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

第330章 後燕柱石慕容農︰從熊孩子到遼西王和帝國最強打工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仙鄉樵主 本章︰第330章 後燕柱石慕容農︰從熊孩子到遼西王和帝國最強打工人

    《七絕?詠後燕遼西王慕容農》

    桑斧稱戈號惡奴,倉盈十載萬民呼。

    鄴童笑指參商斗,血濺翻旗殿柱枯。

    公元398年,龍城(今遼寧朝陽)的雨夜,空氣里彌漫著血腥和背叛的味道。幽暗的囚室里,一個曾經裂衣為旗、揮劍定乾坤的男人——慕容農,听著窗外叛軍的喧囂,嘴角或許掛著一絲苦笑。二十年前,在河北列人縣那個塵土飛揚的午後,他斬桑為矛、裂裳為幟,振臂一呼,數萬人景從,何等意氣風發!那時他大概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這條為後燕帝國鞠躬盡瘁的“老黃牛”,最終的謝幕戲碼,竟是在盟友的謊言和自家人的刀下,狼狽收場。歷史這位編劇,對這位後燕的“最強打工人”,下手可真夠狠的。

    一、 列人縣“草根創業”開局一把刀,兵馬全靠招 384386年

    時間撥回到公元384年,前秦帝國在淝水之戰被東晉胖揍一頓後,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瞬間稀里嘩啦。慕容垂——這位被前秦天王苻堅當菩薩供著、心里卻一直惦記著“光復大燕”的狠角色,終于按捺不住,在鄴城(今河北臨漳)扯旗造反了!然而,創業初期,形勢堪比地獄難度老爹慕容垂被前秦將領苻丕死死摁在鄴城打地鼠,兒子慕容農更悲催,直接成了“人質體驗卡”,困在城里動彈不得。

    “爹,您大膽地往前沖!兒子我自有錦囊妙計!” 慕容農臨別時撂下的話,帶著慕容家祖傳的“莽中帶細”氣質。

    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清晨,慕容農以“出去透透氣,打點野味改善伙食”為由,帶著幾個鐵桿心腹,策馬揚鞭,沖出鄴城這座豪華監獄,目標直指河北腹地的列人縣(今邯鄲東北)。在那里,他上演了十六國版“白手起家,空手套白狼”的經典戲碼,堪稱古代創業導師。

    沒兵器?慕容農一拍大腿“砍!把桑樹都給老子砍了,削尖了就是長矛!” (史載“斬桑而為兵”)沒旗幟?他更豪爽,“刺啦”一聲撕下自己的衣袍“瞧見沒?這就是咱的軍旗!夠不夠鮮艷?夠不夠拉風?” (史載“裂裳而為旗”)靠著這股子“要啥沒啥,但氣勢不能輸”的勁頭,加上個人魅力爆棚,他迅速吸引了當地豪強和流民組團入伙。烏桓首領魯利、張驤等地方“地頭蛇”一看“ ,這小子有點東西,跟了!” 紛紛帶著小弟和糧草來“天使投資”。一支幾萬人的“農家軍”(非官方名稱,純屬調侃)如同滾雪球般迅速壯大。慕容農一點不客氣,自封“都督河北諸軍事”——翻譯成現代話,就是“河北片區總扛把子”。這位年輕的“霸道總裁”,完成了從人質到軍閥的華麗轉身,用時可能比現代人注冊個公司還快。

    前秦名將石越,帶著萬余精銳(那可是前秦正規軍!),氣勢洶洶殺來,準備給這群“泥腿子”好好上一課。石越看著對面那寒酸的桑木矛和破布旗,差點笑出聲“就這?烏合之眾,一波帶走!” 然而,兩軍開片,慕容農指揮若定,他手下的“草根天團”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結果大跌眼鏡石越同志不僅沒帶走對方,反被“帶走”了——腦袋被慕容農的部下當戰利品拎了回來。此戰一炮而紅,震動河北,為老爹慕容垂圍攻鄴城掃除了一個大障礙。慕容農的創業首秀,堪稱滿分答卷。

    緊接著,麻煩不斷。丁零首領翟真在魯口(今河北饒陽)搞事情,慕容農拉上堂弟慕容麟,哥倆好一頓混合雙打,大破翟真,把他攆到了無極(今河北無極)。第二年(385年),又在中山(今河北定州)給翟真來了個“半價優惠套餐”——殲敵過半,打得他懷疑人生。冀州那邊也不消停,前秦舊將邵興聯合趙粟扯旗造反。慕容農表示“專業平叛,包熟包甜!” 快刀斬亂麻,迅速擒殺邵興,讓冀州大地重歸“寧靜祥和”。後勤保障方面,他親自跑到清河、平原(今山東一帶)去“化緣”征糧。但他可不是土匪,講究的是“明立約束,均適有無”——定規矩,講公平,絕不擾民。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硬是把後勤工作干成了軍民魚水情的典範,保障了前線大軍的“胃動力”。這位年輕將領,儼然成了後燕開國最閃亮的“vp”。

    二、 龍城“太守變形記”從猛將到“扶貧辦主任” 385389年

    後燕初創,地盤不穩,人心浮動。慕容垂的目光投向了慕容氏的老家,龍興之地——遼東龍城(今遼寧朝陽)。公元385年,一道任命下來慕容農出任幽州牧,鎮守龍城!表面看是委以重任,封疆大吏。但仔細一品,嗯?味道有點不對。別忘了列人起兵時,慕容農自己給自己封了個“河北總指揮”的大官兒,這事肯定在老爹慕容垂心里種下了小九九。把他從核心戰場調開,發配到遙遠的遼東,未嘗不是一種“冷藏”策略兒子,你太能干了,先到邊疆涼快涼快,冷靜冷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然而,慕容農用實際行動證明是金子,在哪兒都能發光發熱,還能帶動群眾致富!在龍城,他搖身一變,從戰場殺神切換成了“遼東人民的好公僕”,展現出卓越的治理才能。

    寬簡法制 刑罰?能輕則輕!賦稅徭役?能減則減!讓飽受戰亂之苦的老百姓喘口氣,歇歇腳。

    勸課農桑 “開荒種地,發家致富!”口號震天響, 政策接地氣,手把手教技術,心貼心給幫扶,荒地變良田,炊煙裊裊起。

    招撫流民 龍城歡迎您!來了就是龍城人,分地分房(可能夸張了點,但政策肯定好)安新家!面對戰亂中流離失所的“北漂”,慕容農張開懷抱,短短時間,數萬流民拖家帶口來投奔。遼東大地在他的治理下,如同枯木逢春,煥發勃勃生機。史書記載“居民富贍”——老百姓錢包鼓了,糧倉滿了,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美滋滋。這位龍城太守,用實打實的政績,寫就了一部感天動地的“邊疆脫貧攻堅戰紀”!

    政績太耀眼,偶爾也會引來些“牛鬼蛇神”。公元389年,北平郡(今河北遵化一帶)出了個奇聞一個叫法長的和尚,不知是打坐時打通了“任督二脈”得了“天啟”,還是被野心家當成了“吉祥物”,竟然被擁立為“皇帝”!一幫人在白狼城(今遼寧喀左)敲鑼打鼓,搭起了“草台班子朝廷”。消息傳到龍城,幕僚們慌得一匹“大人!不好了!有人稱帝了!速速發兵剿滅啊!”

    慕容農听完匯報,淡定地呷了口茶(也可能是酪漿),噗嗤一笑“就這?一群烏合之眾,捧個和尚就想當皇帝?百來個騎兵足夠了!” 他精準判斷了這場鬧劇的本質,只派出一支百余人的精銳騎兵小隊。這支“特種部隊”快馬加鞭,以迅雷不及下載之勢突襲白狼城。戰斗過程?毫無懸念!首領吳柱還沒弄明白“龍椅”是啥材質,就被捆成了粽子。這場“皇帝夢”鬧劇,被慕容農談笑間,兵不血刃地摁滅了。他在遼東的歲月,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上馬能安邦,下馬能治民”,文韜武略,樣樣精通。

    三、 滅國“專業戶”的kpi南征北戰,業績爆表 389395年

    遼東的歲月靜好被老爹的召喚打斷。慕容垂需要他這把最鋒利的劍。公元389年,慕容農被調回中原戰場,目標收拾反復橫跳、煩人至極的丁零勢力——翟魏政權。慕容農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389年 在襄國(今河北邢台)把翟魏老大翟遼揍得滿地找牙。

    391年 翟遼的兒子翟釗不服氣,帶兵猛攻後燕重鎮鄴城。慕容農表示“想動我老巢?門兒都沒有!” 一頓操作猛如虎,打得翟釗抱頭鼠竄。

    392年 作為核心打手,跟著老爹慕容垂發動滅國戰,徹底把蹦多年的翟魏政權送進了歷史垃圾堆。丁零勢力,卒。

    更大的“滅國kpi”在394年等著他。慕容垂老爺子看著同宗同源的西燕(慕容泓、慕容沖、慕容永等人建立,和慕容垂的後燕是親戚也是死對頭),越看越不順眼,決心把它“注銷”掉。慕容農再次作為主力輸出參團。後燕大軍氣勢如虹,攻陷西燕都城長子(今山西長子),西燕皇帝慕容永兵敗被殺(慕容永說好的同宗情誼呢?)。西燕,卒。

    滅掉西燕,慕容農連慶功酒都顧不上喝,馬不停蹄率軍南下,目標東晉的青州、兗州(今山東大部)。那感覺,就像游戲里剛推完一個boss,順手就把旁邊的小怪營地也清了。他如秋風掃落葉般攻城略地,輕松拿下臨淄(今山東淄博)等重鎮。至此,後燕的疆域基本恢復到前燕鼎盛時期的版圖,“南至瑯琊,東言于海,西屆河汾,北守燕代”(史書原文),國力達到了巔峰狀態!慕容農的名字,就是後燕開疆拓土、掃滅群雄的金字招牌。

    然而,巔峰往往意味著下坡路的開始。一個更可怕的對手在北方崛起——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在雄主拓跋的帶領下,像開了掛一樣瘋狂發育,成了後燕的“心腹大患”。公元395年,慕容垂為了報前一年參合陂之戰(這里修正時間,參合陂之戰發生在395年)慘敗的血仇(此戰後燕精銳損失數萬,太子慕容寶差點交代),不顧自己已是古稀之年,毅然率軍北伐。慕容農再次被任命為開路先鋒。他確實猛,率軍攻克了北魏的北方重鎮平城(今山西大同)。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慕容垂老爺子在進軍途中突然病倒,且病情急劇惡化。大軍無奈,只得含恨撤退。一代梟雄慕容垂,病逝于歸途。後燕的擎天巨柱,倒了。參合陂的慘敗和君主的隕落,如同兩記重拳,打得後燕帝國搖搖欲墜,國運急轉直下。

    四、 “愚忠”打工人的悲劇結局並州翻車,龍城飲恨 396398年

    慕容垂死後,太子慕容寶繼位。這位新老板面臨的頭號威脅,依然是如日中天的北魏拓跋。慕容寶任命威望和能力都屬頂尖的慕容農為並州牧,坐鎮晉陽(今山西太原),負責防御北魏從西線發起的猛攻。這個任命,本應是國之干城,鎮守一方。然而,命運的惡意在此刻達到了頂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或許是“龍城模式”的成功經驗在並州水土不服,或許是巨大的壓力讓他決策變形,慕容農在並州的治理和軍事部署引發了當地軍民的強烈不滿。更要命的是,他的部將慕輿嵩突然反水!這位老兄不僅反了,還反得特別絕——直接把晉陽城門一關,把頂頭上司慕容農關在了城外!慕容農一臉懵圈“啥情況?上班打卡不讓進門了?” 就在他進退維谷、一臉問號的時候,北魏大將長孫肥敏銳地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送人頭”機會,率軍猛攻。結局慘不忍睹慕容農全軍覆沒,苦心經營多年的“農家軍”骨干一朝盡喪,老婆孩子全成了北魏的俘虜。史書記載他僅帶著三名騎兵,身負重傷,狼狽不堪地逃回了後燕當時的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他賴以立身的嫡系部隊、最重要的政治資本,就這麼稀里糊涂地報銷了。並州慘敗,成了他人生斷崖式下跌的。

    逃回中山的慕容農,沒能喘口氣,因為北魏大軍已經兵臨城下(397年)。中山被圍得水泄不通,危在旦夕,城內人心惶惶,連空氣都充滿了絕望。他的部將谷會歸看著傷痕累累卻依然忠心耿耿、為慕容寶四處救火的老領導,實在忍不住了,痛心疾首地勸道“老大!現在國家都快完蛋了,咱們那位皇帝(慕容寶)實在是不太靈光啊!您德高望重,能力超群,為什麼不干脆自己上位?帶領大家殺出一條血路啊!”(“今社稷危亡,主上昏聵。將軍賢德威望,何不取而代之,挽狂瀾于既倒?”)這幾乎是當時拯救後燕唯一可能的選項,也是慕容農個人最後的生機。

    然而,慕容農聞言,臉色一沉,斷然拒絕“要我靠篡位來求生?那我寧可現在就死!”(“必如此以望生,不如就死!”)他選擇了對慕容寶的絕對忠誠,放棄了最後一絲力挽狂瀾、甚至保全自身的機會。這份在亂世中顯得格外刺眼的“愚忠”,悲壯得讓人心痛,卻也固執得令人扼腕嘆息。他把自己牢牢綁在了後燕這艘注定沉沒的破船上。

    時間來到398年,後燕在連番打擊下已是千瘡百孔,內亂像瘟疫一樣蔓延。叛將段速骨糾集人馬,圍攻龍城(此時後燕朝廷已退守至此)。退守龍城的慕容農,面對洶涌的叛軍和危如累卵的局勢,犯下了人生最後一個,也是最致命的錯誤。他輕信了舊部蘭汗(此人早已和段速骨穿一條褲子)的鬼話。蘭汗派人忽悠他“老領導!出來談談唄?咱商量商量怎麼解決這亂子,保準有轉機!” 慕容農或許是出于對舊部的情誼,或許是真想尋求一線生機,竟然信了!結果剛出城門,就被埋伏好的叛軍直接拿下,關進了小黑屋(囚禁)。更諷刺的是,在叛軍內部隨後爆發的一次狗咬狗的內訌中(高陽王慕容崇和蘭汗、段速骨之間的矛盾),慕容農被慕容崇的親信(一說就是蘭汗指使仇尼慕)捅死了(史載“令仇尼慕抽刀傷其肋”)。一代名將,沒有馬革裹尸戰死沙場,沒有死于敵國之手,卻在盟友的謊言、叛徒的出賣和自家內部的傾軋中,倒在了冰冷陰暗的囚室里。慕容農的生命之火,連同後燕帝國復興的最後一點微弱希望,在龍城的血雨腥風中徹底熄滅。

    他死後,被追謚為“桓烈王”。“桓”者,國之柱石,棟梁之才;“烈”者,剛正忠烈,寧死不屈。這兩個字,像一枚硬幣的兩面,精準地概括了他功勛卓著而又悲情壯烈的一生。只是這“烈”字背後,多少帶著點“一根筋”的嘆息。

    五、 歷史的回響亂世“打工人”的宿命困境

    回望慕容農這跌宕起伏、高開低走的一生,他的功業足以彪炳史冊,讓後人仰望。

    開國基石  頭號戰神 列人起兵,白手創業,堪稱後燕立國的“天使輪投資人”;平定河北內亂,穩住了大後方,是優秀的“首席運營官”;剿滅翟魏、攻滅西燕、南拓晉土,他是後燕開疆拓土、掃滅群雄的“金牌銷售兼首席打手”,業績報表閃瞎眼。

    治理能臣 鎮守遼東期間,其“寬簡法制、勸課農桑、招撫流民”的治理方針,效果拔群,硬是把邊疆苦寒之地建設成了亂世中的“小康示範點”,展現了頂級的“地方分公司總經理”才能。文治武功,雙s卡!

    然而,他的悲劇結局,也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亂世能臣的無奈與困境。

    功高震主的代價 列人起兵時自封官職,雖是形勢所迫,但顯然觸動了老爹慕容垂敏感的神經。那句“都督河北諸軍事”的自封,成了父子間無形的裂痕,導致他被“發配”龍城多年,遠離權力中樞的核心圈層。老板可以容忍你能力強,但不能容忍你“太有想法”。

    根基盡毀的絕境 並州慘敗是毀滅性的。不僅是軍事上的失敗,更是政治資本和私人武裝(“農家軍”)的徹底清零。老婆孩子被俘,更是讓他身心俱疲,在亂世中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撐和牽絆(也可能是北魏拿捏他的籌碼)。這就像辛苦攢了一輩子的原始股,一夜之間退市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愚忠”理念的桎梏 在中山,在龍城,面對部下的勸進,他屢次放棄了可能改寫自身命運、甚至可能挽救國運的機會。他固守著儒家傳統的“臣節”,選擇了為慕容寶這個並不英明的君主殉葬。他的忠誠,在道德的天平上熠熠生輝,閃耀著古典英雄主義的光芒;但在現實政治的殘酷棋盤上,卻顯得那麼不合時宜,甚至有些“軸”。他像一台設定好“忠君”程序的精密機器,即使船要沉了,也拒絕跳船,更拒絕自己掌舵。

    慕容農的宿命,是五胡十六國那個“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瘋狂年代里,無數精英悲劇的縮影。他們智勇雙全,能在廢墟上建立功業,卻往往難以在權力的猜忌、道德的枷鎖和時代的洪流中保全自身。他的“桓烈”謚號,是後人對這位“帝國柱石”功業與氣節的雙重肯定,也無聲地訴說著在秩序崩塌的亂世,個體的絕世才華與高尚品德所遭遇的深刻困境與無奈悖論。他是後燕慕容氏黃金一代最後也是最耀眼的光芒之一,他的隕落,也宣告了這個家族輝煌時代的終結,以及那個依靠個人勇武與古典忠誠維系的舊秩序,正無可挽回地走向末路。

    六、總結

    龍城的血跡早已干涸,化作歷史的塵埃。慕容農的“桓烈”謚號,安靜地躺在泛黃的書頁里。

    縱觀慕容農一生——列人舉旗 何等豪邁!白手起家,氣勢如虹,堪稱創業典範;龍城治世 何其清明!化荒蕪為富庶,展現頂級治理才華;滅國拓疆 鋒芒畢露!橫掃群雄,戰績輝煌如開掛。然而——並州潰敗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妻離子散,根基盡毀;中山拒諫 愚忠刻骨!自斷生路,拒絕“逆天改命”;龍城被囚 輕信人言!身陷囹圄,死于盟友與內訌的刀下。

    這位後燕最強“打工人”,用驚世才華撐起了帝國的骨架,最終卻以最“古典”、也最悲情的方式,一頭撞碎在時代冰冷的鐵壁上。當他倒下的那一刻,一個依靠絕世勇武和個人忠誠維系的時代,也仿佛隨著他的呼吸,一同消散在遼東凜冽的風中。他如流星般照亮了後燕的天空,其璀璨的光芒,卻終究照不破歷史深處那個關于“忠誠與生存”、“才能與命運”的永恆迷局——亂世中的能臣,究竟是帝國的棟梁?是道德的豐碑?還是命運棋盤上,一顆早已標好價碼、注定悲情的棋子?慕容農的悲歌,至今仍在歷史的回音壁上,低徊不去,引人深思。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方便以後閱讀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330章 後燕柱石慕容農︰從熊孩子到遼西王和帝國最強打工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330章 後燕柱石慕容農︰從熊孩子到遼西王和帝國最強打工人並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