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縣委書記松開握著衛國的手︰
“衛國,你稍等,為了表示感謝,我借花獻佛送你一件禮物。”
原來,這件禮物是縣委書記在一個村子扶貧時,
無意間救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的父母為了表示感謝,就送給縣委書記一個硯台。
縣委書記表示不要,小男孩的父母說︰
“這是一個硯台,是有文化的人才能用得上,我們用不上,送給你全當做個紀念。”
縣委書記想到一個硯台也不值什麼錢,看它做工比較精美,就收下了。
現在把它轉贈給你,留作紀念。
衛國接過硯台一看,真的做工比較精細,感覺不像普通物件。
正想仔細研究時,就听到腦海里響起熟悉的機械聲。
〔叮!系統檢測到名貴歙硯,價值三十萬積分。是否出售?〕
接著又听系統繼續介紹道︰
〔叮!歙硯全稱歙州硯,產于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
龍尾山所產石料最為優質,因此,歙硯又被稱為龍尾硯。〕
衛國心想︰看起來縣委書記並不知道這個硯台的珍貴之處。
就說︰“書記,你這個硯台並非普通的硯台,而是安徽省非常出名的歙硯。
別人送給你的,你就好好保存,做個留念。”
說著,衛國就把硯台遞還給了縣委書記。
縣委書記一听衛國說這個硯台是名貴的歙硯時,也是吃了一驚。
本想接過來再送還給那個老百姓,轉念又一想,已經都送給衛國了,那就送了。
老百姓那里只有自己再想辦法彌補吧。
想到這里,縣委書記擺擺手說︰
“既然送給你了,它不管有多珍貴,我就把它送給你。
況且你醫術這麼高超,再珍貴的東西都配得上你。”說得衛國有點不好意思。
這時候,常醫生也走上來,握住衛國的手說︰
“衛小友,我現在邀請你去縣醫院做精神病科的主治醫生。
雖然我現在只是一個醫師,但我能說服院長來接收你,
如果他不接受,我願意退出來讓你來代替我。”
縣委書記對常醫師十分了解,對常醫師的技術十分贊同。
听常醫師這樣說,就疑惑地望著常醫師。
常醫師這樣解釋說︰
“衛小友的醫術比我高出了很多。
我承認我的醫術不算差,但和衛小友相比,那就差遠了。
這樣說比較籠統,給你舉個例子吧。
就剛才衛小友給你岳母扎銀針,
他是一次三針同時下去,精準而沉穩,這樣效果就會好很多。
我只能一次一針,這就是差距。”
常醫師這樣一說,縣委書記雖不是學醫的也明白了。
想到在岳母住院期間,很多和岳母病情差不多的人,
因為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病人和家屬都吃了很多苦頭,自己有親身體驗。
近一年時間,由于自己的妻子經常在醫院照顧岳母,
勞心勞力,身體很快垮了下來。
以衛國這樣的治病速度,醫院排隊住院的病號很快就會治好。
想到這里就對衛國說︰
“衛國,現在咱們縣醫院確實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如果你想去,我現在就跟他們打招呼讓他們先給你辦手續。”
停了一下,縣委書記又說︰
“如果你願意,咱們可以在縣里建一個專科醫院,
專門治療精神方面的疾病。
我知道,就咱們縣醫院就有很多精神方面的病號,
其他縣肯定也有。
我們可以面向全國,有這種疾病的人都可以到我們縣來看病,
這樣我們就能為社會為國家做更多的貢獻。”
听縣委書記這樣說,衛國趕緊擺擺手說︰
“書記,你看我這年紀,還太年輕。
這樣的重任我擔不了,我這個人自由慣了,不喜歡受約束。”
常醫師听到衛國這樣說,趕緊對衛國說︰
“衛小友,這樣行不行?就像縣委書記說的,
咱們在這里建一個專科醫院,專治精神方面的疾病。
現在我們國家還沒有這樣的專科醫院,我們現在建一個是全國首例。
這樣對我們縣將來醫療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平時由我們坐診,只有遇到疑難雜癥,你再過來。
平時你只用培訓一下年輕醫生就可以了。你覺得怎麼樣?”
听了常醫生的分析,縣委書記更熱心了。
他作為縣委書記,在自己任職期間,能夠在自己的縣里建一個專科醫院,
對他的仕途是非常有利的。
衛國听了常醫師的話,心里也有點想法。
如果真能建一所專科醫院,自己的醫術有了用武之地,
還有自己空間里生產出來的糧食藥材,都也有了合法合理拿出來的理由。
想到這里就對縣委書記和常醫師說︰
“既然大家都同意建一所醫院,那我也不再反對。
但是我有一個要求,這醫院的院長將來由我來擔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縣委書記和常醫師听了衛國的話,相視而笑。
常醫師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終于把這個醫學奇才留了下來。
衛國和常醫師剛從縣委書記家里出來,
就看到縣委書記的小舅子小剛從外面匆匆回來。
進屋剛好踫到正準備出去的縣委書記,就問︰
“哥,我听說媽的病被你找的人治好了,是不是真的?
有這麼厲害的人嗎?媽可是病了一年多了。
我們也是找了許多名醫都沒治好,這個人只是給媽扎一次針就好了,是不是真的?”
“媽真的已經好了,現在在她自己的屋里,你可以去看看。”
停了一下,就笑著說︰
“小剛,平時媽生病你從沒有操過心,今天這麼上心,是不是想幫你們局長的老父親治病?
我記得你們局長的老父親和媽的病差不多,也病了很久了,
你是不是想幫你們局長的老父親治病?”
“哥的記性真好。我們局長的老父親和媽的病差不多,要比媽的病輕一點。
這一段我們的家屬樓剛蓋好,就要分房子了,
我也想表現表現,爭取第一批就能分到房子。”
看到自己的小舅子也懂得人情世故了,就欣慰地點點頭。
“這人不太好請,我給你指條路,
他和王縣長關系不錯,經常在王縣長那里玩,
你也可以多去王縣長那里,說不定能踫到他。”
“謝謝哥,我知道怎麼做了。”小剛說完就朝母親的房間里跑去。
……………………
喜歡六零年代︰系統每天帶我尋寶請大家收藏︰()六零年代︰系統每天帶我尋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