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離婚的老婆回城了

第1422章 敲了一記警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胡椒不吃花 本章︰第1422章 敲了一記警鐘

    秦向河笑出聲。

    如果劉慶來單是去大猛家,再“順路”,也經過不到這里。

    整個繞了個大彎子。

    當听是為這件事,他稍稍遲疑,“慶來叔,大猛他們對這個有沒有意見?太麻煩的話,還是算了。”

    “敢有意見!”

    劉慶來眼楮一睜,擺出了村長架勢。

    待見秦向河認真的,他便回道,“你放心。對于往東頭遷,大家都支持。而且,還是在研發大樓不遠,專門劃一片地,到時工廠一上下班,他們不美死了……”

    “這樣吧。”秦向河接過話。

    想了想,他才接著說,“由工廠出錢,在大樓旁邊鋪一路,建兩排商鋪,他們這些人,到時按面積贈送。剩下商鋪,由廠里和村里共同持有,以後有人想到那邊開店,就直接租店面就行。也省得把房子蓋得亂七八糟,還不容易打理……”

    “這辦法好。好,不愧是大老板,就是有見識。你等等,你等等……”

    劉慶來越往下听,眼楮越亮。

    忽地,他一拍大腿的打斷秦向河。

    先沒口子夸了一通,後將別在上衣口袋的鋼筆取下。

    又沖院子里吆喝。

    讓門內探頭探頭的大林子拿張紙,再搬兩張凳子來。

    待和秦向河坐下,他拿起紙筆,作勢道,“好了,你接著說,我記一下。這辦法太好了,我這榆木腦袋,一點不會轉彎!”

    其實。

    秦向河所描述的,就是城市商業街的簡縮模式。

    見劉慶來鄭重其事,他也便認真思索了下。

    後,繼續往下說,“那條路兩邊都是商鋪,平時,肯定也要人管理下秩序,最好像城里那樣,衛生什麼的都搞一下,干干淨淨的,大家以後也喜歡往那邊去。至于管理上的費用,就從之後店鋪租金里出,若還有剩,再由廠里和村里平分……”

    “啊。”劉慶來驚訝,不好意思的問,“村里也分錢?路是廠里給鋪,商鋪也是廠里給蓋,村里再去分這個錢……不太好吧?”

    “我估計,最後就算能分到錢,也沒多少。廠子建在這邊,村子還給安排那多人手每天巡邏什麼的,有點錢在賬上,以後也好分配。”

    秦向河一筆帶過分錢的事。

    隨後又說對這條“商業街”的具體暢想。

    等把方方面面能想到的,全倒騰出來。

    劉慶來才收起紙筆,難掩激動興奮的往西頭大猛家跑去。

    這事。

    秦向河是昨天回來,吃完飯時,才听劉慶來和大哥提到。

    半個月前。

    一群外地來拉貨的。

    將車停廠里裝貨,他們就出來溜達,後,自然而然就進了村頭東。

    現如今,大猛家那一片。

    不光大猛家的小賣部改成了大商店,並帶批發業務。

    周邊另開了不少店。

    什麼賣鹵菜、賣鞋子的、修車修鞋的……

    甚至還剛開了兩家賣小吃的。

    別以為在農村,就沒人買了。

    在廠里上班,尤其是年輕的那些,上下班了,有的還特意到這兩家小吃店吃東西。

    當然,光顧最多的,還是來廠里拉貨的司機以及跟車的那些人。

    先前提到那幾個拉貨的。

    一是對村里能開那麼多商店,感到新奇。

    二來,也是有點餓了,他們外地人,又不能去別人家里討吃的。

    廠里食堂,也對外賣吃的,但不到點是不開門的。

    于是,幾人就去了其中一家小吃店。

    點了一桌子燒餅胡辣湯之類。

    中途,因為倒一碟醋,和鄰桌起了沖突。

    推推搡搡中,有兩人竟隨身攜帶著三稜刀,片刻功夫,店里就倒下了好幾個。

    虧村子里一直有巡邏隊,大猛听動靜去路上給喊來。

    十幾個人這才將那幾個拉貨的給制服。

    之後便是傷者緊急送去醫院,而持刀傷人的,也被扭送去了縣城公家。

    鬧這種矛盾的,去年,也曾零零碎碎發生過幾次。

    但大家都是出門在外,加上村里有戴著晃眼袖標的巡邏隊,最後基本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萬萬沒料到,這次會鬧的如此嚴重。

    這次的事,卻也給劉慶來敲了一記警鐘!

    起初,大猛家小賣部,去的都是村里人。

    等店開得多起來,也都周邊幾個村的工人,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畢竟全知根知底。

    漸漸,那些每日往來拉貨,以及來工廠洽談生意的外人地,讓劉慶來有點不放心。

    雖然這些人活動範圍,僅限于村東頭這一片。

    可秦向河一大家子,尤其是倆孩子,會常來小賣部這邊。

    關鍵,平時在村子里玩,也常常經過附近。

    劉慶來于是就找秦廣山商議。

    決定將村東頭小店,包括大猛家的,都搬去研發大樓旁邊。

    而等在電視上,看到白雲廣場和向鹿之家的發布會新聞,更是一刻都等不了,連夜去做大猛那些人的工作。

    這在秦向河看來,絕對是好事。

    對東頭那些店,也是如此。

    再往東,出村子。

    是那棟研發大樓和三家工廠,工人加大樓里研發人員這些,差不多千把人了。

    最關鍵,這些人工資, 可比城里工人還高。

    開始手頭緊巴巴的,個個都還攢著不舍用,下班經過大猛家商店,買點零食啥的回去,都會被數落。

    現在。

    順路給家里老人孩子帶吃的用的,甚至買些鹵菜改善下生活,都習以為常了。

    這樣的“生活習慣”,商店若開在靠近工廠的研發大樓旁 ,加上也便利來往拉貨的外地人,生意只會更好!

    好是好。

    但畢竟是劉慶來“強制性”。

    秦向河覺得,還是要跟這些人,將前景講清楚的好。

    另外,廠里這邊,過後做些補償,鋪建商業街。

    隨著此前設想,那邊將構成一座大型工業園區。

    如此一來,這條商業街日後會更熱鬧繁華。

    當然了,對秦向河而言,最大好處,是村子里以後外地人進出少了。

    劉慶來也能更好安排巡邏工作。

    最最主要的,是讓家人在村里住的更安全,更有保障。

    他準備之後再和劉慶來談一談,把巡邏隊壯大些。

    也會讓林四丫做些安排。

    如,安保公司派幾個人來,以茅塘小學門衛、體育老師這類身份,待在村西頭。

    喜歡重回八零,離婚的老婆回城了請大家收藏︰()重回八零,離婚的老婆回城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回八零,離婚的老婆回城了》,方便以後閱讀重回八零,離婚的老婆回城了第1422章 敲了一記警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回八零,離婚的老婆回城了第1422章 敲了一記警鐘並對重回八零,離婚的老婆回城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