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

第311章 後秦宗室將領姚詳︰糧盡孤城的荒誕與悲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仙鄉樵主 本章︰第311章 後秦宗室將領姚詳︰糧盡孤城的荒誕與悲歌

    《七絕?詠後秦鎮北將軍姚詳》

    空城棄甲月如鉤,欲向長安糧秣休。

    堪嘆龍庭爭鼎鑊,寒光一道映降旒。

    長安城的太極殿里,後秦皇帝姚興正對著滿桌告急文書唉聲嘆氣,感覺腦袋比他那頂冕旒還重。為啥?家里幾個寶貝兒子正上演著現實版“權力的游戲”,而且比電視劇還狗血。二兒子姚弼,在府邸里偷偷摸摸養了幾千號死士,磨刀霍霍向皇位;其他兒子一看,好家伙,二哥要搶跑?那不行!紛紛打著“清君側”、“勤王”的旗號起兵,長安城外旌旗招展,鑼鼓喧天(主要是喊殺聲),熱鬧得跟趕集似的。就在這鍋皇家親情粥快熬糊的當口,一位名叫姚詳的宗室將領,默默接過了皇帝遞來的燙手山芋——去守杏城!他大概不會想到,自己領到的不是軍令狀,而是一張即將親歷帝國崩塌“前排觀禮券”。

    一、羌族將星亂世里的“黃金配角”

    姚詳,這位爺可是根正苗紅的“姚家班”成員。他是後秦開國皇帝姚萇的親哥哥姚襄的嫡孫,標準的羌族軍事貴族出身,血管里流的可能不是血,是馬奶酒和好戰的基因。當公元394年,前秦最後一位硬漢皇帝苻登,帶著他的“復仇者聯盟”(其實就是前秦殘部)像一陣復仇的西北風刮來時,年輕的姚詳已經混到了“安遠將軍”兼“始平太守”的位置,在隴城(今甘肅秦安東北)蹲點。

    那場決定性的“廢橋之戰”,姚詳雖然沒站c位(主角是名將尹緯),但也是妥妥的實力派男配。他配合尹緯構築防線,像塊堅韌的牛皮糖,死死拖住苻登的猛攻,為姚興的主力部隊趕來包餃子創造了黃金時間。這一仗,前秦徹底涼涼,後秦站穩了腳跟。姚詳,功不可沒!

    然而,史書這玩意兒,就像個勢利眼,主角光環永遠照在皇帝和頂級謀臣猛將身上。姚詳這種宗室實力派,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仿佛被史官按了“隱身鍵”,直到帝國搖搖欲墜的公元415年(東晉義熙十一年),他才再次被歷史的聚光燈(雖然比較昏暗)捕捉到。

    此時的姚興,早已不復當年英明神武。北境那頭被他親手喂大的白眼狼——赫連勃勃,正帶著他的“胡夏鐵騎”在邊境線上瘋狂“刷經驗包”,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姚興焦頭爛額,環顧四周,靠譜的宗室大將要麼在忙著內斗,要麼已經躺平。得,就你了!姚詳同志,組織考驗你的時候到了,去杏城(今陝西黃陵西南)頂住!

    姚詳風塵僕僕趕到杏城這座黃土夯築的邊塞堡壘,迎接他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城外胡夏斥候囂張的馬蹄揚起的滾滾煙塵,以及城內守軍一張張寫滿“絕望”倆字的臉。這開局,堪比“地獄難度”。

    二、孤城絕境一粒粟米引發的“血案”

    杏城的日子,那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天。最大的問題?沒飯轍!城里的糧倉肉眼可見地癟了下去,姚詳的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赫連勃勃這廝打仗沒啥花活,但“斷糧道”這一招玩得賊溜,簡直像在杏城周圍織了一張無形的饑餓之網。

    守軍的日子過得有多慘?這麼說吧戰馬?早成了鍋里的肉湯,飄著最後的肉香。樹皮?那是上等食材,得刮得仔細點!草根?堪比山珍海味,挖到就是賺到。城頭上巡邏的士兵,餓得扶著長矛直打晃,遠遠看去,像一排排營養不良的稻草人,風一吹就能倒。

    “將軍,長安…長安的援軍…啥時候來啊?”副將餓得聲音嘶啞,眼神里滿是最後一絲期盼的火苗。

    姚詳望著南方那條空空如也、塵土都懶得飛揚的驛道,只能報以一聲苦澀的干笑。他心里門兒清長安城里,他那位皇帝叔叔姚興,正被兒子們上演的“九子奪嫡•羌族特別版”搞得心力交瘁、血壓飆升。姚弼在家養私兵磨刀;姚懿在蒲阪搞“監獄風雲”,放囚犯當兵;姚𤓖a諑逖 恪熬婦喝保 諍藕暗謎 煜 U獍 恿鏤牙鋃返木く罰 殺榷願逗樟   飧 獾新裊Χ嗔耍  辜塹眯映欽飧鯽鶻頃戈估錚 褂幸蝗憾齙們靶靨蟊車牡姑溝霸誑喑牛br />
    糧盡!援絕!姚詳站在城頭,望著城外虎視眈眈的夏軍,再看看城內餓得眼冒綠光的弟兄,內心上演著激烈的天人交戰。跑?太丟人,對不起姚家列祖列宗和這身將軍甲冑。守?那等于帶著全城人集體餓死,或者被攻破後集體領盒飯。最終,悲壯(或者說無奈)的決定出爐棄城!向南突圍!能跑出去幾個算幾個,總比全交代在這兒強。

    一個月黑風高(也可能沒風,餓得沒力氣刮風)的夜晚,杏城沉重的城門悄然開啟。一支餓得腳步踉蹌、武器都快拿不穩的隊伍,像幽靈一樣溜出城,向著想象中的生機——南方,蹣跚前進。然而,他們剛走到大甦(具體地點有爭議,應在杏城南不遠),赫連勃勃的伏兵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鬣狗,從溝壑、草叢里猛地撲了出來!剎那間,火把通明,映照著胡夏騎兵手中冰冷的彎刀寒光。餓得連逃跑力氣都沒有的後秦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麥子,成片倒下。姚詳被反剪雙臂,像只待宰的羔羊,押到了赫連勃勃的馬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位剛剛喜提“大夏天王”稱號的梟雄,騎在高頭大馬上,俯視著階下囚姚詳,嘴角勾起一抹殘忍而戲謔的冷笑“嘖嘖嘖,看看!姚興老兒養虎為患,自己在家玩‘過家家’(指諸子奪嫡),連親佷子都顧不上了?正好,先拿你這姚家血脈祭祭旗,給姚興老兒送份大禮!” 刀光一閃,姚詳的人生劇本,在公元415年的寒風中,畫上了倉促而血腥的句號。

    三、青史稜鏡小齒輪的大時代啟示錄

    赫連勃勃那把彎刀落下時,姚詳大概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這個“敗軍之將”的名字,居然能蹭上史書的邊兒。畢竟,史官們的筆,向來偏愛皇帝將相們的“豐功偉績”和狗血八卦,誰會在意一個偏遠小城守將的生死?但歷史的吊詭之處就在于此正是姚詳這顆看似微不足道的王朝“齒輪”的驟然崩壞,以其特有的悲劇性和荒誕性,無比清晰地照見了後秦帝國這台龐大機器走向徹底散架的必然邏輯。

    荒誕的對比當姚詳在杏城餓得和士兵們一起刮樹皮、挖草根,琢磨著是當餓死鬼還是當刀下鬼的時候,嵩山上的道士寇謙之,正沐浴著仙氣(也可能只是山霧),苦修七載,號稱得了太上老君親授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摩拳擦掌準備下山搞個“新天師道”改革,未來還要去輔佐北魏太武帝搞“崇道滅佛”的大新聞。一邊是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與宏大敘事,一邊是物質世界的極端匱乏與生存掙扎,都在同一片天空下上演。

    當長安城的鳩摩羅什大師(及其團隊)譯出那部影響深遠的《妙法蓮華經》,字字珠璣,闡述著無上妙法時(雖然大師已逝,但其譯經事業余暉仍在),姚詳和他的士兵們,正對著空蕩蕩的糧袋和城外游弋的敵軍,思考著如何用樹皮做出更“美味”的晚餐。文明的璀璨精華與生存的野蠻搏殺,在關中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一種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荒誕地交織著。

    姚詳悲劇的根源說到底,姚詳的杏城之殤,根子就在他皇帝叔叔姚興那兩次堪稱“史詩級”的戰略失誤。

    縱虎歸山 收留並武裝赫連勃勃,這操作堪比在家臥室里養了只饑餓的東北虎當寵物,還嫌它不夠壯實,天天喂生肉。結果老虎野性難馴,反噬其主,把帝國北境撕咬得支離破碎。姚詳守杏城,就是直接面對這只被姚興親手喂大的猛獸。

    玩火自焚 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橫跳,優柔寡斷,對野心勃勃的兒子們(尤其是姚弼)無原則溺愛和放縱,坐視甚至默許他們結黨營私、互相傾軋。這無異于在帝國火藥庫房里開篝火晚會,還嫌火星不夠大。當杏城糧盡,姚詳決定冒險南奔時,這哪里是怯懦?這分明是一個忠誠將領在絕境中,向著長安朝廷發出的最後一聲泣血呼救和絕望控訴!可惜啊可惜,這微弱的呼救聲,完全被淹沒在長安城里皇子們為了那張龍椅而發出的震天喊殺聲中,連個回音都沒留下。

    塵埃落定就在姚詳死後的第二年(417年),劉裕的北伐大軍攻破長安。仁厚但無力回天的後秦末代皇帝姚泓,被押往建康(今南京),最終難逃一死。後秦宗室子弟,更是被劉裕“盡數誅戮”,姚氏一族幾乎被連根拔起。而那位砍了姚詳的赫連勃勃,則踏著後秦帝國的廢墟,在他那用蒸土築成、堅固無比的新都城——統萬城(“一統天下,君臨萬邦”,听听這名字多狂)里,志得意滿地登上了“大夏天王”的寶座。

    夕陽的余暉,最後一次將姚詳那孤寂而疲憊的身影,拉得老長,印在杏城那殘破不堪、布滿箭痕的黃土城牆上。他或許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恍惚間還記得年少時在長安太學里,听大儒們講經論道的朗朗書聲,那聲音似乎還帶著稷下學宮的遺風;也記得皇帝叔叔姚興親臨律學講堂時,那份莊嚴肅穆與帝國中興的希望。然而,眼前冰冷的現實是糧袋空空如也,希望的驛道始終空蕩。這位流淌著羌族姚氏血脈的老將,最後絕望地望了一眼南方——那里沒有勤王的旌旗獵獵,只有赫連勃勃的騎兵卷起的漫天煙塵,如同吞噬一切的黑色風暴,洶涌而來。

    當後秦宗室的人頭在建康街市上滾動,宣告著一個羌族王朝徹底落幕時,關中的百姓在廢墟瓦礫間,或許會傳唱著這樣一首充滿黑色幽默與無盡悲涼的歌謠“可憐長安儒生夢,譯經弘法聲瑯瑯。不及杏城一粒糧,將軍餓死空嗟傷。龍子奪嫡戰未央,赫連彎刀已寒光。” 姚詳和他守護的那座孤城,成了後秦帝國末世荒誕與悲情最濃縮的注腳。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方便以後閱讀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311章 後秦宗室將領姚詳︰糧盡孤城的荒誕與悲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311章 後秦宗室將領姚詳︰糧盡孤城的荒誕與悲歌並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