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蹄踏碎初冬的凍土,塔瞻率領兩千正黃旗精騎終于抵達燕山軍中軍大營前。
    當他勒住韁繩,眼前的景象讓他攥著韁繩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
    燕山軍沒有如他預料般龜縮在寨牆之後,而是堂堂正正地在曠野上列陣相迎。
    約莫五六千步騎兵組成的軍陣肅然而立,最前排的重步兵將包鐵大盾深深插入凍土,長槍如林斜指蒼穹。
    其後是密密麻麻的陌刀兵,丈余長的陌刀在冬日慘淡的陽光下泛著寒光。
    更遠處,弩炮已經架設完畢,黑黝黝的弩箭直指前方。
    "少主子,撤吧。"完顏阿什達爾漢催馬靠近,聲音壓得極低。
    這位牛錄臉色煞白,這哪里是什麼"中軍空虛"?分明是銅牆鐵壁!
    "燕山軍軍容嚴整,這不是普通的魏軍。"
    塔瞻沒有立即回答。
    他的目光掃過燕山軍的陣列,在心中快速估算著敵我實力對比。
    對方看起來約有五六千人,但陣型嚴整,毫無破綻。
    這與他想象中的場景完全不同——按照他的預想,此刻燕山軍應該躲在營寨里才對,漢人不都這樣。
    "來都來了"塔瞻喃喃自語。
    他今年二十歲,是東狄年輕一代第一人,十三歲開始隨父征戰,鎮壓過草原叛亂,橫掃過高麗叛軍。
    在他過往的戰陣經驗里,不是針對誰,除了東狄人,全天下的所有民族都是樂色膽小鬼。
    即便父親再三告誡燕山軍非同小可,他也只當是危言聳听。
    即便是號稱精銳的西羌鐵騎和草原王帳騎兵,在正黃旗鐵騎面前也不過是土雞瓦狗。
    還記得十五歲時,在高麗數萬起義軍中帶著不足百騎殺得七進七出開無雙割草;
    奠定他東狄年輕一代第一人虎父無犬子的人設。
    "少主子,你看那軍陣,"
    阿什達爾漢繼續勸道,"盾牆嚴整,陌刀如林,兩翼還有重騎策應。這是支絕對的強軍啊?"
    "閉嘴!"塔瞻突然厲聲喝道。
    他感到一陣煩躁,既是對眼前局勢的意外,更是對自己內心動搖的不滿。
    作為揚古利的長子,東狄未來的第一巴圖魯,他豈能未戰先怯?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仔細看去,燕山軍的步兵防線氣勢確實唬人,但也不過三千之數。
    若能集中兵力突破一點,直取中軍
    塔瞻的目光越過軍陣,落在遠處望樓車的定北侯的大 上。
    那是燕山軍主帥張克的大 ,只要砍倒了那桿大 ;
    或者更進一步,一個瘋狂的念頭在他心中升起——斬殺張克
    "不過兩千多步兵的薄陣。"
    塔瞻突然開口,聲音里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自信,"傳令,五個牛錄正面突破,兩個牛錄牽制兩翼騎兵。"
    完顏阿什達爾漢臉色驟變"少主子三思啊!這"
    "我意已決!"
    塔瞻厲聲打斷,猛地抽出腰間佩刀。
    刀身在陽光下劃出一道刺目的弧光。"勇士們!"
    他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看見那面帥旗了嗎?拿下它,燕山軍必潰!
    殺張克者,連升三級!
    世襲梅勒額真,我代表父親和舒穆祿氏的榮譽向你們保證。"
    這番鼓動立刻在騎兵中激起一陣騷動。
    正黃旗騎兵並不了解燕山軍的真實戰力,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兵,早已不把漢人軍隊放在眼里。
    這些年來,他們踏破草原,橫掃高麗,所到之處,敵軍無不望風披靡。
    哪怕主帥揚古利三番五次告誡他們燕山軍絕非尋常魏軍可比,必須慎之又慎——可真正听進去的,又有幾人?
    塔瞻騎在馬上,握緊韁繩,目光灼灼地盯著燕山軍的帥旗。
    他並非不知父親的警告,可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斷。
    在他們眼中,燕山軍強一點,但本質還是漢人軍隊。
    "不過是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花架子罷了!"
    一個滿臉橫肉的牛錄額真咧嘴笑道,露出幾顆金牙。
    周圍的騎兵們哄笑起來,有人故意用刀背拍打馬鞍,發出挑釁的聲響。
    塔瞻滿意地看著士氣高漲的部下。
    這才是正黃旗應有的氣勢!
    塔瞻听著身後此起彼伏的哄笑,心中最後一絲猶豫也消散了。
    塔瞻深吸一口氣,年輕的面龐上寫滿自信。
    "沖鋒!"
    兩千鐵騎如離弦之箭,沖向嚴陣以待的燕山軍。
    塔瞻一馬當先,心中豪情萬丈。
    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提著張克首級凱旋的場景,看到父親欣慰的笑容,看到陛下親自為他慶功的場面。
    但他沒有看到的是,燕山軍陌刀兵眼中冷靜的殺意,沒有看到弩炮後攻城兵沉穩的動作,更沒有看到兩翼玄甲衛蓄勢待發的姿態。
    這些年來,他們何曾遇到過像樣的對手?
    即便是號稱精銳的魏軍邊軍,在正黃旗的鐵蹄下也不過是土雞瓦狗。
    ——燕山軍再強,難道還能強過正黃旗的鐵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東狄軍中流傳的,從來都是經過修飾的“真相”。
    代山貝勒戰敗之事,早已被黃台吉精心粉飾。
    東狄人口中,代山是在三十萬燕山軍的重重包圍下,又被高岳的定北軍背刺;
    力戰不敵,最終火拼重創了十萬燕山軍後自刎殉國。
    張克曾勸降,還差點被勇猛的代山射瞎了一只眼楮,代山貝勒寧死不屈,拔劍自盡,死得壯烈。
    可真正的戰況,卻遠沒有這般“體面”。
    先不問虛空三十萬燕山軍哪里來的,張克當時真定府和燕山衛當時所有男丁包含襁褓中的嬰兒加起來都沒又三十萬。
    老艾家素來擅長文字獄的把戲,這等有損國威的事情自然要被嚴加管制。
    任何敢傳播討論代山戰死真相百姓將領都要被啟心郎帶走“矯正記憶”。
    實際上,代山所部敗得極為難堪——燕山軍不過四萬之眾,卻將東狄正紅旗殺得血流成河,大批投降被俘虜;
    大貝勒代山不是戰至最後一刻,而是在潰敗後被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
    這些恥辱的真相被嚴密封鎖,因為黃台吉需要維護東狄戰無不勝的神話。
    若是讓將士們知道真相,動搖的可不僅是軍心,更是東狄以武立國的根基。
    正因如此,哪怕一直視代山為眼中釘的黃台吉不得不編造出那憑空多出的二十幾萬燕山軍給代山擦屁股,將他塑造成悲情英雄。
    老艾家輸也得輸得體面。
    像揚古利這樣老成持重的高層,自然明白其中蹊蹺和真相,但是這些事是被下封口令的,他作為黃台吉嫡系不可能揭陛下的老底;
    只能不斷提醒塔瞻謹慎,不敢說出真相,太丟臉了,丟臉到想起來揚古利都替代山臉紅。
    (作者思考原本是想寫東狄謹慎一點的,但是推演了東狄方面的行動後發現;
    封關以後黃台吉為了統治是不可能把代山戰死的真相公布的,比如49年廣播里gj還在勝利;
    戰死和全軍覆沒的真相蓋不住,但那也必須體面,得死的悲壯;
    封口令是基本操作,塔瞻這樣的年輕將領,自然接觸不到這些隱秘。
    即便貴為揚古利之子,他所知道的,也不過是那個精心修飾過的版本。)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