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497章 再入涼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497章 再入涼州

    消息傳到天水後,劉諶自是喜不自禁。

    這兩郡到手之後。

    涼州以及西域都護府名義上雖然還屬于魏國,但已經事實上落入大漢之手。

    除非司馬攸此時能夠放棄東線,然後全力把自己從天水趕出去。

    只不過以眼下的情況來看,就算司馬攸真的這麼做,也未必能把自己從天水趕出去。

    隴西和南安拿下之後,劉諶頒布的第一條政令就是減稅。

    把魏國的稅收減到和大漢同等水平。

    這一舉動立刻得到了隴西和南安百姓的擁護。

    因為早在漢軍奪取天水的時候,此兩郡的百姓就听說過大漢的稅制改革。

    他們不一定會盼望大漢王師,但一定會盼望一個能夠減輕他們負擔的政權。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兩郡百姓的反抗。

    而這麼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隴西和安定郡的那些亂匪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自行土崩瓦解。

    因為百姓們原本就是因為長安朝廷強行征收物資而造反。

    現在新來的大漢不僅不再征收,甚至還要減免原本壓在自己身上的稅收。

    老百姓的心思很單純,他們不指望朝廷對他們能有多好。

    只要給一口吃的,餓不死就行。

    只可惜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卻沒有人能明白這個道理。

    即便明白,也不會執行下去。

    如今有人願意給他們一口吃的,讓他們不至于餓死,傻子才會繼續跟著別人造反。

    而那些造反的人所依靠的就是這些原本活不下去的百姓,沒了這些百姓,他們瞬間被打回原形。

    固然有能力強的,依然能夠籠絡住不少人跟著他們。

    但在姜維等人的降維打擊下,很快便被肅清。

    連帶著腦袋都被懸掛在城門上,以儆效尤。

    整個隴西和南安迅速的被平定下來。

    三郡安定下來後,劉諶並沒有就此滿足。

    自己當初定下的戰略就是每拿下一地,便要在此地扎穩腳跟。

    劉諶立刻按照早就定好的幾步計劃走。

    第一步,重新厘定土地和人口,將地方豪強手中的土地和人口全都登記出來。

    人口皆恢復自由身。

    至于土地,那些豪強若是願意要,劉諶也不取,只要他們能夠繳納足夠的賦稅即可。

    第二步,把所有已經厘清的土地全都按照上中下三等田劃分好,然後分給當地百姓。

    百姓有了立身之本,便不會鬧事。

    第三步,開始著手在三郡征兵。

    不過這個征兵並不是直接征戰兵,而是征召守土之人。

    因為征兵對于百姓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大漢才剛剛佔領三郡之地,便要在地方上征兵,很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慌。

    這樣的士兵,即便是征召上來,也不會對大漢有多高的忠誠。

    但是讓他們身擔守土之責,他們應該是很樂意的,本鄉本土,離家又不遠,也不用擔心被拉去填線。

    況且守衛的還是自己的土地。

    這麼一來,能讓這些士兵自發的維護大漢,因為他們現在的一切都是大漢賞賜的,大漢若是敗走,他們所 擁有的一切都會成為鏡花水月。

    而且這麼做還可以把原本需要鎮守地方的漢軍士兵解脫出來,能夠更加專心的應對戰事,從而減少分兵之害。

    大漢本就兵力不足,若是再因為守土而連續分兵,那北伐之事只能是遙遙無期。

    最後一步,創辦學堂,調崔明 從川入雍,擔任四郡總祭酒。

    如果說現在大漢哪個世家子對劉諶是毫無保留的忠心,那絕對非崔明 莫屬。

    當初為了活命,主動的站在整個川蜀世家的對立面。

    此舉之後,他就只能牢牢的依附于劉諶。

    甚至比劉諶更加希望大漢可以復興,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證明他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也只有這樣,他才能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生,而不是被世家撕成碎片。

    劉諶又從川中和皇家學堂調取一部分人充作教授。

    對三郡之地的人進行啟蒙。

    又過了半個月,李驤經漢水返回天水,給劉諶帶來了吳國同意軍演的好消息。

    劉諶高興之余也知道吳國只允許漢軍水師在西陵一線和吳軍進行聯合軍演。

    “沒想到這個朱先還挺警覺的。”

    “看來吳國朝堂上也不完全是酒囊飯袋啊!”

    劉諶此話自然是調侃,能夠支撐一個國家健康運轉,不管是以一種什麼方式。

    這人的能力都不容小視。

    “朕這就派人給陸晏傳旨,讓他領著咱們大漢的水師前往西陵,同吳軍水師展開聯合軍演!”

    旨意順著西漢水一路到達陸晏手里。

    早就已經做好準備的陸晏立刻帶著大漢水師,帶著大漢國書一同前往西陵。

    與此同時,休假兩月的關彝也再次返回漢水。

    賈褒並沒有跟著他一起回來。

    而是和關皎一起留在成都。

    關彝這麼多年沒回來,滿打滿算就在成都呆兩個月。

    若是只帶著賈褒返回天水,不更說明秦氏是那個多余的人嗎?

    所以汪氏便自作主張的把賈褒和關皎一起留在成都。

    這份苦不能讓秦氏一個人受。

    賈褒何等伶俐之人,怎能不明白其中意思。

    不僅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說自己早就在塞外听說過成都的種種好處,願意留下來。

    並告訴汪氏自己在塞外有為女子授課的經驗,正好可以幫上汪氏的忙。

    “瞧你小子這兩個月過得挺舒坦的。”

    “臉頰的肉都起來了。”

    看著面前的關彝,劉諶嘖聲道。

    關彝聞言嘿嘿一笑。

    一開始帶著賈褒回去的時候, 秦氏確實沒有給自己好臉色。

    甚至連房門都不讓他進。

    關彝也自知理虧,沒敢多說什麼。

    後來賈褒和秦氏的關系好了後。

    秦氏才讓關彝進房。

    其實秦氏哪有不願意,只是覺得委屈罷了。

    自己一個人在成都辛辛苦苦的拉扯女兒,丈夫卻在外另娶家室。

    這事放到誰身上,一時間也接受不了。

    賈褒同樣也明白秦氏的心思。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除了照看關皎外。

    關彝基本上都陪在秦氏身邊。

    這身上的肥肉,就是這兩個月的時間被秦氏生生補出來的。

    “陛下,臣給關關起了個大名,叫關瑤。”

    關彝對劉諶說道。

    劉諶點了點頭︰

    “名字起的不錯,跟關關很配!”

    關彝喜道︰

    “多謝陛下夸贊!”

    劉諶調侃道︰

    “朕在夸關關,跟你有什麼關系?”

    在場如李驤等人,眼里滿滿的都是羨慕。

    關彝和陛下的關系一如當年的漢壽亭侯和昭烈帝。

    此等親近是誰都羨慕不來的。

    關彝倒也不惱,連忙問道︰

    “陛下,如今隴西三郡已定,接下來要做什麼?”

    劉諶也收起玩鬧之心︰

    “正要跟你說呢。”

    “廣魏郡一時間強取不得。”

    “但朝廷的騎兵卻不能因此耽擱。”

    “你們當初返回天水的時候,遭遇羌人追殺至金城郡。”

    “那里已經是抵近天水,足以說明偽朝已經對涼州失去了事實控制權。”

    “更說明羌人之猖狂,已經到了一種無法描述的地步。”

    關彝點了點頭︰

    “我漢人自孝武皇帝始,便不再把諸夷放在眼里。”

    “如今他們卻敢追殺臣至涼州腹地,足見其野心早就已經膨脹。”

    “不單如此,臣在塞外創建臨時營地後,也曾數次和羌人以及鮮卑人交手。”

    “如臣妻賈氏便是臣從羌人手中所救。”

    “而且臣回來之前,曾短暫的前往並州一次。”

    “也見到匈奴人勾結鮮卑等部,為禍並州!”

    這件事之前關彝回來的時候,並沒有來得及跟劉諶說。

    此時听到關彝的話,劉諶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五胡亂華?沒記得有這麼早啊!

    這司馬炎還沒死呢,八王之亂還沒來呢,哪來的五胡亂華?

    李驤見劉諶皺眉,還以為劉諶是在思考這支匈奴人的來歷,立刻說道︰

    “陛下,當年孝武皇帝征討匈奴,匈奴最終分為兩部。”

    “一部不願受大漢所制西逃。”

    “另一部以當年冒頓單于曾取我大漢宗室女為由,取劉姓並南附。”

    “這支匈奴便是南附那支匈奴的後人。”

    听到這里,劉諶的腦海里冒出一個人名——劉淵!

    這個人他還是比較熟的。

    因為原本歷史上自己這個便宜老爹的孝懷皇帝便是由此人追謚的。

    並打出復漢旗號,並達成了歷史上第一個外族建立中原政權的成就,而且他的政權也叫漢。

    不得不說十分滑稽。

    不過現在也不是他該出現的時間吧?

    劉諶搖了搖頭,不再去想他。

    反正離自己還遠著呢,就算想見他,也得先拿下長安再說。

    于是劉諶接著說道︰

    “偽朝篡漢自立,卻不知道我大漢是以武立國。”

    “看著外族殺入中原,竟然能忍得下這口氣。”

    “不過他們能忍得了,朕卻忍不了!”

    “朕打算讓你帶兵前往涼州,既為朝廷平定涼州,也為讓那些羌人長長記性。”

    “讓他們知道知道。”

    “什麼叫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場眾人聞言,臉上俱是一肅。

    自從漢室衰微之後,這句話便沒有人再提起過。

    如今面對外族的蠢蠢欲動,陛下要再次展示大漢的拳頭了!

    “此次出擊不光是為了涼州和給羌人一個教訓。”

    “還要替大漢搜羅良馬。”

    “若有可能,朕要復現當年大漢騎兵縱橫天下之盛況!”

    因為缺少騎兵的緣故,丞相屢次北伐都沒能取得大的成果。

    建立一支屬于大漢的強騎兵,是大漢三代人的夢想。

    現在這個機會就在眼前,劉諶怎麼會不緊緊抓住。

    因為不打算強攻廣魏的原因,楊稷那支兵馬早就已經調回來了。

    此時正在天水待命。

    隴西和南安也已經到手,不用擔心後勤被斷的風險。

    再加上騎兵的機動性,恐怕沒有什麼人能夠對付得了這支近兩萬人的騎兵。

    奪取涼州,消滅羌人,為大漢掠得戰馬並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

    無數的功勛正在朝關彝招手,關彝怎能不感到心潮澎湃。

    “臣此行必不辱使命!”

    關彝抱拳肅聲說道。

    很快,關彝便帶著楊稷以及麾下的一萬多騎兵再次啟程。

    而這一次,還添了一個新人,那就是之前跟在楊稷後面練兵的馬奉。

    除了馬奉之外,劉諶還從講武堂二期和三期的學生中抽調了好幾個人,跟著關彝他們一起,算是去練兵。

    在劉諶的構想中,大漢騎兵會是一個相當大的規模,只靠關彝他們幾個可不行。

    關彝等人帶著兵馬離開天水趕赴涼州的時候。

    接到劉諶旨意的範長生也風塵僕僕的趕到了成都。

    入城之後,宗預立刻接見了範長生。

    “範先生一路勞頓,辛苦了!”

    對于範長生,宗預是從心眼里尊敬。

    人家無論是到哪里都會被人奉為座上賓。

    卻因為陛下一句天下蒼生,留在了大漢。

    並且任憑陛下驅使,前往南中那種蠻荒之地開墾土地。

    一去就是近八年時間。

    又在三郡之亂的時候,憑借自己和家族威望穩穩的安定了南中。

    為大漢打造了一個極其安穩的後方。

    這份功勞絕對不小。

    看著風塵僕僕的範長生。

    宗預自覺不如也。

    “宗太尉太客氣了!”

    一番客套之後,宗預說道︰

    “範先生可知道此次前往天水所為何事?”

    範長生沒有回答,因為宗預此問頗有明知故問之意。

    身為太尉,他豈能不知自己前往天水是做什麼?

    “敢問太尉有何指教?”

    宗預搖了搖頭︰

    “指教不敢當,只是有兩句話想要跟範先生說一說。”

    範長生道︰

    “請賜教!”

    “此次陛下讓先生前往天水,是想借先生之名,替大漢奪取廣魏。”

    “可先生也知道,陛下素來不喜宗教之說。”

    “所以先生此去,更有替朝廷破除天師道影響之責!”

    範長生點頭道︰

    “不消太尉提醒,在下自然知道。”

    宗預聞言松了一口氣。

    他是擔心範長生以為陛下是讓他興起一支屬于大漢的天師道力量。

    所以才會在成都見對方。

    眼見對方明白陛下的意思,宗預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那就祝範先生此行功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497章 再入涼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497章 再入涼州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