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一張多發肺結節報告單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一張多發肺結節報告單

    周一的晨光如絹,輕柔地鋪展在驕陽醫院的門診大廳。喧嚷聲似潮水漫涌,掛號窗口前人流如織,問診聲、腳步聲與醫療器械的輕響,編織成一曲忙碌的市井樂章。名醫榜上鎏金的字跡灼灼生輝,每位醫者的診室皆被求診者圍簇,似星辰引動眾望。

    大廳的導診台前,一位面容憔悴的病人微微前傾,眼中浮著層薄霜般的倦怠,卻又燃著簇簇希翼︰“勞駕,白驕陽大夫今日可在?”話音未落,指尖已無意識地蜷起,似怕驚散了這問句。導診護士笑意溫軟,抬手指向診室方向,那手勢如春風拂過。病人道過謝,腳步匆匆卻又帶著幾分躊躇,行至大廳側畔的醫生簡介處。

    一方古雅的展示板靜立其間,嵌著諸位醫者的介紹。病人湊近,目光如細針穿梭于字里行間。白驕陽的介紹在柔光下流轉︰從醫歲月、精研之術,每一字皆似落在心湖的石子,蕩開漣漪。他的指尖輕輕撫過板面,似在觸摸一份穿越時光的承諾。

    繼而,他移步至白驕陽的診室門外。門虛掩著,一道溫醇的問診聲潺潺流出。他微踮足,透過那隙微光望去︰白驕陽正凝眸于病歷,手中筆鋒游走如蝶,眼神溺著關切,似能望穿病癥後的沉痾。診室中,藥香與墨香纏綿,在暖光里輕舞。

    “您尋白大夫?那可是尋著福星了!”旁側排隊的病人忽笑著搭話,“我先前也是揣著忐忑來的,白大夫那叫一個心細如發,開的方子更是藥到春生。”另一人亦笑著點頭︰“正是!白大夫醫道高妙,待人又溫雅如春風,經他診治,病痛先自去了半分。”這些話似流泉,淌入他心間,硬結的憂慮如薄冰遇暖,悄然融了。

    他長吁一口氣,眉梢眼角俱是松快。這一番探尋,從導診台到簡介板,從診室門縫到病友言談,每一步皆在印證︰這,便是他翻山越嶺、一心奔赴的良醫白驕陽。光陰在此刻仿佛被調慢了齒輪,唯留對痊愈的渴盼,在心底抽芽,裹著一縷詩意的從容,靜候繁花開遍。

    門診室內,時光仿若被揉碎在一片靜謐與忙碌交織的氛圍里。“下一位,九十八號。”門診護士那清脆如銀鈴般的聲音,在略顯嘈雜的候診廳中響起,如同一葉扁舟,劃破了涌動的人潮。

    劉長庚聞聲起身,他的步伐帶著一絲拘謹與期待,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命運的弦上。他緩緩穿過那道略顯沉重的門簾,邁進了診室。室內,淡淡的藥香與消毒水味交織,似一首無聲的歌,吟唱著健康與希望的旋律。

    白驕陽端坐在桌前,眉眼間透著一股沉靜與專注,似深山古寺中參透醫道的隱者。劉長庚雙手微顫,將早已整理好的病情資料,如同捧起一生的祈願般,恭恭敬敬地遞了過去。那資料,在他手中仿佛承載著生命的重量。

    白驕陽微微頷首,修長的手指輕輕接過資料,動作輕柔而穩重。他的目光,如同一束精準的探照燈,迅速掃過每一頁紙張,不放過任何一絲細節。突然,他的眼神定住了,像是被磁石吸引,落在了一張肺部檢查單上。他的眉頭微微蹙起,似山巒間聚起的一抹陰雲。“怎麼這麼多結節呢……”他的低語,像是在問自己,又像是在與這復雜的病癥對話。那聲音很輕,卻在這小小的診室里,如重錘般落下,震得空氣都似乎停滯了一瞬。

    窗外,偶爾有微風拂過,帶著些許春日的芬芳,輕輕撩動著窗紗。可此刻,診室里的兩人,都無暇顧及這自然的饋贈,他們的世界,被這張檢查單上的信息緊緊纏繞,一場關于健康與生命的探尋,才剛剛拉開帷幕。

    胸廓對稱,雙肺透亮度增強,雙肺支氣管血管束增多增粗,右肺上葉、下葉及左肺散在索影。<g49)、左肺上葉前段(g98)、左肺上葉下舌段(ig162)、左肺下葉前內基底段(g183)、左肺下葉外基底段(g131、)、左肺下葉後基底段(g199)、<g57)、右肺中葉外側段(g158)、右肺中葉內側段(g139、145、149、164、171)、右肺下葉背段(g112、115、120、123)、右肺下葉前基底段(g174)、右肺下葉外基底段(g147)、右肺下葉後基底段(g207)可見實性結節,最大的位于右肺下葉背段(g123),大小約8x6,右肺下葉背段(g127)、右肺下葉後基底段(g171)可見2個鈣化結節。

    肺門不大,縱隔居中,氣管、主支氣管通暢。

    心影不大,動脈及冠狀動脈壁少許高密度影。

    縱隔內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影。

    兩側胸腔內未見明液及胸膜增厚。

    白驕陽輕輕拈起那張化驗單,目光如同一束精準的探照光,一寸寸掃過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跡與數據,每一個符號都像是隱匿在迷霧中的線索。緊接著,他翻開過往治療記錄,紙張在指腹間沙沙作響,似歲月低聲訴說著曾經的診療故事。那些或長或短的病程、或有效或無果的嘗試,都被他敏銳捕捉,收納進心底的思考版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後,他將目光投向劉長庚,眼中滿是關切與沉穩。他伸出手,指尖輕觸劉長庚的脈搏,似有若無的跳動,在他指下傳遞著身體深處的秘密。此刻,診室里靜極了,唯有那脈搏的律動,如同一葉扁舟,在時間的長河里搖曳生姿。白驕陽微閉雙眸,似在與這神秘的韻律對話,感知著氣血的流轉、髒腑的興衰。

    “最近五年,呼吸道和肺部可有什麼特別的情況?”他的聲音,低沉而柔和,仿佛春日里的微風,輕拂過草地。劉長庚微微一怔,思緒瞬間被拉回到那些或長或短的患病時光,他努力搜尋著記憶深處的細節,一一作答。白驕陽靜靜傾听,眼神專注,偶爾輕輕點頭,似在與時光深處的病癥共鳴。

    問罷病史,白驕陽又抬眸,細細端詳劉長庚的面色。那面色,如同一幅略顯斑駁的畫卷,潛藏著身體的真相。緊接著,他示意劉長庚伸出舌頭,那舌苔的薄厚、色澤,在他眼中皆是病癥的外顯,是自然與身體交織的密碼。

    “平日里飲食、睡眠、二便如何?”這看似尋常的問題,卻如同一把精巧的鑰匙,試圖開啟身體隱藏的大門。劉長庚如實相告,白驕陽默默記在心里,那些瑣碎的日常細節,在他心中逐漸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健康圖景。

    末了,白驕陽微微凝眉,似有輕愁籠于眉間。他微微仰首,目光投向遠處,卻又似穿透時空,在浩渺的醫理星辰中穿梭。片刻之後,他唇角微微上揚,一絲篤定的笑意浮現,心中已然有了應對之策。那是知識與經驗交織的光芒,是醫者仁心對病癥的有力回應。

    中醫就診門診病歷

    一、患者

    劉某,男,67歲

    二、主訴

    咳嗽、胸悶伴乏力數月,肺部檢查發現結節。

    三、四診信息

    1. 望診︰面色少華,形體偏瘦,舌淡暗,邊有瘀點,苔薄白膩。

    2. 聞診︰呼吸稍促,氣息平穩,無異常氣味。

    3. 問診︰咳嗽,痰白量少,胸悶時作,神疲乏力,動輒汗出,納食一般,眠可,二便調。

    4. 切診︰脈細澀。

    四、中醫病情分析

    患者肺氣虧虛,肺主氣司呼吸功能減弱,故見咳嗽、乏力、汗出;肺氣虛則宣降失常,津液輸布失常,聚而為痰,痰濁內蘊;氣機不暢,血行受阻,痰瘀互結于肺,日久形成結節。舌淡暗有瘀點、苔薄白膩,脈細澀,均為氣虛痰瘀互結之象。

    五、中醫診斷

    疾病診斷︰肺積肺結節)。

    證型診斷︰氣虛痰瘀互結證。

    六、診療方案

    治法︰益氣化痰,祛瘀散結。

    方藥︰補肺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配合軟堅散結之品。

    七、選方用藥

    補肺湯︰黃 30g補肺氣)、黨參15g益氣健脾)、白術12g健脾燥濕)、茯苓15g健脾滲濕)、甘草6g調和諸藥)、杏仁10g降氣止咳)。

    桃紅四物湯︰桃仁10g活血化瘀)、紅花10g活血通經)、當歸12g養血活血)、川芎10g行氣活血)、熟地15g滋陰養血)、赤芍12g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白芍12g養血柔肝)。

    化痰軟堅︰陳皮10g理氣化痰)、半夏10g燥濕化痰)、浙貝母15g清熱化痰,散結消癰)、夏枯草15g清肝瀉火,散結消腫)、牡蠣30g軟堅散結)、鱉甲15g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穿山甲6g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昆布15g消痰軟堅,利水消腫)、海藻15g消痰軟堅,利水)、甦子10g降氣化痰)、萊菔子10g消食除脹,降氣化痰)。

    祛瘀消癥︰三稜10g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莪術10g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八、方劑來源

    補肺湯出自《永類鈐方》,功能補肺益氣;桃紅四物湯由《醫宗金鑒》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而成,功在養血活血。合方加減以益氣化痰、祛瘀散結,配合軟堅之品,針對氣虛痰瘀互結之肺積肺結節)。

    九、具體處方

    黃 30g 黨參15g 白術12g 茯苓15g 甘草6g 杏仁10g 陳皮10g 半夏10g 桃仁10g 紅花10g 當歸12g 川芎10g 熟地15g 赤芍12g 白芍12g 三稜10g 莪術10g 浙貝母15g 夏枯草15g 牡蠣30g先煎) 鱉甲15g先煎) 穿山甲6g先煎) 昆布15g 海藻15g 甦子10g 萊菔子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醫囑︰避風寒,調情志,忌辛辣油膩之品,定期復查肺部ct,不適隨診。

    處方的詳細解讀

    一、各味藥物解讀

    1. 黃 

    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代藥理研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

    2. 黨參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肺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用于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現代藥理研究︰能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3. 白術

    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現代藥理研究︰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電解質尤其是鈉的排出;有強壯作用;能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有抗菌、抗腫瘤、抗氧化等作用。

    4. 茯苓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現代藥理研究︰有鎮靜、抗腫瘤、增強免疫功能、利尿、降低胃酸含量、保護胃黏膜等作用。

    5. 甘草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脕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黏膜;有鎮咳、祛痰作用;能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還能解毒,對某些藥物中毒、食物中毒、體內代謝產物中毒等均有一定的解毒能力。

    6. 杏仁

    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

    現代藥理研究︰所含苦杏仁 在體內能慢慢分解,產生微量的氫氰酸,對呼吸中樞有鎮靜作用,使呼吸運動趨于安靜而奏鎮咳平喘之效;此外,還有一定的抗炎、鎮痛作用。

    7. 陳皮

    性味歸經︰苦、辛,溫。歸脾、肺經。

    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脕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現代藥理研究︰有促進消化液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增加食欲等作用;能使支氣管擴張,痰液易咯出;還有抗炎、抗過敏、抗菌等作用。

    8. 半夏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脕痞悶,梅核氣;外治癰腫痰核。

    現代藥理研究︰有鎮咳、祛痰、止吐、調節胃腸功能、抗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其鎮咳作用主要有效成分為生物堿,祛痰作用可能與所含的多糖類有關。

    9. 桃仁

    性味歸經︰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

    現代藥理研究︰有擴張血管、抗凝血、抗炎、抗過敏、鎮痛等作用;所含脂肪油能潤滑腸道,促進排便。

    10. 紅花

    性味歸經︰辛,溫。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現代藥理研究︰有興奮子宮、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鎮痛、鎮靜、抗炎等作用。

    11. 當歸

    性味歸經︰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貧血、促進免疫功能、調節子宮平滑肌、保護肝髒、鎮靜、鎮痛、抗炎、抗菌等作用。

    12. 川芎

    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能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

    現代藥理研究︰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鎮靜、鎮痛、解痙、調節子宮平滑肌等作用。

    13. 熟地

    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肝、腎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功能主治︰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用于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現代藥理研究︰有強心、利尿、降血糖、抗放射、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還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14. 赤芍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抗炎、抗菌、鎮靜、鎮痛等作用。

    15. 白芍

    性味歸經︰苦、酸,微寒。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現代藥理研究︰有鎮靜、鎮痛、解痙、抗炎、抗潰瘍、調節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16. 三稜

    性味歸經︰辛、苦,平。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于癥瘕痞塊,痛經,瘀血經閉,胸痹心痛,食積脹痛。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變學、鎮痛、抗炎等作用。

    17. 莪術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于癥瘕痞塊,瘀血經閉,胸痹心痛,食積脹痛。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腫瘤、抗菌、抗炎、抗血栓形成、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

    18. 浙貝母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用于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 ,瘡毒。

    現代藥理研究︰有鎮咳、祛痰、平喘、抗菌、抗炎、抗腫瘤等作用。

    19. 夏枯草

    性味歸經︰辛、苦,寒。歸肝、膽經。

    功能主治︰清肝瀉火,明目,散結消腫。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 ,癭瘤,乳癰,乳癖,乳房脹痛。

    現代藥理研究︰有降壓、抗菌、抗炎、抗腫瘤、免疫抑制等作用。

    20. 牡蠣

    性味歸經︰咸,微寒。歸肝、膽、腎經。

    功能主治︰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收斂固澀。用于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 痰核,徵瘕痞塊,自汗盜汗,遺精滑精,崩漏帶下。

    現代藥理研究︰有鎮靜、抗潰瘍、調節血脂、抗腫瘤等作用。其含有的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對人體有一定的營養保健作用。

    21. 鱉甲

    性味歸經︰咸,微寒。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潛陽,退熱除蒸,軟堅散結。用于陰虛發熱,骨蒸勞熱,陰虛陽亢,頭暈目眩,虛風內動,經閉,癥瘕,久瘧瘧母。

    現代藥理研究︰有增強免疫功能、抗缺氧、抗疲勞、抗腫瘤等作用。

    22. 穿山甲

    性味歸經︰咸,微寒。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于經閉癥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濕痹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炎、抗凝血、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但由于穿山甲是國家保護動物,目前多使用其替代品。

    23. 昆布

    性味歸經︰咸,寒。歸肝、胃、腎經。

    功能主治︰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用于癭瘤,瘰 ,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現代藥理研究︰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抗腫瘤、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

    24. 海藻

    性味歸經︰咸,寒。歸肝、胃、腎經。

    功能主治︰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用于癭瘤,瘰 ,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現代藥理研究︰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抗腫瘤、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與昆布功效相似。

    25. 甦子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

    現代藥理研究︰有鎮咳、祛痰、平喘、調節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26. 萊菔子

    性味歸經︰辛、甘,平。歸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脕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現代藥理研究︰有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胃排空能力、鎮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二、君臣佐使配伍技巧與構方思路

    1. 君臣佐使配伍技巧

    君藥︰黃 、黨參。黃 補氣升陽、固表止汗,黨參健脾益肺、養血生津,二者共為君藥,大補肺脾之氣,針對患者肺氣虧虛、脾胃虛弱的根本病機,為扶正之要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藥︰白術、茯苓、甘草、熟地、當歸。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茯苓健脾滲濕,助君藥增強健脾之力;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熟地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輔助君藥補益氣血,滋養髒腑,共同為臣藥,加強扶正補虛之功。

    佐藥︰

    活血化瘀佐藥︰桃仁、紅花、赤芍、川芎、三稜、莪術、穿山甲,這些藥物活血化瘀、破血行氣,針對痰瘀互結之象,消散肺部結節。

    化痰散結佐藥︰杏仁、陳皮、半夏、浙貝母、夏枯草、牡蠣、鱉甲、昆布、海藻,能燥濕化痰、清熱化痰、軟堅散結,以消除肺部痰濁積聚。

    理氣佐藥︰白芍、木香,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木香行氣止痛,可使氣行血行,補而不滯。

    使藥︰萊菔子、甦子。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甦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引導諸藥下行,且能降氣化痰,使肺氣宣暢,同時可防止滋補藥膩滯脾胃,為使藥。

    2. 構方思路︰該方以扶正祛邪為基本原則。患者肺氣虧虛、脾胃虛弱為本,痰瘀互結為標。故方中首先以大量補氣健脾養血之品扶正,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配伍活血化瘀、化痰軟堅散結之藥,以消除肺部結節這一病理產物。全方標本兼治,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3. 藥物之間配伍的協同效用

    補氣藥黃 、黨參與健脾藥白術、茯苓配伍,協同增強補脾益氣之力,以資氣血生化之源。

    活血化瘀藥桃仁、紅花、赤芍等與破血行氣藥三稜、莪術、穿山甲伍用,增強活血化瘀、消癥散結之功,針對肺部結節的瘀血阻滯。

    化痰藥陳皮、半夏、浙貝母等與軟堅散結藥牡蠣、鱉甲、昆布、海藻等合用,增強化痰軟堅之力,消除痰濁積聚。

    理氣藥白芍、木香與補氣養血藥配伍,可使氣機通暢,補而不滯,防止滋膩太過。

    使藥萊菔子、甦子降氣化痰、潤腸通便,協助諸藥發揮作用,且使肺氣肅降,恢復肺之正常生理功能。

    三、現代藥理研究在方中的體現

    從現代藥理研究角度來看,該方具有多方面的協同作用︰

    1. 調節免疫功能︰黃 、黨參、白術、茯苓、熟地、當歸等藥物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抵抗力,有助于對抗疾病。

    2. 改善血液循環︰桃仁、紅花、赤芍、川芎、三稜、莪術、穿山甲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有助于消除肺部瘀血阻滯,促進結節的消散。

    3. 抗炎、抗菌︰甘草、夏枯草、浙貝母、牡蠣、鱉甲、昆布、海藻等藥物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減輕肺部炎癥反應,對肺部可能存在的感染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4. 調節胃腸功能︰萊菔子、甦子、白術、茯苓等藥物可促進胃腸蠕動,調節胃腸功能,防止因滋補藥物導致的脾胃運化失常。

    5. 鎮咳、祛痰、平喘︰杏仁、甦子、萊菔子、陳皮、半夏、浙貝母等藥物具有鎮咳、祛痰、平喘作用,可緩解患者咳嗽、氣喘等癥狀。

    全方通過多味藥物的合理配伍,從多個方面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調理,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特色。

    復診的情況

    第一次復診

    時間︰初診後兩周

    病情變化︰患者自述咳嗽次數有所減少,胸悶程度稍有減輕,但仍感乏力,活動後汗出依舊。

    處方用藥變化︰原方基礎上,考慮患者正氣仍虛,將黃 加至 40g 以增強補氣之力;因痰濕有漸化之象,半夏減為 8g 。

    醫囑︰繼續避風寒,適當進行輕度鍛煉,如慢走。

    第二次復診

    時間︰第一次復診後兩周

    病情變化︰咳嗽明顯減輕,僅晨起及夜間偶有咳嗽,胸悶基本消失,乏力感較前改善,活動後汗出減少。

    處方用藥變化︰鑒于患者氣血漸復,瘀血有所消散,莪術減為 8g ;加用桔梗 10g ,以開宣肺氣,載藥上行。

    醫囑︰保持心情舒暢,飲食可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第三次復診

    時間︰第二次復診後三周

    病情變化︰咳嗽基本消失,僅在吸入冷空氣後有輕微咳嗽,體力較前明顯恢復,自汗癥狀基本消失。

    處方用藥變化︰考慮軟堅散結初見成效,牡蠣減為 25g ,鱉甲減為 12g ;加入玉竹 12g ,滋養肺陰,以防久用溫燥之品傷陰。

    醫囑︰可進行太極拳等舒緩運動,避免熬夜。

    第四次復診

    時間︰第三次復診後三周

    病情變化︰無明顯咳嗽、胸悶等不適癥狀,體力基本恢復正常,精神狀態良好。

    處方用藥變化︰為鞏固療效,將三稜減為 8g ;加用酸棗仁 15g ,養血安神,改善睡眠質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醫囑︰定期復查,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

    第五次復診

    時間︰第四次復診後四周

    病情變化︰患者無不適主訴,面色較前紅潤,二便正常。

    處方用藥變化︰去穿山甲因其為保護動物,以替代藥物續斷 10g 代之);加用防風 10g ,與黃 、白術相伍,成玉屏風散之意,增強機體衛外功能。

    醫囑︰注意季節更替時的保暖,預防感冒。

    第六次復診

    時間︰第五次復診後四周

    病情變化︰諸癥悉平,患者狀態良好。

    處方用藥變化︰停用三稜、莪術等破血之品,減去半夏、陳皮等化痰藥;調整為以扶正為主,處方為黃  30g、黨參 15g、白術 12g、茯苓 15g、甘草 6g、熟地 15g、當歸 12g、白芍 12g、玉竹 12g、防風 10g、桔梗 10g、酸棗仁 15g ,以鞏固療效,培補正氣。

    醫囑︰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每年進行肺部體檢。

    深冬的陽光斜斜漫進診室,觀片燈在白驕陽指尖亮起時,ct膠片上的黑白影像便如展開一幅漸次褪色的水墨畫。患者攥著報告單的手指微微發顫,目光隨著醫師指尖劃過右肺下葉背段——初診時如圍棋子般清晰的8x6實性結節,此刻已縮至5不到,邊緣暈染著淺淡的灰度,像是被溫水洇開的墨痕;那些曾在多個肺段星星點點分布的小結節,竟似春雪消融般了無蹤跡,只余下數處極淡的斑影,仿佛月光落在宣紙上的輕吻。而右肺下葉背段與後基底段的鈣化結節,依舊以沉穩的高密度影蟄伏在肺葉間,如同嵌在岩層中的古老化石,歷經半載時光卻分毫未動,見證著病程里正邪相爭的寂靜硝煙。

    白驕陽將初診與復診的膠片並置在燈箱上,兩幀影像的重疊處恍若時光的褶皺。初診時增粗如亂麻的支氣管血管束,此刻已舒展如春日柳枝,在肺野間勾勒出流暢的脈絡;雙肺透亮度從初診時的不均質高亮,轉為均勻柔和的灰白,恰似久陰乍晴的天空,陰霾盡散後重現澄澈。當指尖撫過脈象圖的對比曲線,初診時細澀如斷弦的波形,已化作現下平緩有力的起伏,如同山澗溪水拂過鵝卵石,暗含生機涌動的韻律。患者的舌象照片靜靜躺在案頭︰曾經暗紫如瘀的舌質,如今泛著淡粉的光澤,薄白苔均勻如新落的初雪,再不見半點膩濁——這是氣血從凝滯走向暢達的無聲證言。

    “您看這里,”白驕陽的指尖停在右肺中葉的影像上,“痰瘀化開後,肺葉舒展的形態就像被揉皺的宣紙重新撫平。”患者湊近時,觀片燈的暖光在他眼瞳里流轉,映出結節縮小的軌跡。半年前揣著滿紙結節的惶惑,此刻正隨著膠片上的灰度層層褪去,化作喉頭一聲輕顫的嘆息。診室里浮動的藥香與窗外的臘梅香氣悄然交融,在這張承載著生命密碼的膠片上,中醫“軟堅散結、補氣活血”的智慧,正以肉眼可見的方式,書寫著疾病向愈的詩行。

    後期康復養護情況

    晨光初綻時,劉長庚的生物鐘總會準點喚醒他。掀開藍印花布窗簾,第一縷陽光斜斜漫過窗台,他迎著微涼的晨風換上輕便跑鞋,沿著河岸慢跑。露水未曦的石板路上,腳步聲與潺潺流水聲交織,胸腔隨著步伐節奏舒展,吸入的每一口鮮氧都像是給肺部做一次溫柔的按摩。暮色四合時,他必在小區的銀杏道上散步,看歸鳥掠過晚霞漫天的天際,听落葉在鞋邊簌簌作響,一天的濁氣便隨著不急不緩的呼吸漸漸排出體外。

    餐食案幾上,素白瓷碗里盛著溫潤的小米山藥粥,配一碟焯水菠菜淋麻醬;午間的清蒸鱸魚旁必配著翡翠色的西蘭花,湯盅里煨著麥冬玉竹老鴨湯,清淡卻不失鮮甜。他徹底戒了從前無辣不歡的習慣,連廚房的調料架都重新規整——紅艷的干辣椒換成了透明的玻璃瓶蜂蜜,油膩的火鍋底料被收進櫥櫃最深處,取而代之的是密封罐里分門別類的蓮子、芡實、銀耳。閑暇時,他會照著白驕陽手寫的藥膳方,在砂鍋里慢炖四神湯,看茯苓、白術與薏仁在沸水中舒展,蒸騰的熱氣里滿是草木的清芬。

    書齋一隅,檀香裊裊升騰。每日午後,他必鋪展宣紙臨帖,狼毫在毛邊紙上游走,橫撇豎捺間收攝心神;或是侍弄案頭的幾盆蘭草,用噴霧器細細澆灌,看水珠在墨綠的葉片上滾落,倒映出細碎的陽光。遇上陰雨綿綿的日子,他便坐在藤椅上翻閱《黃帝內經》,指尖劃過“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的字句,忽然懂得那些曾讓他輾轉難眠的焦慮,早已在規律的生活里化作輕煙。社區的太極班開課了,他跟著老師傅學“雲手”“野馬分鬃”,衣袂翻飛間,氣血隨著招式的開合自然流轉,連鬢角的白發都透著利落的精氣神。

    每年深秋,銀杏葉染成金箔時,他總會準時走進醫院復查。ct室的傳送帶微涼,卻不再像初診時那樣讓他心跳加速;拿到報告單的瞬間,指尖不再顫抖,而是帶著一種與老友重逢般的坦然。當醫生指著影像說“結節穩定,肺部紋理清晰”時,他總會想起診室里白驕陽常說的“三分治,七分養”——原來真正的康復,是把醫理化作晨起的一杯溫水,是將藥膳融入日常的煙火,是讓每一次呼吸都成為對生命的溫柔照拂。

    如今的他,在晨光里慢跑時腳步更顯輕快,在案前工作時腰背挺直如松,連鄰里都笑稱他“越活越年輕”。那些曾在肺葉間蟄伏的陰影,早已化作生命歷程里的淺淡印記,而窗台上那盆他親手培育的石斛,正抽出新的葉芽,在暖光中舒展著充滿生機的弧度——這是時光對認真生活者最慷慨的饋贈。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一張多發肺結節報告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一張多發肺結節報告單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