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483章 兩魏改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483章 兩魏改革

    興漢八年,大漢君臣盡歡。

    然而在千里之遙的魏都洛陽。

    大魏晉王司馬炎的表情卻不是很好看。

    因為那位替司馬家鎮守大魏北疆的司馬孚,死了!

    出任幽州刺史的時候,司馬孚就已經是八十四歲的高齡。

    幽州又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

    再加上後來的一連串打擊,早就已經讓這位耄耋老人油盡燈枯。

    年前的時候,就已經臥病在床,終于撐到過完年的咸熙八年,徹底撐不住了。

    臨死前,司馬孚給司馬炎寫了一封信,信中總共交待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不要再讓劉淵帶兵,並將其圈禁在洛陽,到死都不準他離開洛陽半步。

    此子絕非池中之物,野心極大,若是不加以看管,日後必為朝廷大患。

    第二件事,盡可能的和司馬攸修好關系,不要再空耗大魏國力。

    蜀主劉諶是個有野心的,絕不能讓他在雍涼站穩腳跟。

    蜀漢多年北伐失利,除了國力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騎兵數量不足。

    一旦讓他得到涼州養馬地,假以時日必然會席卷雍涼。

    兄弟鬩牆,外御其辱,一定要以司馬家的利益為根本。

    第三件事,也就是最後一件事,一定一定不能稱帝。

    司馬攸割據長安,司馬家三代以內已經徹底失去了稱帝的機會。

    強行改朝換代只會把司馬家推入深淵之中。

    司馬炎看完這封信後,面無表情的把它放到燭火上點燃,任由其在面前化為灰燼。

    叔祖父啊叔祖父,國事家事如此,難道責任全在我司馬炎一人嗎?

    父親是大魏晉王,我是父親長子。

    這王位本來就是我的。

    是他司馬攸野心太大,非要跟我爭這個位置。

    我豈能容他?

    “傳旨,追贈幽州刺史司馬孚為大魏司徒,改長樂公為安樂公,封地幽州代郡,食邑十萬戶。由其子司馬望襲爵!”

    “另,速速往上庸去旨,以司馬�@ 鬧荽淌罰 純篩細壩鬧萆先危 br />
    司馬炎對賈充等人說道。

    听到司馬炎的話,賈充心里不由得咯 一下。

    前面的封賞以及調任司馬�z巴鬧萑未淌範濟揮形侍狻br />
    問題在于襲爵的司馬望現在並不在洛陽而在長安,並且在司馬攸的手下任職。

    若是旁人,賈充肯定不會多說什麼,可這是司馬孚啊!

    別人不知道,賈充還能不清楚嗎?這可是為司馬氏操勞了一輩子的人。

    再說了,人家還有好幾個兒子在洛陽呢。

    等于說司馬炎自始至終都沒打算把這份好處給司馬孚的後代。

    這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晉王,若是臣沒有記錯的話,野王太守司馬輔尚在,為何不以司馬輔襲爵?”

    司馬炎看了賈充一眼說道︰

    “賈卿,之前你提議的土地改革制度,本王已經想好了。”

    “今年便在大魏各地推行。”

    听到司馬炎的話,賈充心中頓時狂喜,也立刻明白為什麼司馬炎不希望司馬孚留在洛陽的後代襲爵了。

    在並州遭受外族襲擾之後,賈充曾經給司馬炎上了一道奏疏。

    奏疏的內容就是關于如今大魏土地歸屬的問題。

    各個士族手中所掌握土地何止千萬,但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非法得來的。

    雖然沒有人會去查這件事,可終究是個心病。

    尤其是在賈家佔據並州大量土地的情況下。

    這個問題必須要得到完美解決。

    賈充的建議就是承認大魏所有士族手中已經掌握的土地。

    在這些土地之外,將此前已經推行數十年並名存實亡的屯田制徹底廢除。

    改為實行佔田制。

    將國中土地重新分配,使男有耕,女有織。

    朝中官員更是要以身作則,每人賞賜數目不同的土地,意在教化百姓勤于耕作。

    只不過當時奏疏遞到司馬炎手里的時候,被司馬炎給否決了。

    司馬炎看的很清楚,賈充這個建議絕對不是什麼替朝廷著想,更不是在為司馬氏著想,而是完全在替他賈家著想。

    為此不惜將大魏所有士族乃至朝堂上的官員全都拉到一個圈子里。

    司馬炎很確定,一旦自己同意賈充的建議,大魏的土地頃刻間就會被士族們瓜分完畢,而且是合理合法的。

    至于那些百姓,現在是能得到一些好處,可用不了十年二十年,他們手里的土地就會再一次被士族豪強兼並。

    到那時,他們連最後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士族豪強的土地是受國家保護的!

    留給他們的只有為奴為僕一條路。

    彼時的司馬炎還有成為一代雄主的想法,雖然也沒有太把百姓放在心上,但多少還是要顧及一些的。

    但現在不行了。

    先前為了滅掉司馬攸,司馬炎甚至拉下臉來搞什麼忠孝之人的拔擢。

    就是想借用士族豪強的力量,盡快滅掉司馬攸,然後騰出手來對付蜀國。

    可沒想到司馬攸,或者說是關中士族的韌性如此之強。

    在有劉諶進攻壓力的情況下,硬是頂住了自己的進攻,雙方目前依然僵持不下。

    甚至還因為鮮卑人的到來,把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那點優勢全都給喪失了。

    如此一來,朝中自然就生出一系列嘈雜之聲,覺得司馬氏的天命已經止步于此。

    而司馬孚的這封信,更是成了壓倒司馬炎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位叔祖父是什麼人?

    那可是祖父當年都十分倚重的存在,父王病危之時都還數次去信向他詢問意見。

    可如今就連他都已經不看好司馬氏稱帝這件事,更遑論其他人了。

    這讓司馬炎產生了很重的危機感。

    他必須要把這些人重新綁到自己的身邊,讓他們知道,司馬氏是不會虧待他們的!

    而此時的司馬炎能許諾給他們的實打實的好處就只剩下土地。

    司馬炎索性大手一揮,直接把好處一次性給到位。

    只要他們得了好處,就必然會支持司馬氏立國,要不將來別人可不一定會承認這些東西。

    至于長安司馬攸那是一定要死的!自己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司馬攸一步一步給逼成這樣。

    司馬攸不死,司馬炎永遠不會安心!

    至于那個劉淵,司馬炎沒有把他叫回來的打算。

    司馬炎又不是傻子,他怎麼會看不出來劉淵有野心?

    誰會沒有野心呢?司馬炎難道沒有野心嗎?

    有野心是好事,有野心就有弱點,就可以循著弱點把對方掌控在手里,讓他為自己所用!

    一個外族,最多也就是干些劫掠的活,還能翻了天去?

    叔祖父真是老了,也離開洛陽太久了,早就不知道天下大勢了,居然還要教導自己怎麼做。

    看著吧,這天下終究還是司馬氏的天下,跑不了!

    得到司馬炎同意之後,賈充便迫不及待的要去做。

    因為上次兼並土地的事,讓賈家在朝堂上的名聲下降了許多。

    這件事要是弄成,他們的好處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到時候看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來說賈家!

    在洛陽大魏推行佔田制的同時。

    長安大魏也在發生著一場悄悄的變革。

    由于雙線作戰的原因,讓原本就因為漢中之戰快要被掏空的家底越來越捉襟見肘。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司馬攸的危機感也越來越重。

    尤其是在天水丟失之後,更是讓司馬攸對當初的決定生出一絲後悔。

    當初若是沒有逃出洛陽,沒有割據長安,或許這會兒司馬氏已經建立新朝。

    雖然沒有當皇帝的份,可一份王爵是跑不了的。

    現在的他雖然也是王爵,可這個王爵總有那麼一絲鏡花水月的味道。

    洛陽不認自己,中原士族不認自己。

    甚至就連關中士族都從來沒有把自己放在眼里過。

    否則他又怎麼可能讓族叔司馬望去問關中士族借兵!

    但現在後悔已經晚了,現在投降。

    別說司馬炎會不會放過自己,關中士族都得先不放過自己。

    所以司馬攸硬著頭皮也得繼續干下去。

    可看著高誕催要物資的書信,司馬攸再次犯了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也沒法憑空變出物資來。

    司馬攸不能像司馬炎一樣,把國中的土地打包賣給士族豪強。

    因為雍州的土地本來就是關中士族的。

    既然土地沒法賣,那就賣人口。

    土地是財富,人口同樣也是財富。

    只要長安的統治能夠維持下去,那一切就都還有轉機!

    鐘會等人得知司馬攸的打算後,第一時間來見司馬攸。

    “秦王這是準備自絕前路?”

    鐘會怎麼都沒想到,這個當初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司馬攸居然會生出這樣的想法。

    土地已經落入士族之手,若是連人口都賣給他們,那跟長安宮中坐著的那位魏帝有什麼區別?

    甚至連魏帝都不如,最起碼魏帝還能支使身邊的侍者,到時候司馬攸有什麼?他什麼都沒有!

    司馬望同樣也不理解自己這個曾經被叔父司馬懿極為看重的佷兒為什麼要這麼做。

    對于鐘會他們的詰問,司馬攸倒也不生氣。

    這樣起碼可以肯定他們是在真心為自己著想。

    “眼下大魏兩面受敵。”

    “雖然東邊有杜將軍主持,暫時擋住了司馬炎的進攻。”

    “可西邊的隴西,已經敗象初顯。”

    “街亭和上的丟失,不光是讓隴西四郡陷入淪喪危險。”

    “就連陳倉都會受到威脅。”

    “一旦陳倉有失,那蜀軍便能從扶風郡直接殺入長安附近。”

    “請問太尉和都督,如之奈何?”

    “隴西四郡的丟失只是表面上的危機。”

    “真正的危險是整個扶風郡隨時都會處于蜀漢的威脅之下。”

    “劉諶在益州的一系列改革,長安也是有所耳聞。”

    “那劉諶在益州並沒有動士族豪強手里的土地,只需要讓他們按土地的數量納稅就行。”

    “可對于人口,劉諶是絕對不允許他們隱匿的。”

    “若是不利用這些人口把關中的士族豪強跟朝廷綁在一起。”

    “二位覺得到時候他們會怎麼做?”

    鐘會看向司馬攸的眼神露出一絲詫異。

    一直以來,鐘會都覺得這位秦王殿下聰明則聰明矣,但在政治上多少有些不成熟。

    比如之前對待石苞的態度。

    不成想今日之談,竟然讓鐘會有一種驚喜之感。

    若果然如此,眼下的危機未必不會是新的機遇!

    司馬望對司馬攸的說法更是驚訝萬分,沒想到司馬攸居然能看這麼遠。

    是啊,士族的眼里利益為上。

    之前他們會因為司馬攸和洛陽對立。

    那未必就不會在劉諶佔據隴西四郡後和朝廷對立。

    只有用足夠多的好處以及他們 不得不顧及的東西把他們徹底的拉到雙方的對立面。

    長安方能有一線生機。

    再怎麼說,關中士族也是在本地幾百年的經營,那家底根本不是劉諶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既然秦王已經決定這麼做,那臣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

    “只是有一點,臣希望殿下能夠明白。”

    司馬望開口說道。

    司馬攸點了點頭道︰

    “都督請講!”

    “秦王代天子牧民,便是天下百姓之望。”

    “百姓者,國之根本也。”

    “雖有一時權宜,但也絕不可就此棄民于士族之手。”

    “否則國何為國?”

    “臣希望殿下只是借百姓給士族,而不是以百姓為士族奴僕。”

    “並且其後代有可以選擇去留的權利。”

    司馬望話里的意思很明顯,這一代賣給士族也就賣了。

    但下一代不行,哪怕只是名義上的,也得給百姓選擇的權利。

    否則大魏可就不只是皇帝是傀儡那麼簡單了,就連整個國家都會淪為士族的玩物。

    鐘會連忙說道︰

    “臣以為司馬都督之言乃老成持國之言,望殿下納司馬都督之諫。”

    司馬攸點了點頭道︰

    “這是自然,孤又怎麼會以百姓為士族奴僕!”

    雖然是要賣百姓,但卻不能把這件事擺到明面上,起碼的臉面還是要顧及的。

    長安朝廷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把這些百姓交到關中士族的手里。

    並從士族的手里換取大量的物資,送往隴西三郡。

    希望能夠盡可能的拖住劉諶的腳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483章 兩魏改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483章 兩魏改革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