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八年的金陵城,暮春的風裹挾著秦淮河的水汽,掠過宮牆,滲入內閣值房的雕花窗欞。
"學生思慮不周。"
他聲音很輕,像窗外飄落的槐花,"不該繞過內閣直接任命北疆官員。"
諸葛明放下奏折,目光溫和卻深邃"陛下能自省,老臣欣慰。然帝王行事,當如溪水潺潺,看似緩慢,卻能穿石。北疆之事復雜紛亂,宜緩不宜急。"
曹禎抿了抿唇,眼中閃過一絲抵觸"可如今那張克擁兵自重,若不及時處置,恐成大患。"
老丞相擱下筆,從檀木匣里取出新制的君山銀毫"陛下嘗嘗今春的貢茶。"
諸葛明輕嘆一聲"燕山伯雖跋扈,但尚未打出宗雲北伐軍旗號。此時若貿然責難,反逼其反。不如先以封賞安其心,示以君恩,再圖後策。"
諸葛明繼續道“再封賞宗雲北境大都督讓其內部產生間隙,總兵和大都督兩人不能兼容。”
"宗雲!"
曹禎猛地握緊拳頭,"父皇對他何等仁慈,他卻背恩忘義,逃往北疆!宗家世代桀驁,其祖父宗武沐更是狂妄,說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簡直大逆不道!"
曹禎一直覺得,對宗家只是禁足而非滅族,已是天大的恩情。
可“宗”這個字,從他登基那日起,就如一根細刺,深深扎在皮肉里,踫不得,拔不出。
先帝臨終前,仍不忘叮囑他盯緊宗家——那個在軍中根基深厚、門生故舊遍布北疆的家族。
可十年圈養,終究還是讓那只狼崽子尋到機會,悄無聲息地溜了。
等到發現宗雲失蹤時,已是三月底。
消息還是從北疆傳來的——燕山,有錦衣衛見到疑似宗雲的蹤跡。
消息傳回曹禎起初不信,直到派黃景去忠勇伯府查看,才確認人真的跑了。
他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處死負責看管的百戶全家,連同所有失職的錦衣衛。
這群廢物,人都跑了竟敢隱瞞不報!
果然,錦衣衛越來越不頂用了,先是白蓮教又是宗雲,遠不如太監辦事牢靠。
諸葛明沉默片刻,緩緩道"陛下,情緒易蒙蔽雙眼。眼下當以大局為重。"
曹禎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片刻後,他勉強點頭"就依老師之見,先封賞張克。"
諸葛明沒有再勸,只是輕輕嘆了口氣。
少年天子心性未定,有些事終究急不得。
好在,至少他答應了用封賞穩住張克,這便夠了,治大國如烹小鮮。
走出內閣值房,太陽已沉。
曹禎踏著宮牆投下的斜長影子,一步步走回寢宮。
靴底碾過青磚,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連影子都比往日沉重幾分。
夕陽的余暉透過雕花窗欞斜斜地灑進寢宮,金絲幔帳微微晃動,映出小皇帝曹禎略顯疲憊的面容。
他斜倚在軟榻上,指尖煩躁地敲擊著扶手,目光陰沉地盯著案幾上堆積如山的奏折——每一份都哪怕太後不再垂簾听政也得謄抄一份送去以示孝道,每一份都蓋著內閣的印,唯獨他這個皇帝,親政卻頭上頂著兩座大山。
“陛下,您今日勞神了。”
貼身太監王振躬著身子,雙手捧著一支精致的金絲楠木煙斗,煙嘴處瓖著一枚溫潤的羊脂玉,煙鍋里已填好了一枚上等的“三仙丹”。
是從燕山來的好玩意兒,但是王振知道陛下不喜燕山,便說是從海外來的,當然價格從一斤一百兩,御用自然到了三千兩的良心采購價。
他小心翼翼地遞上,眼角余光卻時刻觀察著主子的神色。
曹禎接過煙斗,深深吸了一口,一絲甜香的煙霧在肺腑間流轉,緊繃的神經終于稍稍松弛。
他仰頭吐出一縷青煙,眼神略顯迷離“王大伴,你說……朕這個皇帝,當得窩囊不窩囊?”
王振心頭一跳,立刻跪伏在地,聲音惶恐中帶著恰到好處的忠誠“陛下何出此言?您乃真龍天子,萬民敬仰,只是眼下局勢復雜,太後娘娘和諸葛丞相也是為了江山社稷……”
“呵,江山社稷……”
曹禎冷笑一聲,指尖摩挲著煙斗上的紋路,“朕連一個小小的燕山伯都動不得,連一個背叛的宗雲都殺不得,還談什麼社稷?”
王振眼珠一轉,手上力道恰到好處地捏著曹禎的肩膀,低聲道“陛下莫急,您正值春秋,那些老臣再如何,終究是要退的。倒是今日……”
他故意頓了頓,似是在猶豫該不該說。
“有啥事兒,說。”曹禎也看出來了,不耐煩地抬了抬下巴。
“西羌使臣又在會同館鬧事了,這次更是囂張,說什麼‘若朝廷不加歲賜,他們便自己去秦州、燕山取’……”
王振聲音越說越低,卻剛好讓曹禎听得一清二楚。
“燕山?”曹禎的眼神驟然銳利起來,煙斗在指間一頓。
王振立刻閉口,仿佛剛剛只是隨口一提,絕無深意。
曹禎眯起眼楮,嘴角緩緩勾起一抹冷笑“王振,你說……若是西羌人真的‘不小心’闖進了燕山,張克會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王振故作茫然“啊?這……奴婢愚鈍,不敢妄測軍國大事……”
“蠢材!”
曹禎笑罵一聲,心情卻莫名舒暢起來,“西羌人要搶,朝廷‘無力救援’,不是很正常嗎?”
王振這才“恍然大悟”,立刻跪下,滿臉崇敬“陛下聖明!此計絕妙!西羌蠻子貪婪成性,若他們真去打燕山,張克必定焦頭爛額,屆時朝廷再出面調停,既顯天威,又能削弱張克,真乃一箭雙雕、一石二鳥!”
曹禎滿意地靠回軟榻,享受著王振的馬屁,心里那股郁氣終于散了幾分。
是啊,母後和諸葛明總說他沖動,可這一石二鳥的絕妙手段,他們想得到嗎?
“去辦吧,記住——”
他指尖點了點王振的額頭,語氣森冷,“此事,絕不能留下半點痕跡。”
王振深深叩首“奴婢明白,定讓西羌人‘自發’行動,絕無朝廷授意之嫌。”
曹禎揮了揮手,王振立刻躬身退下。
寢宮內,煙霧繚繞,年輕的皇帝獨自倚在榻上,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
王振深諳伺候大領導的藝術——替主上分憂,不能直陳己見,而要循循善誘。
他總是一副愚鈍模樣,仿佛所有的妙計都源于聖上點撥。
就像那白頭鷹國的某位大統領ta,身邊人最清楚他永遠會采納面見時听到的最後一個建議。
借外兵平內亂,歷來是飲鴆止渴的不光彩之舉。
唐朝借回紇兵平定安史之亂,承諾“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弘光政權(南明)視李自成、張獻忠為“賊”,而將清軍視為“借兵復仇”者,派使臣攜“聯虜平寇”國書北上,願割北地酬謝清朝。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