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看了一眼濕漉漉的衣服,又轉身看了一眼宋秋煙,她穿了一件蝴蝶結白襯衫,一條米色背帶褲,長筒靴子,此刻,她的蝴蝶結襯衫已經完全濕透,緊緊貼在身上,把挺拔起伏裹的十分清晰,長發濕漉漉的,雨水順著長發往下吧嗒吧嗒流。
錢德峰與白雲珠兩人裹著雨衣,倒是沒被雨打濕。
“行。”
李季點了下頭。
“長官,這邊請。”徐大海忙上前帶路。
李季帶著錢德峰等三人,跟著徐大海進了村。
這是一座小村子,大概有十幾戶人家,以茅草屋和土院子居多。
村子進出口有士兵站崗。
徐大海一邊走,一邊介紹道︰“長官,這座村子叫韋南村,以前有五六十戶人家,以打漁為生,鬼子來了之後,大部分村民都跑了,如今只剩下十來戶人家……。”
不一會兒。
來到一座土坯結構的農戶院子。
徐大海讓士兵拿來兩套干淨的衣服,雖然打著補丁,但勝在干淨。
李季去隔壁房把干淨衣服換上。
宋秋煙雖然有些不情願,畢竟給她的衣服,一眼就看出是男人穿過的,但想到她衣服濕透,緊繃著身體,十分不舒服,便去柴房換上衣服。
換上補丁衣服的她,就像民國時期的村花一般,天生麗質,令人眼前一亮。
李季等人換過衣服,喝了點兒熱水,冒著大雨繼續趕路。
徐大海派了四名士兵給他們帶路,倒是省了他許多事。
這次,他和宋秋煙都穿上了簑衣,避免被雨水浸透身體。
一行人冒著大雨走了好幾個小時,直到傍晚時分,才趕到許經年的指揮部。
他把指揮部設在一處林子外面,搭建了七八間茅草屋,中間掛著一面破損的青天白日軍旗,門口有荷槍實彈的士兵站崗。
指揮部。
許經年听聞長官來了,忙放下手中瑣事,帶著幾名參謀親自出門迎接。
大半年的軍旅生涯,讓許經年精干許多,雖然看上去還是有點兒憨,但舉手投足間已有幾分軍官架勢。
“長官,歡迎您到來。”許經年穿著一身少校軍裝,立正敬禮。
“嗯,不錯。”
李季打量了許經年幾眼,滿意的點了點頭,戰場是一個好地方,再憨厚的人,也會被錘煉成一名合格的軍人。
“長官,里面請。”許經年忙側身站在邊上,恭敬道。
李季點了下頭,當仁不讓的從指揮部進來。
來到指揮部。
他看了一眼隨自己前來的錢德峰、白雲珠二人。
“他們倆是總部派到我部的報務員,以後電台就由他們倆負責。”李季道。
“太好了,我們的電台翻譯是個二把刀,有總部派來的兩名精英,以後卑職就不擔心電台這塊兒出問題了。”許經年笑道。
“老錢、小白,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淞滬抗日支隊許副司令長官。”李季介紹道。
“許長官好。”
“許長官。”
“我代表淞滬抗日支隊歡迎兩位的到來,以後電台這塊就請兩位多費心。”許經年道。
“是。”
“是。”
錢德峰和白雲珠表現的很拘謹,畢竟他們倆以後就要在許經年手下做事。
“這次過來,帶了一部中型電台,當做我部的備用電台。”李季道。
“謝謝長官,以後有了備用電台,再也不用為電台的事情煩心。”許經年憨笑道。
李季點了下頭,道︰“讓人安排一下老錢和小白的住處。”
“是。”
許經年轉身吩咐一名參謀人員,讓其帶老錢和小白下去休息。
接著,李季來到會議桌首位坐下,道︰“介紹一下部隊的發展情況。”
“是。”
許經年忙介紹道︰“經過大半年的發展,我部已有兩千余人,編為四個大隊,每個大隊五百多人,目前在浦東的有三個大隊,其中新編第四大隊留守甦杭一帶。”
“我們現在有兩千多條長槍,一百多支短槍,擲彈筒二十門,迫擊炮八門,還撿了一門大口徑的山炮。”
“……。”
在許經年的介紹下,李季對淞滬抗日支隊的實力,有了一個大概了解。
“部隊已經初具規模,與我當初的估計相差不大,接下來,我們要一邊發展兵力,一邊尋找戰機,打幾個漂亮仗,給國民政府的官老爺們看一看,國軍主力從淞滬地區撤走了,但民間抗日力量一樣可以打勝仗。”
“還有,部隊到現在也還頂著民間抗日武裝的帽子,我們需要用幾場勝利,向國民政府要一個番號。”
李季這次來部隊,一為視察,了解部隊的情況,二是帶他們打一場勝仗,樹立個人威望,三是給淞滬抗日支隊謀一個正規軍番號。
“長官,雖然我們部隊的發展快,但大多是新兵蛋子,卑職擔心他們上了戰場可能會拉稀擺帶……。”許經年一听到要打大仗,心中有些底氣不足,拉部隊容易,有大洋有槍就行,可帶出一支能打仗的部隊,就不容易了,他手下這四個大隊,迄今為止,打過最大的一場戰斗是,干掉一個偽軍連,伏擊過一個小隊的鬼子車隊。
“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是在血火中成長起來的,只有不斷的打仗,才能帶出一支強軍。”李季的想法十分簡單,一邊打仗,一邊補充兵力。
“是。”
許經年微微嘆了口氣。
“部隊的軍餉不必擔心,我會派人按時給你們送達,藥品和糧食也不必擔心,我會派人源源不斷的送到你們手中。”
“我的要求就一個,打仗,打出赫赫威名,吸引更多的人參軍報國。”
李季下這麼大血本養活軍隊,可不是讓他們過安生日子的,而是要打造出一支活躍在敵後的抗日鐵軍。
“是,長官。”
許經年忙道︰“我們正在計劃進攻崇明的日軍……。”