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在第二卷末尾章節。)
情緒激動之下,陶侃當時就暈了過去。
等到再次醒來的時候,人已經出現在劉諶的面前。
劉諶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郭豫能殺了這些完全沒有暴露身份的吳國人。
換句話說,郭豫這是在屠殺平民。
“草民請求陛下讓草民手刃此賊,為家父報仇!”
陶侃跪在劉諶面前乞求道。
面對陶侃的請求,劉諶略微思索後便拒絕了。
在陶侃昏迷的這段時間,劉諶已經命人對郭豫進行了簡短的突擊審訊。
但卻並沒有獲得太多有用的信息。
因為郭豫一直鎮守在臨渭,對靜寧發生的事情並不熟悉。
至于臨渭,除了目前尚不清楚杜預帶了多少兵馬外,其余的全都知道。
而後劉諶又特意的詢問了關于壽良的消息,結果就是郭豫也只知道壽良被送到了長安,至于下落如何,他也不清楚。
劉諶便想著把郭豫留下,連帶著之前被關彝俘虜的王渾,看看能不能找個合適的時機從司馬攸的手里把壽良換回來。
所以他不能讓陶侃殺了郭豫替父報仇。
但這話只能是劉諶在心里想,不能直接說出來。
想了想,劉諶開口道︰
“從朕登基之後,便再沒有殺俘的事情發生。”
“這些人都是被賊人蠱惑,才會與大漢為敵。”
“但說到底他們都是大漢子民,既然是大漢子民,朕便不會殺他們!”
听到劉諶的話,陶侃開始小聲啜泣。
雖然只有十三歲的年紀,但他該明白的道理早就已經明白了。
別說這里是大漢,便是在吳國,也沒有他一句話就能讓人殺掉被俘的敵方將領的道理。
只是他實在是無法接受幾個時辰前還在和自己有說有笑,準備返回西陵的父親。
在幾個時辰後,變成一具冰冷的尸體永遠的離開自己。
盯著正在哭泣的陶侃看了一會兒,劉諶也在心中微微一嘆。
說起來自己還得感謝陶丹。
若不是他舍命攔下了那些郭豫,這會兒郭豫恐怕已經沖進天水境內。
雖然不至于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但能夠避免這些麻煩,終歸是好的。
既然別人有恩于自己,劉諶也不是什麼不識好歹的人。
“朕已經知曉汝父此次前來天水何為。”
“這樣,朕派人護送汝父和汝父遺留下來的東西返回西陵。”
“同時朕也會讓成都秘密運送一批物資到西陵,算是感謝汝父的功績。”
“你就跟著這支隊伍一起返回西陵吧!”
听到劉諶的話,陶侃沉默片刻後狠狠的一抹眼淚︰
“草民不回西陵!”
“司馬攸殺草民父親,草民誓報此仇!”
“草民願意留在天水為陛下效力,剿滅司馬攸!”
陶侃心里很清楚,長安的魏國和洛陽的魏國並不是同一個。
而且洛陽大魏現在和大吳是友非敵。
一旦回到西陵,替父報仇的願望十有八九就會落空。
只有留在天水,才能夠有機會為父親報仇。
他是絕不會回吳國的!
劉諶看著目光決絕的陶侃,心中卻一陣猶豫。
留下他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因為這支商隊沒有留下任何一個活口。
多一個他不多,少一個他不少。
但是留下他有什麼意義呢?一個十幾歲的娃娃。
就在劉諶猶豫的時候,吳梁卻道︰
“陛下,臣請借一步說話!”
劉諶點了點頭。
吳梁來到劉諶身邊道︰
“死去的陶丹是陸抗身邊的揚武將軍。”
“此子既然是陶丹之子,對吳國西陵布防多少有些了解。”
“陛下有一統寰宇之決心,何不將此子留在身邊,早晚有大用!”
劉諶聞言一陣無語,吳梁話里的意思劉諶倒也明白。
無非就是留一手,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上。
可是劉諶手中已經握著一個陸晏和陸機,還有一個現在正在成都為官的張𠴱@ br />
哪里用得上一個小小的的陶侃?
不過吳梁的話倒也不無道理,一步閑棋,萬一什麼時候用上了呢。
想了想,劉諶便決定把陶侃留在天水。
既然要把陶侃留在天水的話,那陶丹的尸體自然就不能送回西陵了。
連帶著他們一行人都得留在天水,否則容易露餡。
當劉諶說出這個要求之後,陶侃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陶侃留在了天水。
劉諶另外派人去把他陶丹一行人盡數死于魏軍之手的消息告知給陸抗。
事後,劉諶對賈完、墨辛和祁山堡守將進行褒獎,各升一級。
然後又命人賈完、墨辛二人。
帶兵從祁山道殺往木門道,重新將木門道奪回來。
而另一邊的姜維,此時已經站在了興國的城頭。
在得知興國的兵馬只是疑兵之後,姜維毫不猶豫的下令奪取了興國。
張瑞就算是再想抵抗,可終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弱勢兵力下,根本就不是姜維的對手。
眼見城池無法固守,張瑞只得撤出興國。
臨走前,張瑞一把火燒了帶不走的糧草軍需,絕不留下一粒糧食給姜維。
“大將軍,城中大火已經撲滅。”
劉翊來不及清理臉上的火灰,來向姜維報告。
姜維點了點頭︰
“安撫城中百姓,家中缺糧者先用軍糧補上。”
“若有人敢趁機搗亂,格殺勿論!”
劉翊領命而去。
又過了半個時辰,黃明和劉章聯袂而來︰
“大將軍,我等無能,讓賊將走脫,請大將軍治罪!”
姜維擺了擺手,敵人是本土作戰,對一切地形態勢熟稔于心。
姜維原本也沒想著 他們二人能追上張瑞,能把他追的落荒而逃,沒有反應機會就夠了。
“你二人速速整備兵馬,隨時待命出擊!”
“末將領命!”
第二天,姜維便讓所有士兵兵分兩路。
一路在黃明和劉翊的帶領下趕赴顯親,和顯親的李驤會合支援成紀。
另一路則由姜維親自帶領,從興國殺往廣魏腹地,意在截斷成紀敵人的退路。
街亭,得到姜維軍令之後,馬秉便立刻率兵主動出擊。
負責襲擾街亭的成師愚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街亭守軍會主動出擊。
但鐘會給他的軍令是盯著街亭的蜀軍,讓他們不能輕易的在廣魏胡作非為。
見狀便立刻攔了上去。
只可惜成師愚手中兵馬太少,根本不是馬秉的對手。
幾番交戰之後,成師愚也只能敗退。
馬秉同樣趁勢殺入廣魏,只留下一小部分兵力鎮守街亭。
而在姜維和馬秉分別帶隊出擊的時候。
成紀城下,高誕和鐘會臉上皆是興奮之色。
連日不停的進攻,讓魏軍一度有了摸到城頭的機會,雖然最後還是被打了下來。
但是鐘會知道,城中蜀軍已經是強弩之末。
同樣也證實了自己的計策確實已經起到了作用。
鐘會毫不猶豫的把自己早就準備好的預備隊壓了上去。
這些人這麼多天除了養精蓄銳,什麼都沒有做,就是為了這一天。
而這支隊伍,也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即便是處在劣勢的攻城方,但他們還是憑借著優勢的體能頂住了已經熬到精疲力盡的守軍的抵抗。
順利的爬上了城頭,又用身體為大軍鋪開了一條攀上城牆的道路。
廖文等人見狀恨得牙癢癢卻無計可施,這招自己慣用的攻城手法被敵人用出來的時候,自己竟然也無力抵擋。
“退下城牆,轉入內城巷戰!”
廖化在抵擋一陣後,立刻下令所有人放棄城防 ,轉入內城和敵人進行巷戰。
廖文等人聞言,臉色頓時一變。
打巷戰意味著什麼,講武堂出身的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那基本上意味著垂死掙扎。
“將軍,咱們將士還能奮力一搏,還沒有到展開巷戰的地步。”
杜栩開口勸說道。
廖化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要做的就是拖延敵人的腳步,僅此而已。
因為從自己送出求援信到現在,已經過了這麼多天,依然沒有援兵前來。
只能有兩個情況,一個是朝廷已經無兵可派,一個是朝廷在謀劃更大的事情。
但無論是哪樣,自己這邊都需要替陛下拖住盡可能長的時間。
若是繼續讓兵力在城頭折損,巷戰也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
想到這里,廖化臉色一寒︰
“執行軍令!”
隨著一聲號角響起,城牆上的漢軍紛紛退走,撤下城牆。
這一舉動反而讓正在進攻的魏軍一愣。
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 ,漢軍已經脫離了戰場。
見此情形,魏軍奮起直追,朝著城下撲去。
就在此時,廖化命人點燃了城下鋪好的澆了火油的燃料,滾滾濃煙帶著熱浪攔住了追兵的前進,替廖化的內城布防爭取到了一定的時間。
這些澆著火油的燃料是廖化早就準備好的,為的就是防著這一刻,只是沒想到這一刻真的變成了現實。
城中騰起的濃煙讓城外正在盯著城頭動靜的鐘會豁然起身。
沒一會兒鐘會就得到消息︰
“啟稟太尉,城牆已經奪下。”
“不過蜀賊用火油在城中燃起大火,阻住了弟兄們的追擊。”
鐘會聞言放聲大笑︰
“賊計窮矣!”
“成紀我勢在必得!”
身為名將的他怎麼可能猜不到廖化的做法。
這說明廖化已經無計可施,只能將戰斗拖入到巷戰,以期拖延時間。
可是我堂堂鐘會,會害怕巷戰?!
“傳令,派重甲兵進城!”
“我要滅掉這些蜀軍!”
外城告破後,城門被緩緩打開。
一隊隊的重甲兵緩緩踏入城中。
廖化放的那把火早就已經被撲滅,只留下滿地的灰燼。
這些重甲兵步伐穩重的踏過這些尚未完全熄滅的灰燼殺入城中。
外城和內城之間隔著一道曲城。注1)
但這道曲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防御作用。
在重甲兵踏入城門的時候,就被魏軍一鼓作氣的攻了下來。
隨後,魏軍便跟在重甲兵後面踏入了內城當中。
鐘會則在城外安靜的等待著好消息的傳來。
內城中,原本的漢軍已經被廖化化零為整。
這些漢軍士兵每一個小隊不過百余人。
但卻都由講武堂學子帶領。
這個時候講武堂的好處再次展現出來。
一般來說,軍隊里的底層將官都是通過一層層的廝殺,軍功的累積才能升上去。
這樣一來,這些底層軍官雖然有戰斗經驗,但大部分都還是在憑借著本能在戰斗。
至于軍法什麼的,只有在經歷更多次的大浪淘沙活下來,並爬到足夠高的位置上後,才能夠接得到。
但講武堂不一樣,這些講武堂學子雖然官階不高,但卻是統一培訓出來的。
所有技戰術水平都是大差不差。
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對戰術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但這一點也在這麼長時間的守城戰中得到了一些鍛煉。
統領這百余人進行巷戰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而廖文等人則被廖化當做預備隊,隨時準備四處救火。
當這些魏兵攻入內城後,巷戰便正式打響了。
和攻城戰不一樣,巷戰的士兵會用自己所能夠接觸到的所有東西作為武器御敵。
必要時候,甚至要用自己的身體來阻攔敵人的腳步。
往往是講武堂學子前腳剛下達軍令,後腳自己就不得不一起沖上去和敵人殺作一團。
敵我雙方不停的撲倒在內城的各條巷子當中。
廖化不停的接到各處傳來失守的消息。
每听到一次,廖化的臉色就陰沉一分,心中的痛惜就多一分。
因為這些陣亡的講武堂學子中,甚至有一部分曾經就是他的學生!
都是大漢將來的將種啊,卻死在這座小小的成紀城中。
這就是戰爭,如此殘酷!
壞消息一道道的傳來,意味著防線一點點的收縮。
敵人在逐步的佔領成紀。
廖化雖然很想將這些敵人趕出成紀,但敵我雙方的差距卻不是決心能夠彌補的。
在最後一次組織人手進攻後,廖化下令讓所有人撤出成紀。
再拼下去除了徒增傷亡外,沒有任何意義。
而另一邊,鐘會已經緩緩起身,對著身邊的高誕說道︰
“高將軍,隨我入城吧!”
成紀,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