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

第170章 東晉桓氏末代執旗者桓謙︰破產版掌門的專業逃亡二十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仙鄉樵主 本章︰第170章 東晉桓氏末代執旗者桓謙︰破產版掌門的專業逃亡二十年

    《七絕?詠東晉桓氏末代執旗者桓謙》

    簪纓擇木總翻新,虎步空追蕉鹿塵。

    舟碎山頹讖應日,史箋偏記倒戈紳。

    一、出身名門︰投胎界的“天選之子”

    要論東晉末年的“拼爹天花板”,桓謙絕對榜上有名。他出生在譙國桓氏,這個家族堪稱東晉的“權臣制造機”——爺爺桓彝是東晉開國名將,以孤軍死守宣城、抗擊甦峻叛軍而名垂青史;叔祖父桓溫更是個狠人,三次北伐打得前秦、前燕聞風喪膽,晚年差點把晉室江山改姓“桓”;老爹桓沖也不遑多讓,官拜車騎將軍,手握荊州重兵,連謝安都要和他稱兄道弟。

    桓謙的起點,用現代話說就是“vip中p”。別的寒門子弟還在熬夜刷科舉題庫,他靠著家族光環直接“躺贏”︰因父蔭入仕,封宜陽侯,官拜輔國將軍、吳國內史,連簡歷都不用自己寫,家族名頭就是硬通貨。史書記載他“美儀容,善談論”,活脫脫一個東晉版“高富帥”。

    不過,桓謙的職場初體驗堪稱“出道即翻車”。399年,孫恩起義席卷三吳地區,這位吳國內史面對暴動群眾的第一反應竟是——跑!《晉書》記載他“棄郡奔建康”,從無錫到建康今南京)上演了一出“太守去哪兒”的逃亡大戲。按當時律法,地方官棄城可是死罪,但桓謙卻靠著家族背景上演“極限操作”︰朝廷不僅沒追責,反而把他調入中央擔任尚書,成了驃騎大將軍司馬元顯的參謀。這波“反向升職”氣得寒門官員直拍桌︰“拼爹還能這麼玩?!”

    二、站隊風雲︰在叔佷權斗中反復橫跳

    402年,東晉朝堂上演“權力的游戲”高潮︰司馬元顯要討伐桓玄桓謙的堂兄弟)。這場叔佷對決堪稱“豪門恩怨pus版”——桓玄是桓溫幼子,司馬元顯是晉孝武帝佷子,兩人都頂著“官n代”光環。

    司馬元顯的謀士張法順看穿桓謙是桓玄的“臥底”,建議“先殺桓謙,再滅桓玄”。但司馬元顯腦回路清奇︰“桓謙他爹桓沖在荊州有威望,讓他去當荊州刺史,一定能鎮場子!”結果桓謙上任後,連夜給桓玄遞上投名狀︰“哥,司馬家要搞你!速來!”《資治通鑒》記載桓玄大喜︰“吾事濟矣!”——這波“無間道”操作,堪比現代職場里給競爭對手發公司機密郵件的“內鬼”。

    桓玄掌權後,桓謙的職場火箭正式點火︰尚書令、吏部尚書、散騎常侍、揚州刺史……頭餃多到名片印不下。403年桓玄篡位稱帝,桓謙更是被封新安郡王,站上了人生巔峰。史書記載他“總百揆”,相當于東晉版“國務院總理”。不過這位總理的日常畫風有點清奇︰桓玄在龍椅上大談“朕夜觀天象”,桓謙就在旁邊捧哏︰“陛下聖明!”活脫脫相聲搭檔。

    然而好景不長,劉裕帶著北府兵起義了。面對這位“戰神”,桓謙的軍隊直接“躺平”——畢竟大家都是北府軍老同事,誰想真打啊?覆舟山之戰中,桓謙的“勸降戰術”堪稱行為藝術︰他命士兵對劉裕軍高喊“大家都是打工人,何必拼命!”結果劉裕軍回懟︰“跟著劉哥有肉吃!”士氣瞬間碾壓。桓謙慘敗後,跟著桓玄西逃江陵,路上還鬧出“皇家逃難團”的笑話︰桓玄的龍袍被樹枝刮破,桓謙趕緊脫下官服給他披上,活像劇組里給主演遞衣服的場務。

    三、保皇奇俠︰從叛臣到護主的魔幻轉型

    桓玄敗亡後,桓謙的人生劇本突然反轉。他藏匿山野當起“隱士”,卻被桓振桓玄堂佷)拉入復闢大業。這位桓振堪稱“暴躁版桓玄”,攻佔江陵後竟要殺晉安帝泄憤。此時桓謙突然“忠臣附體”,一把抱住桓振大腿︰“殺皇帝?你這是自絕于人民啊!咱們可以挾天子令諸侯嘛!”《晉書》記載他“泣涕固諫”,硬是保住了安帝性命。

    更魔幻的是,桓謙轉頭就帶著群臣歸還玉璽,高呼︰“百姓之心復歸于晉!”活像銀行經理歸還客戶存折。這波“叛臣洗白”操作讓史學家都懵圈︰《資治通鑒》夸他“有大臣體”,《晉書》卻罵他“反復小人”。不過要論演技,桓謙絕對能拿東晉“奧斯卡”︰他白天給安帝送雞湯表忠心,晚上偷偷給桓振遞小紙條“哥,咱們再找機會哈!”

    可惜桓振是個“豬隊友”,整天沉迷酒色。桓謙勸他︰“你去前線打仗,我守家!”桓振卻翻白眼︰“你懂個錘子?”結果晉軍反攻,江陵失守。逃亡路上,桓謙的行李堪稱“破產版皇家行李箱”——玉璽早就還了,只剩半塊干糧和皺巴巴的官服。他仰天長嘆︰“早知今日,不如當初在無錫當個茶館老板!”

    四、流亡大結局︰從“蜀漂”到“盒飯”

    投奔後秦的桓謙,又接到新任務——幫西蜀譙縱打劉裕。後秦天王姚興意味深長地說︰“小池塘養不了大魚,你去蜀地怕是凶多吉少啊!”《晉書》︰“蛟龍非復池中物,君等必受其禍”)果然,譙縱對他百般猜忌,直接發配到龍格今成都雙流)搞“居家隔離”。史書記載桓謙在蜀地“郁郁不得志”,天天對著錦江釣魚,活像現代被降職的社畜在公園遛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410年,桓謙最後一次掙扎︰帶著兩萬蜀兵攻打荊州。戰前動員會上,他激情演講︰“兄弟們!打回建康,會所嫩模!”結果劉道規水陸夾擊,把蜀軍打得哭爹喊娘。最諷刺的是,戰場就在當年桓溫大破李勢的舊址——祖輩的榮光地,成了子孫的葬身處。桓謙想投奔後秦援軍苟林,卻被追擊斬殺,臨死前還攥著半塊家族玉佩,上面刻著“桓”字早被磨得模糊不清。

    五、歷史評價︰一個失敗者的ab面

    1. 忠奸二象性︰影帝級政治表演

    桓謙的忠奸人設堪稱量子態︰跟著桓玄篡位時高喊“天命在桓”,保護晉安帝時痛哭“臣罪當誅”。唐代史學家李延壽吐槽︰“謙之反復,猶牆頭草隨風倒。”《南史》)但換個角度看,這何嘗不是亂世生存智慧?就像現代打工人見老板換人就改微信頭像——只不過桓謙的“老板”換得太快,cpu燒了。

    2. 職場反指標︰站隊必敗玄學

    細數桓謙的站隊史,堪稱“團滅發動機”。站司馬元顯︰元顯被桓玄砍了;站桓玄︰桓玄被劉裕滅了;站譙縱︰譙縱最後自縊了。

    這倒霉程度,堪比買股票必跌、抽卡必保底的“非酋”。明代思想家王夫之毒舌點評︰“謙之智,猶瞽者之捫燭以為日也。”《讀通鑒論》)翻譯成大白話︰這哥們兒的智商,就像盲人摸到蠟燭以為是太陽!

    3. 家族悲劇縮影︰門閥政治的黃昏

    譙國桓氏的興衰,就是東晉門閥政治的縮影。桓彝︰以忠烈贏得口碑;桓溫︰靠軍功權傾天下;桓玄︰用篡位透支家族信用;桓謙︰在時代夾縫中撲騰。

    當劉裕這樣的“寒門戰神”崛起,桓謙的掙扎就像末代貴族試圖用祖傳玉佩支付酒錢——時代早已換了貨幣體系。

    六、歷史的黑色幽默︰那些令人捧腹的細節

    1. 桓謙的“職場穿搭”

    據《晉中興書》記載,桓謙特別注重形象管理︰上朝必穿燻香官服,腰間玉佩叮當作響。有次桓玄吐槽︰“叔啊,您這是要去相親?”桓謙正色道︰“這叫士族風範!”結果逃亡時,這身行頭讓他成為追兵最醒目的靶子。

    2. 覆舟山之戰的神預言

    戰前佔卜師曾警告︰“舟覆于山,大凶!”桓謙嗤之以鼻︰“覆舟山這地名不吉利?本將軍今天就改運!”結果真應驗了——劉裕的軍隊從山上滾下火球,把桓謙的戰船燒成了bbq。

    3. 臨終遺言成段子

    據說桓謙臨死前大喊︰“給我留全尸!下葬要面朝建康!”結果首級被送往建康示眾,身體不知去向。百姓調侃︰“桓王爺這是實現了‘身在蜀地心在晉’啊!”

    七、結語︰歷史洪流中的“小人物”

    桓謙的故事,像極了一部東晉版《活著》︰出身頂配卻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想當忠臣卻被貼上叛臣標簽。他的失敗,既是個人能力的局限畢竟不是誰都能當劉裕),更是門閥政治崩塌的必然。

    當我們在史書里笑他“志大才疏”時,或許也該看到︰這個反復橫跳的“牆頭草”,何嘗不是在用荒唐的方式,為百年桓氏奏響最後一曲挽歌?那些看似滑稽的選擇背後,是一個舊時代貴族面對歷史車輪時的倉皇與不甘,就像堂吉訶德般沖向風車,最終只能淪為劉裕改朝換代的背景板。

    正如現代人感嘆“時代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桓謙的悲劇提醒我們︰在歷史的牌桌上,出身只是入場券,想要笑到最後,還得有看透大勢的智慧,和隨時掀桌重來的勇氣——當然,最好別像他那樣每次都掀錯桌。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請大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方便以後閱讀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170章 東晉桓氏末代執旗者桓謙︰破產版掌門的專業逃亡二十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170章 東晉桓氏末代執旗者桓謙︰破產版掌門的專業逃亡二十年並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