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人是在笑我大明無人嗎?”新任的工部尚書袁弘猛地轉身,官靴踩在金磚上發出沉悶的響聲,“于謙保衛京師,張輔平定安南,哪一個不是破格提拔?如今蕩平了虎視眈眈的後金,若不重賞,遼東將士寒心,誰還肯為陛下賣命?依我看,不僅要封爵,還要賞黃金千兩,賜丹書鐵券,讓天下人都知道,為大明建功者,必有厚報!”
“不然一旦按你們說的那樣開了壞頭,日後西南的奢安之亂將會愈演愈烈,將士們都知道,用命打下來的土地,卻獲得不了功勛,誰還會白白的葬送性命?”
“丹書鐵券?袁大人是想讓徐天爵學安祿山擁兵自重嗎?”高攀龍的聲音陡然拔高,驚得殿角的香爐都晃了晃,“去年徐天爵剛請調三萬邊軍歸自己節制,如今又要封爵掌兵,若他效仿安祿山起兵,誰能制衡?依我看,賞銀五千兩,晉一階已是極限!”
“高大人,這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英國公張維賢此刻也不再沉默,今天他來,本來也不想參與遼東的事情,但是高攀龍說的話實在有些過分,徐天爵可是他們勛貴一脈的人,高攀龍這麼說,簡直是將他們勛貴不放在眼里。
“徐天爵祖上是中山王徐達,乃是我大明開國元勛,也是你能栽贓的!你說他會反?難道要讓忠良之後流血又流淚嗎?五千兩賞銀?連撫恤陣亡將士都不夠!你們不要欺人太甚。”
趙南星緩緩搖頭,袍袖在身側劃出一道弧線,“今年黃河泛濫,災民百萬,也不是說我們不想賞賜遼東的將士,實在是財政緊張,徐督師身為主帥,理應以身作則,”
“我要是能把這筆錢若用在賑災上,能救多少性命?河南、山東的百姓連耕地都快沒了,臣還是想以百姓為主,今日之功也可以累積下來,待朝政寬裕之時再行賞賜。”
“趙大人這是本末倒置!”黃嘉善繼續說道“徐督師在京之時制定的各項政策,內閣和六部都已經實施下去了,效果很好,商稅、關稅都有所增加,想來戶部應該不缺少銀兩,此時不賞,更待何時?”
“對,啟稟陛下,我戶部現在銀錢充足,況且黃河泛濫之災,戶部已調撥銀兩,想來不會有太大影響,也不會對遼東將士的賞賜造成影響。”周顯平現在是戶部尚書,錢這方面他說話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黃大人可知‘功高震主’四個字?”高攀龍翻開《大明會典》,書頁在氣流中簌簌作響,“景帝時于謙功高,最終卻落得個斬于鬧市的下場,為何?只因兵權過重!如今徐天爵已是薊遼督師,再給予其國公爵位日後將面臨賞無可賞的地步,我看還是適當賞賜,既合祖制,又顯恩寵,才是妥當之舉。”
“妥當?高大人是想讓天下人笑我大明刻薄嗎?”張維賢的聲音里已帶了怒意,袍角被他攥得皺起,“當年李成梁守遼東,不過取得幾次小勝,朝廷就給了一個伯爵,賞良田三百畝。如今徐將軍滅了後金,難道還比不上李成梁?依我看,不僅要晉爵,還要讓他繼續領薊遼總督,總攬遼東、薊州、宣府三地兵權,如此方能一勞永逸解決邊患!”
“國公這是要將大明的北疆都交給徐家嗎?”高攀龍的臉漲得通紅,手中的笏板幾乎要被捏碎,他們這些自詡清流文人,一向看不慣依靠祖上榮光享受生活的勛貴。
殿中的爭執聲越來越響,官員們的袍袖翻飛,笏板踫撞,連殿外的侍衛都忍不住探頭往內張望。朱由校終于緩緩坐直身子,指尖在扶手上輕輕叩了叩,清脆的響聲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殿中的喧囂。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臉上的興奮漸漸變成了不耐煩,接著他重重一拍。
“吵夠了嗎?”朱由校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尤其是在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再多說話。
“徐天爵的軍功,朕已親眼驗看過了,塘報也核對過三次,確是實情。”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階下的官員們,“具體事項也不要在這里爭論了,兵部、吏部、督察院、內閣給個章程,到時候呈上來,朕親自看。”
“臣等領旨!”
風吹過皇極殿的銅鈴,發出細碎的響聲,仿佛在為這場爭執畫上句號,又像是在預示著,這朝堂之上的風波,才剛剛開始。
朱由校吩咐完這些,便準備讓尤福財將他們打發走,尤福財尖細的唱喏聲剛落,“退朝——”二字還在梁柱間蕩出余韻,百官袍角翻動,正待按品階次第退下,兵部尚書黃嘉善卻踏出班列。
快步走到掌印太監尤福財身邊,表示自己還有要事啟奏,尤福財看了看已經走了一大半的群臣,也沒有將人叫回來。
而是快步走到朱由校身旁,將黃嘉善的來意說明。朱由校雖然有些不耐煩,但還是給了黃嘉善這個面子,畢竟黃嘉善也算是三朝元老二品大員。
他讓尤福財把人領到養心殿,他在那里接見。
得到這個消息的黃嘉善一刻也不敢猶豫,身著緋色官袍,腰間玉帶因急促的動作微微晃動。他雙手攥著象牙笏板,
養心殿外的風卷著檐角銅鈴的脆響灌入,掀動他官袍的下擺,倒像是把邊關的急報也卷了進來。
喜歡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