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青錄

第179章 靈體進化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千木啊 本章︰第179章 靈體進化

    隨後,張煬盤膝坐下,取出一枚復靈丹緩緩吞服,靜心調息,運轉功法,漸漸恢復體內耗損的靈力。待靈力充盈,他再次催動術法,繼續催熟朱陽花。如此往復數次,直至這株朱陽花被催熟至千年份,其生長方才徹底停滯。此刻的朱陽花花瓣愈發殷紅,如火焰燃燒,隱有絲絲赤色靈光流轉,靈韻更勝往昔。

    張煬輕輕摩挲著下巴,眼中閃過一絲沉思。片刻後,他邁步來到一旁的小天象樹與小五真松前。兩株靈根子株雖尚未完全成材,卻已積累了不俗的年歲,靈力內蘊,生機勃勃。他並不急躁,依舊按照先前的方式,緩緩催熟。

    時光如水,悄然流逝,轉眼便是小半年過去。

    在這段精心培育的歲月中,張煬不斷傾注靈力,兩株靈根的子株終被催熟至千年份,枝葉繁茂,靈氣氤氳,並且結出了累累果實。天象果晶瑩剔透,宛如星辰凝聚,小五真松的松果則泛著淡淡金輝,彌漫著特殊的松韻。

    望著這滿樹碩果,張煬眼中浮現出一抹欣喜之色。對于小五真松所結之果他並無太過在意。他隨手摘下一顆天象果,翻轉掌心,仔細端詳,又從儲物袋中取出一枚母株天象果,兩相對比。很快,他便察覺到子株結出的天象果雖外形相似,卻隱隱少了幾分獨特的神韻。然而,這缺失的神韻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他卻一時難以確切分辨。

    為求驗證,張煬當即取下一顆子株結出的天象果,緩緩服下,靜心感應體內的變化。片刻後,他又取出母株天象果吞服,仔細體會兩者之間的細微差異。

    在分別服用兩枚天象果之後,張煬終于確認了兩者之間的巨大差異。

    子株結出的天象果,所蘊含的靈力雖精純,卻僅能助他凝聚出十分之一的穴竅,效果極為有限;而母株天象果則不同,它不僅能直接助他凝聚完整穴竅,所蘊含的力量更是醇厚綿長,仿佛天地孕育的精華。更重要的是,母株天象果中自帶的一絲神韻,讓張煬對“法天象地”這門神通有了更深的領悟。過去施展神通時那些不協調、不順暢之處,此刻仿佛撥雲見日,變得清晰通透。然而,子株結出的天象果卻毫無這方面的妙用,仿佛僅僅只是普通的靈果而已。

    確定了天象果的差別後,張煬便將兩株子株所結的果實一一摘取封入玉盒之內。然後移步至另一株靈根前——首冠靈藤。他催動靈力,試圖催熟這株靈藤,然而無論如何輸入靈力,那靈藤卻依舊毫無變化,仿佛完全無法被催生。張煬眉頭微皺,沉吟片刻,轉而來到另一側的赤陽神木。

    運轉靈力催熟,赤陽神木果然如預期般迅速成長,被催熟至千年份。然而,當張煬細細打量之時,卻發現即便赤陽神木已然達到千年年限,卻依舊維持著幼苗狀態,絲毫沒有真正成熟的跡象。張煬若有所思,靈根的生長周期往往以千年為一階段,許多靈根若無數千年的沉澱,根本無法成熟,更遑論開花結果。

    確認這些情況後,張煬繼續投入到催熟靈植的工作之中。他井然有序地催熟著一株株五百年份的靈植,而後將收獲的靈果盡數投入那株古怪樹木的樹洞之中,讓樹洞內的酒蟲自行釀制猴兒酒。隨著時間推移,樹洞中酒香愈發醇厚,隱隱帶著一絲醉人的靈韻。

    處理完靈果後,張煬邁步來到聖靈泉畔,目光落在生機盎然的聖靈樹上。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催動靈力,耐心催熟聖靈樹。時間悄然流逝,轉眼間已是近一個月過去。終于,在他不懈的努力之下,聖靈樹枝頭緩緩結出一顆晶瑩剔透的聖靈果。

    望著那枚靈韻縈繞的果實,張煬心神微震,暗自驚嘆︰“千年靈植果然非同尋常,竟需如此漫長的時間方能催生結果!”他不敢大意,立刻取出玉盒,將聖靈果小心翼翼地摘下,封入盒中,確保靈韻不散。

    張煬回想起自己目前催熟五百年份靈果的速度,通常只需短短幾日便可完成。而在他尚未結丹時,催熟一株五百年份的靈植,亦不過耗時半月有余。顯然,隨著自身境界的提升,體內的靈體亦在悄然進化,催生靈植的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催生靈植至千年份所需的時間已大幅縮短,僅需數日便可完成。然而,要讓靈植進一步開花結果,卻依舊需要耗費近一個月的時間。至于那些千年靈藥,同樣能夠迅速催熟,僅需數日便能達到完整年份。而靈根的子株,則尤為耗時,尤其是催生至結果階段,往往需要耗費三個月之久。

    在這次不斷催熟靈植的過程中,張煬逐漸摸清了自己結丹後靈體的變化與提升,對自身能力的邊界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稍作調息後,張煬走出洞府,略一推算,方才察覺自己竟已在洞府中閉關大半年之久。未作耽擱,他徑直尋至南伯子葵,告知自己即將動身前往黃沙之地,尋找晶族人的蹤跡。

    告別之後,張煬御劍騰空,直奔黃沙之地的黑玉山脈。一路風平浪靜,未曾遇到任何異狀,唯有靈氣的變化引起了他的注意——隨著距離黃沙之地愈發接近,四周天地靈氣逐漸稀薄,直至再飛遁三千里後,靈氣的濃度陡然下降,幾乎無法支撐高階修士修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張煬抵達黃沙之地,放眼望去,東方數十里外,一片無邊無際的金色沙海在陽光下泛著耀眼的光澤。他眉頭微皺,此地靈氣極度稀薄,最多僅能供築基期修士修煉,勉強維持基礎運轉。而且,映入眼簾的盡是荒蕪的景象,黃沙漫漫,寸草不生,唯有零星的灌木頑強扎根于貧瘠的土地,似在訴說著這里嚴苛的生存環境。

    張煬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疑惑︰為何晶族人會選擇在這樣一個靈氣稀薄、資源匱乏的地方棲息? 以聯盟疆域之廣闊,尋一片適合族群生存的地域應當不難,除非此地另有玄妙,或藏著外人不知的隱秘。

    帶著這份疑問,他從儲物袋中取出地圖,仔細確認自己的方位。確定無誤後,張煬深吸一口氣,收斂心神,化作一道流光,徑直掠向遠方那茫茫無盡的沙海。

    小半日後,天際盡頭隱隱浮現出一道東西橫亙數百里的漆黑線條,宛如一條巨龍靜臥在金色沙海之中,顯得格外突兀。張煬心中微動,隨即加快遁速,朝那片區域疾馳而去。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他便抵達黃沙之地邊緣的黑玉山脈。

    遠觀之時,此山脈猶如一條漆黑的巨龍盤踞沙海,而近距離觀察時,更覺整座山脈漆黑如墨,嶙峋陡峭,幾無植被生長,仿若裸露的礦脈,沉默地佇立于這片荒蕪之地。張煬仔細端詳,發現這座山脈的材質極像墨玉礦脈,或許因此得名“黑玉山脈”。

    然而,墨玉在修真界價值低廉,僅能用來煉制最下等的法器,毫無太大的實用價值。

    “難怪此地被稱作黑玉山脈……”張煬輕聲自語,眉頭卻微微蹙起。

    盡管此地靈氣稀薄,但山脈如此奇異,晶族人選擇棲息于此,定有其緣由。他心中思索,隱隱覺得這片區域或許隱藏著某種尚未被察覺的秘密。

    然而,當他催動月神瞳掃視四周,卻未發現任何異常。這片山脈之中,既無護族大陣的痕跡,亦無任何建築,更遑論修士的蹤跡。四周一片死寂,仿佛此地只是荒漠深處的一片尋常山脈,並無半點玄機。

    張煬眉頭微蹙,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一分。他微微晃了晃腦袋,暫時按捺下雜念,決定繼續沿著山脈走勢深入探查,務必弄清此地的玄妙之處。

    隨著不斷深入,他終于在黑玉山脈的東部山坳察覺到一絲異樣——此地靈氣隱隱匯聚,雖不濃郁,卻自成體系,與周遭貧瘠的環境格格不入。張煬目光微凝,心知此處必有蹊蹺,當即毫不遲疑,御劍化作流光,疾馳而去。

    然而,當他臨近那處山坳時,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微微一愣——

    山坳的出口處,十余名披堅執銳的羽族修士肅然而立,全副武裝,神情警惕地守護著這片區域。而在他們身後,一道淡淡的陣法光輝如水波般流轉,籠罩著整個山坳,將內部嚴密封鎖,顯然其中另有乾坤。

    就在此時,一名羽族修士察覺到張煬的接近,立刻轉身,迅速掠入山坳深處。張煬停在空中,目光沉靜地掃視四周,心中卻愈發肯定此地絕非尋常之所。

    不多時,一道磅礡的氣息自山坳內升騰而起,一名結丹期羽族修士身披華貴甲冑,緩步踏出。他的背後雙翼微微振動,周身靈力流轉間,竟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威壓。

    然而,讓張煬微感詫異的是——此人的相貌與人族幾乎無異,五官端正,神色威嚴,若非那雙羽翼尚未完全收斂,單從外表來看,他與普通人族修士無甚區別。相比張煬此前在羽神城所見的羽族修士,此人化形更為完整,甚至隱隱透著幾分不尋常的氣息。

    張煬眼底掠過一絲思索,隨即恢復如常,靜待對方開口。

    那羽族修士神色冷峻,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沉聲道︰“道友何故造訪此地?”

    喜歡玄青錄請大家收藏︰()玄青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玄青錄》,方便以後閱讀玄青錄第179章 靈體進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玄青錄第179章 靈體進化並對玄青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