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390章 譙周之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390章 譙周之死

    “可...可是陛下來了。”

    一個氣若游絲的聲音從床上傳出。

    跟隨在劉諶身後的譙熙趕緊說道︰

    “父親,正是陛下!”

    劉諶再次揮手屏退包括譙熙在內的其余人等。

    然後走到譙周的床前,拉起對方的手說道︰

    “譙卿,朕來了。”

    枯槁的手猛然爆發出一絲力量。

    譙周嗚咽著說道︰

    “陛下,臣對不起你,對不起大漢!”

    劉諶沒有接話,他知道譙周為什麼會這麼說。

    若是當年大漢沒有自己的到來,說不定真的就就此亡了。

    譙周自然也不會有後來的這些經歷,更不會看到已經行將就木的大漢,再次散發出生機。

    若說他心中沒有後悔,那肯定是假的。

    只是此時的劉諶卻覺得有些看不清了。

    雖然後世淺薄的歷史告訴他,譙周的《仇國論》很大程度上導致大漢喪失抵抗之心。

    可若是把這個責任完全歸咎于眼前這個老人,是不是有些過于苛刻?

    尤其是在當初和宗預聊過之後,更是讓劉諶對這位蜀中大儒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所以對于譙周的感觀,劉諶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對于劉氏來說,譙周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

    可是對于當時的蜀中百姓來說,結束連年戰爭,未必不是一件幸運之事。

    至于後來司馬氏不當人,導致五胡亂華發生。

    根本怪不到別人頭上,誰也看不了幾十年上百年那麼遠。

    給他一個司空的職位,也完全是因為彼時的大漢沒有比譙周更合適的人,自己也需要譙周來替自己穩固朝堂人心。

    好在後來譙周的表現都還不錯,再加上《百家姓》和《漢語字典》這件事,他堅定的站在自己這邊。

    博得了劉諶的不少好感,雖然自始至終都沒有給過他什麼實權,但該有的榮譽也從來沒有落下。

    “卿不必自責,朕都知道。”

    听到劉諶的話,譙周搖了搖頭︰

    “陛下,昭烈皇帝素以仁義治世。”

    “又嘗言成大事者須以民為本。”

    “臣見蜀中百姓連年戰火之下,不能稍有安定。”

    “故而才有那篇罪言。”

    “這些年,每每想及此事,便深感罪孽深重。”

    劉諶聞言又是一陣沉默,原本歷史上的譙周好像也是在大漢滅亡後沒幾年就去世了。

    很難說是老死的還是心懷愧疚而死。

    但這一次,他肯定是心懷愧疚。

    “朕早就已經說過了。”

    “天下之事,非一家一姓之所願。”

    “當年黃巾之亂為何能一呼百應,無非是天災人禍,逼的人活不下去罷了。”

    “昭烈皇帝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會說出民為本這樣的話。”

    “如今大漢雖然談不上政通人和,但有學堂的那些學子們慢慢的教化百姓。”

    “朕相信總有一天,百姓們會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當然,這些都離不開譙卿的授業之功。”

    听到劉諶的話,譙周艱難的點了點頭。

    隨即又說道︰

    “多謝陛下,只是臣還有一事相求。”

    劉諶點了點頭。

    這個時候開口,無非是想替後人蔭補一些功勞。

    譙周的幾個兒子沒有一個出仕的。

    這些年也只是一味的在家里鑽研經學。

    平日里倒顯不出來些什麼,這會兒臨了想給兒孫們謀點好處,也在情理之中。

    劉諶心中也已經早有計較,等到譙周去世之後。

    便讓譙周的一個兒子守完孝期之後,繼續入宮擔任學堂教授之職。

    也算是感謝譙周這麼多年的默默付出了。

    想到這里,劉諶便開口道︰

    “卿有什麼話,盡管說就是了。”

    然而譙周接下來的話,卻完完全全的出乎了劉諶的預料︰

    “臣死之後,自知無顏到地下面對兩位先帝以及丞相。”

    “臣請陛下允許臣的那幾位不肖子扶臣棺槨歸鄉,隱居治學。”

    “勿使其出仕朝廷。”

    “臣死後,陛下也不必給臣謚號,只求黃土一仸足矣。”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還請陛下應了臣此事。”

    听到譙周的話,劉諶的心中頓時咯 一下。

    要是譙周獅子大開口,問劉諶索要身後哀榮,劉諶反而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可偏偏他什麼都不要,不光自己不要,連兒孫的那份也一並推掉。

    他看不透譙周此舉到底是何意義。

    身為朝廷司空,又有教化之功。

    哪怕之前有《仇國論》這樣的錯誤,也不可能不給他上謚號。

    而且不光是他,就連他的幾個兒子按照慣例也要蔭補官職的。

    可是譙周不光不讓給他上謚號,連他的幾個兒子都不讓入仕為官。

    劉諶一時間琢磨不透譙周的意思。

    往好的方面想,譙周認識到自己曾經的錯誤,也願意為這個錯誤付出一些代價。

    可往壞的那方面想,譙周是不是覺得自己這些年雖然把大漢折騰的還不錯。

    但終究不是曹魏的對手,所以不願意讓兒子出仕,並以給自己守孝的名義回鄉避禍。

    因為一旦自己扛不住,大漢再次迎來的必將是一場血雨腥風般的清洗。

    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劉諶也從最開始的那個對政治不怎麼懂的小白,進化成了會換位思考的人。

    後人在看那些皇帝的迷之操作的時候,當然可以侃侃而談。

    可真當自己身處其中的時候,又有誰能看清這一副皮囊下到底藏著的是怎樣的一顆心呢?

    劉諶沉默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可是看到譙周那滿是期盼的眼神後,劉諶心中微微一嘆。

    不管譙周到底是怎麼想的,都說明一個事實。

    能讓自己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大漢還不夠強大。

    若是大漢強大到滅掉魏吳兩國,並且四夷賓服。

    就算譙周說他要讓他的兒子們離開大漢,去海外漂泊,劉諶也只會覺得他們是要幫自己尋訪長生不死藥。

    而不是在這里糾結一個人是否對自己忠心。

    “朕明白了!”

    听到劉諶答應自己的請求,譙周的神色一陣放松。

    片刻之後,眼神開始迷離起來,嘴里也嘟囔著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話。

    劉諶知道,譙周要走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390章 譙周之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390章 譙周之死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