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

第7章 西晉斜杠青年張華︰一個會寫百科全書的政治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仙鄉樵主 本章︰第7章 西晉斜杠青年張華︰一個會寫百科全書的政治家

    《七律?詠西晉名臣張華》

    範陽孤鶴唳寒煙,只手曾擎半壁天。

    劍指東吳雲浪裂,薊懸南斗燧烽眠。

    芸編萬帙窺霄漢,諫草千章泣瘴淵。

    誰料霜鋒藏趙邸,含冤猶抱郢都篇。

    一、寒門學霸的逆襲︰從吃土少年到國家圖書館館長

    公元232年,河北涿州某個漏風的茅草屋里,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這位哭聲嘹亮的小男孩,就是後來被稱為“西晉移動百科全書”的張華。要說他的人生開局,簡直比現代“小鎮做題家”還慘——祖上是漢初謀聖張良?听起來很唬人?不好意思,到張華這輩已經窮得連《史記》都買不起了。

    但學霸終究是學霸!這位“涿州小神童”硬是靠著蹭書、抄書,把自己練成了“人形掃描儀”。據說他十歲就能背《楚辭》,十五歲通曉天文歷法,二十歲寫的文章讓竹林七賢的阮籍拍案叫絕︰“此乃王佐之才!”翻譯成現代話就是︰這小伙子不當國務院總理可惜了!)

    不過要論張華早期最牛的操作,當屬他發明的“古代知識付費”模式。沒錢買書怎麼辦?他專門幫土豪抄書換典籍,抄完還附贈“張華講書vip套餐”——《漢書》配烤羊腿,《莊子》搭青梅酒,硬是把文化傳播玩成了高端下午茶。這商業頭腦,擱現在妥妥能拿千萬風投。

    二、職場開掛史︰從茶水間小弟到滅吳總策劃

    公元 265 年,司馬家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和權謀斗爭,終于正式掛牌成立了“西晉集團”,取代了曹魏政權,成為中原地區新的統治者。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張華憑借著自己滿腹的經綸和才華,逐漸嶄露頭角。他的學問淵博,文筆犀利,被朝廷賞識,成為了皇帝的御用筆桿子。然而,真正讓張華聲名大噪、c 位出道的,卻是一場改變中國歷史的“神仙吵架”——伐吳辯論賽。

    這場辯論賽的背景是西晉集團內部對于是否應該討伐東吳存在著嚴重的分歧。一方認為東吳實力強大,討伐東吳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另一方則主張趁東吳內亂之際,果斷出兵,一舉統一全國。張華站在了主張伐吳的一方,他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深刻的見解,在辯論賽中力壓群雄,說服了眾多持反對意見的大臣。

    張華的觀點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最終西晉集團決定出兵伐吳。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實現了西晉的統一大業,也讓張華的名字載入了史冊,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當時朝堂分兩派︰保守派嚷嚷“東吳有長江天險,打不得!”激進派高喊“干就完了!”而我們的張華同志默默掏出份ppt︰1. 經濟賬︰東吳gdp佔全國40,拿下直接財務自由《晉書》記載他“算定權略”);2. 技術流︰發明“造船寶典”,水軍戰力指數飆升;3. 心理學︰精準預判吳主孫皓會瘋狂作死。

    最絕的是某天下班時間,晉武帝司馬炎正和他在辦公室摸魚下圍棋。前線急報傳來時,張華直接把棋盤一掀︰“陛下,該開團了!”這波操作堪比現代打工人怒關老板吃雞游戲談正事,硬是把伐吳計劃推上了日程。

    結果大家都知道——280年東吳滅亡,張華喜提“廣武縣侯”皮膚。但你以為這就完了?人家轉頭又解鎖“邊境治理大師”成就︰在幽州今北京一帶)搞軍民共建,把游牧民族治得服服帖帖,堪稱古代版“一帶一路”先行者。

    三、斜杠人生︰白天當宰相,晚上寫《博物志》

    如果說政治是張華的主業,那他的副業絕對能秒殺現代網紅︰

    科普博主︰寫下中國第一部《博物志》,從外星人到轉基因無所不包;

    考古達人︰給漢高祖斬蛇劍當文物管理員;

    美食偵探︰吃口咸魚就知道是“龍肉”《異苑》記載他嘗出龍肉);

    氣象專家︰看見三丈長的鳥毛就說要天下大亂後來果然八王之亂);

    最玄幻的是他和雷煥的“尋劍奇遇記”。當時天上出現神秘紫氣,張華拉著地質專家雷煥說︰“走!去江西挖寶!”結果真在豐城監獄地下四米挖出龍泉、太阿雙劍。這情節放現在,活脫脫《盜墓筆記》+《國家寶藏》的混搭劇。更絕的是他死後,雙劍化龍入水,這腦洞讓後世小說家直呼內行。

    四、職場滑鐵盧︰在狼人殺高端局被首刀

    令人惋惜的是,張華在職場上所譜寫的劇本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場。到了晚年,他仿佛置身于一場“西晉版狼人殺”的游戲之中︰

    他的身份是預言家,能夠洞悉八王之亂這場危機的種種端倪;然而,他所面臨的困境卻是,全場的玩家幾乎都是司馬家的“狼人”,這讓他的處境變得異常艱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華試圖采取一些策略來應對。他想到了用自己的著作《博物志》來轉移話題,希望通過專心編書來避開這場禍端。

    然而,盡管他如此努力,結局卻依然無法改變。最終,他還是被趙王司馬倫這個“狼人”首先出手,一刀致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要說他最後栽的跟頭,堪稱“職場教科書級錯誤”︰

    1. 站隊失誤︰以為抱緊賈南風皇後大腿就安全;

    2. 知識詛咒︰沉迷寫書忽視辦公室政治;

    3. 心太軟︰明知司馬倫要造反還不提前舉報。

    在公元 300 年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六十九歲高齡的張華站在了刑場上,他那飽經滄桑的臉上透露出一種決然和不甘。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他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畏懼,反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留下了一句令人震驚的神預言︰“你們殺我,就是殺大晉的國運!”

    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場的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然而,當時的人們或許並未真正理解這句話背後的深意,他們只是將其當作一個垂死之人的胡言亂語。

    然而,歷史卻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證明了張華的預言。就在他死後僅僅十年,永嘉之亂爆發,這場戰亂給西晉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混亂,生靈涂炭,國家元氣大傷。

    張華的臨終預言,就像諸葛亮的“龐統死則落鳳坡危”一樣,準確得讓人瞠目結舌。這似乎是一種宿命的安排,張華以他的智慧和洞察力,洞悉了大晉國運的走向,而他的死也成為了這個國家命運的轉折點。

    五、歷史評價︰鍵盤俠吵了1700年的男人

    關于張華,歷代網友史學家)吵得不可開交︰

    粉絲團︰

    房玄齡︰“忠貞之臣!沒有他西晉早完犢子了!”

    吃瓜群眾︰“他編的《博物志》承包了我童年幻想”。

    黑粉頭子︰

    王夫之︰“搞不定老板算什麼名臣?”

    乾隆︰“學問好有什麼用?站隊都不會!”

    中立樂子人︰

    明代書商︰“感謝張總編!《博物志》讓我賺翻了”;

    現代網友︰“這不就是會寫公眾號的諸葛亮嗎?”

    其實換個角度看,張華就是古代版“理想主義打工人”——既想治國平天下,又想守護知識火種。他的人生矛盾,恰似現代社畜在kpi和理想間的掙扎。

    六、張華啟示錄︰如何在996中守護星辰大海

    回看這位西晉斜杠青年的一生,我們能挖到不少現代職場生存指南︰

    1. 知識跨界紅利︰從《博物志》到平吳策,跨界才是硬道理;

    2. 摸魚的正確姿勢︰皇帝下棋時掀桌談正事,需要勇氣更需要準備;

    3. 興趣防身術︰被貶幽州反而寫出傳世著作,說明副業能救命;

    4. 血淚教訓︰跟對老板比能力更重要賈南風真不是好領導!)。

    下次當你在地鐵上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時,不妨停下手中的動作,讓思緒飄回到 1700 年前的那個時代。在那個遙遠的時空里,有一位堪稱斜杠前輩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張華。

    張華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還曾擔任過朝廷的高官,為皇帝撰寫各種方案和奏章。然而,他的才能遠不止于此。據《搜神記》記載,張華竟然還能識別狐妖,為妖怪寫下鑒定報告!這樣的能力,在當時恐怕是無人能及的。

    張華的一生就像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游戲,他從未局限于某一種角色或任務。他在政治、文學、博物學等多個領域都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華,仿佛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全才。

    如今,張華的墓前,那曾經伴隨著他的龍泉劍鳴已經隨風逝去,但當我們翻開他所著的《博物志》時,依然能夠看到那個在亂世中仰望星空的身影。在這本書里,他記錄了許多奇聞異事、自然現象以及對世界的獨特觀察和思考。

    也許對于張華來說,比當宰相更重要的,是能夠用文字記錄下那些超越時代的浪漫想象。比如“天河與海相通”這樣的奇妙設想,雖然在當時可能被視為荒誕不經,但卻展現了他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這種星辰之志,才是歷史給予他的真正勛章,它將永遠閃耀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之中。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請大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方便以後閱讀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7章 西晉斜杠青年張華︰一個會寫百科全書的政治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第7章 西晉斜杠青年張華︰一個會寫百科全書的政治家並對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炖一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