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331章 創辦學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331章 創辦學堂

    如果把大漢所有有北伐意願的人拉出來做一個排名,那姜維絕對獨佔榜首。

    在這方面,哪怕是劉諶也得稍微往後稍一稍。

    所以在接到劉諶的旨意之後,姜維第一時間把所有的事情全都交給前來頂替自己的張翼。

    自己則領著漢中兵馬直奔魏興的方向而去。

    在姜維領兵前往魏興的時候。

    霍弋也帶領平叛兵馬以及數百俘虜,浩浩蕩蕩的回到了成都。

    這數百人全都是此次叛亂的主謀,剩下的人則全交到地方官員的手里。

    等待朝廷發落的旨意。

    和益州南中數郡不同,成都以及漢中的百姓都曾經得到劉諶命人編排的戲文的燻陶。

    所以對于這些叛亂之人天生就十分痛恨。

    自己好不容易在陛下的領導下,過了幾年好日子,他們卻想要破壞這些來之不易的好生活。

    于是這些人在進入成都的時候,得到了成都百姓沿途的熱情招待。

    包括但不限于石塊、爛菜葉以及五谷輪回之物等腌東西。

    至于臭雞蛋 ,那是沒有的,在物資並不富裕的時代,誰會舍得把雞蛋放臭。

    一開始的時候,霍弋對于百姓們的行動並沒有阻攔。

    直到有人被石塊活生生的砸死,霍弋才命人攔住激憤的百姓。

    等霍弋面見劉諶並把這個消息告訴劉諶的時候。

    劉諶卻不屑的撇了撇嘴,砸死就砸死好了。

    難道送到自己手里,自己就會饒恕他們嗎?

    之前被霍弋送到成都的已經投降的戴魯,早就被劉諶給大卸八塊了。

    這些人劉諶同樣也沒有打算饒過他們。

    在簡單的審判定罪之後,劉諶將這些人全都判了斬首。

    消息一出,這些造反之人被驚了一跳,原本以為頂多就是罰一些田產之類的,然後誅殺為首的幾人,自己這些人判個流放之類的,沒想到陛下居然要把自己這些人全都殺了。

    就連朝中文武全都提出了反對意見。

    原因就是國朝向來以寬仁待士,從來沒有進行過這麼大規模的殺戮。

    況且益州還有那麼多的世家,一旦引起其余人的不滿就不好了。

    劉諶听聞此言,一臉不屑的說道︰

    “朕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敢于背叛朝廷之下場!”

    “若是有人想要再反,盡管反好了,且看朕手中之劍是否鋒利!”

    于是在劉諶的堅持下,押到成都的這幾百人全都被當眾斬首。

    朝中文武也被劉諶要求到現場觀禮。

    劉諶還特意讓刑場周圍不必戒嚴,任由百姓觀看。

    一開始的時候,每一次屠刀落下,圍觀百姓都轟然叫好。

    但是隨著被殺的人越來越多,圍觀的百姓逐漸的開始變的沉默起來。

    到最後竟然有不少世家出身的官員渾身顫抖不已。

    行刑完畢之後,整個刑場的血腥味兒已經濃郁到令人作嘔。

    這一幕,恐怕現場觀禮的人,這輩子都忘不掉。

    行刑完畢之後,劉諶又命人將這些人的首級傳示益州諸郡。

    告誡那些心有不軌的人,讓他們掂量掂量自己家族的能力。

    能不能夠承受得住朝廷的怒火。

    隨後將所有反叛世家的財產、人丁以及土地全都收繳國有,用于北伐。

    至于剩下的那些沒有被押送到成都的人,劉諶按照漢律各自處置。

    而那些世家子弟,則被編成民夫或敢死隊,前往魏興軍中效命。

    崔明 在得知家族子弟的下場之後,直接放棄曾經功成身退的想法。

    自己就是因為站在家族對立面,替陛下站台才有那麼幾分利用價值。

    他又怎麼敢在劉諶大開殺戒的時候,讓自己丟掉利用價值。

    等到三郡叛亂徹底平定之後,劉諶再次在益州境內開始人丁登記。

    這一次,沒有任何人敢反抗朝廷的旨意,全都積極配合。

    在登記人丁的同時,劉諶也真正的開始推進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為何要拔出益州世家,就是因為自己接下來要推進的東西必然會受到來自世家的重重阻力。

    與其讓他們在暗中使壞,倒不如把他們全都釣出來一網打盡,總好過到時候推行政策困難重重。

    眼下雖然效果不如自己預想的那麼好,但就目前而言,已經夠用了。

    而劉諶將要推行的東西,就是早就已經計劃好的全民基礎教育的普及。

    無論是在宮中開辦學堂,還是後來的《百家姓》和《漢語字典》。

    甚至于是被陳壽等人奉為神技的印刷術,全都是在為這一天做準備。

    大漢的人才短缺,不是世家培養一個兩個人就能夠補充得上的。

    大漢的北伐,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完成的。

    想要讓大漢的人才不再陷入斷檔的危機當中,唯有全民基礎教育普及。

    以整個益州加漢中的人口為基礎,來進行人才的培養和選拔。

    才有可能和擁有無數世家的魏國相抗衡!

    于是一道政令在劉諶的授意下,再次傳遍整個益州和漢中。

    每縣由朝廷和地方上,對半撥款,修建校舍。

    招收十歲到二十歲左右的青少年入學。

    每個校舍最少招收一百學子。

    大漢治下有益州二十四郡一百四十四縣,以及漢中郡共四縣,合計一百四十八縣。

    共需建造校舍一百四十八座。

    劉諶知道區區一百多座校舍對于大漢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

    滿打滿算也只能招收一萬多人,這些人再進行層層篩選,估計最終也剩不下多少。

    但劉諶同樣也知道,這只是個開頭而已。

    因為劉諶有信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一點一點的將這些校舍輻射到更基層的地方去。

    只要能夠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都不用自己怎麼動手,他們就會逐漸的土崩瓦解。

    至于這些校舍里的教授,肯定是從宮中學堂里挑選。

    當初劉諶可不光是只招收了講武堂的學子。

    宮中學堂的招收同樣也沒有停。

    數年時間累積下來,也有兩百人左右。

    這些人不光已經熟記拼音,對朝廷也是忠心耿耿。

    作為第一批種子撒出去,對于劉諶來說已經夠用了。

    剩下的,再慢慢計較。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331章 創辦學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331章 創辦學堂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