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

第43章 前涼成王張茂︰在躺平與內卷間搖擺的“老干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仙鄉樵主 本章︰第43章 前涼成王張茂︰在躺平與內卷間搖擺的“老干部”

    《五律?詠前涼成王張茂》

    承祚臨邊戍,丹忱拱帝畿。

    安氓屯虎旅,繕甲固戎圻。

    台聳靈鈞峙,庭榮玉樹葳。

    勛鐫玄石勒,德化素風歸。

    如果要評選十六國時期最矛盾的人物,前涼第三位君主張茂絕對能進前三。他一邊被史書夸贊“虛靖好學,不以世利嬰心”,一邊又頂著“涼王”頭餃在前趙大軍前被迫稱臣;他拒絕朝廷高官厚祿的征召,卻在兄長遇刺後“勉為其難”接手爛攤子;他修宮殿被百姓吐槽,立刻認錯停工,沒過多久又悄悄復工……這位在權力旋渦中反復橫跳的“老干部”,用一生詮釋了什麼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開局拿穩“佛系劇本”︰躺平青年的逆襲

    張茂的起點堪稱“躺平界天花板”。作為前涼開國君主張軌的次子,他完美繼承了家族“學霸基因”——“清虛恬靜,好學不倦”。當其他貴族子弟忙著攀附權貴時,他卻對名利場毫無興趣,甚至南陽王司馬保三次請他當官從事中郎、散騎侍郎、中壘將軍),他都以“老父親需要照顧”為由婉拒。這種“體制內offer隨便拒”的底氣,放到現代妥妥是“家里有礦”的典範。

    不過命運總愛開玩笑。公元320年,兄長張�被部下刺殺,涼州群龍無首。張茂本想繼續當個安靜的美男子,但看著年幼的佷子張駿和一幫嗷嗷待哺的大臣,他只能長嘆一聲︰“這屆領導班子的kpi,終究得我來扛啊!”

    家族“躺平基因”從何而來?

    張茂的“佛系”人設,其實早有家族淵源。父親張軌作為前涼奠基人,早年也是個“低調老干部”。他在西晉末年主動申請調任涼州,表面說是“為國守邊疆”,實則是為了遠離洛陽的權力旋渦。這種“悶聲搞事業”的家風,深深影響了張茂。而兄長張�更是個“工作狂”,在位期間忙著整頓吏治、抵御外敵,結果因過于嚴厲被部下刺殺——兩兄弟一個“卷王”一個“咸魚”,堪稱十六國版“性格決定命運”。

    被迫上崗的內心os

    史書沒記載張茂接過權力時的心理活動,但我們可以合理推測︰這位“學霸宅男”大概率是崩潰的。畢竟前一秒還在書房研究《道德經》,下一秒就得面對滿朝文武的“領導請指示”。不過張茂的聰明之處在于,他迅速切換了“職場模式”——既然躺不平,那就“躺贏”!

    二、職場求生指南︰如何在強敵環伺中“苟住發育”

    張茂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展現“雷霆手段”。涼州豪門賈摹仗著是前領導的小舅子,囂張跋扈,民間甚至流傳“手莫頭,圖涼州”暗示賈摹要造反)的順口溜。張茂一听,當場化身“涼州福爾摩斯”,果斷設局誘殺賈摹,嚇得其他士族“連夜卸載造反app”。這種“殺雞儆猴”的操作,讓他迅速樹立威信,涼州政局秒變“和諧小區”。

    但外部威脅才是真正的噩夢。前趙皇帝劉曜帶著28.5萬大軍浩浩蕩蕩殺來,放出狠話要“踏平姑臧城”。面對敵我兵力懸殊的絕境,張茂的應對堪稱“職場甩鍋教科書”︰先派韓璞攻佔南安郡刷一波存在感,再火速向劉曜稱臣,接受“涼王”封號。表面看是慫了,實則暗藏玄機——既保住了涼州百姓,又讓前趙覺得“這小弟懂事”,完美實現“以退為進”的戰略目標。

    劉曜的“霸道總裁”式恐嚇

    據《晉書》記載,劉曜曾派使者威脅張茂︰“我大軍所向披靡,你若不降,姑臧城必成焦土!”換成普通人早嚇尿了,但張茂淡定回復︰“涼州偏遠窮困,您打下來也賺不回軍費,不如讓我幫您代管?”——這種“反向pua”堪稱古代外交名場面。更絕的是,他還給劉曜送去涼州特產“汗血寶馬”和“西域葡萄酒”,硬是把戰爭談判搞成了“直播帶貨”。

    “靈鈞台事件”的公關危機

    不過張茂也有“翻車時刻”。他心血來潮修建靈鈞台,結果被百姓吐槽“勞民傷財”。一位自稱張軌鬼魂附體的老哥半夜敲門罵街,張茂非但沒抓人,反而誠懇認錯︰“爹啊!我錯了!這就停工!”可沒過多久,他又偷偷復工,活脫脫像極了當代打工人立fag後又熬夜刷劇的樣子。

    這場鬧劇背後藏著經濟玄機︰十六國時期大興土木往往是“基建救市”的手段。張茂通過修台工程,既消化了戰爭難民勞動力,又刺激了磚瓦、木材產業鏈——可惜百姓不懂gdp,只看到自家存糧變少了。

    三、人設崩塌?不,是“權謀家的自我修養”

    張茂的“佛系”人設下,藏著精明的政治智慧︰

    “甩鍋式忠誠”︰他始終尊奉東晉為正統,但面對劉曜時又靈活稱臣,完美詮釋“打不過就加入”的生存哲學。

    “演技派領導”︰殺賈摹時雷厲風行,修靈鈞台時從善如流,堪稱“變臉大師”。

    “家族信托專家”︰臨終前拉著佷子張駿的手千叮萬囑︰“咱家世代忠臣,你可別搞砸了!”這份家族責任感,比現代豪門爭產劇里的繼承人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重人設”的底層邏輯

    張茂的治國策略可以用現代管理學解釋︰

    對士族︰胡蘿卜+大棒參考賈摹事件)

    對百姓︰親民形象+輿論操控參考靈鈞台事件)

    對外敵︰扮豬吃老虎參考對前趙稱臣)

    這種“精準投放人設”的能力,讓他在亂世中始終保持“低風險高收益”的運營模式。

    “家族企業”傳承秘籍

    張茂最被低估的成就是培養接班人。他親自編寫《張家治國寶典》可惜失傳),內容包括︰

    《如何優雅地稱臣》︰分三步走示弱、送禮、表忠心)

    《士族管理108招》︰重點標注“該殺就殺,別心疼”

    《涼州生存指南》︰“種田、養馬、修城牆”三大財富密碼

    佷子張駿後來能開創前涼鼎盛期,全靠這套“叔叔的私房課”。

    四、歷史評價︰被低估的“平衡術大師”

    後世對張茂的評價兩極分化。有人覺得他“慫”比如向劉曜稱臣),有人贊他“智”比如保境安民)。但若細品,他的選擇充滿現實考量︰

    民生vs面子︰他寧肯背上“稱臣”罵名,也要避免涼州生靈涂炭。

    權力vs道德︰他誅殺權臣時毫不手軟,卻對百姓諫言從善如流。

    家族vs帝國︰他扶持佷子接班,確保政權平穩過渡,堪稱“古代職業經理人”模板。

    古代版“戰略忽悠局”局長

    張茂最絕的操作是同時忽悠三方勢力︰

    對東晉︰年年上表“臣永遠是大晉打工人”

    對前趙︰月月進貢“哥您才是真皇帝”

    對百姓︰日日宣傳“咱們在建設涼州特色和諧社會”

    這種“端水大師”的水平,連當代外交官都得喊聲祖師爺。

    被誤解的“慫”與“智”

    現代學者用博弈論分析張茂的選擇︰

    稱臣前趙=用最小代價換取發展窗口期

    誅殺賈摹=清除內部納什均衡中的不穩定因素

    修建靈鈞台=凱恩斯主義刺激經濟

    當16世紀的歐洲人還在玩“君權神授”,4世紀的張茂已經玩轉“政治經濟學”。

    五、張茂的“遺產”︰亂世中的清流實驗

    盡管在位僅5年,張茂卻給涼州留下了深刻印記︰

    經濟特區雛形︰他設立“胡商免稅區”,吸引西域商隊,姑臧城一度成為絲綢之路cbd。

    文化混搭風︰鼓勵儒生與高僧辯論,佛寺與道觀比鄰而建,堪稱古代“多元文化示範區”。

    軍事黑科技︰改良連弩為“涼州連發弩”,守城時能同時發射十箭,匈奴騎兵見了直呼“開掛”。

    “佛系治國”的副作用

    當然,張茂的“溫和路線”也有弊端。他過度依賴個人威望,導致制度創新不足;對外妥協政策雖保一時平安,卻讓後趙得寸進尺。不過考慮到他接手的是個“刺客橫行+財政赤字+強敵壓境”的爛攤子,能打出這樣的“逆風局”已屬不易。

    結語︰張茂的“職場哲學”對現代人的啟示

    張茂的故事像極了一部古代版《杜拉拉升職記》︰

    該躺平時絕不內卷︰拒絕無效社交,專注自我提升。

    該出手時穩準狠︰面對賈摹之流,果斷“優化團隊”。

    靈活應對kpi︰稱臣保平安,修台听民意,堪稱“向上管理”教科書。

    給當代人的“張茂生存法則”

    “80分主義”︰不必事事爭第一,保住基本盤就是勝利參見稱臣策略)

    “人設即盔甲”︰在不同場合扮演不同角色,但核心目標不變參考對士族、百姓、外敵的三副面孔)

    “遺產思維”︰今天的每個決策,都在為後人鋪路參考培養佷子)

    下次當你被老板pua時,不妨想想張茂——人家在刀尖上跳舞都能活成“亂世清流”,咱還有什麼坎過不去?畢竟,真正的智慧,從來不是硬剛,而是在妥協與堅持之間,找到那條最優雅的生存曲線。

    番外篇︰張茂的“朋友圈”與“對手戲”

    與劉曜的塑料兄弟情︰兩人互稱“涼王”與“大趙皇帝”,私下卻互派間諜。有次劉曜送來“美容養顏”丹藥,張茂轉手喂給鸚鵡,結果鳥死了——從此涼州外交部多了條潛規則︰領到禮品先讓動物試吃。

    與東晉的“網戀”︰由于路途遙遠,張茂給東晉的奏章常要半年才能送達。有次晉元帝回復“愛卿辛苦”,等詔書到涼州時,張茂墳頭草都兩米高了……

    與百姓的“相愛相殺”︰他推出“種田送老婆”政策官府給光棍配婚),結果引發女權抗議;又搞“讀書免賦稅”,導致大量農民假裝文化人——果然古今基層治理都是地獄難度。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請大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方便以後閱讀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43章 前涼成王張茂︰在躺平與內卷間搖擺的“老干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43章 前涼成王張茂︰在躺平與內卷間搖擺的“老干部”並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