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演義

第53章 精簡官僚,醉翁之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遙寄雲書萬里 本章︰第53章 精簡官僚,醉翁之意

    把永安的事和出使東吳的事情安排完畢之後,劉諶甚至有一種無所事事的 感覺。

    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季漢的亡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亡國。

    鄧艾偷襲成都,朝廷上下除了姜維等少數人根本就沒有想要反抗的意思。

    所以哪怕鄧艾已經佔了成都,整個國家都還處在有序的運轉當中。

    等到劉諶殺退鐘會,返回成都。

    同樣將戰場鎖定在成都,甚至比之前鄧艾偷襲的戰場還要小。

    就連成都城中百姓的生計都沒有受到影響,更不用說其他地方。

    如今季漢的外患在明面上已經解決的差不多,又沒有什麼明顯的內憂。

    劉諶自然就會覺得無所事事。

    但是劉諶知道,自己的這種感覺並不是真的,無論是擊敗鐘會還是殺死鄧艾,都有取巧在里面。

    如果真就這麼繼續下去的話,等待自己的依然是死路一條。

    于是在朝會上,劉諶再次說話了︰

    “ “自桓帝靈帝始,漢室傾頹已有百年。”

    “先是宦官外戚禍亂朝綱,又有反賊董卓、李��岬熱誦財瘸  !br />
    “曹賊篡漢,更是讓天下之人皆以為漢室氣運已終。”

    “忠臣義士雖有心報國,但血肉終究難以抵擋刀槍。”

    “若非朕祖昭烈皇帝于西川承繼漢室偉業,如今這天下恐怕早就已經無人知漢。”

    “故而朕覺得,想要大漢光復偉業,必須要重用賢人。”

    “先帝在時,曾嘗于朕曰。”

    “蜀中忠義之士何其多也,奈何蜀中之地地狹民少,根本無法承載諸多良人發揮才能。”

    “所以有大量有謀略之人埋沒在鄉野當中。”

    “朕每每听到此處,都感到頗為心痛。”

    “于是朕剛一登基,便讓譙司空替朕舉薦一些人才,譙司空也確實給朕列了一份名單。可是這些人才對于大漢來說,還是有點太少了。”

    “所以朕打算,在益州境內廣貼告示,召賢能之人入朝輔佐朕,眾卿以為如何?”

    听到劉諶的話,誰敢說反對?這可是為朝廷招賢納士的好事,誰反對豈不成了反賊之流?

    然而譙周的臉上卻掛起了擔憂之色,之前沒有擔任司空的時候。

    譙周只覺得大漢時局艱難,但是具體怎麼個艱難法,譙周這個醉心于學問的人卻只知道個大概。

    等到陛下任命自己為司空之後,譙周才知道現在的大漢已經千瘡百孔成什麼樣了。

    僅僅益州一地,就有四萬多的官員,這四萬多的官員,光是每年的俸祿,就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除此之外還有年節賞賜之類的,那簡直就是個無底洞。

    至于別的,那就更不用說。

    劉諶听到滿朝文武的恭維聲之後,嘴角頓時掛上了笑容。

    然後才說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大漢無數能人賢士遺落鄉野 ,帶來的卻是無數尸位素餐之輩,佔據朝堂,碌碌無為。”

    “以國家的財富養活這些人,不僅僅只是加重朝廷負擔,還加重了 百姓的負擔。”

    “百姓何其無辜?給那些有才能的賢士提供俸祿也就罷了,憑什麼還要讓那些庸碌之人趴在他們的身上吸血?”

    听到劉諶的話,原本已經陷入身死的譙周頓感不妙。

    陛下又要整什麼ど蛾子?

    “譙司空,如今大漢共有多少官員?”

    在場的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譙周, 誰也不知道劉諶到底要弄什麼ど蛾子。

    譙周立刻出列說道︰

    “陛下,我大漢共計二十二個郡,合計官員四萬余人。”

    劉諶抬頭掃了滿朝文武一眼︰

    “諸位,我大漢以二十二郡之地,供養官員四萬余人,眾卿難道不覺得人太多了嗎?”

    眾人心中不由得一陣嘀咕︰

    ‘多嗎?平均下來一個郡才兩千多名官員,也不多啊?’

    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都知道劉諶話里的意思是什麼。

    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主動開口,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于是紛紛把目光放到了司空譙周的身上。

    此時的譙周被這麼多人的目光注視著,只感到一陣頭皮發麻。

    盡管譙周早就知道自己這個司空不會當的這麼輕松,可依然沒有想到,劉諶居然會把自己架在火上這麼烤。

    這種話一旦自己說出口,那整個益州的官員都要被自己得罪,即便自己是蜀中大儒,也絕對不會好過。

    可是這話自己能拒絕嗎?不能,因為譙周知道 ,劉諶留下自己就是干這個活兒的!

    “陛下,以一州之地,供養四萬名官員,著實是有點多了。”

    譙周硬著頭皮說道。

    劉諶對著譙周點了點頭︰

    “既然司空都覺得人數有點多,那朕覺得是不是應該適當的罷免一部分的官員。”

    “尤其是那些尸位素餐之人,讓出位置的同時,也讓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有機會為大漢處出力!”

    听到劉諶的話,滿朝文武不禁一陣嘩然,陛下還真準備精簡官員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事別說是現在了,往前數幾百年也沒有人干過這種事啊!

    于是立刻就有人站出來反對︰

    “陛下,各地官員俱是朝廷提拔而來,也是受到先帝認可的,怎麼能夠隨意的罷免?”

    “陛下此舉,豈不是要涼了天下官員的心?”

    一時間整個朝堂上,吵的像是菜市場一樣。

    由不得大家不吵,季漢就這麼大,朝堂上和地方上的官員 ,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族親,好友或者是親戚。

    勢力用盤根錯節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

    這個時候精簡官員,那該精簡誰?又不該精簡誰?

    譙周發誓自己這輩子的腦子都沒有這麼好使過,僅僅只是過了一小會兒,譙周就想起了一個對策。

    “陛下,大漢國內承平日久,人浮于事的情況確有發生。”

    “但那都只是極個別的現象,大部分的官員還是勤懇為國的。”

    “只是先帝因為需要一些人同時做好幾件事,會給這些人不同的任命。”

    “導致很多官員身上都身兼數職,徒增朝廷開支。”

    “臣以為,陛下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劉諶看著額頭冒汗的譙周,心中感到十分的滿意。

    今天自己原本的目的也並不是真的為了削減這些官員的數量。

    四萬多官員,二十二個郡,平均一個郡兩千來號人。

    這些人听起來好像很多的樣子,但實際上一點都不多。

    劉諶對這些人也根本沒有什麼意見,也不過是想借著這個由頭來搞另一件事罷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演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3章 精簡官僚,醉翁之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第53章 精簡官僚,醉翁之意並對三國之季漢演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