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二年三月,劉備率五千軍隊進入北海國,麾下除去駐守地方以外的所有臣子全部隨軍,到達劇縣後,劉備宣布改都于此。
劉備五千生力軍加入後,北海總兵力達到三萬,謀士有劉伯溫、劉曄、法正、荀攸,值得列舉的武將有張飛、趙雲、薛仁貴、張遼、馬雲祿、石達開、太史慈、王韶、杜琑@ 逑欏き鋨病 浦搖 br />
又有範仲淹可文可武,狄青以徒弟身份侍奉其左右。另有成廉、曹性、喬道清等角色,不多贅述。
泰山郡的徐庶軍團可出動兩萬人,此次會戰兵力達到五萬之巨,總人數接近劉備上輩子打得最富庶的夷陵之戰。
徐庶軍團有牽招、陳到、戚繼光、關勝、李秀成、陳玉成、寇封七員將領。
範仲淹向劉備講解瑯琊局勢︰“瑯琊國,為徐州背面屏障,亦為徐州地勢最為險要之所。”
“其北接北海、東萊,西靠魯國泰山郡,東臨大海,南為地勢一片平坦的東海郡。只要能下此地,往後進攻便再無地勢之憂。”
瑯琊國多山,是徐州難得的屏障,攻略難度最大。但可惜歷史上劉備並未真正管轄此郡,而且他的威脅並非來自青州。
也正因如此,王猛才會想出搶佔東海的計劃。
“臧霸孫觀等人答應配合我軍行動,然而...”
範仲淹手指劃過地圖,一路向下,停在瑯琊最南面的位置︰“現在臧霸在瑯琊的影響力僅限于開陽一縣。等咱們打到開陽的時候,他才能配合行動。”
“而且,蛾賊的軍糧在瑯琊!”
張飛听罷,罵開了︰“他奶奶的,全瑯琊老子都打下來了,還差他那一個縣?他這臥底跟沒有差不多。”
“那就只能強攻咯?瑯琊國有多少人?”劉備蹙眉,眼楮掃向劉伯溫等人,示意他們想辦法。
“回主公,楊秀清回到徐州後便屢次在瑯琊增兵,如今此地總兵力達到五萬,以樊崇為主將,龐涓、蕭朝貴、臧霸為副將。”
總兵力相差無幾,兼敵有地利,若強攻,劉備勢必損失慘重。
“不如示敵以弱,行引蛇出洞之計...”劉曄沉吟道。
荀攸搖頭,否決了劉曄的計策︰“據攸所得消息,樊崇詭計多端,不似會在防守即可的情況下出動大部隊反攻的角色。”
荀攸眸中射出精光,整個人散發著勝券在握的自信氣質︰“與其浪費時間于瑯琊北部各縣,不如派一精銳部隊,奇襲至開陽!”
“先奪了這南部重鎮,焚毀其糧草。北海、泰山兩地趁勢大舉進攻,則瑯琊可定也。”
荀攸說完,眾人陷入沉默,默默分析著計策的可行性。
首先,這條計策相當冒險,跟歷史上荀攸所獻的奇襲烏巢之策有得一拼。
但同樣,回報也很大。避免正面決戰,極大程度地減小了攻略難度。
法正頗為驚奇,一般這種類型的計策都是他獻的。
“正以為,荀參軍之計可行!”
在場諸謀士中,法正地位最高,又最受劉備信任,他點頭同意,計策自然通過。
“但此計欲成,需一支精銳部隊急行至開陽。不知諸將誰願往?”劉備問道。
趙雲、薛仁貴幾乎同時出列︰“末將願往!”
薛仁貴看了趙雲一眼,說道︰“護軍將軍有護軍之責,不宜深入戰場。末將麾下有青州最為精銳的騎兵,自當領軍出征。”
趙雲反駁︰“護軍自有諸將負責,論沖鋒陷陣,雲在你投奔之前便功列第一,武當魁首。坐鎮北海一年,對徐州情況最為了解。奇襲之役,雲在所不辭!”
二將爭功之景令劉備回想起前世討伐東吳時麾下諸將無人敢應戰的境況,喜從中來不由大笑出聲。
我劉玄德今世手下人才濟濟,大漢焉有不興之理?
“二位莫要傷了和氣。既然皆有此志,一齊出征便可。”
“趙雲,你為主將,選本部精銳步卒一千人,並薛仁貴騎兵一千人,共計兩千精銳步騎,循夜色有小道襲往開陽。”
“軍中若有看重的武勇之士,盡管挑選,任何人不能多加阻攔!”
趙雲薛仁貴領命,馬上出帳點兵。
劉伯溫出列補充︰“哪怕路途暢通無阻,趙、薛兩位將軍殺至開陽亦需幾日功夫。主公必須伙同軍師強攻瑯琊各地,吸引樊崇注意,為護軍將軍減輕壓力。”
劉備應允,當即修書一封于徐庶,之後調兵遣將、安排物資,偌大的軍營頓時忙碌起來。
話說趙雲二人出帳,薛仁貴一路低著頭,對趙雲與自己搶功有所不滿。
趙雲翻身上馬,目光如刀掃過薛仁貴,將他的想法猜了個七七八八,思索片刻後說道︰“此戰若成,記你首功。假使雲有斬將之功,亦記你身上。”
有人讓功,堪比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薛仁貴卻不這麼覺得︰“護軍將軍把禮當什麼人了?冤有頭債有主,誰的功勞記誰的名。禮同樣自幼習武,自認不輸護軍將軍!”
二人目光交接,竟在爭吵中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薛仁貴腹誹道︰常听人言趙將軍淡泊名利、忠勇蓋世,今日見我心有不滿,害怕耽誤主公大業,竟主動讓功于我,真乃天下奇人。
趙雲則看薛仁貴雄壯,又有年輕氣盛的銳氣,心中希望他能為劉備建功立業。
兩人並馬前進,一同選出一千精銳步卒,屯長黃忠第一個入選。
而後趙雲又選走了王韶麾下的孫安、杜琑@ 且貢 焙# 伎 羧Х恕 br />
期間趙雲妻子馬雲祿擔心丈夫安危,執意同行,趙雲拗不過她,便許其隨軍。
喜歡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請大家收藏︰()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