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更衣室的門虛掩著,巴克利那該死的大嗓門從門縫里漏了出來。
“……我跟你們說,李那一拳的角度,堪稱完美!絕對的教科書級別!從下往上,用的是腰胯的力量,喬丹那老家伙根本反應不過來……”
門外的喬丹,臉色瞬間沉了下去。
他沒有再往前走,只是靜靜地站在門口,听著里面的“戰術分析”。
皮蓬的拳頭已經捏得咯咯作響。
“砰!”
喬丹沒有敲門,而是直接一腳踹開了大門。
門板撞在牆上,發出一聲巨響。
里面所有的聲音,戛然而止。
正在手舞足蹈的巴克利動作僵住了。
奧尼爾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整個西部更衣室,瞬間從狂歡的派對,變成了冰封的墳場。
李飛緩緩抬起頭,目光越過眾人,與門口的喬丹對上了。
<vp獎杯。
喬丹的目光如刀,死死地鎖定在李飛身上。
他沒有看其他人,仿佛這間屋子里只有他們兩個。
他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了進來。
皮蓬和奧尼爾緊隨其後,像兩尊門神,堵住了門口。
“很有趣的復盤啊。”喬丹開口了,聲音冰冷得像芝加哥冬天的寒風,“看來,你們對自己今天的表現很滿意。”
巴克利和皮蓬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從彼此眼中看到了興奮和挑釁。
麻煩自己找上門來了?
太好了!
“當然,”巴克利咧開大嘴,露出一口白牙,“畢竟,不是每天都有機會在場上痛扁‘神’的隊友,順便看‘神’本人睡地板的。這感覺,比贏下總冠軍還爽,哈哈!”
氣氛,瞬間劍拔弩張。
喬丹卻連看都沒看巴克利一眼。
他的視線,始終像釘子一樣釘在李飛身上。
“你。”他指著李飛,“把獎杯放下,站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飛身上。
李飛笑了。
他慢慢地站起身,2米24的身高,面對著喬丹,氣勢上竟絲毫不落下風。
<vp獎杯,仿佛那只是一個隨手可得的玩具。
“有事嗎,邁克爾?”他的語氣輕松得像在問鄰居要不要一起喝杯咖啡。
“你應該給我一個解釋。”喬丹的聲音壓抑著火山噴發般的怒火。
“解釋?”李飛歪了歪頭,一臉無辜,“解釋什麼?解釋我為什麼能拿vp,而你不能?”
他晃了晃手中的獎杯,金色的反光刺痛了喬丹的眼楮。
“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喬丹上前一步,幾乎要貼到李飛的臉上。
“我不知道。”李飛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令人心悸的平靜,“我只知道,在籃球場上,你對我噴垃圾話,挑釁我,用小動作撞我,你想用你的規矩告訴我,我應該乖乖趴著。”
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但你好像搞錯了一件事。”
李飛的目光,第一次變得銳利如刀,直刺喬丹的靈魂深處。
“我,不玩你的游戲。”
“我只用我的方式,回應你的宣戰。”
“是你,”李飛一字一頓,用只有他們兩人能听到的音量說,“先向我宣戰的。”
喬丹的瞳孔,猛地一縮。
……
而就在更衣室已經炸鍋的同時。
李飛等人還不知道的是。
整個北美的體育界,早就已經被引爆了。
不,是全世界的籃球迷,都陷入了一場空前的狂歡與論戰。
《芝加哥論壇報》的頭版頭條,用觸目驚心的巨大字體寫著——《恥辱之夜!神在全明星賽場被惡意攻擊!》。配圖是李飛的拳頭印在喬丹臉上的高清特寫,照片里的喬丹身體後仰,表情錯愕,而李飛的眼神則冷酷得像一頭捕食的孤狼。
文章言辭激烈,將李飛描繪成一個毫無體育精神、靠暴力上位的野蠻人,並強烈呼吁聯盟主席大衛•斯特恩對這種“玷污籃球聖殿”的行為進行永久禁賽。
然而,翻到西海岸的《洛杉磯時報》,畫風卻截然不同。
<vp宣告時代更迭!》。配圖同樣是那一拳,但角度卻巧妙地選擇了李飛正面,他堅毅的下頜線與無畏的眼神充滿了力量感。文章則將整件事定義為“舊神的傲慢引發的反抗”,詳細羅列了比賽中喬丹數次極具挑釁性的垃圾話和隱蔽的肘擊動作,將李飛的反擊塑造成一場忍無可忍的“正義宣泄”。
電視上,各大體育頻道的辯論節目吵翻了天。
“這是對籃球的背叛!邁克爾•喬丹是聯盟的象征,李飛的行為不可饒恕!”一位資深評論員激動地拍著桌子。
“哦,得了吧!”另一位嘉賓立刻反駁,“象征就可以在場上為所欲為嗎?籃球是對抗的運動,不是請客吃飯!我只看到了一個年輕人用最直接的方式回應了霸凌!”
風暴的中心,是剛剛興起的互聯網論壇。
在這里,沒有媒體的克制與引導,只有最原始、最純粹的情緒宣泄。
一個名為“飛龍在天•李飛中文網”的論壇里,帖子刷新速度快到讓人眼花繚亂。
【置頂飄紅帖】︰[視頻]逐幀分析!喬丹全場17次小動作合集,飛哥這一拳打得太輕了!
下面立刻跟了上萬條回復。
“臥槽!原來有這麼多髒動作!電視台的轉播根本看不出來!”
“第7分13秒那個墊腳,太陰險了!飛哥的腳踝差點就廢了!”
“支持飛哥!打得好!對付流氓就得用流氓的辦法!”
而在“公牛王朝”論壇,則是另一番景象。
【血淚控訴帖】︰我們是冠軍,不是暴徒!抵制李飛,還籃球一片淨土!
“一個黃皮膚的菜鳥,他有什麼資格挑戰神?!”
“去年是巴克利,今年是他,他們都在嫉妒邁克爾的偉大!”
“聯盟必須給出說法!否則我們所有公牛球迷將抵制所有湖人的比賽!”
無數的gif動圖在網絡上瘋傳。有李飛那一拳的慢動作,也有他舉起vp獎杯時,喬丹在背景里陰沉的臉。
球迷們,媒體們,評論員們,他們像一群狂熱的考古學家,試圖從比賽錄像的蛛絲馬跡中,拼湊出事情的“真相”。
他們激烈地爭吵,站隊,互相攻擊。
但他們誰也不知道,真正的風暴,不在陽光下的球場,不在喧囂的網絡,而在那扇剛剛被踹開的、與世隔絕的更衣室大門之內。
那里正在發生的,才是決定未來聯盟格局的真正“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