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

第544章 顯弘其法 老述其規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王芯芯 本章︰第544章 顯弘其法 老述其規

    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如同初升的朝陽,照亮了他們識海的每一個角落︰原來那最高深、最玄妙的道之真諦,往往就**蘊藏在這最平凡、最質樸的生活點滴之中**。它不在遙不可及的天外,而在低頭可見的塵埃里;不在驚天動地的偉業中,而在守護彼此的每一個瞬間里。

    這一重“隱者悟道”關隘的溫潤光點尚未完全融入道心,腳下的池底已如同水波般蕩漾開來,顯露出一片廣闊而**莊嚴肅穆的傳法高台**。

    這便是這一重關隘——“顯者弘法”。

    高台之上,並非空寂。無數道散發著強大氣息、形態各異的身影正在**傳道授業**︰有身披七彩法衣、寶相莊嚴的佛門大德,端坐蓮台,口吐真言,字字化作金色符文融入虛空;有背負長劍、劍氣凌霄的劍道宗師,于方寸之地騰挪閃轉,將精妙劍意拆解為最基礎的劈刺撩抹,每一式都引動天地靈氣共鳴;有須發皆白、仙風道骨的老符師,僅以一根枯樹枝為筆,在青石板上信手勾勒,看似簡單的符紋亮起時,竟引得周天星力為之牽引、匯聚!

    台下,無數虛影盤坐聆听,有的如痴如醉,有的若有所悟,有的豁然開朗。他們皆是“顯者”,以自身修為、名望、感悟為燈,照亮後來者的求道之路。

    葉昭鳳的目光被那位以枯枝畫符的老者深深吸引。他的動作從容不迫,沒有驚天動地的靈力爆發,沒有玄奧晦澀的符咒吟唱,只有枯枝劃過石板的沙沙輕響。

    然而,當那看似簡單幾筆構成的“聚靈符”最終成型,亮起溫潤白光的剎那,周圍天地間的靈氣竟如同百川歸海,自發地、歡快地朝著符紋中心匯聚、盤旋!這絕非依靠蠻力強行攫取,而是引動了天地間最本源的規則共鳴!台下那些聆听的虛影,眼中瞬間爆發出真正的領悟之光!

    “顯者弘法,”葉昭鳳的玄色龍紋袍拂過高台前被無數求道者踩踏得光滑如鏡的石階,那些飽經風霜的痕跡,此刻竟隱隱泛著溫潤的道韻微光,如同承載了萬千智慧的印記,“其所弘揚的,從來不是自身的名號與榮光,而是**深藏于法門之中、直指本源的那一點‘真靈’與‘魂魄’**!”

    她的思緒飄回大乾,“正如我大乾遍布州郡的官辦學堂,先生授業解惑,其心所向,絕非讓學生們銘記他個人之名姓,而是要讓‘仁義禮智信’的聖賢之道,如同種子般在稚嫩的心田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最終化作支撐家國天下的棟梁之材!”

    楚凡則凝視著高台中央一位正在演示劍法的劍修顯者。他的劍招樸實無華,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炫技,沒有撕裂虛空的驚天劍氣。每一劍遞出,都帶著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劍尖永遠避開要害,劍勢始終留有余地,劍意核心只有一個︰“守護”!

    守護身後,守護弱小,守護心中那片不容侵犯的淨土。他將“守護”的劍心,化入了最基礎的劍式之中。“你看他所傳,”楚凡的聲音帶著深深的認同,“絕非奪人性命的殺戮技巧,而是用劍者最本源的**初心**——那柄劍為何而握?為誰而揮?”

    他想起自己親手為楚家軍編撰的兵法,“我所授,也從非單純的制勝奇謀、破敵詭道,而是將‘護境安民’的信念,如同烙印般刻入每一個士卒的骨髓!弘法若只為彰顯自身之能,再精妙的法門,也終將淪為炫技的工具,失去其承載大道、指引迷津的**本真**!”

    兩人拾級而上,踏上這匯聚了萬千智慧的高台。葉昭鳳立于台前,周身帝威自然流淌。她沒有講述高深莫測的帝王心術,而是將“制衡”之道的核心要義,化作一個個發生在市井巷陌、朝堂鄉野的鮮活故事。

    故事里有狡黠的商販,有耿直的農夫,有清廉的縣令,也有貪婪的胥吏……她娓娓道來,如何以律法為尺,以仁心為度,在各方勢力間尋得那微妙的平衡點。那些原本對“制衡”感到晦澀甚至排斥的台下虛影,眼中迷茫漸散,竟紛紛露出恍然大悟、醍醐灌頂之色!帝王之道,亦可如此平易近人!

    楚凡則走入一群正在探討權謀利弊的虛影之中。他沒有堆砌權術的詭譎,而是將“變通”之理的精髓,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里︰如同農夫看天時調整農事,如同商人察行情轉換經營,如同匠人因材施藝打造器物……他以最樸實的語言,闡述著“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至理。

    晦澀的權謀之道在他口中,化作了充滿煙火氣的生存智慧,引得周圍聆听的虛影身周靈光頻頻閃爍,仿佛智慧的火花被不斷點燃!

    當最後一位顯者虛影,一位正在教導孩童識字的老儒生,停下手中的戒尺,遙遙向葉昭鳳與楚凡頷首致意,眼中充滿了贊許與期許時——

    葉昭鳳心中豁然開朗!

    “所謂弘法,”她望向高台之下那些因領悟而煥發神采的虛影,聲音如同洪鐘大呂,響徹高台,“其真諦,並非將高深莫測的道理束之高閣,供人仰望。而是**以己身為橋梁,以智慧為燈火,將那些直指本源的‘道’與‘法’,拆解、轉化、使之變得觸手可及,讓後來者能夠循著你留下的腳印與燈火,更清晰、更堅定地……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那條獨一無二的大道!**”

    這一重關隘的虛影緩緩消散,萬世池底並未顯露出通往下一關的奇異景象,反而被一片**溫暖、寧靜的暮靄**所籠罩。暮色四合,如同慈母的手,溫柔地覆蓋了前路。

    眼前,沒有巍峨的宮殿,沒有玄奧的符文,只有一間再**簡陋不過的土坯茅屋**。窗戶紙透著昏黃的燈光,屋內傳來一個蒼老而溫和的聲音,正對著幾個垂髫孩童絮絮低語。

    葉昭鳳與楚凡駐足于窗外,如同歸家的游子,不忍驚擾這份平凡而珍貴的溫情。

    “……吃飯不許吧唧嘴,這是對同桌人的尊重,米糧來之不易,當懷敬畏之心……”老者的聲音緩慢而清晰。

    “……借了鄰家阿牛的小木馬,玩夠了定要記得還,這叫誠信,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聲音里帶著循循善誘。

    “……村口遇見長輩,要開口問聲好,這是禮貌,暖人心腸……”教導中蘊含著樸素的處世智慧。

    “……路上瞧見人跌倒,甭管認不認識,能搭把手就搭把手,扶一把,問一聲,這便是仁善……”規矩細碎如塵埃,卻在這昏黃的燈光下,閃耀著**代代相傳的人性光輝**。

    “老者述規……”葉昭鳳靜靜地听著,玄色龍紋袍的威嚴在這茅檐下悄然收斂。當听到“路上見人跌倒要扶”時,她的思緒飄回了遙遠的童年。慈祥的祖母,那雙布滿歲月痕跡的手,曾輕輕撫過她的頭頂,用同樣溫和卻堅定的語氣告訴她︰“孩子,記住,真正的王者,要懂得**彎腰**。”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瑣碎的規矩教誨,原來正是構築一個人、乃至一個王朝**品德的基石**!

    “就像大乾鄉野間口耳相傳的鄉約,”她輕聲對楚凡道,目光依舊落在窗欞透出的暖光上,“‘鄰里互助’、‘守望相助’、‘童叟無欺’……這些不成文的、流淌在血脈里的規矩,雖無律法典籍的森嚴刻板,卻如春風化雨,比任何冰冷的條文更能溫暖人心,維系一方鄉土千年不散的溫情。”

    楚凡的目光則透過窗紙的縫隙,落在一個正听得格外認真的男童身上。那孩子眼楮亮晶晶的,將老者的話一字一句刻進了心里。老者話音剛落,他便似有所悟,轉身跑出茅屋,正巧看見院外一個更小的孩子摔倒在地。男童沒有絲毫猶豫,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將那哭泣的稚童扶起,笨拙地拍去對方身上的塵土。行動,便是最好的回答。

    “規矩不是靠死記硬背的,”楚凡的聲音帶著深深的感慨與認同,“是靠**心傳身教,代代相承**。”他憶起楚家的老宅,父親高大的背影,以及那些無需書寫在族譜上、卻深深刻在骨子里的訓誡︰“守諾”、“擔當”、“護弱”。

    “父親從未要求我背誦條文,他只是用一生去踐行︰一諾千金,肩挑重擔,庇護弱小。而我,亦在學著將這份擔當,做給思凡、念凡看。老者述規最可敬之處,”他看向屋內那模糊而溫暖的身影,“便是用其一生的**躬身踐行**,無聲地告訴後人——哪些規矩值得用生命去守護,哪些精神必須用心血去傳承!”

    暮色愈深,如同溫暖的墨汁浸透了池底的空間。茅屋、老者、孩童、昏黃的燈光……這一切平凡而溫暖的景象,開始化作無數細小、柔和的**金色光點**。它們如同歸巢的螢火,帶著泥土的芬芳、燈火的溫度、童稚的笑語與老者話語中的智慧,輕盈地、無聲地融入葉昭鳳與楚凡的道心深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方便以後閱讀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第544章 顯弘其法 老述其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第544章 顯弘其法 老述其規並對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