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逆轉靖康

第18章 從長計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昶�本章︰第18章 從長計議

    遼軍看他雖然破破爛爛,不過盔甲精良,知道是條大魚。

    辛興宗心中叫苦,他現在手里只有一支長槍,身邊半個侍衛也沒有,如何能夠抵擋住這四五十人?

    遼軍想將他生擒活捉,從馬上拿出撓鉤鐵爪將他拖倒在地,捆的跟粽子一樣。

    辛興宗心里恨自己時運不濟,怕被遼人捉去受辱,自殺又伸不出手。

    遼人騎兵捉的了宋將高興無比,將辛興宗放在馬上,得勝而歸。

    不過他們的運氣也不太好,走到半路正好遇到花榮率領的登州騎兵南歸。

    本來這群人就憋了一肚子氣,這時候看到遼軍,哪里還沒給他們活命的機會?

    等將這些遼軍殺了個干淨才發現辛興宗居然也在里面,眾人趕忙將他放了下來。

    花榮和辛興宗都黑著一張臉,相顧無言,只有快馬加鞭的往雄州趕。

    趙構和童貫在雄州住到第五天,才將所有的潰兵收攏完畢,點了下數目,還不到七萬人,真正的折損大半。

    最重要的是輜重兵器都丟失了大半,實在是無法再發起進攻了。

    宋軍面對遼軍的一個回合都沒有堅持下來,士氣已經不可用了。

    趙構和秦檜無奈,只能在雄州城內面面相覷,派出騎兵去打探西路軍的消息。

    種師道也非常難受,西路軍十多萬軍隊卡在新州城下進退不得。

    西軍一連攻擊了五天都沒能將城池攻破,只能暫時停止下來休整。

    曲端建議留三萬軍隊牽制新州,大軍出發攻擊涿州。

    種師道沒有采納這個建議,這種戰術太冒險,萬一被斷了糧道就危險了。

    這就叫怕什麼來什麼,西軍還沒有商量出來對策,遼國的騎兵已經到了劉李河邊。

    西軍的哨探前出二百多里,比禁軍的探子要強的多。

    同時種師道的運氣也好的多,因為下了罕見的暴雨,劉李河河水暴漲,淹沒沖垮了好幾座橋。

    耶律大石和蕭干的大軍只有一座橋能夠過河,大大延緩了他們的行軍速度。

    新州城離著雄州只有不到五百里,種師道立即命令全軍撤退,連攻城器械和輜重也不要了。

    楊可世率領五千馬軍斷後,與耶律大石渡河而來的先頭部隊接戰,邊打邊退,雖然敗了幾陣,倒是也沒有什麼大的損失。

    等種師道也回到雄州跟趙構匯合,現在宋軍還有二十萬軍隊,但是北伐是想都不用想了。

    耶律大石率領著遼國騎兵過了巨馬河,就在雄州城下耀武揚威。

    趙構看了越發膽寒,下令嚴守城門,不得接戰。

    耶律大石又派出了個使節進城,對著趙構和童貫破口大罵。

    宋遼本來有《檀淵之盟》,約定好了是兄弟之國。

    現在是宋國撕毀了盟約,背信棄義來進攻遼國,是真小人。

    中原王朝向來講究師出有名,大宋這次不宣而戰,背刺盟友,從道義上確實站不住腳。

    童貫面紅耳赤,手下的文官引經據典也沒法駁斥遼國使節的觀點。

    趙構更是惱羞成怒,不知道怎麼跟官家交差。

    所有人這個時候才知道燕雲不是像看起來那樣唾手可得。

    童貫只能先穩住遼國的使節,給官家上書說是連日降雨,道路難行,需要整軍備戰。

    趙構知道這只是個暫時的借口,紙里包不住火,早晚朝廷會知道大軍失利的消息。

    只是他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只能瞞一天算一天。

    耶律大石這邊看到擊退了宋軍,心中也窩火,本來打算去宋境劫掠一番。

    只是听到南京傳來消息,命令他立即撤兵,他預感到應該是天祚帝那邊出了問題。

    蕭干兩人商議,大軍也不宜在宋境久留,還是西京和南京重要,連夜席卷而去。

    趙構和童貫這才松了一口氣,不過更壞的消息還是傳來了過來。

    遼國的平州節度使張覺世代為將,將平洲經營的鐵桶一樣。

    平州眾軍看到遼國日薄西山,都起了別的心思。

    他們離開中原故土已經過了百年,哪里還能有什麼仰慕中原的信念。

    張覺看到女真崛起,金國勢大,派人暗中聯絡阿骨打,決心反叛遼國。

    等阿骨打西征,現在只有東線是完顏宗弼在統領。

    張覺看到宋軍北伐,遼國大軍南下抵擋,覺得時機已經到來。

    他殺了遼國的平州節度使,正式叛遼降金。

    完顏宗弼手握十五萬大軍卻不能參加西征,真是郁悶無比,心癢難耐。

    只是阿骨打出發前再三囑咐他,只可防御遼國,不能入侵燕雲,才將他約束住了。

    等听到宋軍北伐,他也樂的坐山觀虎斗,看他們兩敗俱傷。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宋軍敗的如此迅速,耶律大石一戰破宋,如此輕松。

    張覺這才慌亂起來,萬一蕭干和耶律大石調轉矛頭對付他,憑著平州的軍力他是萬萬抵擋不住的。

    完顏宗弼听說了這件事,簡直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他立即組織兵力準備南下,完顏杲制止了他,在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違抗阿骨打的命令,會帶來不可預想的後果。

    完顏杲老謀深算,他派出了一隊使節,先經過平洲,封張覺為金國的平州留守。

    然後使節順著國境南下,不去雄州卻直接去汴梁拜會徽宗。

    完顏杲讓使節告訴宋國,限他們一個月之內拿下燕雲,超過一月期限,金國就親自動手。

    趙構眼看金國使節從雄州經過,也不敢阻攔,只得心中叫苦。

    童貫知道事情已經遮攔不住,只能想別的辦法,關于欺瞞官家,他和高俅是朝廷中數一數二的高手。

    趙構听了童貫的建議,心中也有了計較,二人帶著侍衛出了雄州,快馬加鞭往汴梁趕去。

    他們必須要在金國的使節趕到汴梁之前面見官家。

    此時卻有探子比他們更早一步趕到了汴梁,楊元嗣手中拿著花榮的親筆信看了又看。

    他覺得這宋軍戰斗的過程簡直是教科書般的愚蠢,趙緯綸的話也越來越有說服力。

    趙緯綸就站在他旁邊,胸有成竹,笑而不語。

    這一切本來就在軍師的算計之中,希望事情的發展也如他所料。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宋逆轉靖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第18章 從長計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第18章 從長計議並對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