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听到劉諶的話後,立刻跪倒在地︰
“陛下 ,老臣自早年間便開始追隨昭烈皇帝。”
“昭烈皇帝駕崩之後,臣又隨丞相屢次北伐,皆為先鋒將軍。”
“攻城略地,無所不往。”
“丞相曾親夸老臣忠勇果烈。”
“後丞相不幸離世,臣又追隨大將軍繼續北伐。”
“直到在劍閣遇見陛下。”
“如今陛下又欲北伐,卻要以年邁棄臣于成都。”
“豈不是痛殺臣心!”
廖化這一番話,看似是在跟劉諶擺資格,但言語間卻滿是請戰之意。
劉諶嘆了一口氣說道︰
“朕又何嘗不知道老將軍之功績?”
“當初劍閣之外的賊軍大營,若非老將軍出手,恐怕朕已被鐘賊所害。”
“只是朕憐惜老將軍年事已高,不忍老將軍再上陣廝殺。”
“不止老將軍,還有宗卿,柳卿他們,朕也一並未用。”
“就連伯約此戰也只是統帥而已,殺敵之事,交給小兒輩們便是了。”
一旁的宗預听到劉諶的話,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豈料廖化听到此話,更加激動了︰
“臣雖年事已高,但這一身武藝卻從未放下。”
“每日仍在府中打熬筋骨。”
“當年漢升將軍年過七十仍能開強弓三張,每頓酒肉數升。”
“臣雖比不得漢升將軍,但也開得強弓,騎得烈馬,上陣廝殺毫不退卻。”
“還請陛下以臣為先鋒,臣願替陛下,替大漢再征疆場!”
這一番話下來,就連姜維都沉默了。
他著實沒想到廖化都這個年紀了,還有這麼強的請戰意願。
劉諶長嘆一聲道︰
“廖老將軍,朕又豈不知你為國征戰之心。”
“只是戰場之上,刀槍無眼,若是你有個什麼閃失,我大漢豈不是又失一面大 !”
廖化聞言道︰
“陛下,臣嘗聞。”
“瓦罐不離進上破,將軍合該陣上亡。”
“臣自昭烈帝在時,便隨他征戰四方。”
“如今,臣已經白發蒼蒼,當初追隨昭烈帝的老臣們,也只剩下臣在內的寥寥幾人。”
“臣不想老死在榻上,就算是死臣也要死在北伐的路上!”
“還望陛下恩準!”
劉諶看著廖化無比懇切的眼神,拒絕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
一時間,劉諶覺得是不是自己的想法有些錯了。
這些曾經追隨劉備的老人,從來都不是為了貪圖什麼榮華富貴。
而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興復大漢。
劉備如此,丞相如此,廖化亦如此。
為了這個目標,他們甘願拋頭顱,灑熱血。
自己現在卻以保護他們,不想讓他們再奔波的名義將他們保護在成都這片樂土上。
這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
從廖化的眼神中,劉諶已經得到了答案。
不是!
盡管已經白發蒼蒼,盡管臉上的皮膚已經如溝壑縱橫。
但他們眼中的那團火熱,心中的那份理想,卻從來都不曾有絲毫磨滅。
或許,讓他們繼續走在他們的理想之路上,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想到這里,劉諶長出一口氣,然後上前一步扶起廖化︰
“老將軍的心意,朕已經知道了。”
“既然老將軍願意繼續為國征戰,朕又豈能做那無趣之人!”
“廖化听封!”
廖化立刻抱拳道︰
“臣在!”
“朕命你為先鋒大將,隨大將軍出征隴西!”
廖化一臉激動的說道︰
“臣廖化,領旨!”
話音落下,大殿內立刻響起一陣笑聲。
姜維當即打趣道︰
“廖老將軍,我還以為你剛才要跟我打架呢。”
此時心願已成的廖化,再也沒有了剛才的怒氣。
听到姜維的話趕緊說道︰
“大將軍莫要生氣,我也是一時激動,才口不擇言。”
宗預也笑著說道︰
“元儉得償所願,可得好好慶祝一番才是。”
“也別挑時間了,就今天吧,咱們一醉方休!”
大戰在即,眾人都想讓氣氛變得輕松一點。
廖化哈哈大笑道︰
“還是等著喝我的慶功酒吧!”
此話一出,更是引來了在場所有人的一陣大笑。
等到眾人高興的差不多了。
劉諶才再次緩緩開口道︰
“既然廖老將軍都勇做先鋒。”
“朕又豈能落于人後。”
“此戰,朕準備御駕親征!”
此話一出,原本輕松的氛圍頓時就變得凝重無比。
樊建等人更是面面相覷,自己沒听錯吧,陛下剛才說要干什麼?御駕親征?!
“陛下剛才可是說要御駕親征?!”
姜維不敢置信的問道。
劉諶點了點頭︰
“沒錯,朕要御駕親征!”
從劉諶的嘴里得到確切答案之後,姜維頓時就急了︰
“陛下,萬萬不可!”
“聖人雲,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何況陛下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陛下手握神器,豈能輕動!”
“臣請陛下收回此命,萬不可行此草率之事!”
其余人也紛紛說道︰
“陛下,切不可行此事!”
宗預也趕緊勸說道︰
“陛下,北伐之事,由大將軍他們操持便是。”
“國中大事還需陛下決斷,若是陛下離開成都,萬一有什麼事,又當如何處置!”
劉諶看著宗預,笑著說道︰
“這不是還有宗卿等在朝中主持嗎?”
宗預頓時一陣氣急,這能一樣嗎?
只是不等宗預再開口,劉諶便說道︰
“人人都道興復大漢,還于舊都。”
“可是成都作為大漢國都,已經足足過了五十年。”
“五十年,將近三代人,他們根本不知道洛陽和長安是什麼樣。”
“別說是他們,就連朕都不曾見過長安是何等模樣。”
“朕在成都一日,國人便以成都為國都。”
“可若朕御駕親征,天下人便都知道朕志在舊都,志在故土!”
“他們也會不由自主的想長安和洛陽到底是什麼模樣。”
“如今大漢不過區區一州之地,朕在成都這六年早就已經厘清。”
“即便有什麼事,也都是小事罷了。”
“故朕欲以太子為監國,宗預為留守,同樊卿等人操持國事。”
“並改長安為國都,成都為南都。”
“以此明朕北伐之志!”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