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種布置的舞台,李墨兒精神都恍惚了一下,這場景,只有在上輩子看七八十年代的電視劇里才能看到。
往台下看去,只見下面的面積更大,足有將近三千個平方。
目前只擺放了幾排椅子,工作人員引領著李墨兒她們去了後台,又和李墨兒交涉了一下,確定了一下彩排順序。
李墨兒看了一下這張彩排的順序表,馬上就明白了設定好的演出順序。
基本就是一個多人舞蹈,然後是一首歌,再一個相聲,一個舞蹈,再一首歌。
李墨兒環顧了一下整個後台,人們都是三個一群,十個一伙的在一塊說著話。
李墨兒點了點頭,這個時候的人還都比較淳樸,這些漂亮的女孩子可都是天然的美女,沒有一點科技與狠活。
這時吳台長走了過來,和李墨兒寒暄了幾句。沒過一會彩排正式開始。
李墨兒知道,我們華國的春晚通常會提前1到2個月進行彩排,具體從每年12月中旬或下旬開始,持續到除夕前。
也許是節目不是很多,這里的彩排才會相對晚一些。
台里準備的第一個節目就是集體舞蹈,三十多個美女穿著相同的衣服,跳著這個年代特有的舞蹈。
第二個是大合唱,又是一大群人,有男有女,唱著歌唱祖國的歌曲,這歌李墨兒並沒听過。
一群人歌聲洪亮,節奏鮮明,每個人都抹的小臉煞白。還真別說,這歌听的下面的人熱血沸騰的,掌聲還特別的熱烈。
第三個節目是一個相聲,兩個演員表演的是一個傳統相聲,功底倒是很扎實,就是可樂性不強。
而第四個節目是楊鈺晴的歌曲,音樂響起,白白嫩嫩,長相甜美的楊鈺晴走上舞台的時候,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楊鈺晴一點都不緊張,全程面帶微笑,一首《茶山情歌》讓台下所有人如痴如醉。
歌曲以茶山為背景,旋律歡快動人,生動展現了阿妹采茶的勤勞身影和砍柴郎的悠揚歌聲。
這首歌在李墨兒上一世的地球,憑借甜美的旋律和清新的歌詞迅速走紅,成為90年代華語樂壇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楊鈺瑩的甜美嗓音和動人表演,也讓听眾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對生活的熱愛。
而著名的詞作者吳頌今根據楊鈺瑩的長相、聲線和音域等特點,量身打造了這首歌,充分發揮了楊鈺瑩的演唱優勢。
現在,這首歌被李墨兒原封不動的拿了過來,也讓這文化氣息低迷的異世感受了一下地球的文化。
一曲完畢,所有人都給與了熱烈的掌聲。吳台長與有榮焉,他跟旁邊的人說道︰“這才是春晚應該有的節目,看來我這一趟沒白跑。”旁邊的那個人也是點頭稱是。
楊鈺晴下台後,又是一段舞蹈,中規中矩,沒有特別的出彩。
節目一個接一個,舞蹈,相聲,詩歌,歌曲,輪番上場,李墨兒帶來的歌手們也都是個個都是表現出色。
當主持人介紹︰“下面是一首歌曲,演唱者楊魏鈴華,曾弘易。
李墨兒在台下嬌軀一震,嘴里喃喃︰“是他們嗎,听名字差不了。”
這時,從台下走上兩人,李墨兒心中那股特別熟悉的感覺立刻襲上心頭。
這下她敢肯定,就是他們無疑了,這也讓她心頭火熱,真沒想到,能在春晚彩排踫到他們二人,也不知道他們是通過什麼方式參加的春晚。
二人的歌曲是一首極具蒙古風格的歌曲,台下的人反響平平。
李墨兒听出他們二人的嗓音特點倒是和上輩子的鈴花曾毅有著九分的相似。
看著台下的反應,楊魏鈴華和曾宏易的面色不是很好,這反響簡直和楊鈺晴的有著天壤之別。
二人退到後台,一群姑娘小伙走上舞台,李墨兒知道這肯定又是一段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