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逆轉靖康

第2章 薊州之夜的秦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昶�本章︰第2章 薊州之夜的秦檜

    楊元嗣約束著登州軍騎兵用自己帶的糧草,實在不行也只搶物不殺人。

    陳東和身邊的幾個年輕的文官馬術都很差,只能做到勉強跟上大隊伍。

    他們都是國子監出身,從小飽讀聖賢書,滿肚子都是倫理道德和君臣綱常。

    現在看到金軍肆虐,心里未免有些不平,只是面對這些蠻族也不敢多說什麼。

    那些金軍的騎兵常常搶掠的金銀滿載而歸,他們已經不單單純是為了糧草。

    陳東看著金軍馬頭旁邊掛著血淋淋的人頭,馬背上馱著的搶來的金銀器皿,綾羅綢緞。

    這時候他開始慢慢理解了楊元嗣給他描繪的金軍南下的場景。

    楊元嗣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金軍可以失敗無數次,只需要成功一次就行了。

    同樣的道理,宋軍可以反擊成功無數次,只要失敗一次就萬劫不復。

    晚上扎營的時候,楊元嗣將自己的營帳安排在陳東等文官的旁邊,畢竟這里是遼國境內,誰也不敢保證遼軍會不會夜襲。

    現在隊伍的位置應該是快靠近古長城了,馬上就要出塞進入金國的勢力範圍。

    陳東這人生活上無趣的很,倒是他旁邊的另一個年輕的書記官在篝火旁邊侃侃而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要想阻止金兵南下,必須要拿下燕雲作為屏障,與其等著與金軍合擊,不如大宋禁軍長驅直入,沿途百姓必定會喜迎王師。”

    那青年官員激動的滿臉通紅,說的手舞足蹈,絲毫不在乎金國的騎兵就在不遠處。

    不過他的听眾多數都是登州的騎兵,他們見過最多的就是血與火,對于這種高談闊論,也只是禮貌的回以微笑。

    楊元嗣卻很欣賞那青年的表現,逐漸腐朽的朝廷正需要這種新鮮的的血液。

    只有這種年輕人的昂揚斗志才能將大宋這艘即將滑向泥潭的巨輪拉回到正軌。

    楊元嗣笑著問道︰“這位仁兄倒是有些見識,不知道官居何職?”

    陳東剛吃完了一塊羊肉,只覺得腥羶無比,有些厭惡的擦了擦手,

    “這人叫作秦檜,是和我一般的學正,此人胸有才學,志向遠大,又是蔡太師心愛之人,前途不可限量……”

    楊元嗣的笑容還掛在臉上,心里卻震驚不已。

    秦檜?

    難道是那個秦檜?

    楊元嗣忍著立即抽刀砍了他的沖動,又問道︰“這秦檜可曾與金人接觸過?”

    陳東不知道楊元嗣為什麼會對秦檜如此感興趣,他和秦檜非常的熟悉,他一個江南的書生,怎麼會跟金國有聯系?

    楊元嗣的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現在這個位面秦檜不一定就是個壞人,岳飛不是都還沒有出現嘛。

    先放著他看看再說,就現在來說,他他一介書生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不能先做有罪推論是吧?

    還沒等楊元嗣權衡好利弊,劉十三就匆匆趕了過來。

    劉十三湊在楊元嗣耳邊說了幾句,楊元嗣面色變的鄭重,點了點頭。

    在離篝火不遠處,有個僻靜的小帳篷,里面有五六個人。

    楊元嗣帶著花榮匆匆趕來,帳內有四五個黑衣人,臉色焦急的在等待。

    其中一個年長的見楊元嗣進帳,急忙上前跪倒在地,“常勝軍郭統領帳下斥候李,拜見楊指揮使!”

    楊元嗣心中一驚,郭統領就是郭藥師,曾經跟他有過一面之緣。

    他能知道楊元嗣在這里不奇怪,因為宋金聯合的隊伍都超過了三千多人,想看不見都難。

    楊元嗣不知道郭藥師為什麼會突然派人來見自己。

    他轉念一想,滿面笑容的將來者扶了起來,笑道︰“不知道郭統領有什麼指教?”

    那常勝軍的斥候小心翼翼的從貼著胸口的口袋里拿出一封郭藥師的親筆信。

    楊元嗣看了以後,心中既驚又喜。

    女真崛起以後,契丹騎兵由于承平已久,早就失去了建國初期那種縱橫天下的戰斗力。

    遼國騎兵已經完全壓制不住金國的攻勢,只能四處征兵。

    郭藥師的經歷跟楊元嗣有些相像,他本來是渤海北部的豪杰,手底下有三千多精銳騎兵。

    遼國在大量部隊被金國殲滅後,開始征發境內各族百姓參軍。

    這些人由于都不是主動參軍,算是拉壯丁,被稱為“怨軍”。

    這樣的部隊上了戰場也大部分都是炮灰,不過能夠存活下來的無一不是百戰老兵,精銳中的精銳。

    郭藥師在不斷的征戰中逐漸成為了這支軍隊的領袖,他將部隊編為“常勝軍”,規模有一萬多人。

    常勝軍跟著耶律大石一路潰敗,到了南京才算穩住了腳跟。

    郭藥師對于常勝軍有著絕對的掌控力,常勝軍的軍卒只知道有統領,不知道有天祚帝。

    隨著形勢的發展,稍微有些遠見的人都知道,遼國離著滅亡的日子不遠了。

    郭藥師也開始擔憂起了自己的前程和常勝軍的未來。

    遼國對于龐大的領土實行區別統治,契丹族還是按照原來的部落酋長制。

    對于其他民族,特別是人口眾多的漢人,遼國仿照宋朝的制度,分為南北兩院,劃分州府縣進行管理。

    這就造成了除了契丹族以外,大多數的遼國人對于遼國沒有任何歸屬感。

    俗稱就是遼國的民眾都是那種牆頭草,誰贏了就幫誰,給口飯吃就行。

    郭藥師現在就在分辨誰的飯更好吃,是女真還是大宋。

    他和其他主要的部下們商討,最後全部都傾向于歸屬大宋。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常勝軍的軍卒大部分都是漢人。

    郭藥師則是有私心,他認為燕雲的位置對于大宋來說更重要。

    常勝軍如果歸順大宋朝廷,自己手中的籌碼更足,得到的好處會更多。

    他通過斥候知道大宋派出了如此龐大的隊伍出使金國,知道宋金到了攤牌的時候了。

    站隊也要分時機,太早了不行,太晚了更不行,現在就是一個好時機。

    郭藥師派出了三隊探子,都帶著自己的親筆信去尋找楊元嗣的隊伍。

    楊元嗣是他在宋軍中唯一認識的高級軍官,況且這個人的名聲在外,值得相信。

    好在這支隊伍在使團出長城前將信送到了楊元嗣手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第2章 薊州之夜的秦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第2章 薊州之夜的秦檜並對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