的流水聲,"濕熱更盛,怕是要在"暑熱傷氣"與"津氣兩傷"上做文章了。"

    艾青端著陶碗走來,碗中盛著用扁豆、山藥、苡米熬制的"參苓白術粥"︰"春使大人,按您說的"小滿後濕邪困脾,宜健脾利濕",這粥加了人參和茯苓..."

    川大黃接過碗,熱氣中混著扁豆的清香與山藥的甜糯,脾胃處頓時覺得清爽舒暢︰"不錯,扁豆健脾化濕,山藥益氣養陰,苡米滲濕止瀉,此粥暗含"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理。記住,小滿後宜多吃清淡利濕之品,忌肥甘厚味助濕生熱,可常按"陰陵泉穴"健脾利濕。"

    【尾評】

    此回以小滿"濕熱互結"為核心,圍繞"濕熱痢疾三焦壅塞"展開敘事。川大黃以"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等方劑清腸導滯、調和脾胃,將大黃"苦寒攻下"之性與"脾胃為後天之本"理論結合,戰斗中融入三焦辨證、氣血同治等中醫思想。濕熱君的"濕困三焦陣"具象化病理層次,而小滿茶、參苓白術粥等元素則體現中醫"順時養生食療調理"的理念。末以藥卵鎖鏈修復延續危機主線,為芒種"暑熱傷氣"主題埋下伏筆,整體貫穿"濕熱當令,治在脾胃大腸"的核心思想。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濕熱互結胃腸亂 黃龍導滯水火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濕熱互結胃腸亂 黃龍導滯水火調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