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仙緣傳》第四章
第一回 小滿塘滿蛙聲稠,青嶂煙鎖荊芥憂
且說立夏之後,時序漸近小滿。花仙谷中,青兒晨起汲露,見靈泉水位上漲,荷葉田田如碧盤承珠,忽聞谷外蛙聲如鼓,竟帶了幾分黏膩之氣。荊芥草靈抱著一束新曬的荊芥花走過,忽然駐足︰“姐姐可覺今日濕氣格外重?人間怕是要有變故。”話音未落,手中花束竟滴下水來,原本干爽的花瓣變得沉甸甸的,似吸飽了水汽。
二人忙往人間探視,只見江南大地已被濃霧籠罩,遠山如墨,近樹垂露,連那金黃的麥穗都沾著水珠,沉甸甸地彎下腰。更奇的是,本該在濕潤土壤中茁壯生長的荊芥,此刻卻蔫蔫地貼著地面,葉片上凝著一層白霜般的霉斑,睫稈間纏著蛛網狀的菌絲,仿佛被無形的濕氣壓得喘不過氣來。
青兒指尖輕觸一株荊芥,霉斑瞬間爬上她的指尖,化作細小的水珠滾落︰“這不是普通的濕氣,是濕邪作祟!”荊芥草靈秀眉微蹙,取出神農玉簡查閱,玉簡光芒映出一行古字︰“小滿前後,濕土主令,邪濕困脾,萬物易腐。”她抬頭望向天際,只見南方巽位有一片灰雲凝滯,狀如蘑菇雲,正是濕邪凝聚之所。
第二回 霧漫田間尋邪穴,苔衣裹石藏玄機
青兒與荊芥草靈按下雲頭,踏入濃霧之中。這霧不同于尋常水汽,觸之粘膩如膠,吸入鼻中便覺頭昏腦漲。二人以荊芥花結成護符佩在胸前,方覺清爽幾分。行至一片低窪地,忽見田間立著一塊巨石,石上覆蓋著厚厚的綠苔,苔衣邊緣竟有細如發絲的觸手在蠕動。
“小心!”荊芥草靈拽住青兒衣袖,只見那苔衣突然鼓起,化作一張巨口咬來。青兒揮袖灑出仙露,苔衣瞬間萎縮,卻又迅速蔓延至整塊巨石,將其包裹成一個巨大的綠色肉瘤。肉瘤表面滲出黏液,發出咯咯怪笑︰“花仙谷的小崽子們,也敢管我‘青苔老怪’的閑事?”
青兒這才看清,巨石周圍的荊芥皆已腐爛,根系處布滿白色菌絲,正源源不斷地將濕氣輸送給妖怪。荊芥草靈怒喝一聲︰“你吸荊芥之生氣,害百姓之良田,今日定要你伏法!”說罷,取出神農氏所賜的“百草經綸”,經綸展開,金光化作無數藥草虛影,向青苔老怪壓去。
第三回 辛香破濁通天地,梅雨洗心照乾坤
那老怪卻不慌張,周身苔衣翻涌,竟化作萬千觸手,將金光牢牢纏住。青兒見勢,取出腰間香囊,撒出一把荊芥碎屑——這碎屑乃花仙谷特制,經晨露浸潤、日光晾曬,辛香之氣更甚往常十倍。碎屑遇風即散,化作金色細霧,所到之處,觸手紛紛蜷曲萎縮,發出滋滋聲響。
“好個刺鼻的丫頭!”青苔老怪疼得打滾,巨石表面裂開無數縫隙,噴出黑色污水。青兒捏訣引動天雷,一道閃電劈在污水上,頓時騰起陣陣惡臭。荊芥草靈趁機以經綸化作巨網,將老怪困在中央,朗聲道︰“濕邪本應潤澤萬物,你卻聚而成妖,吞噬生機,該當何罪?”
老怪在網中掙扎,忽然悲鳴道︰“吾本是山間靈苔,因人間過度開墾,濕地盡毀,才不得已借荊芥之氣存活……”青兒與荊芥草靈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驚詫。原來這濕邪作祟,竟與百姓破壞生態有關。青兒輕嘆一聲,收了仙法︰“若你肯悔改,我等便助你尋一處真正的濕地,不再為禍。”老怪叩頭如搗蒜,化作一縷青煙鑽入青兒的香囊。
第四回 小滿時節話桑麻,芥草含香祛濁華
待濕邪退去,濃霧漸散,陽光穿透雲層,在荊芥葉上折射出七彩光暈。那些被菌絲纏繞的荊芥,竟在陽光與清風的吹拂下,漸漸挺直了睫稈,葉片上的霉斑化作露珠滾落,露出底下鮮嫩的綠色。百姓們提著竹籃趕來,見此情景,紛紛跪下叩謝。
青兒扶起一位老婦,見她手腕浮腫,便采摘幾枝荊芥,揉碎後敷在患處︰“老人家,此草辛溫解表,最能化濕濁之氣。小滿前後濕氣重,可煮水燻洗,或曬干後鋪在床下。”老婦聞著荊芥的辛香,浮腫處竟立刻消了幾分。消息傳開,百姓們爭相采摘荊芥,編成香囊掛在檐下,或煮水灑在田間,竟連久未放晴的天空都透出了湛藍。
是夜,明月照徹稻田,青兒與荊芥草靈坐在田埂上,听蛙聲漸次,看螢火蟲提著燈籠掠過荊芥花叢。荊芥草靈輕撫葉片,輕聲道︰“原來邪祟亦有苦衷,若人間能多存幾分敬畏,又何需我等四處奔波?”青兒望著滿天星斗,將香囊中的青苔老怪放出,指了指遠處郁郁蒼蒼的蘆葦蕩︰“那里有片未被開墾的濕地,你且去那兒修行吧。”老怪化作一道綠光飛去,蘆葦蕩中頓時傳來沙沙的道謝聲。
從此,每逢小滿,百姓們便會在房前屋後栽種荊芥,以其香氣闢濁,以其睫葉入藥。而那片蘆葦蕩,也成了人們口中的“靈苔灣”,偶有霧氣蒸騰時,還能看見綠色的影子在其間游走。正是︰小滿雨多濕氣橫,荊芥辛香破濁蒙,一念慈心通萬類,人間無處不春風。欲知芒種時節荊芥又將面臨何種考驗,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