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435章 勸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435章 勸降

    從這些蠻兵現身的那一刻,胡奮就知道自己支援旬陽的計劃要破產。

    但他還是想賭一把,只要自己能沖出山道。

    便可以給魏興帶來一些麻煩。

    即便不能取得什麼成果,但至少也可以拖延一下蜀軍進攻旬陽的腳步。

    只要旬陽能夠撐到陳騫大軍殺到,那蜀國就拿旬陽沒有什麼辦法。

    到時候朝廷必然會記自己一份功勞。

    可惜傳令兵這一聲呼喊,打破了胡奮最後一絲幻想。

    現在他要考慮的已經不是能不能支援旬陽了。

    而是自己能不能從山道中全身而退。

    “快,後軍轉前軍,拋棄一部分輜重堵塞山道。”

    “再留下一支人馬斷後,剩下人快速撤出!”

    胡奮沒有絲毫猶豫,當即便決定退出山道。

    至于功勞什麼的,已經不敢想了。

    魏軍驟然遇伏,本就軍心不穩。

    得到胡奮的命令之後,紛紛開始後撤。

    原本已經做好命喪于此準備的孟子翔看到這一幕不禁有些疑惑。

    敵人眼看就要沖出山道了,為什麼突然撤退?

    一直等到漢軍的喊殺聲響起,孟子翔才反應過來,是援軍到了!

    帶隊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董厥。

    孟子翔一臉感動的迎上去︰

    “多謝董將軍前來相救,否則在下便成了賊軍的刀下亡魂!”

    看著劫後余生的孟子翔,听著對方滿是感激的話。

    董厥的眼底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愧疚。

    從一開始,這五千蠻兵便是董厥的犧牲品。

    朝廷大軍集中在祁山和陳倉,自己手中兵力有限。

    在得到上庸兵馬有動向的消息時,董厥便知道正面肯定也有援兵。

    自己絕對扛不住敵人的兩面夾擊。

    想要破局,只有先行打退身後來的魏國援軍。

    可直接出兵必然會引起敵人的警覺。

    而且麾下兵馬也不宜折損太多。

    這個時候,一直沒有派上用場的蠻兵就進入了董厥的視線。

    他要以這些蠻兵為代價,使上庸援兵不能成功支援旬陽。

    具體做法就是讓這些蠻兵先去消耗上庸援兵的力量,等時機差不多自己再殺出來。

    所以從一開始,董厥便帶著兵馬輟在這些蠻兵的身後。

    並在這些蠻兵和魏軍短兵相接的時候突然殺出,使敵人士氣大跌。

    成功的逼退了這支魏軍。

    唯一的代價便是這些蠻兵折損過半。

    尤其是在听到孟子翔感激的話後,更是讓董厥心生愧疚。

    然而慈不掌兵是每一個將領的必修課。

    短暫的感懷後,董厥便正色道︰

    “立刻派人打掃戰場,將所有敵軍的尸體統統送到另一側的山道口,堆積在那里。”

    “把弟兄們陣亡的尸首帶回去好生安葬,這些輜重也一並帶回!”

    敵人雖說已經退去,短時間內不會再從這里經過。

    但董厥也不敢保證他們會不會卷土重來。

    便打算把敵人的尸體全都堆在另一側的山道入口。

    正是炎炎夏日,用不了三五天尸體便會腐壞。

    人一旦靠近 ,一不小心就會染上疫病。

    就算敵人再小心,總能拖出來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足夠自己從容布置了。

    此舉雖然有傷天和,但也是無奈之舉。

    “我會給陛下去信請罪,同時也會請陛下讓這些陣亡的將士入忠烈祠!”

    布置完這一切之後,董厥對孟子翔說了兩句話。

    後一句孟子翔倒是好理解,在大漢這段時間,他已經 听過太多關于忠烈祠的事了。

    這些陣亡的蠻兵能進忠烈祠對他們來說肯定是件好事。

    至于董厥為什麼要請罪,孟子翔倒是有點不理解,難道這不是一場大勝嗎?

    孟子翔沒問,董厥也沒有主動解釋。

    而在董厥帶著繳獲的輜重和陣亡將士的尸體返回漢東的時候。

    劉諶已經在完全掌握祁山道的同時,率兵殺到天水城下。

    “陛下,已經打探清楚了,那天水郡守,姓姜名筠。”

    听到姓姜,劉諶心中一動︰

    “哦?”

    “此人莫非是伯約同族?”

    姜維一臉慚愧的點了點頭 ︰

    “回陛下話,正是。”

    “臣父與其祖父姜敘乃同族兄弟。”

    “論起來此人乃是臣的族佷。”

    劉諶笑道︰

    “既然是同族,伯約何不試試看能否勸降他,也可使天水免受刀兵之禍。”

    听聞劉諶之言,姜維面露遲疑之色︰

    “陛下,此事恐怕有些艱難。”

    “我雖與他是同族,可卻從未見過面,更何況他與臣當年不可同論。”

    “僅憑一封書信,如何能勸他來降?”

    姜維說的不假。

    當年姜維投降大漢除了因為彼時大漢亡國未久,他心中尚存大漢之外。

    還因為他被當時的天水太守馬遵所疑,想要殺他。

    無奈之下才會選擇投降諸葛亮。

    而且姜維當時不過是天水太守帳下一功曹,姜筠卻已經做到天水太守。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對方都沒有投降大漢的理由。

    听到姜維的話,劉諶笑著說道︰

    “伯約,你又著相了。”

    “朕也知道勸降之事,幾乎是無稽之談。”

    “可這封勸降信,朕也不是讓他姜筠看的。”

    “只是要讓伯約再受一些委屈。”

    此話一出口,姜維瞬間就明白劉諶要做什麼了。

    離間之計!

    當年自己不就是中了丞相的離間之計,才會轉而投效大漢的。

    沒想到陛下居然要故技重施。

    至于讓他受些委屈什麼的,無非就是擔心自己的名譽受損罷了。

    可是在北伐大計面前,個人的榮辱又能算得了什麼。

    而且一個能想出來一計害三賢的人,又怎麼可能會在乎區區名聲?

    “陛下,此計可行!”

    在一番計較之後,姜維覺得這一計完全可用。

    魏軍在祁山道中大敗,短時間內肯定是人心惶惶並加強各郡之間的聯系。

    這個時候正是用間的好時候,只要信件能被敵人所獲。

    他們必然會心生間隙。

    一旦心生間隙,那可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得清的。

    很快,一封書信便射入城中,信中姜維並未勸降姜筠,只敘同族之情。

    同時劉諶派出大量斥候,密切打探其余幾個州郡的兵馬動向。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435章 勸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435章 勸降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