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544章 三勸杜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544章 三勸杜預

    杜預看著放聲大笑的廖武。

    試圖從他臉上尋找一絲強撐鎮定的惶恐。

    結果卻讓杜預大失所望。

    眼前這個年輕的大漢使者,似乎是真的不怕死。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對于馬隆屠刀的畏懼,只有淡定赴死的從容。

    以及為國赴義的慷慨。

    廖武看向馬隆的表情只有坦然。

    幾個月前,出使東吳的時候,吳主孫才是真的要殺自己。

    那種直面死亡的滋味,廖武到現在都忘不了。

    相比較眼前這個只敢舉刀恐嚇自己的馬隆。

    廖武實在是生不出半點害怕的感覺來。

    因為他沒有從馬隆的身上感受到一絲殺意。

    眼見廖武臉上沒有絲毫懼色,馬隆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手中的刀舉也不是,放也不是。

    一股尷尬的情緒開始在他的心中蔓延。

    好在杜預沒有讓他為難太久。

    “孝興,你太放肆了!”

    听到杜預帶著責備意味的話語,馬隆的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氣。

    冷哼一聲,收刀入鞘。

    馬隆再次坐回原位。

    “說吧,你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若是為勸降而來,就免開尊口了。”

    “杜某雖才疏學淺,但也頗知忠義二字。”

    杜預看著廖武說道。

    廖武沉吟了一下,拱手道︰

    “將軍既知忠義二字,豈不聞忠有大忠小忠,義分大義小義?”

    杜預看向廖武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詫異。

    “司馬氏祖上食漢祿,為漢臣。”

    “江山傾覆之際,卻屈身事曹,而不念劉氏厚恩。”

    “以某言之,當遺千古罵名!”

    “然我家陛下曾言,社稷一時崩潰,乃天家之過,非凡人所能力扛。”

    “趨吉避凶,亦是人之常情。”

    “故我家陛下向來不以此論罪。”

    “否則我朝司空早以叛國之罪論處!”

    杜預聞言面露沉思之狀。

    他知道廖武嘴里的司空是譙周,當初以一篇《仇國論》,差點讓蜀漢徹底趴下。

    事後劉諶不僅沒有怪他,反而以司空之職賜予譙周。

    說他是作秀也好,另有想法也罷。

    但確實憑借此舉迅速的安定了成都人心。

    “然司馬氏歸曹之後,便棄忠義于不顧。”

    “學曹氏把持朝政不說,更是當街刺死小兒曹髦。”

    “那曹髦雖為傀儡,卻是汝朝共主。”

    “便是那逆賊曹操,當初挾持愍帝之時,也不敢當街行此逆舉!”

    “司馬攸更是連兄弟親情都一並拋棄。”

    “假秦王之名,割據長安,與洛陽分庭抗禮。”

    “如此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之人,如何值得將軍效死?”

    “今大漢天子率百萬仁義之師,出益州而過祁山。”

    “入天水而克隴西。”

    “所到之處,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此非大漢三興之兆乎?”

    杜預聞言心中一震,大漢真的要三興了嗎?

    廖武的這番話,杜預確實听進去了。

    不光听進去,還知道廖武這番話的意思。

    從頭到尾,大漢都沒有把亡國之罪強加到他們這些當初曾經是漢臣的家族身上 。

    只說錯誤都是劉家自己的。

    但現在劉家的錯誤已經改了,就連百姓都開始對劉氏進行擁護。

    那你們這些曾經食漢祿,為漢臣的家族,就不要再執迷不悟了。

    見杜預陷入沉思,廖武從懷里掏出劉諶的親筆書信︰

    “將軍,在下才疏學淺,有些話說的不夠透徹。”

    “此乃我家陛下之親筆書信,望將軍親覽之!”

    杜預聞言,立刻從沉思中清醒過來。

    抬手阻止了想要幫自己把書信接過來的親隨。

    起身來到廖武面前,親自從廖武手中接過書信。

    “給使者賜座!”

    說罷便回到座位上,打開書信開始看起來。

    “朕知將軍歸司馬之後,嘗有善舉于關中百姓。”

    “由此可見,將軍之宅心仁厚。”

    “將軍既有此心,又何忍見數萬將士因此不義之戰而死?”

    “須知兵士皆百姓出身,身後亦為父母妻兒所念。”

    “將軍豈非家中親人所念乎?”

    “天下百姓,亦朕之子民也,朕亦不忍也!”

    “望將軍早返迷途,朕于冀縣掃榻相迎!”

    這封信寫的很短,卻讓杜預的心情十分的凝重。

    把天下百姓都當成自己的子民,就連敵國的也不例外。

    這個劉諶,果然有雄主之相!

    然而在思索一番之後,杜預還是搖頭拒絕了廖武︰

    “汝主既言大忠小忠,大義小義。”

    “便知道這天下之事,非一言所能概括之。”

    “我雖愚陋之人。”

    “卻受秦王厚恩。”

    “豈能不念,豈能不感?”

    “使者請回吧!”

    說罷便命人將廖武送走。

    不給廖武多說一句話的機會。

    等到送走廖武之後,馬隆來到杜預面前欲言又止。

    說實話,廖武的那番話,就連馬隆都听進去了。

    而且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陳倉丟失,自己這群人已經成了甕中之鱉。

    敗亡是早晚的事。

    投降不投降,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現在投降,沒有人會怪他們的,為什麼車騎將軍不願意這麼做?

    但是看著杜預一臉的沉默不語,馬隆沒敢問出這句話來。

    很快,廖武便返回天水,把這個結果告訴了劉諶。

    劉諶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沒想到這個杜預如此的油鹽不進!

    竟然兩次拒絕自己的好意。

    現在陳倉已經被大漢攻克。

    張翼和霍弋他們應該也在殺來的路上。

    滅掉這群人是早晚的事。

    再次勸降,無非就是不想多造殺戮,也想給這個歷史上文武廟第一人的杜預一個機會。

    可這個杜預似乎跟自己了解的那個杜預有很大的出入。

    竟然是個冥頑不靈之人!

    難道他還真想給司馬攸陪葬不成?

    “算了,就當朕這一片真心都喂了狗!”

    “即令伯約攻殺,不給他喘息之機!”

    “等霍弋他們一到,就立刻將其絞殺!”

    劉諶說道。

    廖化聞言再次勸道︰

    “陛下息怒!”

    隨後又將目光看向廖武︰

    “睿卿,那杜預當真沒有一絲投降之念?”

    听到廖化的話,廖武沉思一番後說道︰

    “那倒未必!”

    “雖說對我有威脅之舉,但對陛下卻無絲毫不敬。”

    “就連陛下的書信都是他親手接過去的。”

    廖化撫掌道︰

    “那就是了!”

    “看來還是睿卿你不夠分量啊!”

    說罷又將目光看向劉諶道︰

    “昔日昭烈帝請丞相出山,可是足足三次才得見丞相之顏。”

    “陛下又怎能輕易放棄?”

    听到這話,劉諶皺眉道︰

    “祖父三次去請丞相,蓋丞相乃千古奇人。”

    “他杜預有何能耐與丞相相提並論?”

    “就算他有這等能耐,但是別忘了,朕與他是敵非友。”

    “難道還讓朕親自去請他不成?”

    廖化笑著說道︰

    “那倒不至于,只是臣以為以此人之能,短時間恐怕拿不下他。”

    “此前杜預曾派人回長安求援,那司馬攸多半已經知道此事。”

    “說不定此時已經派人往這里趕。”

    “若是能勸降他,即可少造殺戮,也可省下一些時間。”

    “不過事不過三。”

    “臣覺得陛下可以再給他一個機會。”

    “若是還不行,那便是他自斷生路,臣也無話可說!”

    劉諶聞言沉思片刻後說道︰

    “那老將軍覺得這次以誰為使?”

    廖化道︰

    “臣以為歸義侯可再次出使!”

    誰?司馬�br />
    廖武聞言臉上也露出驚訝之色︰

    “陛下,臣臨回來的時候,大將軍也托臣向陛下舉薦 歸義侯再出使敵營!”

    “他說,歸義侯乃司馬氏之人。”

    “更是司馬望之子,司馬攸族兄。”

    “由他去勸說杜預,杜預再無堅持之理!”

    廖化笑道︰

    “沒想到大將軍也作此想!”

    “歸義侯乃陛下親封司馬氏之人,就連他都成了漢臣,便可知司馬氏再無天命。”

    “而且這也算是給杜預一個台階下,連司馬氏的人都降了大漢。”

    “他一個司馬氏的臣子,又有什麼理由堅持!”

    “當然,若是歸義侯出面,杜預還不願意投降的話,那只能說此人是不識時務之人,妄想對抗天命。”

    “當速斬之!”

    劉諶思索片刻後,同意了廖化的說法。立刻說道︰

    “來人,速至歸義城宣司馬�襖矗 br />
    沒過多長時間,司馬�憒庸橐宄譴掖腋系郊較兀 潘黃鵠吹幕褂新交br />
    和劉諶見禮之後,司馬� 諼實潰br />
    “不知陛下召臣前來所為何事?”

    劉諶笑道︰

    “司馬卿,你可知杜預此人?”

    司馬�叛裕 渙騁逭源塹乃檔潰br />
    “臣當然知道,此賊攜重兵進犯上,實在是罪大惡極!”

    “如今朝廷已經拿下陳倉,當以陳倉之兵,配合大將軍絞殺此獠,以震懾長安不臣!”

    劉諶擺了擺手說道︰

    “朕是問你知不知道此人才學如何?”

    司馬�偈泵媛哆尤恢  br />
    “臣在洛陽之時,曾與此賊有過數面之緣,此賊不過是一個不學無術之徒,夸夸其談之輩,不值一哂!”

    劉諶面露一絲無奈,這個司馬� 餉闖ス奔浠故歉牟壞粽飧齟 θ誦牡拿  br />
    關鍵是每次都揣摩不到點上,這馬屁自然也拍不對地方。

    “朕打算讓你去勸降杜預!”

    劉諶開門見山的說道。

    听到這話,司馬�車姆嚦 偈苯┬。 耙部 急淶媒嵐推鵠矗br />
    “陛,陛下的意思是勸降杜預?”

    “這...這...這,臣才疏學淺,恐怕難當此任啊!”

    杜預此人,司馬�比恢 饋br />
    而且也絕不是什麼只有數面之緣。

    早在洛陽的時候,杜預就已經頗有名聲。

    作為司馬氏族人的司馬�蒼醞冀緩霉巳恕br />
    可惜的是,彼時的司馬�還且棗 擁埽 套鷗缸嫻拿諑逖艫掛菜慊斕每 br />
    但在杜預面前,可就不夠看了。

    杜預對他根本不假辭色。

    而且當初從漢中逃往幽州的時候,路上也撞見過杜預,他還騙了杜預呢。

    可以說司馬氏走到今天這地步,他司馬�巡渙爍上怠br />
    這會兒讓自己出使魏營,那跟送死有什麼區別?!

    “慌什麼,你也是當了大漢歸義侯的人。”

    劉諶沒好氣的說道,

    “此前朕已經派了兩個人出使過了。”

    “都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這次他也肯定不會為難你。”

    “而且這次他有很大的概率會投降,朕是把這個潑天的功勞送給你。”

    “你不要不知好歹!”

    話說到這個份上,司馬�倉 廊ヴ蝗ё丫 剎壞米約骸br />
    而且也確實如劉諶所言,前兩次派去出的使者都沒殺,又怎麼可能單單殺了司馬�br />
    若是真能勸降杜預成功,這還真是潑天的功勞。

    但是司馬�故竅骯 緣南 粢幌虜遙br />
    “陛下,若是臣此去不回,還望陛下善待臣的兩個兒子,司馬忠,司馬漢!”

    劉諶聞言一滯︰

    “滾滾滾,趕緊滾!”

    三天後,听到大漢又派出使者前來的時候。

    杜預心中先是一嘆,隨後又命人將其迎了進來。

    當司馬�歐誄魷衷詼旁ゲ媲暗氖焙頡br />
    杜預也認出了這個司馬氏的族人,臉上頓時露出詫異之色︰

    “孔偉?你不是戰死在並州了嗎?”

    “怎麼會出現在這里?”

    杜預怎麼都沒想到這次出使的人是司馬�br />
    司馬�牧成下凍 荒ㄒ簧煉諾霓限巍br />
    “不敢相瞞,在下當初確實是差點死在了並州。”

    “但是被關將軍所救,後來便一直跟著關將軍在塞外謀生。”

    “歸漢之後,又被陛下封為歸義侯!”

    杜預沉默了,司馬�炖 墓亟 旁ヅ 饋br />
    當初自己在墾荒的時候就曾經和此人遭遇。

    兩人之間還發生過一次戰斗。

    只是彼時的自己還不知道對方的名字。

    之前的那幾本書還是從他手里繳獲的呢。

    後來在阻截鮮卑人的時候, 又和此人相遇。

    那時候才知道此人是關羽後裔。

    說起來,他還幫過自己忙呢。

    所以杜預對關彝的印象並不算差。

    只不過杜預沒想到司馬�尤淮幽歉鍪焙蚓鴕丫 詮匾妥笥伊恕br />
    沉默良久之後,杜預才開口說道︰

    “汝此番前來,可是為勸降杜某而來?”

    司馬�懍說閫匪檔潰br />
    “正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44章 三勸杜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44章 三勸杜預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