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微微頷首,說道︰“周愛卿,朕明白這些事不易。但朝堂諸事繁多,還望卿等能分清輕重緩急,切不可因小失大。”周嘉謨連忙應道︰“臣遵旨。”
說到這徐天爵都看了看周嘉謨,對于這位吏部尚書,徐天爵還是很敬重的。
他在東林黨中為數不多的實干派,曾歷任右副都御史、巡撫雲南,後來升任兵部右侍郎並繼續巡撫廣東。他在任職期間彈劾黔國公木昌祚侵佔民田,並加強邊防,防止交趾兵侵犯。他還主持修復了被洪水毀去的堤岸,深知百姓疾苦。
算得上一位有能力,能為家國百姓做實事的官員,可惜他現在年齡大了,撐不了多久,東林黨即將面臨後繼無人的場面,所以說什麼東林黨也要下台。
畢竟,有能力的人,要不是死了,要不就老了,留著這些沒能力的人,身居高位有什麼用?
同時這邊一番匯報結束後,周嘉謨和方從哲也退回到隊列之中。
然後是兵部尚書黃嘉善大步走出,他身材魁梧壯碩,身上透著一股久經沙場的英氣,他們這些六部老臣算是大明為數不多的有能力的臣子,只可惜都老了。
只見他抱拳行禮,聲音依舊如洪鐘般道︰“陛下,兵部有要事奏。兵部已與遼東都司就遼東諸將的賞罰事宜,進行了極為詳盡的商議,現特呈上奏折,請陛下查驗。”
說著,黃嘉善從寬大的衣袖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奏折,雙手高高舉過頭頂。司禮監掌印太監尤福財連忙小步上前,接過奏折,轉身又畢恭畢敬地遞給朱由校。
朱由校接過奏折,神色變得專注起來,開始仔細閱讀。奏折上詳細記錄了此次明金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事跡。
原遼東都司指揮同知馬燃,在鴉鶻關之戰中親率部下死守鴉鶻關。迫使代善的女真正紅旗寸步未進,極大程度上支援了撫順、沈陽的主戰場。經兵部及遼東都司商議後,建議其升任清河游擊將軍,駐守清河堡,繼續肩負起防守鴉鶻關的重任,望陛下恩準。
朱由校看完後微微點頭,輕聲贊嘆道︰“馬燃此役確實表現得極為英勇,堅守關隘,護我大明疆土。如此安排,甚合朕意,而且也不負他馬家的威名,我听說他父親是開原總兵馬林,他父親死守開園,為國盡忠,朕加封其父兵部尚書餃。”
“陛下仁慈之君。”
接著,朱由校又繼續往下看︰原新軍指揮同知孫毅,在此戰中展現非凡。俘獲叛將李永芳,且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帳下斬獲賊頭十二顆,戰功堪稱卓著。遼東都司與兵部商議,欲將其調往泛河所,令其防守沈陽門戶。
朱由校看到這忍不住贊嘆道︰“這孫毅立下此等奇功,實乃我大明的棟梁之才,皇祖父曾說過一定要拿下李永芳的人頭,沒想到在朕這里實現了。這調遣之事,準了。此外皇祖父許諾的朕給他兌現,賞白銀兩千兩,受世襲泛河所千戶。”
“臣,代孫毅謝過陛下。”
徐天爵身為孫毅的頂頭上司,此刻,孫毅不在,由他代謝最為合適。
朱由校擺了擺手繼續往下看,就是原遼東都司指揮僉事馬熠,其作戰勇猛無畏,更是指揮炮隊重創努爾哈赤的瓖黃旗。在多次激烈戰役中,都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山海關總兵江應詔,舉薦其為山海關參將,兵部及遼東都司也認為此舉薦可行。”
朱由校略作思考,說道︰“馬熠既得江應詔如此舉薦,又有兵部和遼東都司的認可,朕相信此人必定有過人之處。準奏,望他能在山海關恪盡職守,不負朕望。”
奏折洋洋灑灑,詳細列舉了諸多將領的功績和任用建議。一開始,朱由校還能全神貫注地逐字閱讀,可隨著內容的增多,他的眼神漸漸有些疲憊,逐漸有些不耐煩了,畢竟這麼多,要是都看完,恐怕要不少時間。
他今天可是答應過午膳要陪客氏一起吃,所以他必須早點結束,于是便決定不看了,畢竟這是經過兵部和遼東都司的雙重嚴格認定,想必不會有差錯。所以,他直接大手一揮,果斷地說道︰“此事就依兵部和遼東都司所奏,速速安排,只待蓋上大印即可生效。”
此時,朝堂中的東林黨人相互對視,眼神中雖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他們原本企圖在朝會上攻擊遼東經略熊廷弼和遼東巡撫徐天爵,想借此打壓他們的勢力。
然而,之前的種種謀劃都以失敗告終。如今看到自己陣營中的這些將領憑借戰功加官進爵,他們更是沒有了可乘之機,只能將不滿深埋心底。
等到朝堂上諸多議題塵埃落定後,工部侍郎袁弘便整了整朝服,穩步出列。他拱手向皇帝行禮,聲音洪亮且清晰道︰“陛下,工部負責的新農作物推廣一事,進展還有一些困難。此事務繁雜,關乎民生,如今推廣之際,還需戶部協助調配物資、統計田畝,還請陛下恩準。”
袁弘的話語在空曠的大殿內回響,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在他身上。朱由校正欲回應,腦海中突然閃過之前對徐天爵的承諾。
他微微坐直身子,清了清嗓子說道︰“朕想起一事,遼東巡撫徐天爵在此次戰事中戰功顯著,而且西洋番物的種植提議也是出自他手。朕決定,升任他為戶部侍郎,暫留京師,全力跟進此事。至于遼東那邊,便先交由遼東經略熊廷弼來打理。 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呀?”
朱由校說完這番話後,便將目光頭的下方在眾人之間來回游走,他想看看有誰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自己。
喜歡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請大家收藏︰()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