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

第177章 東晉“耿直老干部”王述︰從“痴兒”到權臣的逆襲人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仙鄉樵主 本章︰第177章 東晉“耿直老干部”王述︰從“痴兒”到權臣的逆襲人生

    《七絕?詠東晉藍田侯王述》

    宦海藏鋒性本淳,蛋仇怒踏骨嶙峋。

    笑攔權相遷都計,青史錚錚未粉人。

    一、“痴兒”的逆襲︰從門閥笑話到政治新星

    1. 太原王氏的“青銅玩家”

    公元303年,當西晉王朝在八王之亂的泥潭中掙扎時,太原王氏的府邸里誕生了一個皺巴巴的男嬰。這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娃兒,本該像家族前輩王昶、王湛那樣自帶“世家光環”,奈何父親王承早逝,硬生生讓他成了家族“青銅玩家”。少年王述的日常是︰晨起給母親煮羹湯,午間蹲書房翻竹簡,傍晚數著門前的螞蟻等日落。鄰居大媽們嚼舌根︰“這孩子怕不是讀書讀傻了?三十歲還宅家啃老!”連《晉書》都蓋章認證︰“少孤,事母以孝聞,安貧守約,不求聞達。”

    2. 王導的“奇葩面試”

    轉機發生在建武元年317年)。東晉開國元老王導某日突然想起這個遠房佷子,一拍大腿︰“來人,把那個王家傻小子叫來面試!”朝堂上,王導笑眯眯拋出經典職場陷阱題︰“子嗣啊,江東米價幾何?”王述眼觀鼻鼻觀心,仿佛突然得了失語癥。正當眾臣憋笑憋出內傷時,王導突然撫掌大笑︰“此子不答米價,正顯其清貴!”原來,這波操作暗藏玄機——當時江東門閥子弟流行炫富攀比,王導故意用市井問題試探,王述的沉默恰是對庸俗話題的無言嘲諷。後來王導跟親信吐槽︰“這幫世家子天天吹噓自己吃的是金米,只有這小子讓我想起竹林七賢!”

    3. 朝堂“杠精”初長成

    永昌元年322年),王述迎來職場首秀——丞相府掾屬。某次高層會議上,王導剛提出“減免江東士族賦稅”,滿朝立刻開啟彩虹屁模式︰“丞相仁德堪比堯舜!”突然,角落里飄來一句︰“堯舜治世尚需納諫,丞相豈能盡善盡美?”全場瞬間靜得能听見侍從的冷汗滴落聲。王導眯眼望去,只見王述正淡定啃胡餅,仿佛剛才那句大逆不道的話是餅渣自己蹦出來的。次日,王導卻送來十車竹簡︰“听聞賢佷愛讀書,這些是老夫私藏。”自此,“王家懟懟”名震建康。

    二、職場開掛︰從縣令到尚書令的“反套路”升遷

    1. 宛陵縣令的“貪腐風雲”

    咸和九年334年),王述被外放宛陵縣令。上任當天,他指著衙門破洞的屋頂對主簿說︰“本官要在此處開天窗,好讓百姓監督政務。”結果百姓送來千余件“監督禮物”——從臘肉到漆器應有盡有。監察御史氣得跳腳︰“王述貪腐證據確鑿!”王導連夜寫信勸誡,卻收到神回復︰“窮慣了總要攢點老婆本,等錢夠了自然收手。”更絕的是七年後,王述突然化身“東晉海瑞”,把俸祿全分給窮親戚,自己穿補丁官服上班,衙門窮得連耗子都含淚搬家。《世說新語》記載其名言︰“人言會稽王司馬昱)痴,我痴更甚——從前貪的是錢,現在貪的是名!”

    2. 智斗庾翼的“遷都鬧劇”

    建元元年343年),鎮西將軍庾翼突然抽風,非說武昌有鬼,要遷鎮樂鄉。滿朝文武瑟瑟發抖︰這位可是連皇帝都敢懟的狠人!王述卻掏出竹簡開懟︰“將軍欲效周幽王乎?昔幽王烽火戲諸侯,今將軍鬼話遷重鎮!”接著開啟歷史課模式︰“秦始皇築長城防匈奴,結果亡于劉項;周宣王禁民間弓箭,反被犬戎所滅。將軍若執意遷鎮,怕是鬼沒趕走,先招來北伐的胡騎!”更損的是結尾︰“若真怕鬼,不如請天師道做法,省得勞民傷財。”據說庾翼看完奏章,氣得把青銅酒樽捏成了抽象藝術品。

    3. 升官界的“泥石流”

    升任會稽內史時,朝廷使者捧著任命書剛念完,王述就伸手接印︰“謝主隆恩!”嚇得禮部尚書提醒︰“大人,按流程您得三辭三讓啊!”王述白眼翻到後腦勺︰“能者多勞裝什麼矜持?你們天天搞這些虛禮,北伐的糧草倒是籌備得快些啊!”後來升尚書令相當于國務院總理),更上演名場面——某次宴會,新晉官員們正商業互吹,王述突然拍案︰“諸君與其在此吟詩作對,不如想想怎麼給前線將士多送兩車糧!”滿座朱門貴冑瞬間變成被老師點名的學渣。

    三、與桓溫的巔峰對決︰老狐狸的“太極神功”

    1. 遷都洛陽的“影帝之爭”

    永和十二年356年),權臣桓溫提議遷都洛陽,滿朝文武秒變鵪鶉。王述卻慢悠悠掏出瓜子誤)︰“桓大將軍這是要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啊。”轉頭給皇帝支招︰“咱們就陪他演戲!”朝廷當即下詔︰“準奏!請大將軍即刻籌備遷都事宜。”桓溫瞬間傻眼——他本意是借遷都試探朝廷底線,沒想到反被將計就計。最後只好硬著頭皮找台階︰“突然發現洛陽城牆需要維修,遷都之事容後再議。”王述在府中笑出鵝叫︰“跟我玩套路?老夫可是看著三國志長大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2. 古董搬運工的“社死現場”

    興寧元年363年),桓溫又想搞事情,提議把洛陽的大鐘運回建康。王述連夜寫小作文︰“昔漢高祖入咸陽,蕭何獨取典籍;今大將軍欲取編鐘,莫非想開樂器行?”更絕的是補刀︰“若真欲彰顯正統,何不先遷皇陵?畢竟死人比編鐘重要。”氣得桓溫在軍帳里暴走︰“這老東西怎麼比諸葛亮還難纏!”

    3. 聯姻翻車事件

    某日桓溫突發奇想︰“我要和王家結親!”派媒人帶著十車聘禮堵門。王述正在教兒子王坦之練字,聞言直接把兒子從膝頭推下去︰“我太原王氏詩禮傳家,豈能與兵痞結親?”轉頭對媒人假笑︰“小女昨夜突發惡疾,怕是不宜婚配。”等媒人走遠,立即揪著兒子耳朵︰“快去把去年定的謝家婚事提前!”後來桓溫得知真相,氣得在長江邊舞劍三小時︰“王藍田!我與你勢不兩立!”但三年後北伐還得找王家要糧草)

    四、暴躁老哥的b面人生︰雞蛋引發的血案

    1. 廚房里的“狂暴戰士”

    某日早餐,王述與雞蛋展開世紀大戰。筷子戳不破蛋白,他怒摔雞蛋︰“爾等宵小也敢欺我!”見雞蛋滾到案幾下,竟匍匐追擊,踩得木屐嘎吱響。侍從憋笑解說︰“主公此刻像極了被搶食的狸奴。”最終他抓起蛋殼塞進嘴里,含糊怒吼︰“看你還往哪跑!”此事被記入《世說新語•念狷篇》,成為史上首個因雞蛋社死的名士。

    2. 面壁大師的“精神勝利法”

    某次宴會上,名士謝奕喝嗨了,揪著王述衣領罵街︰“老匹夫!當年搶我田產的事忘了?”王述淡定起身,面朝牆壁開啟“入定模式”。謝奕罵累離場後,他撢撢灰塵坐回原位︰“剛才是誰在說話?”後來謝安問其秘訣,王述神秘一笑︰“我當他是檐下麻雀聒噪。”

    3. 與王羲之的“塑料兄弟情”

    這對太原王氏兄弟堪稱東晉頂流cp。王羲之代理會稽內史時,天天放話要去王家探病,結果次次鴿。某日真到了王府門口,突然捂肚子︰“哎呀突然內急!”策馬狂奔三里地方便。王述氣得在祖宗牌位前發誓︰“豎子欺我太甚!”後來他升任揚州刺史,第一件事就是查王羲之的賬本,逼得書聖寫下《誓墓文》辭職,在蘭亭邊狂飲︰“早知今日,當初該給他送兩筐雞蛋!”

    五、歷史評價︰耿直boy的終極哲學

    1. 官方認證的“矛盾綜合體”

    太和四年369年)王述去世,禮部本想給“穆”字謚號布德執義曰穆),因避諱晉穆帝改“簡”一德不懈曰簡)。《晉書》評價︰“鑒局夷遠,沖衿玉粹”——看似暴躁,實則通透。謝安貢獻金句︰“掇皮皆真。”意思是剝開他的暴脾氣,內里全是赤誠。

    2. 政敵的“真香定律”

    桓溫晚年對幕僚感慨︰“王藍田清貞簡貴,我不如也。”連被他懟過的庾翼都說︰“初見以為痴,久交方知是大智。”最絕的是王導孫子王的吐槽︰“祖父常說王家後輩要學王述,可他那套‘不裝’的本事,我們這些影帝級的實在學不來啊!”

    3. 現代視角的職場啟示

    王述的人生堪稱古代反內卷指南——拒絕無效社交︰任爾等宴飲清談,我自閉門吃雞蛋;專治職場pua︰領導畫餅?直接問“能給幾石米?”實力打臉最高級︰從“痴兒”到尚書令,用政績讓黑子閉嘴。

    正如網友神評︰“如果東晉有熱搜,王述的詞條應該是真誠才是必殺技、反矯情達人、暴躁但靠譜的上司。”

    六、尾聲︰藏在雞蛋殼里的歷史密碼

    當我們翻開《晉書》,透過那些“性急”“狷隘”的標簽,看到的實則是一個鮮活的時代突圍者。在門閥子弟忙著敷粉燻香、空談玄理時,王述用“真”字訣劈開虛偽的迷霧——他貪過,但更懂激流勇退;他懟過,但總懟在社稷要害;他急過,卻從未在原則問題上妥協。就像那個被踩扁的雞蛋,看似狼狽,卻以破碎的姿態完成了對時代的嘲諷與超越。下次你在職場遇到糟心事時,不妨想想這位東晉“耿直老干部”︰人生如棋,有時候,掀桌子比下棋更需要勇氣。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請大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方便以後閱讀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177章 東晉“耿直老干部”王述︰從“痴兒”到權臣的逆襲人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177章 東晉“耿直老干部”王述︰從“痴兒”到權臣的逆襲人生並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