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

第645章 積極響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顧興瑤 本章︰第645章 積極響應

    孫管家見沈文魁動了真格,又看眾人都瞪著他,悻悻地閉了嘴,嘟囔道︰“好心當成驢肝肺. . . . . .。”搖著扇子溜了。

    日頭往西斜了些,榆樹下的名冊上已經按滿了指印。王二麻的媳婦抱著娃,湊過來看名冊,娃伸出小手,想去摸那些鮮紅的指印,王二麻笑著把娃抱起來︰“娃,咱以後有地了,爹給你種麥子,讓你天天吃白饃!”

    劉寡婦也按完了指印,正跟旁邊的婦人打听︰“去遼東得帶些啥?俺就這兩件衣裳,要不要再縫個布包?”

    陳老漢坐在土場上,看著遠處的官道,喃喃道︰“徐大人. . . . . .俺們來了 . . . . . .。”

    沈文魁看著眼前的光景,抹了把額角的汗,心里松了口氣。他知道,這里只是第一站,接下來還要去濟南府其他縣,去東昌府,去北直隸的河北地界,但只要有徐天爵的名聲在,有朝廷的誠意在,總有更多的百姓願意跟著走。

    風吹過土場,帶著麥秸的清香,也帶著些微的希望。王二麻看著媳婦握在手里的菜團子,拍了拍土,塞給媳婦︰“吃了吧,等去了遼東,咱天天吃白饃!”他媳婦咬了口菜團子,眼淚卻跟著掉了下來,不是苦的,倒帶著點甜。

    這菜團子是省下來給家里的重勞力吃的,畢竟肚子里沒點油水,每天又干著繁重的體力活,這要是垮了,他們家也就完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的日子有了盼頭,現在是一個菜團子,以後會是大個的白面饅頭。

    她摸了摸懷里娃的臉,又望向沈文魁貼文書的老榆樹,樹葉雖落了些,可枝干挺得筆直,像極了沈大人說的遼東地頭——哪怕眼下看著荒,只要肯下力氣,總能冒出新綠。

    趙狗剩正幫著張吏目搬木板,嘴里哼著不成調的小曲,一會兒問“去遼東能騎馬不”,一會兒又問“自己能不能去遼東當兵?”

    滿腦子都是新鮮光景。陳老漢也湊過來,顫巍巍地幫著數指印,數到三十幾,突然停了手,抹了把眼楮笑︰“想當年在沂州,一村人也就這麼些戶數,這才大半天,就湊了這麼多,徐大人要是知道了,準得高興。”

    三十幾戶也有一二百人了,日頭沉到西邊的樹梢後,土場上的人漸漸散了,都急著回家收拾東西——有的要去地窖里刨些存著的紅薯干,有的要去給老屋的梁木上個油,雖說帶不走,但也算是如個念想,盼個念想。

    這一去,恐怕一輩子都回不來了,但是留在這也是真的活不下去,先不說什麼外族入侵,也不說當地官員的壓榨,就是那時不時起義的義軍也夠他們受的了。

    但凡能吃飽飯,他們也不想離開孤獨,實在是在這兒沒有活下去的希望,歷來征戰死傷者最多的就是百姓,朝廷的軍隊殺,叛軍也殺,普通老百姓想要在這亂世過活,真是難啊!

    王二麻則拉著媳婦往家跑,“得把那把老犁帶上!爹傳下來的,刨地好使!”

    沈文魁站在榆樹下,看著眾人匆匆又雀躍的背影,張吏目遞過來一碗水︰“大人,歇會兒吧。沒想到徐大人的名聲這麼管用,上午我還捏著把汗呢。”

    沈文魁喝了口水,喉間的燥意消了些,望著遠處漸暗的天色道︰“不是名聲管用,是人心盼著管用。百姓要的哪是名聲?是實打實的地,是能填飽肚子的糧,是給娃一個活法。徐大人當年在魯南做的那些事,早把‘信’字種在他們心里了。”

    張吏目點頭︰“也是。方才那孫管家來攪和,要是換個沒根基的官,指不定真被他說動了,可這些鄉親一口一個‘徐大人不會騙咱’,那是打心眼兒里信。”

    “嗯。”

    正說著,遠處傳來幾聲吆喝,是趙狗剩帶著幾個後生跑來了,手里拎著捆柴,還提著個瓦罐。“沈大人!張吏目!俺們家灶上熱了鍋玉米糊糊,還有倆貼餅子,您二位墊墊肚子!”趙狗剩把瓦罐往地上一放,熱氣“騰”地冒出來,混著玉米的香。

    陳老漢也顫巍巍地端著個粗瓷碗過來,碗里是兩個煮雞蛋,“大人,俺家老婆子攢的,給娃留的,今兒個高興,您吃。”

    沈文魁看著瓦罐里冒著熱氣的糊糊,看著粗瓷碗里圓滾滾的雞蛋,鼻子一酸。他在京里時,宴席上的山珍海味吃了不少,卻沒哪樣比得上這碗糊糊暖心。他沒推辭,接過碗,掰了半塊貼餅子遞給陳老漢︰“大爺,咱一起吃。”

    他能被戶部選來辦這個差事,自然是被上頭大人寄予厚望的,不然也不可能派他來,這個是關乎渠道能否在朝廷地方站穩的關鍵一招,絕不能出差錯。

    所有從戶部派出來的皆是進了徐黨考核名單的,只要能夠合格,日後前途必是一片光明,一個在百姓面前的好官,他沈文魁還是會做的。

    月光慢悠悠地爬上來,灑在土場上,把老榆樹的影子拉得老長。王二麻家的燈亮了,窗紙上映著他打磨犁頭的影子;劉寡婦家也亮了,隱約能听見她縫補衣裳的“簌簌”聲;趙狗剩家的煙囪冒著煙,怕是在給那把舊鐮刀開刃。

    沈文魁躺在臨時搭的帳篷里,听著遠處村落里零星的狗吠,還有風吹過榆樹的“沙沙”聲,心里踏實得很。他摸了摸懷里徐天爵的信,信紙邊角被他摸得發皺,上面“以軍法護民,以田畝安身”幾個字,在月光下仿佛有了溫度。

    他知道,等天亮了,土場上的人會更多,章丘縣的名冊會寫得更滿;等過些日子,車馬會排成隊,老的少的會背著包袱、牽著牛,跟著“戶部巡邊主事”的旗子往遼東走。

    路上或許有風霜,到了地頭或許有難處,可只要那四十畝地是真的,只要徐天爵的話是實的,這些揣著菜團子、捏著舊犁的百姓,就敢跟著他往關外走——畢竟,對莊稼人來說,有地的地方,就是活路,就是家。

    沈文魁也是貧苦家出身,能攀上徐黨,就是因為他初心不變,還想著普通百姓,能干實事。

    夜風里,仿佛能听見遠處傳來車馬的 轆聲,混著孩童的笑、牛的哞,還有鋤頭刨開凍土的“咚咚”聲。沈文魁翻了個身,嘴角帶著笑,迷迷糊糊地想︰明日一早,得先去看看那幾袋種子,可別被夜里的露水打濕了——那可是遼東的希望,是這些百姓的念想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方便以後閱讀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第645章 積極響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第645章 積極響應並對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