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

第392章 南涼奠基者禿發思復︰河西苟王二十年與亂世生存指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仙鄉樵主 本章︰第392章 南涼奠基者禿發思復︰河西苟王二十年與亂世生存指南

    序幕河西走廊的風滾草

    公元365年,河西走廊的風,那可不是一般的風。它裹著祁連山的雪沫子,卷著戈壁灘的沙子,還時不時捎帶點隔壁前秦苻堅大帝練兵揚起的塵土、前涼張氏宮廷陰謀的酸腐氣,以及南方吐谷渾騎兵跑馬圈地的汗味兒。就在這“風味”十足的大舞台上,禿發鮮卑的老首領禿發推斤同志,很不講究地撂挑子了,把一個燙手山芋——哦不,一個在夾縫里求生存、在刀尖上跳踢踏舞的部落,塞給了兒子禿發思復。

    新官上任的禿發思復,環顧四周東邊,前秦苻堅磨刀霍霍,氣勢洶洶,一副“我要打十個”的架勢;西邊,前涼雖然有點日薄西山,但瘦死的駱駝架子還在;南邊,吐谷渾的騎兵像草原上的土撥鼠,神出鬼沒。自家這點地盤,活像一張被一群餓狼盯著的肉餅,還是不太肥的那種。這位新首領深吸一口混合著馬糞和沙塵的空氣,沒有發表什麼“三年趕超前秦,五年統一河西”的豪邁宣言,只是淡定地對身邊一臉緊張的親信嘀咕“瞅見沒?這世道,硬剛是莽夫,咱得學那風滾草,風來了咱就趴下,等風過去了,趕緊把根扎深點!活著,才有輸出!”

    第一幕膝蓋的藝術——論如何在七大“老板”間優雅地反復橫跳

    “啥?稱臣?!”年輕的部將拓跋烈(咱虛構個熱血青年當捧哏)一听這話,差點把剛喝下去的馬奶酒噴出來,眼珠子瞪得比銅鈴還大,“頭兒!咱鮮卑勇士的膝蓋,那是有原則的!除了跪長生天和……和咱自己手里的彎刀,還能跪誰?這不是丟祖宗的臉嘛!” 篝火 啪作響,映照著思復那張寫滿“你太年輕”的臉。他不慌不忙,撿起一根枯樹枝,“啪嗒”,輕松折斷。“瞧見沒?硬邦邦的,風一大, 嚓,完犢子。” 他又拿起一根更有韌性的草睫,隨風搖了搖,“再看這個,風來了它彎腰,風走了它站直。這叫策略,懂不?” 他指向東方前秦大軍揚起的遮天蔽日的煙塵,“咱這膝蓋一彎,換的是部族老老少少喘口氣的機會,是用一個虛名,保咱實實在在的牛羊馬匹和人口!這不叫慫,這叫戰略性隱蔽!” 拓跋烈張了張嘴,看著首領手里那根迎風搖曳、生命力頑強的草睫,再看看遠處那令人窒息的煙塵,最終把話咽了回去,默默坐下烤火——嗯,真香。

    禿發思復同志的膝蓋,那絕對是安裝了十六國時代最頂級的“自適應液壓緩沖系統”。老爹禿發推斤臨終前拉著他的手,千叮嚀萬囑咐“兒啊,記住,抱緊苻堅的大腿,能苟則苟!” 思復同志是個大孝子,老爹的遺訓貫徹得那叫一個徹底。前秦的使者剛露個臉,禿發部表示歸順的文書和“土特產”(主要是牛羊)就已經在快馬加鞭送去的路上了,效率高得讓使者都懷疑人生“這……這就成了?我還沒開始表演(威脅)呢!”

    但這絕不是禿發思復外交生涯的孤例。前涼張家的使者帶著點“瘦死駱駝”的傲嬌來了?禿發首領立刻笑容可掬,言辭謙卑得像春天里融化的雪水,順便把自家兒子打包送過去當“友好交流生”(人質),服務態度五星好評!後趙那位人送外號“人形凶獸”的石虎大哥的威名傳到河西?思復二話不說,立刻精選最肥美的牛羊,配上最誠摯(至少看起來是)的效忠誓言,火速奉上,求生欲直接拉滿!

    史書翻一翻,你會驚奇地發現,在禿發思復同志擔任ceo的約二十年(365385)里,禿發部這顆“牆頭草”,不對,是“靈活就業標兵”,其名字如同走馬燈一樣,頻繁出現在前趙、後趙、前涼、前秦、後秦等至少七家“大公司”(政權)的“優秀員工(附庸)光榮榜”上。後世一些端著架子寫史書的老學究,可能用“朝秦暮楚”這種略帶貶義的詞來形容他。拜托!在那個今天稱王明天就可能被做成“人肉刺身”的瘋狂年代,一個弱小部族的首領,每一次精準的“膝蓋彎曲”,每一次及時的“老板換人喊”,那都是在“降維打擊”的陰影下玩命地給整個部族續命啊!這哪是沒骨氣?這是頂級生存智慧!

    最經典的案例發生在公元383年。那場驚天動地的“淝水之戰”消息傳來,曾經不可一世的前秦苻堅大帝,瞬間從“我要打十個”變成了“十個在打我”,帝國稀里嘩啦碎了一地。消息傳到禿發部營地時,思復正和部下們愉快地啃著羊腿喝著馬奶酒,慶祝又一個平安年(畢竟苟住了)。他放下酒碗,動作只停頓了大概……嗯,相當于現代人刷完一條震驚體新聞的時間。隨即,他抹了抹嘴上的油,淡定地召喚文書官“別吃了!趕緊的,把庫房里壓箱底的好東西都翻出來,備上厚禮,派最機靈的使者,給我日夜兼程,直奔後秦姚萇那兒去!前秦這棵大樹倒了,咱得趕緊找棵新樹乘涼!” 這份刻在dna里的“老板跑路我跳槽”的危機反應速度和市場判斷力,讓帳中那些還在消化“苻堅敗了”這個爆炸新聞的部將們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正是這份“苟住就是勝利”的本能,讓禿發部在西部鮮卑殘酷的“吃雞大賽”(競爭對手主要是乞伏部、吐谷渾部)中,硬生生熬成了“最長待機王”,笑到了(相對)最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二幕種田養馬兩手抓——氈帳里的“悶聲發大財”計劃

    和平,哪怕是靠膝蓋換來的、搖搖晃晃的和平,對禿發部來說,那也是久旱逢甘霖,沙漠見綠洲。思復同志心里門兒清依附大佬,就跟借錢過日子一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打鐵還需自身硬,部族真正的脊梁骨,必須自己練出來!于是,這位首領脫下象征身份、可能還瓖著點寶石(如果有的話)的袍子,換上方便下地干活的粗布短打,親自騎著馬,像個兢兢業業的生產大隊長,巡視起禿發部廣闊的牧場和湟水流域那一片片新開墾的、還散發著泥土芬芳的田地。

    “首領啊!” 一位滿臉風霜、胡子拉碴的老牧人賀蘭渾(再虛構個保守派代表當逗哏)看著田里綠油油的禾苗,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他痛心疾首地指著那些彎腰勞作的族人(其中不少是聘請或收留的漢人流民),“咱們鮮卑人,天生就是馬背上的雄鷹!生在馬背,死也要在馬背!這彎腰撅 地刨土,那是漢人干的活計!咱們學這個,祖宗的臉往哪擱?雄鷹的翅膀還要不要啦?”

    思復同志一點兒也不惱,他樂呵呵地蹲下身,抓起一把黝黑肥沃的泥土,在手里掂了掂,又指向遠方地平線上如同移動雲朵般的龐大羊群“賀蘭大叔,您老說得對,咱是馬背上的民族,這沒錯!” 他話鋒一轉,“可是大叔您看,草原上的牧草,那是老天爺賞飯吃。老天爺高興了,風調雨順,草長得好,牛羊就肥;老天爺要是不高興,鬧個旱災雪災啥的,草枯了,牛羊就得餓肚子,咱就得挨餓,就得看別人臉色,甚至去搶,去流血!” 他用力攥緊手里的泥土,仿佛握住了部族的命脈,“但這腳下的土地不一樣!只要咱肯下力氣,引好水(湟水),用好農具(引進的),種下種子,它就能長出金燦燦的糧食!這糧食,是咱自己能把控的命根子!一手緊緊握著咱的套馬桿(畜牧業老本行不能丟),一手牢牢攥住這鋤頭把(發展農耕新產業),咱禿發人的腰桿子,才能真正挺起來,不用總看老天爺和那些‘老板’的臉色吃飯!這叫‘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在首領的強力推動(可能還有點威逼利誘)下,禿發部展現出了驚人的“雙軌制”經濟活力,堪稱十六國版的“改革開放”。

    草原深處 “畜牧業基本盤”穩中有升。牛羊馬駝的種群數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尤其是戰馬,那膘肥體壯、油光水滑的勁兒,跑起來蹄聲如雷,塵土飛揚。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未來讓南涼政權揚名立萬的“禿發鐵騎”預備役!這可是思復留給子孫最硬核的“固定資產”之一。

    湟水谷地 “農業新增長點”蓬勃發展。思復同志絕對是“人才引進”的高手,他開出優厚條件(可能是包吃包住還給地種),吸引那些因戰亂從中原流亡而來的漢族農民。這些“技術移民”帶來了當時先進的耕作工具(鐵犁、耬車啥的)、精耕細作的方法,還有耐寒抗旱的作物品種(粟、麥等)。于是乎,古老的草甸被鋒利的鐵犁第一次劃開,沉睡千年的土地被喚醒。曾經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如今翻滾起一片片青翠欲滴、生機勃勃的麥浪粟海!糧食囤滿了新修的倉庫,部族定居點像雨後春筍般在河谷地帶冒出來,人口在相對安寧的環境下蹭蹭往上漲。史書《晉書》用“務農桑,修鄰好”六個字,高度概括了思復這“對內搞建設,對外搞關系”的英明國策。一個融合了游牧民族彪悍血性與農耕文明堅韌務實特質的“新禿發部”,正在河西走廊南部(大致相當于今天甘肅武威到青海湖以東這片區域)強勢崛起,畫風清奇,潛力無限!

    錢包鼓了,腰桿子自然就硬了(至少比從前硬不少)。思復同志的外交手腕,也從最初的“卑微求生式”,悄然升級為“主動經營式”,他玩起了“合縱連橫”的高級操作,手法相當嫻熟。

    聯姻大法好 瞅準了哪個羌族部落的酋長實力不錯、閨女待嫁?沒問題!思復大手一揮,替自家兒子(或者自己?)提親去!一場婚禮,幾車聘禮(牛羊布帛少不了),換來一個強大的姻親盟友,這買賣劃算!

    歃血為盟兄弟情 遇到脾氣相投(或者利益一致)的氐族首領?來來來,擺上香案,殺只白公雞(或者黑羊?),把血滴進酒碗里,大家伙兒一起干了這碗“結義酒”!從此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有福同享,有難……嗯,盡量同當!

    靠著這一套“婚姻+結義”的組合拳,思復像一塊人形磁鐵,把河西走廊南部那些零零散散、各自為政的羌、氐部落,一點點地吸附、整合到了禿發部這架越來越大的戰車周圍。當禿發部的勢力範圍穩穩當當地覆蓋了涼州南部廣袤的土地時,它早已悄然完成了從需要看人臉色、瑟瑟發抖的“小透明”,到西部鮮卑三巨頭(禿發、乞伏、吐谷渾)中實力最雄厚、潛力最被看好的“扛把子”的華麗轉身!站在高處,望著部族營地炊煙裊裊、牧場牛羊成群、田間禾苗茁壯的盛世(相對而言)景象,思復同志拍了拍身邊兒子禿發烏孤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兒啊,看到了嗎?依附別人,就像藤蔓纏樹,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今天咱禿發部埋頭苦干,積蓄力量,將來……咱自己也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這餅畫的,又大又圓,關鍵他還真給打好地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三幕隱忍的饋贈——南涼王朝的“沉默奠基人”

    公元385年,禿發思復同志功成身退(或者說,鞠躬盡瘁),結束了他隱忍務實、低調奢華有內涵的一生。他沒有給自己加冕什麼“大單于”、“天王”之類的炫酷頭餃,史書上也沒記載他有過什麼“七進七出”、“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拉風戰績。看上去,似乎有點平平無奇?但是!他留給兒子禿發烏孤的“遺產”,那可真是沉甸甸、金燦燦,足以閃瞎後涼呂光的鈦合金眼。

    一個人口興旺(種田養馬效果顯著)、經濟穩固(農牧雙豐收,家有余糧心不慌)、軍力可觀(戰馬成群,勇士如雲)、在河西走廊跺跺腳地面也得顫三顫的強大部族集團!

    一份深深融入禿發部骨髓的祖傳秘方——“務實求生,猥瑣發育,伺機而動” 的超級政治生存智慧!

    這份“遺產”的價值,在他死後立刻得到了市場的驗證。後涼的開國皇帝呂光,這位曾經在西域橫著走、眼楮長在頭頂上的猛人,面對河西地區剪不斷理還亂的民族“毛線團”,也不得不捏著鼻子,正視禿發部這個龐然大物。他鄭重其事地派出豪華使團,捧著一頂金光閃閃(也可能是銅的)、象征著巨大權力的官帽——“河西鮮卑大都統”——送到了禿發烏孤面前。

    當使者在營地里用抑揚頓挫的腔調宣讀詔書時,禿發烏孤手撫著那方沉甸甸的金印(或銅印?),心里跟明鏡似的“呂光老兒給我這頂高帽子,哪里是他的恩賜?這分明是我老爹禿發思復,用整整二十年的裝孫子、種地、養馬、搞聯姻、拉人頭,一點點攢下來的赫赫威名和如山實力換來的‘認證’!是市場(實力)選擇了我!” 《晉書》里輕描淡寫的一句“烏孤嗣位,呂光遣使署為……河西鮮卑大都統”,背後藏著的,正是思復同志二十年如一日“積谷練兵,修好諸部”打下的、比鋼筋混凝土還結實的地基!這個“大都統”的名號,就像一面官方認證的“河西鮮卑扛把子”旗幟,讓禿發部在法理上擁有了號令河西地區其他鮮卑小弟的正當性。這為十二年後(公元397年),禿發烏孤正式掀桌子不跟呂光玩了,在廣武(今甘肅永登)意氣風發地亮出“南涼”國號,鋪就了一條最寬敞、最體面的紅地毯!思復,這位從未稱王的“苟王”,才是南涼政權真正的、無形的“總設計師”和“首席工程師”。

    歷史有時候喜歡用反差來證明智慧。思復去世幾十年後,他的兒子禿發�M醋狹四狹溝耐蹺弧仗賜 荊 薔允俏幻湍校∮攣瀋普劍 ﹦ 贗戀男謀忍旎勾蟆H歡 坪醢岩  潛盡拔茸志鰲鄙奼Φ涓輩拗接昧耍 蛘吒紗嗤諏四母鯽鶻頃戈埂K妊 賢罰 怕胖鞫 齷鰨 繃埂 笄亍 墓 樟   歉齪萑耍┐戎鼙 苛諭婷攬摹= 兀勘 蟺墓Γㄋ  桶職衷芟碌募業祝┤窨 甦 暮樗 謊└├髯摺W鈧眨 狹乖仗詞種斜 陳淠弧9 14年,當都城樂都(今青海樂都)陷落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淪為喪家之犬的禿發�M叢諤油雎飛希 挪醒羧繆  蛐聿磐闖剮攆櫚亓 虻揭  幾錯K那看似“保守”、“慫包”的生存哲學里,蘊藏著怎樣的大智慧——在十六國這個吞噬了無數英雄豪杰、堪稱“帝王絞肉機”的恐怖年代里,能活下來,並且讓部族持續壯大,這本身就是一種最高段位的勝利,一門最考驗耐心的藝術!

    後世史家評價思復“深謀遠慮”,真是再精準不過了。他精準地把脈了亂世生存的核心法則克制沖動,往往比揮舞刀劍需要更大的勇氣;隱忍蓄力,常常比盲目擴張需要更高的智慧。 他並非沒有逐鹿中原、稱王稱霸的野心,只是他選擇將這份野心深深地、小心翼翼地埋藏在“生存第一”的堅實土壤之下,耐心地等待它生根、發芽、破土而出。他的野心,是可持續的野心。

    尾聲生存大師的永恆啟示

    禿發思復的二十年首領生涯,堪稱一部在帝國夾縫中求存圖強的“非典型”創業寶典。他手里沒有傳國玉璽那種blg blg閃瞎眼的頂級裝備,但他卻牢牢握住了讓一個部族活下去、強起來的核心密碼——務實、隱忍、變通、以及埋頭苦干搞建設。

    他的舞台是河西走廊的風沙、草場與河谷;他的道具是適時彎曲的膝蓋、深耕土地的犁鏵、精心照料的牛羊和不斷增長的人口。他以二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在周邊強權的陰影下,像一位最高明的棋手,悄無聲息地布局落子,為禿發部的未來編織著一張牢固的大網。

    當他的兒子禿發烏孤最終將“南涼”的旗幟高高插在河西大地時,那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的聲音,仿佛就是他父親禿發思復以隱忍、務實和深謀遠慮寫就的傳奇史詩在回蕩——一部關于弱者如何在亂世中保全自身、積蓄力量、最終贏得入場券的終極生存指南。這無聲的史詩向歷史宣告聚光燈固然偏愛那些開疆拓土、光芒萬丈的帝王將相,但人類文明那頑強的韌性,一個民族在絕境中延續的火種,同樣深深銘刻著那些在黑暗和壓迫下,默默無聞卻無比堅韌地築牢根基的“生存大師”的名字。 禿發思復,這個名字或許不夠響亮,事跡不夠轟轟烈烈,但它如同一個永恆的烙印,深深刻在十六國那紛亂血腥的史冊上,成為一個關于“活著,然後才有機會強大”的、顛撲不破的真理的鮮活注腳。他用二十年“苟王”生涯證明有時候,退一步,不是為了海闊天空,而是為了蹲下,然後跳得更高、更遠。 這,就是禿發思復留給後世的,最詼諧也最厚重的歷史課。

    仙鄉樵主讀史至此,有詩詠曰

    風擎大 立西疆,暫寄強藩晦智光。

    廿載深培根柢固,終成霸業峙河湟。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方便以後閱讀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392章 南涼奠基者禿發思復︰河西苟王二十年與亂世生存指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392章 南涼奠基者禿發思復︰河西苟王二十年與亂世生存指南並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