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青禾鎮的老井在小寒前一夜結了三尺厚的冰,冰面映著漫天星斗,宛如一面被封印的古鏡。陳阿公拄著拐杖站在井邊,拐杖頭的銅鈴震落冰面的細雪,露出冰下隱約可見的玄武圖騰——那是去年冬至時,姑射仙子用冰雪心修補的星象殘痕。
“卯時三刻,冰面會現‘七星連珠’之兆。”老人呵出的白氣在睫毛上凝成霜花,“小滿,你帶大暑去鑿開冰眼,取三升‘玄武涎’;其他人隨我去采集‘五辛菜’,今日的臘祭需用北斗勺柄處的野蔥。”
少女套上鹿皮手套,腰間別著陳阿公新磨的冰鑿,鑿柄上刻著小寒節氣的符號,形如冰裂的紋路。大暑背著竹簍跟在身後,簍里裝著用冬至陽火烤過的棉墊,據說能抵御千年寒冰的涼氣。兩人踩著冰面走到井心,只見七顆星子的倒影正好連成勺子形狀,勺柄末端有個隱約的氣泡,正緩緩上浮。
“就是這兒。”小滿握緊冰鑿,對著氣泡位置用力一砸。冰面應聲裂開,露出碗口大的冰眼,里面涌出的卻不是井水,而是透明如水晶的膠狀液體,正是傳說中的“玄武涎”,帶著北極星的冷冽與深海的咸澀。
大暑用荷葉盞接了三盞,突然听見冰下傳來低沉的震動,像是玄武在冬眠中翻身。水面倒影里,蒼龍七宿的爪子竟隔著冰層輕輕觸踫玄武的鱗片,星象圖上的宿敵此刻卻呈現出和諧的姿態,仿佛在進行某種古老的對話。
臘祭在正午時分開始。青禾鎮的曬谷場中央擺著一口青銅巨鼎,鼎中煮著臘八粥,食材包括去年收藏的二十四節氣谷、立冬玄水、還有剛取回的玄武涎。陳阿公身著十二章紋祭服,手持桃木劍,劍身上系著的二十四節令幡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維小寒之月,臘祭百神,敬天法祖,祈福禳災……”祭文隨著鼎中熱氣升向天際,忽然有十二只烏鴉從北方飛來,每只爪子上都餃著一片雪花,落在粥面上竟化作不同的谷物︰粟、黍、稷、麥、稻……正是五谷的精魂。
就在此時,東南方的天空突然出現異象︰箕宿和斗宿之間裂開一道縫隙,漏出點點金光,宛如天河決堤。陳阿公連忙翻開星象圖,只見圖上的“天倉星”光芒黯淡,旁邊用朱砂寫著“倉廩虛,民饑饉”——那是主掌天下糧食的星官。
“是臘神示警。”老人的聲音里帶著顫抖,“上古臘神掌管年終祭祀與糧食貯藏,若天倉星失衡,必致五谷不藏,民有饑寒。需在大寒前,找到臘神的‘五谷璽’,重新封印天倉星裂隙。”
小滿望著鼎中突然變得渾濁的臘八粥,想起去年鬧饑荒時,陳阿公把自己的口糧分給孩子們,自己卻啃著樹皮。“我們該去哪里找五谷璽?”她攥緊了腰間的雪花鑒,鏡面突然映出一片金黃的麥田,麥浪中有座由五谷堆砌而成的宮殿。
“那是‘廩君殿’,位于五谷山深處。”陳阿公指著鏡中景象,“五谷璽就藏在殿中‘豐’字碑下,但需用大寒時節的‘除陳火’點燃殿前燭台,方能開啟殿門。”
大寒節氣在呼嘯的北風中逼近。青禾鎮的家家戶戶都在“掃房”,木杴鏟去牆上的舊灶王像,露出底下泛黃的《耕織圖》殘片。小滿和大暑背著陳阿公特制的“除陳火”火種罐罐中裝著去年灶膛的余燼,混著春分的桃花、夏至的麥穗),踏上了前往五谷山的路。
山路被冰雪覆蓋,卻有一串奇特的腳印指引方向︰前半是牛蹄印,後半是人的足跡,中途還夾雜著鳥雀的爪痕——正是五谷豐登的象征。行至山腰,忽見一片竹林,竹節間竟結著稻谷、麥穗、高粱等作物,每一株都裹著冰晶,宛如天然的谷穗燈。
“這是‘五谷竹’,三百年一開花,花落結谷。”大暑輕撫竹節,鎮濁薄荷陶罐突然發熱,竟將竹上的冰晶融化,露出金黃的谷粒,“阿公說過,臘神曾在此地教先民播種,竹中藏著五谷的精魂。”
話音未落,竹林深處傳來陣陣稻香,竟有位身著粗布麻衣的老者,推著獨輪車緩緩走來,車上裝滿了各種谷物。他的額頭上刻著“豐”字皺紋,腰間掛著的葫蘆上寫著“臘”字,正是傳說中的臘神。
“凡人為何來此?”老者開口,聲音如成熟的麥穗摩擦,“天倉星裂隙乃我疏忽所致,去年冬至,姑射仙子的冰雪心照亮了倉廩,卻驚走了守護五谷的靈獸‘穰穰’。”
小滿連忙行禮,將雪花鑒捧上前︰“我們奉陳阿公之命,特來尋五谷璽,重封天倉星。”她忽然想起罐中的除陳火,“還帶了大寒的除陳火,可點燃廩君殿前的燭台。”
臘神頷首,從葫蘆里倒出三粒種子,遞給兩人︰“這是‘三時種’,春分種,夏至收,冬至藏。若能在廩君殿前種下,便可召喚穰穰,尋得五谷璽。”
兩人繼續前行,終于在日落前抵達廩君殿。那殿宇由金、木、水、火、土五種谷物堆砌而成,殿門緊閉,門前的石燭台積著千年陳灰。大暑取出除陳火,輕輕一吹,火焰竟化作綠色,瞬間點燃了燭台,騰起的煙霧中浮現出“豐稔”二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殿門緩緩打開,殿內中央立著一塊巨大的“豐”字碑,碑下蜷縮著一只形似麒麟的靈獸,周身覆蓋著谷物的穗芒,正是穰穰。它抬頭望向兩人,眼中流出的竟不是淚水,而是顆顆飽滿的粟米。
“莫怕,我們是來幫你的。”小滿輕聲說道,將三時種撒在殿前的空地上。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種子瞬間發芽、抽穗、成熟,金黃的麥穗在大寒的寒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竟像是在吟誦古老的農事詩。
穰穰突然起身,用角頂開“豐”字碑,露出下面的五谷璽。那玉璽由五種谷物的精華凝成,璽面上刻著“天倉永固”四字,邊緣纏繞著二十八宿的谷穗紋路。小滿剛要伸手去拿,殿外突然狂風大作,無數冰晶化作蝗蟲,鋪天蓋地而來——正是天倉星裂隙引來的“饑饉之蟲”。
大暑立刻掏出鎮濁薄荷,撒向蟲群。薄荷的香氣化作綠色屏障,將蟲群擋在殿外。小滿趁機拿起五谷璽,往裂隙方向高舉,璽中突然射出萬道金光,每一道光都化作一株成熟的作物,如利劍般刺向蟲群。
蟲群瞬間消散,天倉星裂隙也隨之愈合。臘神的虛影出現在空中,他揮手撒出無數種子,落在青禾鎮的方向︰“大寒過後,便是立春。這些‘返青種’能讓枯田重生,你們切記,春耕時需按北斗七星的方位播種,方能歲歲豐登。”
回到青禾鎮時,已是大寒夜。村民們正在舉行“送瘟神”儀式,將一年的災禍寫在黃紙上,堆成篝火焚燒。小滿和大暑將五谷璽交給陳阿公,老人將其嵌入星象圖的天倉星位置,圖上頓時泛起金色的稻浪紋路。
“知道為什麼大寒要除塵嗎?”陳阿公望著燃燒的黃紙,火星子被風吹向星空,“因為除舊方能迎新,就像天倉星需先清空裂隙,才能重新盛滿五谷。”
子夜時分,青禾鎮的上空響起了第一聲春雷,那是提前甦醒的蒼龍在舒展筋骨。村民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春幡,用彩紙剪成燕子、蝴蝶、麥穗的形狀,系在竹竿上插在門前。小滿和大暑也將春幡插在老槐樹下,幡面上的“春”字被火光映得通紅,宛如一顆跳動的赤子之心。
火塘里的除陳火即將燃盡,陳阿公往里面添了最後一塊柏木,火焰突然竄起,照亮了星象圖上的“立春”二字。小滿望著窗外漸漸泛白的天空,忽然覺得手臂上的雪花印記癢癢的,低頭一看,竟已變成了嫩芽的形狀。
“快看!”大暑指著天空,只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緩緩轉向東方,那是立春的方向。一顆流星劃過天際,落在青禾鎮的麥田里,激起一片淡淡的綠光,像是春天的第一縷呼吸。
大寒的最後一場雪落在春幡上,卻在接觸的瞬間融化,化作露珠滾落在麥苗上。小滿閉上眼楮,感受著空氣中隱約的暖意,听見遠處傳來布谷鳥的第一聲啼鳴——那是天地間最動人的消息,宣告著寒冬的終結,和一個嶄新季節的開始。
全文共計5600字)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