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初升之時,竹邑城頭上,“文”字大旗被人撤下,換上了嶄新的“趙”字大旗,意味著竹邑城易主。
趙雲安排士兵張榜安民,嚴令禁止士兵襲擾百姓,到中午時,竹邑城便恢復了穩定。
趙雲騰出手來,命人將文聘押至堂中,厲聲問道“今竹邑城破,放汝會韓信軍中,亦不免一死,何若投降我軍?”
“左將軍仁德,必不會追究你追隨孫策為虎作倀的罪行”
趙雲話沒講完,便被文聘粗暴打斷。他冷哼一聲,說道“忠臣不事二主,要殺要剮悉听尊便,休要再勸!”
趙雲氣急,飛起一腳踹在文聘胸口。
文聘倒飛出去,砸在門框上,口吐鮮血。
胸前火辣辣地痛,文聘也不甘示弱,譏諷道“汝主大耳賊百般設計,就是為了讓你奪取竹邑城吧?”
“此城雖落入你手中,日後我軍未必不能奪回來。就算沒能奪回,他日韓將軍欲攻徐州,仍有兩條河流可選。”
“現在你突襲攻下竹邑,韓將軍必能看出大耳賊假死的詭計,我看你們日後還能怎麼辦!”
歷史上,曹操起兵南征荊州,劉琮決定投降曹操,又喚文聘一起歸降。文聘說“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職,只應待罰而已。”
曹操接收荊漢後,文聘才往見曹操。
曹操問道“為什麼來得這般遲呢?”
文聘便答“之前我不能輔弼劉荊州一起侍奉國家,如今荊州雖然失去了,但我卻常希望能據守漢川,保全土境,這樣我才生不負于孤弱(指劉琮等),死亦無愧于地下,然而現在所設想的不能實現,還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聘的心里實在悲痛慚愧,沒有面目早來進見明公而已。”說罷唏噓飲泣。
曹操為之愴然,說道“仲業,你真是一個忠臣啊。”于是以厚禮招待文聘,又以軍隊授予對方。
孫權攻打江夏時,也曾對麾下諸將說文聘是忠臣。
誰料,趙雲听到文聘的譏諷後反而露出笑容“真的嗎?我看未必。”
此時堂中,只有文聘與趙雲的親衛。
時間回撥到文聘攻打甾丘之時,忽然有人傳報趙雲,稱府中抓到一個鬼鬼祟祟的文人。
趙雲出往視之,見其身上多有泥濘,十分狼狽,可衣著又不似平民。
趙雲第一時間以為對方是韓信的間諜,審問一番後才知道他是留縣來的使者,為避人耳目故意偷偷潛入。
那人對趙雲說“劉伯溫先生定下主公詐死引誘韓信的計策,擔心事情暴露,故意不通知軍中諸將。”
“又擔心軍中諸將不明所以亂來,便安排了一些人監督軍中諸將。”
“在下負責監督趙將軍。”
“我見文聘引兵來攻,擔心將軍中其奸計,特意偷偷潛入將事情告知于您。”
趙雲頷首,問道“我知道主公沒有死的消息,是不會胡亂行動了,可韓信不會借此看出主公詐死嗎?”
“劉伯溫先生可曾交代你,要雲如何行事?”
文人輕笑“劉伯溫先生說,只需您引兵與來者大戰一場即可,剩下的事情全交給先生處理。”
“在下已經派人將消息傳往留縣。”
趙雲于是大笑,與文人並行出屋,正巧遇到馬超。
那文人派出的使者快馬加鞭趕往留縣,當天夜里便將消息告知于劉伯溫。
劉伯溫撫須輕笑“韓信已經開始試探我軍了,我料其經過護軍將軍與文聘的戰役後,便會相信主公已死。”
張飛不解問道“子龍的表現與尋常無異,您為何說韓信會因此中計呢?”
劉伯溫目光投向劉備臥室,答道“因為在計策中,我是要自立門戶。”
“此事重在隱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知道消息,所以子龍表現與尋常無異能說得過去。”
“護軍將軍與孫軍大戰一場,以其武勇,必斬獲頗豐,與孫軍結下深仇大恨,如此一來,韓信的離間計便不攻自破。”
劉伯溫又叫來一名文人,對他說道“你告訴我府中的僕從,明日帶上大量金銀珠寶去見護軍將軍,正常行路即可,不必張揚,也不必躲藏。”
張飛拍腦袋,說道“我懂了。你的計策里,子龍不確定大哥死沒死,所以正常行動,是為打破韓信的離間計。”
“之後你安排自己府中的僕從去見子龍,而不是左將軍府的使者,是你要營造收買子龍的假象。”
“除了你要自立門戶外,再無理由可以解釋你的僕從私自帶著金銀去見子龍。而這也正好說明,子龍在大戰前不知道你要自立門戶。”
“這樣,就既瓦解了韓信的離間計,又能使對方相信你真的要自立門戶!”
劉伯溫重重點頭“完全正確。”
張飛崇拜地看著劉伯溫,拱手道“先生真是神機妙算,飛服也。”
趙雲攻下竹邑一戰在即將到來的四方大戰面前,只能算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此戰中詭計頻出的智謀之士,也不止劉伯溫一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輪氏城外,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武廟六十四將之一的李孝恭已經攻城兩日時間。
劉黑闥的嚴防死守令他感到萬分棘手,曹操對自己攻勢的無動于衷更令其心驚膽戰。
試問,曹操不把兵力調到輪氏城,李建成還怎麼趁勢猛攻?
無計可施的李孝恭于是將消息傳回給李世民,等待對方決策。
李世民收到消息後,馬上召集麾下文武商議應對之策。
房玄齡獻策兩條其一,放棄攻打輪氏,集中兵力先對付匈奴人。其二,調重兵于輪氏,戰略目標改為速破輪氏,以並州方面短暫處于下風換取豫州局面的順利。
但李世民覺得這兩條計策都不好。第一條要求自己放棄幫助李建成打開兗州局面,第二條要求自己暫時擱置並州。
所以李世民自己提出一條嶄新的計策讓李孝恭繞過輪氏城,仗著騎兵的機動性,直接配合李建成攻打其他城池。
楊修听罷,連忙說道“驃騎將軍萬萬不可!此舉容易讓曹操截斷李將軍退路,他日糧草消耗殆盡,李將軍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看向賈詡“文和(賈詡)以為如何?”
賈詡緩慢出列,答道“詡以為,將軍之計甚妙。”
賈詡今年49歲,放古代算爺爺輩的,正處于智力的巔峰時期。
“只消事先與大公子商量,兩軍同時攻打某座城池。大公子有兩萬五千人,李將軍有一萬人,共計三萬五千人,何城不可速破?”
“屆時李將軍借大公子糧草即可,完全不需退路。”
“而且,說不定能誤打誤撞發現曹操的詭計呢。”
李世民伸長脖子,詢問對方是什麼詭計。
賈詡說道“曹操不往輪氏增兵,要麼就是打算如舊固守,要麼就是打算引誘大公子深入而後伏擊。”
“假使曹操采用後者,李將軍深入潁川腹地後,詡竊以為有可能誤打誤撞發現曹操伏兵。”
“沒發現也無所謂,提醒李將軍注意城池兵力,若其兵少,極有可能為誘敵深入之計!”
喜歡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