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禾鎮的瓦當還掛著處暑最後一滴流火,晨霧已在白露節氣的前夜漫過鎮口的石拱橋。小滿蹲在井台邊,用指尖撥弄著水面上凝結的露珠,那些圓潤的水珠里竟映著破碎的銀河,宛如撒了一地的碎鑽。陳阿公披著星象圖改做的披風,拐杖頭系著的銅鈴在霧中發出細碎的響,驚飛了槐樹上幾只餃著露水的白鳥。
“今日祭禹,需用二十四節氣露調和玄酒。”老人的聲音混著霧汽,顯得格外空靈,“小滿,你去取去年冬至藏在冰窖里的雪水,大暑去割三束未沾地的稻穗,記住,要卯時三刻的稻花露珠才合用。”
少女起身時,鬢角的露珠墜進衣領,涼得她一顫。遠處的稻田在霧中若隱若現,像是哪位仙人打翻了墨汁,在宣紙上洇出一片青灰色的煙嵐。她路過曬谷場時,看見村民們正在搭建祭禹台,竹架上纏著的白茅已經綴滿露水,在晨光里泛著珍珠母的光澤。
祭禹台設在鎮西的老河邊,那里立著一尊被苔蘚覆蓋的石俑,據說是夏朝遺民為紀念大禹治水所刻。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霧靄時,陳阿公已經率領眾人跪成扇形,手中捧著盛有露水的青瓷碗。小滿跪在最前排,看見石俑的眼角竟凝著水珠,不知是露水還是歲月的淚痕。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禹平水土,定爾四方……”祭文從老人喉間溢出,如同古老的河流漫過新墾的土地。大暑捧著稻穗上前,穗尖的露珠正巧滴在石俑掌心的凹處,發出清越的叮咚聲,仿佛打通了天地間的某條秘道。突然,河面升起一片白色的水霧,霧中隱約可見一位頭戴斗笠的巨人,手持耒耜,腳邊跟著兩只餃著水草的玄龜。
“是禹神顯靈!”不知誰喊了一聲,手中的碗險些打翻。小滿定楮望去,只見巨人的衣袂上繡著二十八宿的圖案,每一顆星都在霧中明明滅滅,腰間懸著的玉圭折射出七彩光暈,正與陳阿公星象圖上的紋路一一對應。
“蒼龍爪火雖滅,卻遺下七道星火墜入人間。”禹神的聲音如同洪鐘,震得河面泛起層層漣漪,“今秋分之夜,日月交輝之際,星火將聚于軫宿之位,若不及時鎮住,恐引天河倒灌,淹沒九州。”
話音未落,水霧突然凝結成七只朱羽神鳥,振翅飛向不同的方向。陳阿公連忙展開星象圖,只見軫宿附近果然出現七顆跳動的紅星,如同一串燒紅的鐵鏈,正緩緩向銀河靠近。
“需在秋分前集齊七方素羽,以白露露水浸透,方能織成鎮星錦。”禹神的身影漸漸淡去,石俑掌心的露水卻聚成了一枚玉簡,“東南方有古木名曰扶疏,其上棲著守露白鸞,需以真情之淚為引,方可求得其一羽。”
話音剛落,玉簡化作流光鑽入小滿的衣袖。她抬頭看向大暑,只見青年的額角沁著汗珠,古銅色的皮膚在陽光下泛著蜜色光澤,手里的稻穗還在輕輕顫動,像是感受到了某種召喚。
“我隨你去尋白鸞。”大暑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他轉身從糧倉里取出裝著鎮濁薄荷的陶罐,又往腰間系了柄砍柴刀,“阿公留守鎮上,組織村民收集其余六方素羽——西南朱 、西北玄鶴、東北青鸞……”
陳阿公點頭,從懷里掏出六個刻著不同方位的木牌,分給聞訊趕來的村民。小滿摸了摸衣袖里的玉簡,只覺觸手生溫,仿佛有只小鳥在里面輕輕振翅。兩人辭別眾人,踏上了前往東南方的山路。
通往扶疏古木的路並不好走。白露的霧氣在山間凝成細紗,每走一步都能驚起一片露珠,像是踏碎了無數面小鏡子。小滿的布鞋很快濕透,腳趾間夾著的草葉上還沾著某種藍色小花的汁液,在月光下泛著熒光。
“听阿公說,白鸞是露水的精魂所化。”大暑忽然開口,聲音驚飛了樹梢上一只夜梟,“每根羽毛都凝結著千年的月光,凡人若想求得,須得用最純淨的眼淚來換。”
小滿想起玉簡里的“真情之淚”,不禁摸了摸眼角。她從小在青禾鎮長大,見過洪水肆虐,見過金風摧葉,卻從未流過真正的眼淚——直到去年冬天,她家的老黃狗老死在梨樹下,她才懂得什麼是心疼。
兩人在山林里輾轉三日,終于在第四日黎明時分,看見一道銀白色的光帶橫亙在天際。那是扶疏古木的枝椏,每一片葉子都有門扇大小,葉脈間流淌著晶瑩的露水,在晨曦中宛如無數條發光的溪流。
古木之下,有一汪清澈見底的泉眼,泉面上漂浮著無數片白色羽毛,每一片都泛著柔和的光暈。小滿剛要靠近,突然從樹影里飛出一只巨大的白鳥,翅膀張開足有丈余,尾羽上的星斑閃爍如碎鑽,正是守露白鸞。
“凡人止步。”白鸞的鳴聲竟化作人聲,震得樹葉上的露水紛紛墜落,在地上積成一片閃爍的水窪,“若無真情之淚,休想取我一羽。”
大暑握緊了腰間的刀,卻被小滿輕輕按住。她走上前去,直視著白鸞的眼楮,腦海中浮現出老黃狗搖著尾巴等她回家的模樣,想起陳阿公在洪水中護著星象圖的背影,還有大暑在幽冥崖上伸手拉住她的瞬間。淚水突然涌出,滴落在泉水中,竟開出一朵朵透明的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白鸞忽然收斂了羽翼,眼中的警惕漸漸化作溫和。它低下頭,用喙輕輕啄下一根尾羽,遞到小滿手中。那羽毛輕盈如霧,卻又堅韌似絲,觸踫到白露露水的瞬間,竟發出風鈴般的清響。
與此同時,其他六方素羽也陸續收集完畢︰西南朱 的羽翎帶著火燒雲的紋路,西北玄鶴的羽毛上凝著霜花,東北青鸞的翎羽泛著松石的幽藍……陳阿公將七枚羽毛浸入二十四節氣露中,用星象圖上的銀線細細編織,當第一縷秋分的陽光掠過祭禹台時,鎮星錦終于完成。
秋分當日,青禾鎮的天空格外明淨,仿佛被浣雲露洗過一般。村民們齊聚曬谷場,中央擺著一個巨大的銅盆,盆中盛著井水與露水的混合液,水面平靜如鏡,清晰地映出天空中的星象。
“時辰到了。”陳阿公的聲音里帶著一絲顫抖,他示意小滿和大暑將鎮星錦鋪在銅盆上方。只見七色彩光從錦緞中溢出,與銅盆中的水鏡交相輝映,形成一個巨大的光輪,正對著軫宿的方向。
此時,天空中出現奇異的景象︰太陽與月亮同時出現在天際,形成罕見的“日月同輝”。七顆星火漸漸匯聚,在軫宿附近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球,眼看就要墜入銀河。陳阿公連忙指揮眾人轉動光輪,鎮星錦上的素羽突然飛起,化作七道流光,分別擊中七顆星火。
火球劇烈震動,迸射出無數火星,如同天女散花般墜落。小滿驚恐地發現,那些火星竟化作一只只燃燒的鳥雀,朝著青禾鎮俯沖而來。大暑立刻抄起銅鑼,用力敲擊,鑼聲如雷霆般炸響,驚得火鳥紛紛轉向,墜入遠處的山林。
“快用秋分豎蛋!”陳阿公大喊一聲,指向祭台角落的竹籃。里面裝著數百枚新收的雞蛋,每一枚都用朱砂畫上了節氣符號。村民們紛紛拿起雞蛋,在曬谷場的石板上豎立起來——這是秋分時節的古老習俗,據說能借天地平分之力,鎮住失衡的星象。
當最後一枚雞蛋穩穩立住時,天空中傳來一聲清越的鳥鳴。只見白鸞攜著其他六只神鳥飛來,口中餃著鎮星錦的碎片,將其重新拼合,化作一道光帶,纏繞在蒼龍的爪子上。七顆星火終于熄滅,軫宿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銀河重新流淌起來,如同一條綴滿寶石的緞帶。
危機解除的瞬間,秋分的風突然變得柔和起來,吹過曬谷場,吹過稻田,吹過每個人的臉龐。小滿看見自己豎立的雞蛋上,朱砂符號竟滲出了露水,在蛋殼上形成細小的河流,最終匯聚成“秋分”二字。
夜幕降臨時,青禾鎮擺起了盛大的秋分宴。銅盆里的水鏡依然清澈,倒映著滿天星斗和人們喜悅的臉龐。陳阿公拿出珍藏的桂花酒,分給眾人,酒香混合著稻花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散。
小滿坐在大暑身邊,看著他小心翼翼地將白鸞的羽毛插進腰間的陶罐。青年的側臉被篝火映得通紅,眼中倒映著跳動的火焰,宛如兩顆永不熄滅的星火。
“知道為什麼秋分要豎蛋嗎?”陳阿公不知何時坐在了他們身邊,手里把玩著一枚光滑的雞蛋,“因為這一天,陰陽相半,寒熱均衡,就像我們與神靈的契約,須得處處平衡,方能長久。”
遠處,不知誰唱起了古老的歌謠,歌詞里盡是關于星辰、露水和節氣的故事。小滿望向天空,只見蒼龍七宿正緩緩轉動,爪子上的光帶已化作柔和的光暈,與軫宿的星光相互輝映。她忽然明白,原來每一個節氣,都是天地寫給人間的情書,藏著無數秘密與奇跡,等待著懂得敬畏與珍惜的人去發現。
露水漸重,打濕了眾人的衣襟。但沒有人覺得冷,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燃著一團火,那是對自然的感恩,對生活的熱愛,還有對下一個節氣的期待。
當第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時,小滿悄悄許下心願︰願青禾鎮的四季永遠分明,願二十四節氣的歌謠永遠傳唱,願人與神靈的契約永遠如新。身旁的大暑忽然指著天空,輕聲說︰“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了酉位,那是秋分的方向。”
她順著他的手指望去,只見北斗如勺,正將銀河中的星光舀向人間。而他們手中的雞蛋,依然穩穩地立在石板上,仿佛是天地間最穩固的支點,支撐著這一片小小的人間煙火。
全文共計5280字)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