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葫蘆彎

第二第252節劇暖葫蘆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墨香蓮青山 本章︰第二第252節劇暖葫蘆彎

    許前進的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懸了足足半分鐘,指腹反復蹭過“大國先生”四個字,連屏幕都被蹭得發了熱,才深吸一口氣按下去。電話接通的瞬間,他的目光還黏在客廳的老電視上——《愛在葫蘆灣》正播到周美麗在曬谷場收麥,金黃的麥穗裹著風撲到鏡頭前,連她額角汗珠墜在麥芒上的細碎光粒,都和幾十年前烙在記憶里的模樣分毫不差。

    “大國先生,您這部劇太震撼了,簡直就是簡直……”他剛開口,聲音就發了顫,像被谷場的風晃了晃,“拍得太棒了!我這看著看著,腳底下像踩著當年的軟泥田埂,連空氣里都飄著麥秸稈曬透的焦香,跟真的一樣。”

    電視里的周美麗正彎腰把麥穗塞進粗布口袋,手腕一甩的動作麻利又熟稔。許前進的手指無意識攥緊手機,指節泛了白“田埂邊鑽腳的狗尾巴草,村口老井磨得發亮的石轆轤,還有秋收後大家伙兒圍著大鍋灶啃熱玉米的熱鬧勁兒——您全給拍出來了!我這把老骨頭,都跟著劇里的日子,重新活了一回。”

    他越說越激動,話里摻著不易察覺的哽咽“那些早忘了的小事全被勾起來了——美麗姐當年給娃娃縫書包,針腳密得能防住穿堂風;咱們在大隊部熬夜寫報告,就著煤油燈啃涼紅薯,紅薯皮粘在嘴角還笑——大國先生,真得謝謝您啊!”

    電話那頭傳來徐大國溫和的笑聲,像曬過太陽的新棉花,軟乎乎裹著暖意“前進書記,您這話可太抬舉我了。能讓您想起過去的日子,就算沒辜負咱們當年在葫蘆灣過的田、流過的汗。對了,美麗姐看劇了嗎?她要是覺得哪兒不對味兒,您可得跟我勸和勸和。”

    “看了!怎麼沒看!”許前進的聲音一下子提了上去,語氣里滿是感慨,“美麗姐這些天就守著電視,把電視挪到了收銀機對面,上面還堆著三條藍布手帕,看一集哭透一條,眼楮腫得跟剛摘的桃似的。昨天她拉著我的手,掌心都在抖,說這劇沒摻半分虛的,把她這輩子沒說出口的心里話全寫盡了——‘一生鉛華都卸了,剩下的全是真的’,這話她跟我念叨了三遍。”

    他頓了頓,刻意放輕了語氣,像怕踫碎什麼似的,把美麗姐的話一字一句傳過去“她特意囑咐我,讓我一定跟您說謝謝。她說您寫出了最真的周美麗,讓萬千跟她一樣的普通人,都能在劇里看見自己的影子。能被這麼多人記住,這輩子值了。”

    “您可別這麼說,前進書記。”徐大國的聲音里透著幾分不好意思,還帶點哭笑不得,“您這夸得我都飄了,腦子暈乎乎的跟踩了雲似的。我這邊得去趟剪輯室,還有幾個鏡頭要微調,咱們回頭再細聊,先掛了哈。”

    “好的好的!大國先生您忙,千萬別耽誤事兒!”許前進連忙應著,手指緊緊攥著手機,直到電話里傳來忙音,還站在原地沒動。他抬眼再看電視——屏幕里的葫蘆灣正落著夕陽,橘紅色的光漫過谷場,和他記憶里無數個收麥的黃昏,一模一樣。

    隨著《愛在葫蘆灣》一集集熱播,“葫蘆灣”這三個字像長了翅膀,飛遍了大江南北。原本只有農用車碾過的村口土路,如今擠滿了掛著京、滬、甦牌照的小汽車,車輪印疊著車輪印,連路邊的野草都被蹭得彎了腰;田埂邊的老槐樹被游客圍得水泄不通,有人舉著手機拍樹干上的裂紋,說要找“劇里周美麗靠過的那道印子”;就連村頭淌著的小河溝,都有人蹲在岸邊掬水,說“這水看著就跟劇里一樣甜,得嘗嘗”。整個小山村,熱鬧得比過年趕大集還喧騰,連風里都裹著笑鬧聲。

    東山的商戶們可樂壞了,臉上的笑就沒斷過,眼角的皺紋都擠在了一起。早餐鋪的燕子凌晨兩點就起了床,蒸籠里的肉包子剛冒熱氣,就被游客圍得里三層外三層,他一邊忙著遞包子,一邊樂呵呵地喊“別急別急,都有!這劇一播,我這包子籠就沒停過火,比過年還忙!”賣山貨的李嬸把自家曬的筍干、腌的臘肉擺了滿滿三排木桌,還特意找村里的年輕人寫了塊木牌——“劇里周美麗家同款山貨”,紅漆字亮閃閃的,不到中午就賣空了半筐;就連修鞋的張師傅,都把攤子往路邊挪了挪,游客們拿著舊鞋來修,還不忘跟他嘮兩句劇里的情節“張師傅,您這手藝跟劇里修鞋的大爺一樣好,我這鞋修完,也能再穿兩年!”

    美麗超市里更是忙得腳不沾地。周美麗穿著印著“葫蘆灣”字樣的藍色圍裙,頭發用黑皮筋扎得緊緊的,鬢角的碎發都被汗水粘在了臉上,手里的掃碼槍“嘀嘀”響個不停,就沒歇過。剛給一位買核桃的游客結完賬,轉身就被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拉住衣角“老板娘,劇里你給孩子們裝糖的玻璃罐還有嗎?我想帶一個當紀念,回去跟我媽說,我真的來過葫蘆灣了。”周美麗笑著搖頭,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淌,滴在圍裙上暈開一小片水漬,可她眼里的笑意卻藏不住——超市的營業額翻了兩番,每天從開門忙到天黑,胳膊酸得抬不起來,可看著游客們亮晶晶的期待眼神,心里比灌了蜜還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二懶的日子也變了樣。作為劇里中年抱的蠻子歸的原型,他走到哪兒都能被認出來,連去菜園摘豆角都不得閑。那天他挎著竹籃剛掀開籬笆門,就有幾位穿碎花裙的阿姨圍上來,手里舉著手機“您是二懶叔吧?我們特別喜歡劇里您和蠻子一起喂魚的那段,您倆坐著說話的樣子,跟我和我老姐妹年輕時一模一樣!能不能跟您合張影?”起初二懶還不好意思,臉漲得通紅,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後來慢慢習慣了,有時還會搬個小馬扎坐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給游客們講當年的事兒——他和許前進一起在河邊逮魚,比賽誰逮得多,濺了一身水還笑;冬天一起坐在炕頭糊元寶,當一張張金色的方紙,在他們的手里慢慢變成一個個元寶。游客們听得入迷,圍著他問東問西,二懶就笑著擺手“不是我有名,是咱葫蘆灣的日子好,是劇拍得好,才值得被這麼多人喜歡。”

    最忙的要數東子。作為現任村支書,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手機從早響到晚,充電器就沒從插座上拔下來過。一會兒要安排村民打掃村口的衛生,怕游客踩著垃圾;一會兒要協調停車場的位置,村里的曬谷場都臨時改成了停車場,還是不夠用,他又在村尾騰了塊空地;還要跟商戶們商量,怎麼把“葫蘆灣熱”長久地維持下去,別讓熱度過去了,日子又回到從前的冷清。

    那天他在村委會接待了一批文旅公司的考察團,對方捧著厚厚的合作方案,指著其中一頁說“我們想開發‘葫蘆灣體驗游’,讓游客能跟著劇里的情節走——去曬谷場體驗割麥捆麥,去老屋里學紡線織布,還能跟著村民一起做農家飯,就做劇里的玉米餅子、南瓜粥。您覺得怎麼樣?”東子握著方案的手都在抖,指尖有點發涼,他連連點頭,聲音都帶著雀躍“好,太好了!這正是我們想做的!”當晚就召集村干部開會,筆記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最後一行畫了個圈,寫得格外用力“要讓游客不僅來看劇里的葫蘆灣,更要愛上真實的葫蘆灣,讓村里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傍晚時分,夕陽把葫蘆灣染成了暖融融的橘黃色。村口的老槐樹下,二懶正給幾位游客講當年周美麗救落水娃的事兒,講得眼眶發紅,游客們也听得眼楮濕潤;美麗超市的燈還亮著,周美麗正彎腰整理剛到的紅棗,嘴里輕輕哼著劇里的插曲,調子軟乎乎的;東子站在村委會門口,手里拿著“劇情路線”規劃圖,跟幾位村民比劃著哪里該立指示牌,哪里該搭個小涼棚,臉上滿是干勁。

    遠處傳來孩子們的笑聲,是村里的娃帶著游客的孩子在田埂上追蝴蝶,扎著彩帶的風箏飛在夕陽里;農家院里飄出的飯菜香漫過院牆,是玉米餅子的焦香混著南瓜粥的甜香,勾得人肚子咕咕叫;游客們的談笑聲也飄過來,有人說“明天要去劇里的老井打水”,有人說“得跟二懶叔再合張影”。這些聲音混在一起,像一首熱鬧又溫暖的歌,繞著葫蘆灣的山山水水,久久不散。

    許前進站在自家院子里,望著眼前的一切,手里還攥著早上跟徐大國通話的手機。風從院牆外吹進來,帶著麥秸稈的焦香,跟劇里的味道、跟記憶里的味道,一模一樣。他知道,《愛在葫蘆灣》不僅讓更多人知道了葫蘆灣的故事,更讓這個沉寂了多年的小山村,重新煥發了生機。那些藏在時光里的平凡與溫暖,那些普通人的真情與堅守,終究被看見了、被記住了。

    而葫蘆灣的故事,還在繼續往後寫著——寫著游客們的笑臉,寫著商戶們的忙碌,寫著東子和村民們的干勁,寫著更熱鬧、更紅火的新生活。

    喜歡血淚葫蘆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淚葫蘆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淚葫蘆彎》,方便以後閱讀血淚葫蘆彎第二第252節劇暖葫蘆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淚葫蘆彎第二第252節劇暖葫蘆彎並對血淚葫蘆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